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形成性评价在方剂教学中的作用。方法在2014级美康专业方剂教学课程中引入形成性评价方式,观察学生的考试成绩情况以及学生对形成性评价的认可情况。结果2014级美康专业学生方剂期末考试成绩为75.40分,及格率98.18%,均高于2013级美康专业学生的65.10分、77.27%。2014级学生中有94.5%(52/55)对形成性评价给予肯定。结论形成性评价应用于方剂教学中可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教学质量。

  • 标签: 形成性评价 方剂学教学 教学质量
  • 简介: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无疑显示了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高校除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外,更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让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为能用、可用之才。笔者以"方剂与中成药"课程教学为例,结合课程建设、教学改革中的点滴经验及感悟,就专业课程教学如何渗透德育工作进行探讨。

  • 标签: “方剂与中成药”课程 教学改革 德育工作
  • 简介:《红楼梦》中提到薛宝钗服用冷香丸,张太医给病重的秦可卿开出益气养荣补脾和肝汤,宝玉想给林黛玉配制千金无名方,还有老道王一贴给泼妇开出疗妒汤和大夫给高热惊厥的巧姐儿服用四神散等。通过对冷香丸、益气养荣补脾和肝汤、千金无名方、疗妒汤、四神散等方剂进行考证可知,这些均出自小说家的自拟方剂,它反映出《红楼梦》作者娴熟的中药配伍组方素养,这种素养来自于作者对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和传统文化的自觉吸收和灵活运用。

  • 标签: 《红楼梦》 自拟方剂 中医理论 传统文化
  • 简介:摘要由于社会行业竞争压力不断增大,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患上失眠症,而这就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能找到副作用小的药来治疗失眠症是首要任务。利用中医的思想来看,心神受扰或心神失养都是失眠症的患病机制,用恰当的症治疗是首要任务。本文从中医思想来介绍失眠症,讨论服用中药方剂对失眠的影响。

  • 标签: 中医思想 失眠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常用方剂与西药的配伍使用情况。方法 对常用治疗支气管哮喘方剂射干麻黄汤等与其他西药联合使用的结果分析。 结果 射干麻黄汤等方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常用代表方剂与其他西药合用存在禁忌,出现疗效降低或增加毒副反应,其原因复杂多样。结论 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常用方剂与西药联合应用应严格按照配伍禁忌服药。

  • 标签: 方剂 支气管哮喘 西药 合用禁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疏肝健脾方对肝郁脾虚型脾胃病的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中医门诊实施辨证论治的58例脾胃病(肝郁脾虚型)患者作研究对象,服用我院自拟的疏肝健脾方治疗1疗程,对比观察治疗前后本组患者的症候改善情况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具有胁肋胀痛、腹胀、少食呆纳、便溏不爽、肠鸣矢气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患者症候积分也明显减少(P<0.05),另外,本组治愈率、总体有效率分别高达65.5%和94.8%。结论应用主要组分为党参、垂盆草、白芍、黄连等的自拟疏肝健脾方,可显著改善肝郁脾虚型脾胃病患者的临床证候,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疏肝健脾方 脾胃病 肝郁脾虚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语文课堂应该以历史典故激趣,让学生乐;领悟语中之话,让学生善;以表演续写为契,让学生深。引领孩子们在这样的语文实践中“多走几个来回”,必将释放出更多的“教育空间”,必将大面积丰富孩子们的言语生命和精神生命。

  • 标签: 乐学善学深学
  • 简介:消风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本文通过消风散的证析方解及以风药为主,配伍理血药、祛湿药及补益或扶正之品的组方结构,浅论对后世医者治“疹”方剂组方思路的影响。

  • 标签: 消风散 方剂 风(瘾)疹/湿疹 组方思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方剂网络与中药化学空间的构建。方法采用先进的网络技术,通过Pajek和ORA等软件对中药方剂的网络进行构建,然后对构建好的网络进行网络直径,距离,平均度数等性质的分析,然后利用化学空间的理论,通过描述符计算,重心的处理,空间降维等方法构建中药的化学空间。在构建好的中药方剂网络和中药化学空间的基础上,对中药的“十八反,十九畏”的性质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分析发现,中药方剂网络是一个部分没有标度的较为复杂的网络,也兼具了小世界的特点在里面。中药化学空间,其中的化学离散性质和中药的整体性相辅相成,通过对网络路径的分析,对化学距离的测量,其分析结果与中药的“十八反,十九畏”性质相一致。结论中药配伍禁忌理论,在现如今的网络和化学空间方面得到了技术支持,存在了科学的基础,这次的实验和分析为中药配伍禁忌理论提供了崭新的研究思路。

  • 标签: 中药方剂网络 中药化学空间 构建分析 中药配伍禁忌
  • 简介:摘要中药炮制是中医长期临床用药经验的总结,在临床疗效方面与方剂有很大的关联,中药药性不同,功效不一,通过炮制不仅能增强疗效和降低对人体的不利影响,还能适应各种病情需要,保证用药的安全性,使不同药效的中药组合成一个功效符合要求的方剂。结论中药炮制使方剂的疗效得以增加,同时使方剂的主治范围和用药范畴得以扩大,从而使方剂得以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 标签: 中药炮制 方剂配伍 价值评价
  • 简介:摘要笔者从一节《陋室铭》的公开课中,针对教学设计前后的修改和效果出发,探索情分析的重大意义。并从学前、课中、课后三个时段进行情分析,落实到学生的已知、未知、能知、想知等方面,提出具体的优化措施。

  • 标签: 学情反馈优化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分析柴胡舒肝散联合和解方剂治疗消化内科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84例胃溃疡急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常规西药进行治疗,研究组给予解方剂联合柴胡疏干散治疗,对比两组急者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研究组治疗效果、腹痛缓解时间比对照组明显更优,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消化内科疾病,采取解方剂联合柴胡疏干散治疗,能有效提升治愈率,降低副作用,特别是消化慢性疾病,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紫胡舒肝散 和解方剂 消化内科 疗效
  • 简介:【摘 要】中药方剂的命名方法与规律可反应其方剂之实,古今中医学家在创制方剂之时即将其命名作为重点关注要素,但人们在感官事物实质方面极具个性化,对自然事物的分析角度也略有不同,使相同事物的名称有所差异。本文将《伤寒杂病论》与《肘后备急方》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两本著作中伤寒方剂的命名方法进行总结,旨在进一步剖析其命名规律,并评估两本著作中伤寒方剂命名方式的传承影响。

  • 标签: 伤寒方剂 伤寒杂病论 肘后备急方 命名规律
  • 简介:“问”课堂的教学构想是改变以教师规划为中心、见解为中心、讲授为中心,以学生的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做到“”与“问”联动,“”与“问”相济,以问促,以问促思,还学生学习主体者地位,让课堂彰显人性的光辉,焕发生命的活力。

  • 标签: 教师 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 教学管理 教育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