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由吉林大学王金铻、陈瑞云二教授主编的《中国现代政治1919—1949》一书,最近已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约61万字,这是继李剑农《最近三十年中国》以后,唯一一部研究中国现代政治的专著。本书以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南京政府、革命根据地人民革命政府和革命势力、反革命势力、第三种政治势力的政治活动为主体,记录和分析不同阶级、政党、政权的政治主张、政治制度、政治策略、基本政策、中外关系、军事活动和重大事件。从中阐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帝国主义在中国侵略势力的演变

  • 标签: 民国北京政府 三十年 南京政府 革命根据地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中外关系
  • 简介:现代化政治广东省电影公司赵军当我们审视从晚清开始到当代中国历史的时候.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两条线索:一条是所谓’‘现代化”,这条线索告诉我们.中国一百多年来的进程,是一种完全有别于中国历史传统演进的过程。它有两个着眼点.一是“现代化”,二是“社...

  • 标签: 现代化运动 社会转型 政治史 中国近现代史 道统 阶级斗争
  • 简介:<正>一从东察合台汗国到叶尔羌汗国叶尔羌汗国是由东察合台汗国演变而来。公元1225年成吉思汗封建的察合台汗国,至14世纪中叶分裂成为东西两大部。秃黑鲁帖木儿汗及其继承者曾致力于恢复汗国的统一,几次出兵河中地区,虽建立过短时间的统一汗国,但以失败告终,只能保持在东部的统治。人们把秃黑鲁帖木儿汗及其后裔统治下的地域称为“东察合台汗国”。河中地区,由巴鲁刺思部异密(又译为艾米尔,意为首领、将军)帖木儿及其后裔统治,史称“帖木儿王朝”或“帖木儿帝国”。

  • 标签: 叶尔羌汗国 东察合台汗国 帖木儿王朝 帖木儿帝国 政治 成吉思汗
  • 简介:1983年徐老藏书二万余册全部移赠湖南图书馆,其中有一部《最近三十年政治》。1984年该馆在对徐老藏书进行整理时将此书著录为稿本,后经笔者复查,认为此书应为徐老所抄,而非徐老所著稿本,原作者不详。书凡八册,为钢笔抄写,以民国36年《晋察冀日报》作封皮,从墨色纸张上看,应为徐老延安时期所抄。共十一章,第一张:维新运动的初步;第二章:维新运动的反动;第三章:维新运动的再起;第四章:革命与立宪的对抗运动(上);第五章:革命与立宪的对抗运动(下);第六章:满清政府的颠覆与中华民国的

  • 标签: 三十年 维新运动 政治史 共产党员 稿本 湖南图书馆
  • 简介:这种政党制度的形成是 传统政治文明转型和追求民主政治的历史发展的结果,《中国发展与多党合作制度》,民主党派有利于优化中国党制度的社会整合功能

  • 标签: 中国政党 中国政治文明 政党制度
  • 简介:国政文明的研究在我国一向甚为薄弱.最近,山东师范大学程汉大教授推出的《英国政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为指导,首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英国政文明的起源和演进过程.

  • 标签: 英国政治 制度史 文明史 立宪君主制 英国议会 15世纪
  • 简介:中国制度近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凝聚着我们在教学改革活动中所花费的心血,为了巩固所取得的成绩以及不断完善创新,本文对其课程体系和内容的创新实践进行了总结和研究。

  • 标签: 中国政治制度史 课程体系 教学内容 教学改革 高校
  • 简介:<正>《易传》根据以阳阳哲学为核心的《易》道来观察解释政治领域的问题,形成了一种追求社会整体和谐的政治思想。这种政治思想受到历代许多著名的哲学家和政治家的重视,用于拨乱反正,克服由君主专制体制所造成的危机,变无序为有序,化冲突为和谐,对中国二千多年的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标签: 政治思想 易传 专制政治 社会整体 君臣关系 中国政治文化
  • 简介:建构中国文明,推进中国现代化,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文明实践的迫切要求和中国学建设的重要任务.

  • 标签: 建构 政治文明 政治现代化
  • 简介:郭定平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副主任,教学与研究方向为政治学理论、比较政治学、现代东亚政治、现代中国。1965年9月,出生于湖北省安陆市。1986年9月,于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本科毕业后直升研究生。1989年7月,获法学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1999年7月,获复旦大学法学博士学位。2002年3月,获东京大学法学博士学位。

  • 标签: 政治学理论 中国 博士生导师 复旦大学 教学科研工作 博士学位
  • 简介:<正>当我们在探讨新中国高等教育与政治相互关系时,首先是以承认高等教育具有政治功能为前提的.高等教育从它诞生之日起,就与政治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历史上高等教育首先产生于政治需要,为了政权的延续、巩固、兴旺而培养统治者和接班人.与此同时,高等教育以科学化、专业化为特征,因而又不等同于政治而具有相对独立的自身规律.尤其在进入工业化社会之后,以科学化、专业化为特征的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倍受重视.就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而言,它带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时代特征,总是为一定的政治集团利益服务.就其经济功能和以科学化、专业化为特征的自身规律而言,则具有更大的覆盖面.正确把握高等教育与政治的相互关系,不仅对于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而且对于社会发展和政治进步,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新中国高等教育 知识分子 社会主义 中国政治 政治功能 教育方针
  • 简介: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学者有关治理和善治的基本观点,随后用治理和善治的理论框架分析了当代中国发展的成就,指出了中国发展的未来方向.笔者认为,我国政发展的已有成就是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在政治和行政管理体制方面积极进行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的结果,从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角度来看,过去20年的努力为政治体制的演进奠定了基础并预示进一步变迁的方向.

  • 标签: 治理 善治 政治发展
  • 简介:民权就是人民的政治力量,人民要怎样管理政府,孙中山先生就提出了这种用人民直接参与权来制约政府官员权力的构想

  • 标签: 中国政治 政治改革 民权主义中国
  • 简介:中国历史,最引人入胜,浮想联翩的是秦始皇。说到始皇帝,有人看到焚书坑儒,有人想到万里长城。不同的人,看到不同的侧面,是是非非,不一而足。秦始皇,其本意是自他而始,千秋万代。然而秦朝只到二世便终结了,由刘邦取而代之。后人评说,秦朝因暴虐而亡,自秦以来两千余年,此论无不萦绕着当政者的心头。有意思的是,此论虽然经久不衰,仍阻止不了朝代更替的循环。这不能不让人产生强烈的兴趣,回过头来,认真审视一下秦始皇和他创建的秦朝。秦朝对于中国的历史,是最有意义的事件。第一个统一的大中华,第一次书同文、车同轨……等等,等等,有许许多多个第一。以我的观点,从中国历史来看,秦始皇可称得上第一伟人,之所以称他为第一伟人,是因为他在前无古人的前提下创造了一架国家机器。不可思议的是,这架国家机器还后无来者。中国历届朝代,无论它姓甚名谁,这台

  • 标签: 散文 历史随笔 随笔
  • 简介:中国人几千年不变地维持着一种以家族伦理为中心价值的文化制度体系,中国的家族文化对中国各个层面的影响潜移默化,不可低估。通过研究中国的家族文化在政治生活领域的体现及其对政治发展的影响,为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改革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 标签: 中国政治 政治发展 社会主义政治 不变 政治生活 家族伦理
  • 简介:中国体制改革,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算起,迄今已27年。这20多年的改革,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初步探索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全面部署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总结调整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稳步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出现了一次高潮,即从中共十三大开始的以党政分开为主要标志的政治体制改革。这次高潮由于苏东剧变和国内政治风波的影响而终止。

  • 标签: 中国政治 中共 国内政治 政治体制改革 十一届三中全会 苏东剧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