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猩红热高发病年龄阶段、发病症状以及对症治疗方法,总结预防以及治疗经验。方法采集2015年7月~12月我院儿科的70例猩红热患儿基本资料、检查资料、治疗资料,通过分析患儿年龄特征、发病症状、治疗方法总结治疗以及预防经验。结果小儿红腥热的高发病年龄阶段是5~15岁;患儿发病时都会出现体温上升,舌面颜色鲜红并且肿大,出现鲜红色皮疹,皮疹和体温变化有正相关关系,体温越高患儿皮疹面积越大,5例高热患儿(>38.5℃)皮疹面积超过身体皮肤总面积的50%;利用阿莫西来抗菌,进行相关降温措施,治疗总效率96.00%。结论家长要注意儿童感染猩红热,5~15岁儿童作为高发人群其家长需高度重视预防病毒感染;家长通过早期察看儿童体温、舌面、皮肤等出现的异常状况判断猩红热潜伏期,及时发现就诊治疗治疗时青霉素类抗生素联合其他症状对症治疗可以高效缓解及治愈病症,疗效显著。

  • 标签: 小儿猩红热 发病特征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不同类型青少年脊柱侧弯支具治疗疗效。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接受的30例行支具治疗的A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不同类型、不同程度AS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本组30例患者,12例达到预期治疗效果,矫正成功率为40.0%,其中,Ⅰ~Ⅳ型患者支具治疗效果较为理想;支具治疗总有效率为70.0%,以Cobb角<30o患者为主。结论支具治疗中轻度AS的疗效较为理想,规范化早期支具治疗能够控制患者畸形进展,达到治疗预期。

  • 标签: 青少年脊柱侧弯 临床分型 Cobb角 支具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相同治疗方法对不同类型的突发性耳聋的效果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在山西省阳煤集团总医院诊治的147例单耳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类型分为Ⅰ、Ⅱ、Ⅲ组,三组的治疗方法是一样的,都是全身激素给药并联合银杏叶提取物以及前列地尔静脉滴注,Ⅰ组为低频听力下降耳聋患者,有57例;Ⅱ组为高频听力下降患者,有44例;Ⅲ组为全频听力下降患者,有46例。结果总有效率中Ⅰ组的为78.95%,Ⅱ组的为40.91%,Ⅲ组的为54.35%。三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激素给药并联合银杏叶提取物以及前列地尔静脉滴注的治疗方法对低频听力下降突聋患者的治疗效果最好,不同分型的突聋预后差异较大,临床上该病的预后可以根据突发性耳聋的分型不同来判断。

  • 标签: 突发性 耳聋 不同类型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采用内镜下高频电切术对于不同类型大肠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收治的大肠息肉患者125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内镜下高频电切术治疗,对比不同类型大肠息肉的疗效。结果不同类型的大肠息肉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各类大肠息肉患者的治愈率、并发症的差异不显著(P>0.05);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患者的术后复发率显著高于增生性、幼年性息肉,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各种大肠息肉患者采取内镜下高频电刀治疗均具有显著疗效,对于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需要加强术后随访工作,降低复发率。

  • 标签: 内镜下高频电切术 不同类型 大肠息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肠梗阻临床效果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2015年2月在中西医结合医院普外科收治77肠梗阻病例,分为两组,其中37例行腹腔镜手术,40例肠梗阻行开放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切口并发症、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镇痛药物使用时间、术后恢复流质饮食时间等方面的疗效。结果腹腔镜组与开放开放手术组切口并发症发生率(0%和30%),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均数(2天和3天),术后镇痛药物使用平均时间(1.5天和2.5天);术后恢复流质饮食平均时间(2天和3天)进行均数比较的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部分类型肠梗阻患者在切口并发症、术后恢复等方面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参考。

  • 标签: 肠梗阻 腹腔镜 开发手术 体会
  • 简介:摘要肾内承接尿液并把尿液输送到输尿管的空腔结构有肾小盏、肾大盏和肾盂,按肾窦由前向后的管道排布关系,前中是出入肾门的肾A/V,后面是承接肾实质尿液到输尿管的管道结构,这里简称肾内承接尿液管道。肾窦内承尿管道连于肾乳头和肾大盏者称肾小盏、连于肾小盏和肾盂间的称肾大盏、连于肾大盏和输尿管者称肾盂,肾内管道类型与肾结核、肾结石等肾病的发病率有一定的关系。因此我们调查肾窦内承接尿液的管道发育形态即成熟型、胚胎壶腹型、分支型;肾盂与肾门的位置关系肾盂亦有三种类型即肾门内型、肾中间型、肾门外型肾盂类型。调查一定数量肾内承接尿液的管道类型及肾病的发病关系,为临床提供肾盏、肾盂类型出现率及与肾病发病机制、症状、治疗方法的关系。

  • 标签: 肾类管道 壶腹型 分枝型 门内型 中间型 肾结核 肾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不同类型阑尾炎的疗效进行对比和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5月到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62例不同类型的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1例。常规组的治疗方式为开腹手术,实验组的治疗方法为腹腔镜手术,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普通类型的阑尾炎治疗中实验组的术后疼痛程度、住院时间以及术后感染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明显优于常规组,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坏疽性阑尾炎及穿孔的化脓性阑尾炎的治疗中,实验组的腹腔残余囊肿发生率明显高于常规组,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类型的阑尾炎应该针对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案进行治疗,坏疽性阑尾炎及穿孔的化脓性阑尾炎宜选择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普通类型的阑尾炎适宜选择腹腔镜切除术进行治疗

  • 标签: 腹腔镜 开腹手术 不同类型阑尾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负压拔罐与VSD对不同类型慢性创面的治疗效果和机制。方法选取119例慢性创面患者,将纳入患者先按照病情分为浅溃疡组、简单窦道组和复杂窦道组,各组患者再随机分为拔罐组和VSD组两个亚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愈合面积比例、细菌培养阳性率及疼痛评分。结果对于浅表溃疡及简单窦道患者,拔罐组的疗效与VSD治疗组疗效相当;对于复杂窦道,只有VSD治疗是有效的。结论在临床中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 标签: 拔罐 VSD 慢性创面 创面愈合
  • 简介:目的利用声学语音学技术比较分析常见类型的运动性构音障碍在较短时间内(2N)康复治疗前后的效果。方法选择脑血管病后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30例,其中痉挛型12例,弛缓型8例,共济失调型9例,混合型1例,接受2周共10次的构音障碍康复训练。治疗前后分别记录患者在深呼吸下持续发/a/音的平均最长发声时间、平均发声频率及平均发声强度,采用Kay电脑语音工作站CSL-4500型进行数据分析,比较治疗前后各类型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的效果。结果不同类型构音障碍在发声参数上不同,其中痉挛型与弛缓型平均发声频率有显著差异(P〈0.05),痉挛型与失调型平均最长发声时间有显著差异(P〈0.05),驰缓型与失调型平均最长发声时间有显著差异(P〈0.05)。康复治疗后,所有构音障碍患者的发声强度都有显著提高(P〈0.01),发声时间和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痉挛型构音障碍患者发声强度变化显著(P〈0.05),弛缓型构音障碍患者最长发声时间变化显著(P〈0.05),失调型构音障碍患者发声强度及发声时间都有增加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础的呼吸与发声训练在短期内对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发声强度的提高有明确效果;不同类型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治疗前后的声音参数变化差异明显,需要有针对性的调整治疗策略;不同类型运动性构音障碍在声音参数上有显著差异,为运动性构音障碍的客观评价提供了方向和思路。

  • 标签: 运动性构音障碍 发声时间 频率 强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下抗反流术治疗不同类型胃食管反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12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1组、2组、3组,1组患者接受Nissen胃底折叠术治疗,2组患者接受Toupet胃底折叠术治疗,3组患者接受Rossetti胃底折叠术治疗。结果1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2组、3组患者(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2组、3组患者(P<0.05);2组患者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5.0%,低于1组、3组患者的22.5%、20.0%(P<0.05);术后随访三组患者3个月,三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前三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1组、3组。结论三种方法治疗不同类型胃食管反流均可获得良好的疗效,Nissen胃底折叠术创伤性最小,Toupet胃底折叠术围术期安全性高,建议临床医师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对患者实施治疗

  • 标签: 胃食管反流 腹腔镜 抗反流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白癜风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点,指导辨体论治。方法通过调查问卷形式收集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白癜风患者175例,对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白癜风患者中单纯体质者占26.29%,两种及以上兼夹体质者73.71%。结论白癜风患者的体质以兼夹体质为主,治疗上应有所侧重,整体治疗

  • 标签: 白癜风 中医体质类型 治疗
  • 简介:摘要带状疱疹是一种皮肤科常见疾病,其临床特点为沿身体一侧神经分布产生剧烈疼痛和皮肤水疱,对于有典型症状的患者,该病易于诊断。但有些带状疱疹,由于其发病部位或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在临床中往往被忽略而导致误诊误治。现通过对近年来关于特殊类型带状疱疹报道进行总结,以求为读者拓宽思路。

  • 标签: 带状疱疹 颜面部疱疹 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