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加强内镜管理,严格预防和控制因管理操作方法质量问题而导致医源性交叉感染,方法制定完善配套的管理制度;查找内镜清洗消毒过程中每个环节问题,分析影响操作效果的原因;制定落实改进内镜管理过程中具体措施方案;修改操作质量考核标准,强化内窥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意识。结果在监控管理中认真执行国家卫生部制定《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的要求,使内镜清洗消毒质量得到持续改进,监测灭菌生长达到合格的标准,保证医疗安全。结论持续改进内镜管理,有助于提高整体服务质量,防止交叉感染保障医疗安全。

  • 标签: 内窥镜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窥镜护士的职业防护措施。方法分析内窥镜护士职业危险因素。结果内窥镜护士职业损伤因素客观存在。结论加强内窥镜护士专业素质,增强自身安全防护意识,规范内窥镜管理,培养护理人员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激能力,尽可能降低职业损伤。

  • 标签: 内窥镜室 职业危险 防护
  • 简介:目的:分析比较消毒前后内镜菌落数和物体表面微生物负载量的变化情况,对内镜的清洗消毒环节提供客观评价。方法选择临床使用后内镜(胃、肠镜各30例),采用细菌培养法检测酸化水消毒前后内镜上菌落数,同时采用ATP荧光法检测水池、干燥台、水龙头、水枪、气枪消毒前后ATP含量;分别比较生物清除率。结果胃、肠镜消毒前菌落数平均值分别为1785.8CFU/cm^2和2369.3CFU/cm^2,酸化水消毒后细菌清除率为100%和99.9%。水池、干燥台、水龙头、水枪、气枪消毒前相对发光值(relativelightunit,RLU)的平均数分别为139.4、10.6、753.8、229.0、5.8,酸化水消毒后微生物清除率依次为84.8%、90.2%、89.2%、89.9%、90.3%。结论胃、肠镜按规范消毒后均合格;物体表面RLU值最高的是水龙头,消毒后微生物清除率最高的是气枪、最低是水池。

  • 标签: 内镜室 ATP荧光法 细菌培养法 微生物负载 消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内窥镜检查是一种重要的很少损伤的外科技术,亦即是一种对病人身体和生理损伤很少并使之得到迅速恢复的“开式”外科,但它却能达到传统诊疗的目的。此外,这种外科诊疗方法费用也较低。在美国目前抑制医疗费用的情况下,内窥镜检查已逐渐成为

  • 标签: 美国 内窥镜 市场走向 技术发展
  • 简介:摘要:在传统绩效管理模式中,医院对医务人员实施绩效考核制度主要是通过薪酬调控杠杆对医务人员实施薪酬激励,这种方式往往在薪酬核算制度上存在一定的弊病,因此,必须对传统的绩效管理模式进行完善,要重视工作量考核模式,强化工作量绩效管理建设工作,促使医院的绩效考核制度得到合理地发挥。

  • 标签: 工作量考核 医院内窥镜室 绩效考核
  • 简介:摘要目地研制出图象更加清晰稳定,可以用于口腔治疗的新型口腔内窥镜光学系统。方法本课题组已在上一项目中研制出一种新型口腔电子内窥镜ODVL—101型,并制作出样品在临床上试用,取得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本次项目本课题组在新型口腔电子内窥镜ODVL—101型基础上进行进一步改进,研制ODVL—102型新型口腔电子内窥镜,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改进,一是缩小内窥镜的体积,使口腔医生进行治疗操作时,在患者口腔内有更大的操作空间。二是给新型口腔电子内窥镜加装无线影象传输系统,使图象数据无线传输,不仅可以减少新型口腔电子内窥镜的连接数据线,使新型口腔电子内窥镜使用时更为方便,灵活,还可以使图象数据方便地上传到口腔诊室的无线局域网。结论研制新型口腔电子内窥镜可以创新一种新的口腔医疗方式,不仅能提高口腔医疗水平,减轻医生的工作负担,还能提高口腔教学水平。具有很好临床应用价值和社会经济价值,一定能推动口腔医疗事业的发展。

  • 标签: 内窥镜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胶囊内窥镜的专利分析,研究了胶囊内窥镜在国内外的专利布局情况,进而为胶囊内窥镜的研发企业提供专利布局参考,避免侵权风险。

  • 标签: 胶囊内窥镜,专利分析,专利布局
  • 简介:<正>作者就21例(40侧)鼻窦内窥镜手术所取得初步经验总结如下。临床资料和手术方法21例中男15例,女6例。年龄21~76岁。筛窦(包括窦口鼻道复合体)息肉16例,上颌窦息肉5例。有1~3次鼻手术史5例。有不同程度嗅觉减退、脓涕多者8例。全部病例均有头胀痛、鼻塞症状。21例中行前组筛窦开放上颌窦根治17例(32侧)。全组筛窦开放+上颌窦根治4例(8侧)。术后1、3、6个月行鼻窦内窥镜复查,并清除残留或复发病变组织、分解粘连。

  • 标签: 窦口鼻道复合体 鼻窦内窥镜手术 病变组织 筛窦 经验总结 手术史
  • 简介:目的探讨内窥镜在桥小脑角手术中的适应症、技术方法.方法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通过录像监视器观察,内窥镜经乙状窦后进路进入桥小脑角,首先看到面、听神经和内听道,内窥镜向上可看到三叉神经、外展神经、岩静脉,向下可看到颈静脉孔和舌咽、迷走神经、然后根据下同的手术要求进行神经根减压、梳理及选择性切断术.结果面神经根梳理术3例;三叉神经根减压术1例;感觉根选择性切断术9例;前庭神经切断术3例.结论内窥镜扩大了桥小脑角区的手术视野,可以观察到手术显微镜下不易观察到的部位,减少了手术创伤,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

  • 标签: 桥小脑角 内窥镜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鼻内窥镜手术的护理手段,作出护理体会。方法选取该院于2009年3月-2010年9月收治的168例接受鼻内窥镜手术的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该院护理人员采取的护理措施,分析护理效果。结果168例患者,在鼻内窥镜手术后,接受密切的护理干预,分为术前护理与术后护理,恢复情况良好。结论针对鼻内窥镜手术患者,进行包括术前准备、用药护理、术前检查、心理干预、常规护理、疼痛护理、饮食指导、鼻腔护理等在内的密切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增强治疗效果,保证良好的预后情况,有着积极的价值与意义,适于在临床领域得到更多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鼻内窥镜手术 临床护理效果 回顾性分析 术前 术后
  • 简介:目的:评估医用内窥镜在临床诊断治疗中存在的安全风险,以保证内窥镜临床使用安全、准确及有效。方法:通过对20家医疗单位的在用内窥镜进行统计调研,分析和评估内窥镜存在的安全风险,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内窥镜在使用、维护保养、消毒与灭菌等环节中均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结论:通过分析发现,内窥镜在临床上使用操作和消毒灭菌不当产生的风险概率较大,需要加大内窥镜的培训力度,提高防护意识,加强内窥镜的全程管理,保障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 标签: 内窥镜 安全风险 全程管理
  • 简介:摘要:内窥镜是医疗系统中常用的器械,在我国医疗器械领域中,虽然内窥镜研发设计工作起步比较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内窥镜设计研究工作也得到进一步提升,在临床医学中已摒弃了传统的标清内窥镜系统,采用内窥镜摄像系统,在医疗临床手术中通过内窥镜影像系统观察病灶,能将手术部位视野扩大,不仅能降低器械对病患内脏伤害,还可降低病患痛苦感受,以下主要对内窥镜摄像系统的设计作分析。

  • 标签: 内窥镜 医疗 系统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鼻出血患者中,应用耳内窥镜治疗和鼻内窥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7月~2013年6月收治的鼻出血患者50例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采用鼻内窥镜的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耳内窥镜的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效果上,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0%,两组相比差异不大,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不适感分级上,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治疗时间上,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鼻出血患者中,应用耳内窥镜治疗和鼻内窥镜的治疗效果类似,但应用耳内窥镜患者的不适感更小,能够缩短治疗时间,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鼻出血 耳内窥镜 鼻内窥镜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耳内窥镜下进行性鼻出血的精准填塞止血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112例住院进行性鼻出血病人,随机分配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6例,研究组患者采取耳内窥镜下进行性鼻出血的精准填塞止血,对照组患者采取鼻内窥镜下进行性鼻出血的填塞止血。比较两组患者填塞治疗后止血效果进行对比,分为3个等级显效,有效,无效。结果研究组查找出确切出血点51例,准确率为91.07%,明显高于对照组查找出确切血点43例,准确率(76.79%)。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94.64%)明显高于对照组(80.3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耳内窥镜下进行性鼻出血精准填塞止血较经鼻内窥镜下进行性鼻出血填塞止血明显提高鼻出血填塞止血的准确率及成功率,减轻病人因大范围反复填塞所引起的痛苦,降低了鼻腔填塞止血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进行性鼻出血,耳内窥镜,鼻内窥镜,确切出血点,精准填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患者术后6个月临床症状评定疗效,分治愈、好转、无效.结果术后138例治愈,20例好转,总有效率为88%.结论鼻窦内窥镜治疗慢性鼻及鼻窦疾病疗效显著.关键词鼻腔鼻窦疾病;鼻窦内窥镜中图分类号R4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161-02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