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张学军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仁寿县妇幼保健院四川眉山620500)【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037-01尘肺这种病症其实是职业性的,经常会由于职业的原因导致。它指的是在长期生产的过程中吸入一些大量有害的粉尘,并且这些粉尘在人体的肺内进行滞留,然后发生一些以肺部为中心进行弥漫性纤维化的一种疾病。1尘肺的种类如果我们要按照粉尘的性质来分的话,其实尘肺是分为很多种的,包括矽肺、矽酸盐肺、碳尘肺和混合性尘肺。由于吸入粉尘的不同也会导致这些不同类型的尘肺问题。如果是矽肺的话,那一般粉尘是游离的二氧化硅,如果粉尘是结和二氧化硅就会形成矽酸盐肺,由于煤炭、碳黑和石墨导致的就是碳晨肺,还有游离的二氧化硅和其他粉尘将会导致混合性的尘肺。在我国对于尘肺的定义里面,其实具体来说包括12种。其中分别是矽肺、石墨尘肺、云母尘肺、炭黑尘肺、石棉肺、煤工尘肺、铝尘肺、陶工尘肺、滑石尘肺、电焊工尘肺、水泥尘肺以及铸工尘肺。这些成分的分类都主要是由于他们的工作环境造成的粉尘不同,所以导致的尘肺种类也不同。2如何对尘肺进行检查和判断那么,当我们生活在粉尘比较多的环境当中,长期吸入这些粉尘对身体造成了影响之后,我们应该要采取什么样的检查方法来检查自己是否患有尘肺,以及患有尘肺的具体种类呢?目前国内外对于尘肺的检查方法,最主要首选的方法就是标准后前位高千伏x线胸片。除此之外,较多的选择的检查方法就是CT和HRCT。这两种方法在显示平面上不能够显示或可疑小结节、早期纤维化、肺气肿、胸膜改变、肺门淋巴结肿大等等问题。所以是存在一定局限性的,但是他们结合平片可以提高诊断与分期的准确性。3尘肺的影像学诊断要点在我们进行尘肺的检查之后,它会体现出一些基本的影像学表现,我们在临床上就根据这些影像学表现总结出了比较常见的几种类型。其中比较常见的类型包括类圆形小阴影、不规则形小阴影、大阴影(一般大阴影指的是直径大于10毫米的)、胸膜斑以及其他的一些影像学表现。对于类圆形的小阴影比较常见的是矽肺和矽结节。不规则形小阴影一般来说是呈现网状和蜂窝状的,基本上石棉肺就比较容易呈现这样的阴影形状,在病理上它会呈现间质的纤维化。大阴影首先它的直径比较大,并且对于大阴影的边界来说也是非常清晰的,周围可能会存在一些肺气肿的情况。胸膜斑的局限性胸膜会增厚到大于三毫米的情况,并且出现一些钙化,在侧胸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部 CT检出体检人群肺部结节的影像特征。方法:结果:选择 2017年 3月 -2018年 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健康体检者 3560为研究对象,均行胸部 CT检查,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检查资料。结论:本组的 3560受检者中, 632检出肺结节,检出率为 17.75%,其中 135为双肺多发,占 21.36%, 62为单肺多发,占 9.81%, 435为单肺单发,占 68.83%;发病部位: 217为肺上叶,占 34.34%, 169为肺下叶,占 26.74%, 15为肺中叶,占 2.37%, 75为胸膜下结节,占 11.87%, 156为其他部位,占 24.68;同时,通过分析结节性质, 63为肺磨玻璃样结节, 30钙化,其中 5合并淋巴结肿大。结果:胸部 CT肺部结节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主要为单发,并且多见于磨玻璃样结节。

  • 标签: 胸部 CT 体检 肺结节
  • 简介:髓外造血是当骨髓造血功能发生不足,无法满足循环所需的情况下,造血干细胞从肝脏、脾脏、淋巴结等髓外造血组织中分化的一个过程。在胎儿时期造血组织多样,可以是髓外造血,后期逐渐发展为骨髓造血,直至出生后2个月左右,骨髓造血将完全取代其他造血,此时髓外造血停止,但仍然保留了产生红细胞的功能。因此在出生后,骨髓生理造血发挥着重要作用,发生髓外造血则被认定为病理性。

  • 标签: 髓外造血 骨髓造血功能 出生后 造血过程 影像学表现 临床病史
  • 简介:  2.5三叉神经池GRET1WI、3DFSET2WI和CT平扫、增强扫描显示较差,GRET1WI、3DFSET2WI和CT平扫、增强扫描显示较差(H=122.76,  2.4神经纤维SET1WI、GRET1WI、SET1WI-C+和CT平扫、增强扫描不能显示

  • 标签: 影像学检查 方法比较 检查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PACS建立医学影像图片库在医学影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1月-2019年6月收集医学影像资料,2019年7月—2019年9月整理编辑资料,形成完备的医学影像影像图片库;通过金数据软件平台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提交数据进行分析,征集学生意见和建议,便于今后教学工作的改进,提高教学水平。结果使用基于PACS建立医学影像图片库的满意率(94.1%)>传统教学方式的满意率(81.0%),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基于PACS建立医学影像图片库能够提供丰富清晰的影像图像和生动逼真的视频资料,操作简单便捷,在帮助学生学习理解的同时,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创造性,也能使教学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

  • 标签: PACS 医学影像学 图片库
  • 简介:另2患者CT表现虽为双肺,  4患者表现为双肺对称分布大片状密度增高影,2患者表现为双肺非对称性片状密度增高影

  • 标签: 影像学特征 沉积症 症影像学
  • 简介:《肿瘤影像》杂志,前身为《上海医学影像》,自1992年创刊以来深受医学影像界赞颂,1998年经原国家科委、中央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为国内外公开正式发行的期刊。现为复旦大学主管、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主办的肿瘤影像学术类期刊。

  • 标签: 文献类型 双字母 阿拉伯数字 量和单位 结构式摘要 英文摘要
  • 简介:《肿瘤影像》杂志自1992年创刊以来深受医学界赞颂,1998年经原国家科委、中央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为国内外公开正式发行的期刊,刊号:ISSN2096-6210,CN31-2087/R。杂志由优质铜版纸印制,大16开,64页/期,双月刊。被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收录。

  • 标签: 影像学 影像科室
  • 简介:摘要肝小静脉闭塞症作为造血干细胞的常见并发症,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肝大、腹水,临床上主要通过实验室检查、病理检查及影像检查进行诊断,本文主要对肝小静脉闭塞症的影像表现进行总结。

  • 标签: 肝小静脉闭塞症 超声检查 CT表现 MRI表现
  • 作者: 李林霞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仁寿县人民医院李林霞近年来,乳腺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乳腺癌发病率也明显上升,乳腺癌已经占据我国女性恶性肿瘤的榜首,还呈现出逐渐增加和年轻化的趋势。因此,进行早期的乳腺癌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不仅能够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而且能够减少患者的死亡率。乳腺影像学检查已经成为乳腺癌患者的主要筛查和诊断手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骨病变的种类繁多,鉴别诊断相对复杂,但首要的是区分良恶性。随着医学影像的发展,骨病变的诊断不再局限于X线平片诊断,CT和MRI的作用愈加重要。平片与CT都是用X线成像,两者显示的均为病变密度的改变,前者是重叠图像,后者是断层图像,但两者所显示的征象基本类似,有些征象可相互通用,如骨质破坏、骨质硬化、骨膜反应、死骨等。MRI在骨关节系统的普遍应用,对检出早期病变起到了重要作用,因为MRI非压脂序列对正常骨髓内脂肪信号被病变的替代和压脂序列对病变内水分的增加相当敏感,但其信号改变与平片及CT大不相同,如骨质的高密度影在MRI各个序列上均呈低信号,而在X线平片和CT上不能显示的骨髓与软组织的水肿在MRI压脂序列上则能够清晰显示。之前,有些依靠平片和CT作出正确诊断的患者,术前MRI检查却误诊,如将良性骨肿瘤合并周围骨髓与软组织的水肿误诊成恶性骨肿瘤,原因就在于对MRI征象的认识不足[1]。本文对具有良恶性骨肿瘤鉴别意义的征象进行总结,希望能提高影像和临床医师对骨肿瘤的诊断正确率。

  • 标签: 骨疾病 诊断显像 诊断 鉴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比脊柱骨折影像检查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56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CT与X线诊断,对比两种诊断方法的临床检查效果。结果CT的手术诊断符合率为96.4%,X线的手术诊断符合率为76.8%,CT的手术诊断符合率明显优于X线,比较差异具有计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X线诊断来说,脊柱骨折的CT影像诊断价值较高,但是对于轻度骨折的患者,因多不需手术治疗,可首选X线检查;对于重度脊柱骨折患者,应采用CT诊断,值得应用。

  • 标签: 脊柱骨折 影像学检查 临床对比效果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19-04-01
  • 简介:影像符号的内涵则主要通过隐喻和转喻手法表现为符号的深层意义和潜在意义,影像符号的意义也来自于读者的审美与阐释,    一、意义在影像文本中的生成    符号影像分析中的应用

  • 标签: 影像意义 意义生产 生产符号学
  • 作者: 丁祖虎孙晓坤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92493部队医院放射科辽宁葫芦岛125000)【中图分类号】R1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125-011临床资料患者,男,19岁,半年前无明显诱因自觉左小腿间断性针刺样疼痛,关节活动无障碍,一周前疼痛加重。查体:左小腿叩击痛,皮温无增高,软组织无肿胀。2影像学检查2.1X线检查左侧胫骨远端皮质增厚,可见小片状稍高密度影,边界不清(图a)。胫骨皮质完整,周围软组织未见肿胀。2.2CT检查左胫骨远端前方骨皮质增厚,密度增高,病变内可见类圆形低密度灶,其中心可见点状致密钙化影,周围可见高密度硬化环,邻近骨髓腔密度增高,周围软组织无肿胀(图b)。2.3MRI检查胫骨远端圆形病灶,病灶中心T1WI、T2WI上均呈低信号(钙化),边缘呈环形T1WI稍低信号、T2WI高信号,周围呈片状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周围软组织无肿胀(图c~d)。骨样骨瘤a.胫骨平片b.CT检查c、d.MRI平扫(轴位T1WI、T2WI)a.X线平片左侧胫骨远端可见小片状稍高密度影,边界不清b.CT检查胫骨皮质内侧圆形密度减低影,其内可见点状高密度,病灶周围骨质硬化c、d.MRI显示胫骨小圆形病灶,T1WI、T2WI上均呈低信号,周围片状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3诊断与鉴别诊断本例为胫骨内局限性骨质破坏伴边缘骨质硬化,患者为青年,以小腿局部疼痛为主要症状,应除外骨感染性病变,局限性骨脓肿常发生于皮质,骨质破坏区边缘不规整,其内无钙化或骨化,周围有环形骨质硬化,临床上有红、肿、热、痛炎性症状和反复发作史,与本例不同。另外,MRI显示病灶周围有环形水肿类似恶性肿瘤征象,但骨质破坏灶边缘规整,周围有骨质硬化,不支持恶性骨肿瘤。CT显示低密度病灶内有点状钙化考虑为瘤巢,瘤巢的存在提示为骨样骨瘤或骨母细胞瘤,鉴于瘤巢直径小于2cm,周边骨质硬化明显,术前诊断本例为左胫骨骨样骨瘤。4手术记录与病理全麻下行左胫骨病灶手术,显露肿物,可见瘤巢直径约5毫米,边缘有硬化骨,清除病灶和硬化骨至有新鲜出血。病理诊断:(左胫骨)检材破碎,为纤维结缔组织和编织骨构成骨小梁,诊断为骨样骨瘤。5讨论骨样骨瘤是1935年Jaffe首次报道的一种良性骨肿瘤。它由成骨细胞及其产生的骨样组织构成。原因不明,可能是成骨细胞形成的骨样组织不能正常骨化所致。本病好发年龄为1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石德强许晓清祁波王翠娇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1-11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1期
  • 机构:      【摘 要】目的:通过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学征象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研究,以提高影像学诊断水平。 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GIST的病例资料,均行胃肠道钡餐造影,其中10例术前CT检查,对其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对照研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灶分布于胃10(10/18)例、小肠5(5/18)例、食管1(1/18)例、直肠1(1/18)例、胃肠外1(1/18)例。主要影像学表现为粘膜下富血供肿块,境界清晰光整,外生性为主,内部出血、坏死、囊变明显。肿块呈圆形或类圆形,一侧肠壁粘膜局限性消失破坏,有时可见偏侧性龛影,恶性间质瘤表现为不规则分叶状肿块,凹凸不平龛影,局部淋巴结无转移。病理分型:粘膜下型2例,占11.1%;肌壁间型12例,占66.7%;浆膜下型3例,占16.7%;胃肠外型1例,占5.5%。结论:GIST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对诊断有一定价值,但缺乏特异性,定性困难,要明确诊断需依靠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X线胸片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19年2月收治的39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时段来我院就诊的39病毒性肺炎患儿作为对照组,对比二组患者的X线胸片检查结果,判断二组患儿病变表现、部位的区别,分析二组患儿的临床分型。结果经研究发现,实验组患儿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刺激性干咳以及高热,对照组则是咳嗽和高热;X线胸片表现则是实验组患儿的小叶性实质浸润水平低于对照组,节段性实变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采用X线胸片检查能够有限鉴别出该疾病,区分病毒性肺炎,提升诊断的准确性,帮助患儿实现更好的治疗。

  • 标签: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X线胸片诊断 病毒性肺炎 病变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