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对扩大标准供者供肾移植患者实施西罗莫司联合低剂量钙调磷酸酶抑制干预后,患者肾功能改善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扩大标准供者供肾移植患者共42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西罗莫司联合低剂量钙调磷酸酶抑制干预措施组为研究组,给予常规干预措施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和参照组各21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肾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干预期结束后,研究组扩大标准供者供肾移植患者肾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扩大标准供者供肾移植患者实施西罗莫司联合低剂量钙调磷酸酶抑制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改善情况,故方案值得推广。(病例一年内只有10例患者左右,少之又少,数据需改动)

  • 标签: 西罗莫司 低剂量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标准供者供肾移植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对扩大标准供者供肾移植患者实施西罗莫司联合低剂量钙调磷酸酶抑制干预后,患者肾功能改善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扩大标准供者供肾移植患者共42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西罗莫司联合低剂量钙调磷酸酶抑制干预措施组为研究组,给予常规干预措施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和参照组各21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肾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干预期结束后,研究组扩大标准供者供肾移植患者肾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扩大标准供者供肾移植患者实施西罗莫司联合低剂量钙调磷酸酶抑制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改善情况,故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西罗莫司 低剂量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标准供者供肾移植
  • 简介:摘要 舒尼替尼(sunitinib)是一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 酪氨酸激酶抑制,能有效治疗多种癌症和疾病,包括非小细胞性肺癌、胃癌和肾损伤等。本文就舒尼替尼治疗的癌症、药物联用以及当前研究方向进行阐述。

  • 标签: 舒尼替尼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癌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抑制治疗肾内科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择了我院在2019年9月至2019年9月收入与治疗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经药研明确选择性环氧合-2抑制用于临床是否有效。方法:该实验的时间脉络为2020-5至2021-4,样本对象即120只大鼠,参照体重划分5组,各24只,组别如下:对照组、美洛昔康高剂量组、美洛昔康中剂量组、美洛昔康低剂量组、吡罗昔康,剖析其抗炎镇痛效果。结果:相较于吡罗昔康,美洛昔康的镇痛、解热作用更为显著,数据差异不容忽略(P﹤0.05)。结论:美洛昔康具备选择性环氧合-2抑制优势,具备较强的镇痛、抗炎效果,用药过程安全。

  • 标签: 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 美洛昔康 吡罗昔康 镇痛
  • 简介:摘要低磷酸血症(HPP)是由编码组织非特异性碱性磷酸(TNSALP)的基因变异导致功能缺失引起的。HPP的症状、体征和并发症非常多变,包括骨骼低矿化、钙和磷酸盐代谢障碍、反复发生的骨折、疼痛、活动受限、牙齿过早脱落、生长发育迟缓和癫痫等。针对HPP有不同的治疗尝试,Asfotase alfa是一种骨靶向重组TNSALP,能够显著降低围生期和婴儿HPP患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同时可改善生长发育、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这种替代疗法耐受性良好,大多数不良反应为轻中度。现就近年来对该疾病的治疗新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低磷酸酶血症 酶替代治疗 管理
  • 简介:摘要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PARP)是一类在真核细胞中高表达的核酶,在DNA损伤修复中起关键作用。近年来,PARP抑制在肿瘤治疗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几种小分子 PARP抑制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用于多种肿瘤的维持治疗。PARP抑制主要通过抑制PARP促作用和PARP捕获作用,导致DNA单链断裂的持续存在,在DNA复制的过程中,转变为双链断裂。研究证明,PARP抑制不仅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效应,而且与放射治疗联合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本文将阐述PARP抑制联合放疗的潜在理论基础,总结近年来PARP抑制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临床前和临床研究进展,梳理该领域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对其在抗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 标签: PARP抑制剂 放射治疗 恶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免疫抑制的血药浓度检测及用药剂量调整的临床作用。方法:于我院收治的肾病综合征病患中随机选择80例,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40例,给予环孢素A常规方案治疗)和创新组(40例,给予血药浓度检测及环孢素A用药剂量调整方案治疗)。比较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创新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50%)低于常规组(25.00%);治疗有效率(87.50%)大于常规组(70.00%),P

  • 标签: 免疫抑制剂 环孢素A 血药浓度 个体化给药方案 用药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治疗糖皮质激素(激素)及钙调神经磷酸抑制(CNIs)双重耐药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儿童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接受ACTH治疗的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入选者均为激素及CNIs双重耐药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激素减量过程中予患儿0.4~1.0 IU·kg-1·d-1 ACTH(总量≤25 IU)+5%葡萄糖500 ml静脉滴注8 h,5 d为1个疗程,每个月1疗程,连续用药3~6个月。收集ACTH治疗前6个月、治疗开始时、治疗结束时及ACTH治疗后随访6个月时等时间点的24 h尿蛋白量、血清白蛋白、血总胆固醇、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及激素用量等临床资料,评价ACTH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6例肾病综合征患儿发病年龄为(4.89±1.77)岁,首次接受ACTH治疗年龄为(9.49±3.06)岁。6例患儿均完成3~6个月的ACTH治疗,2例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2例未缓解。至ACTH治疗结束时,患儿24 h尿蛋白量较开始治疗时显著降低(P=0.026),血清白蛋白水平显著上升(P=0.003),激素用量显著减少(P<0.001),而eGFR及血总胆固醇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至ACTH治疗结束随访6个月时,患儿24 h尿蛋白量、血清白蛋白、eGFR及激素用量与治疗结束时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胆固醇水平相比开始治疗时持续下降(P=0.039)。6例患儿在输注ACTH过程中均出现一过性的尿量减少,2例出现皮疹,1例出现血糖升高,停药后可自行缓解。无严重心血管事件、肾功能受损及感染等不良反应。结论ACTH治疗对激素及CNIs双重耐药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有较好的疗效,可以减少尿蛋白,降低激素用量,提高临床缓解率,且安全性好。

  • 标签: 肾病综合征 儿童 蛋白尿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安全性
  • 简介:摘要奥拉帕利(olaparib)、卢卡帕利(rucaparib)及尼拉帕利(niraparib)均为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聚合抑制(PARPi),是一类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型抗癌药物。PARPi通过靶向抑制细胞核内的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聚合(PARP),从而特异性杀死同源重组修复通路(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repair pathway)缺陷的癌细胞。在我国,卢卡帕利已完成临床试验,奥拉帕利及尼拉帕利则于2019年被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正式批准,用于对铂类药物敏感的复发性卵巢癌患者的维持治疗。中国目前仍缺乏对此类药物的临床应用经验。这3种药物均已在美国、欧洲、中国香港地区上市,并已完成临床试验研究阶段。笔者拟就目前PARPi在卵巢癌治疗过程中的适用人群、疗效及安全性等研究现状进行详细阐述,旨在为PARPi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聚ADP核糖聚合酶类 聚ADP核糖聚合酶抑制剂 卵巢肿瘤 突变 奥拉帕利 卢卡帕利 尼拉帕利 维持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质子泵抑制的用药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0年6月使用质子泵抑制的住院患者病例800份,对质子泵抑制的使用指征、用法用量及联合用药、选药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通过调查发现,我院住院患者在使用质子泵抑制的不合理主要体现为用药指征不明确(26.63%)、用法用量不合理(6.75%)、联合用药不合理(0.75%)以及药物选择不合理上(0.25%)等方面。结论质子泵抑制是住院患者预防应激性溃疡及药物相关溃疡的防治药物,通过此次调查发现临床质子泵抑制存在用药不合理现象,因此,临床方面应制定质子泵抑制的合理使用原则,并规范其疗程、剂量和指征,加强合理用药管理,提高用药合理性、安全性、有效性。

  • 标签: 质子泵抑制剂 合理用药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道缺失胆道胆汁后肠碱性磷酸(IAP)在肠黏膜中的表达变化及胆汁对肠上皮Caco-2细胞模型中IA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n=10),假手术组;梗阻性黄疸组(n=10),结扎造成胆道梗阻;胆汁外引流组(n=10),造成肠道内胆道胆汁完全丢失。于术后第7天留取回肠标本。应用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组化染色测定大鼠肠黏膜IAP相对表达量。考察不同浓度及不同作用时间下,人胆汁作用于Caco-2细胞后IAP表达量的差异。结果3组大鼠模型均成功建立。对照组大鼠肠黏膜中IAP相对表达量为(15.09±0.61)%,显著高于梗阻性黄疸组的(6.86±1.07)%与胆汁外引流组的(9.19±1.6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细胞实验表明,胆汁能够促进Caco-2细胞中IAP的表达,并且存在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结论肠道内完全缺失胆汁会引起肠黏膜中IAP表达降低。胆汁可以促进IAP在肠黏膜上皮细胞中的表达。

  • 标签: 碱性磷酸酶 胆汁 黄疸,阻塞性 Caco-2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低碱性磷酸血症(HPP)患儿的临床特点、基因变异类型及随访资料。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10年10月至2019年1月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中心收治的6例HPP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中5例患儿及家系进行致病基因测序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和基因变异类型及转归。结果6例HPP患儿中男5例、女1例,年龄2月龄至6岁4月龄,血碱性磷酸均明显降低(2~49 U/L),婴儿型4例、儿童型与牙型各1例。婴儿型患儿均有纳差、体重增长缓慢及高钙血症,儿童型与牙型患儿均有牙齿脱落,儿童型患儿伴有跛行等运动功能改变。5例患儿及其中4个家系发现10个组织非特异性碱性磷酸基因变异,7个错义变异,1个插入变异,1个移码变异,1个缺失变异,其中3个为新发变异(p.Y28C、p.268,F>L、p.A176V)。4例婴儿型HPP患儿中3例死亡,1例好转后失访,儿童型和牙型HPP患儿经治疗后好转。结论HPP各型之间的临床表现变异性大又相互重叠,儿童型及牙型预后较好,婴儿型预后较差,基因检测是明确诊断的主要方法。

  • 标签: 低磷酸酯酶症 基因 碱性磷酸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质子泵抑制不同给药剂量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从我院选取一共66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各组均为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剂量方案治疗,即脉滴注40mg艾司奥美拉唑,观察组实施808方案治疗,即静脉滴注80mg艾司奥美拉唑,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较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较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消化性溃疡出血 质子泵抑制剂 不同给药剂量 奥美拉唑
  • 简介:摘要:免疫检查点抑制可以阻断肿瘤细胞对免疫细胞的抑制作用,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治疗恶性肿瘤患者的最佳药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该类药物的毒副作用逐渐显现出来,不同其它疗法,免疫检查点抑制的毒副作用可以累加,严重的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为了更好的控制相关不良事件,本文对免疫检查点抑制治疗相关毒性的管理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毒性管理
  • 简介:[摘要]目前在临床的治疗当中,很多宫缩剂都在早产的治疗里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发挥宫缩抑制在临床当中的应用,其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延长患者的妊娠时间同时能够改善母婴的结局,不出现比较大的毒副作用。β2受体激动剂在早产儿当中进行应用副作用是最大的,因此医院也正在减少这类型药物的使用剂量,硫酸镁是西方国家临床妇科常用的宫缩抑制,他可以保护早产儿的神经。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近三年来受到人们的关注,它的质量更加安全,但是宫缩受体拮抗剂的临床效果也要更加理想,具备着安全用药以及低廉价格的特点,使用方面也比较简单。本文主要进一步介绍在临床当中关于宫缩抑制治疗早产方面的研究进展,希望能够为临床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 标签: []宫缩抑制剂 治疗 早产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 目的:根据我院质子泵抑制的临床应用情况,分析其用药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2021年1月至7月使用质子泵抑制的住院病例共计100份,依据《质子泵抑制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20年版)(以下简称《指导原则》),分析其用药合理性。结果:100例质子泵抑制住院病历中,用药合理比例为39%(39/100),用药不合理比例为61%(61/100)。结论:我院质子泵抑制在临床应用中存在超适应症、超剂量以及超疗程用药等不合理用药情况,必须引起临床重视,规范质子泵抑制的临床应用,降低患者用药风险,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质子泵抑制剂 合理用药 住院患者
  • 简介:摘要放射治疗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治疗癌症的手段之一,但其仍存在辐射剂量高、正常组织不良反应大,以及肿瘤细胞的放疗耐受等缺点。因此,寻求安全有效的放疗增敏剂以提高肿瘤细胞对辐射的敏感性一直是放疗研究的热点。组蛋白去乙酰化抑制(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s,HDACIs)是一类表观遗传学修饰剂,除了其固有的抗癌特性外,还能调节肿瘤细胞对电离辐射和紫外线辐射敏感性。本文在查阅文献基础上,重点阐述了HDACIs增强肿瘤细胞辐射敏感性的不同分子机制以及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杀伤作用。

  • 标签: 放射治疗 放疗增敏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选择性杀伤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1例表现为骨骼和牙齿矿化不全、乳牙早脱、佝偻病、身材矮小女性患儿的ALPL基因进行变异分析,明确其可能的遗传学病因。方法采集患儿及其正常表型亲代外周血样,提取基因组DNA,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变异检测,对疑似致病变异进行Sanger测序、家系分析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测序结果显示患儿的ALPL基因第10外显子存在c.1130C>T(p.Ala377Val)和第11外显子c.1300G>A(p.Val434Met)复合杂合变异,其中c.1130C>T(p.Ala377Val)遗传自父亲,为已报道的致病变异,c.1300G>A(p.Val434Met)遗传自母亲,尚未见文献报道,生物信息分析软件预测有害,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遗传变异分类标准与指南评级为可能致病(PM2+PM5+PP3+PP4)。结论ALPL基因第10外显子c.1130C>T(p.Ala377Val)和第11外显子c.1300G>A(p.Val434Met)复合杂合变异可能是患儿的致病原因,新变异的发现丰富了ALPL基因变异谱。

  • 标签: 低磷酸酶血症 组织非特异性碱性磷酸酶 ALPL基因 变异
  • 简介:摘要:是一种催化特定反应的蛋白质分子,在物质的分解转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土壤中,磷元素是植物生长必须的营养元素,但是很多有机磷不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需要土壤中的微生物分泌出各种,将土壤中植物无法吸收的大量磷酸酯或磷酸酐水解为能够溶于水的无机磷,供植物吸收。于是,测定土壤中各种活性已经成为土壤肥力的一种指标,在实际测定过程中,不同的缓冲液PH值对磷酸活性的测量结果有很大的影响,为了更直观,更准确的测定磷酸活性,在实验测量中应优先选取与土壤样本PH相一致的缓冲液进行培养。

  • 标签: 农家肥 磷酸酶活性 不同缓冲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