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四种牙本质脱敏剂对于预备后牙本质过敏的脱敏疗效。方法将150例患(颗)随机分为5组,在活髓牙冠桥修复前预备后分别应用Gluma、SealS|protect、SingleBond、75%NaF甘油进行脱敏,对照组未做任何处理,比较各组的即刻疗效和粘固后的疗效。结果4组牙本质脱敏剂的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4组间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对预备后应用牙本质脱敏剂,可以有效预防牙本质过敏。

  • 标签: 牙本质 过敏 脱敏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烤瓷联冠及烤瓷桥修复后对咬合力的作用。方法入选此研究中的80例对象均为我院于2013年3月-2016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牙齿修复治疗患者,依据修复方法的差异性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选择烤瓷联冠修复,对照组选择烤瓷桥修复,对两种修复方法的咬合力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经修复后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修复后有效率为87.5%,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就诊时的咬合力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完成时及治疗后4个月观察组则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者采用烤瓷联冠及烤瓷桥进行修复可提升的咬合力,有效修复患病牙齿,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修复方式的选择。

  • 标签: 烤瓷联冠 烤瓷桥 基牙 咬合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义齿对口腔修复中出血指数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80例牙周病修复患者(2013年05月01日到2016年4月30日期间),将其依据进行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固定义齿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活动义齿治疗),各40例,对比2组患者出血指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出血指数低于对照组,2组数据存在高度的差异性,P值<0.05。结论采用活动义齿治疗牙周病修复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出血情况,值得研究。

  • 标签: 义齿 口腔修复 基牙出血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体牙髓病老年患者的发病、治疗情况。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42例体牙髓病老年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综合回顾所选患者的发病及治疗情况。结果经检查、鉴定,42例体牙髓病老年患者中,有23例龋齿,占54.76%;11例牙髓炎,占26.19%;3例牙质敏感,占7.14%;5例残根或残冠,占11.90%。治疗后,20例得以治愈,占47.62%;21例显效,占50.00%;1例无效,占2.38%。总有效41例,占97.62%。结论进一步加强牙髓病老年患者发病情况的研究力度,并探寻有效、科学的治疗方法,能使患者的牙齿尽快恢复原有功能。

  • 标签: 牙体 牙髓病 发病情况 治疗
  •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晚期牙周炎患者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修复后其牙牙周状态。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 35例晚期牙周病患者 62颗,采用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修复,检查并记录修复前(周治疗后 3个月)、修复后 1年和 2年牙牙菌斑指数、牙龈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附着丧失(槽骨高度)和松动度并进行 记录分析。结果:磁性附着体修复后,牙牙龈指数高于周治疗后 3个月( p<0.05)、菌斑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槽骨高度及差异无显著性变化( p>0.05),松动度均小于修复前,差异有显著性 ( p<0.05)。结论:晚期牙周病患者可用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修复具备可行性。  

  • 标签:   磁性附着体 覆盖义齿 牙周炎  
  • 简介:摘要目的对列缺损和过小正畸修复联合治疗效果作以评价。方法选取2013—2015年我院口腔科接诊的132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本组病例分为分开修复治疗的对照组与正畸修复联合治疗的观察组,将两组本次治疗效果行组间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0%明显高于对照组71.2%,两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运用列缺损与过小正畸修复治疗列缺损与过小临床疗效肯定,最大限度满足患者对牙齿美观的需求,临床应用受患者一致认可。

  • 标签: 牙列缺损 过小牙正畸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周牙髓联合病变周治疗时机的选择。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医院收治的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144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7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根管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根管治疗4~6周后进行周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根管治疗1周后进行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时AL、PD、TM、SBI等指标,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AL、PD、TM、SBI等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周牙髓联合病变的治疗中,周治疗可在根管治疗1周后进行,治疗效果与常规治疗时机无显著差异,同时可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负担。

  • 标签: 牙周牙髓 联合病变变 牙周治疗 时机选择
  • 简介:摘要列拥挤是一种常见错合畸形,在我国的发病率为60%~70%。随着研究深入,发现列拥挤对周健康的影响很大,列拥挤形成原因众多,本文简单对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综述,分析列拥挤形成原因及对周的影响,探讨相关治疗方案等。

  • 标签: 牙列拥挤 牙周组织 口腔问题 治疗方案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并研究骨内种植及其修复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 378例患者的 562个(骨内)种植,按卫生部口腔种植中心( CDIC)生产的螺旋状种植体和德国贝格公司( BEGO)生产的柱状种植体进行种植。结果 临床随访 10个月 -9年,修复后 1年成功 273颗、失败 16颗, 3年以上者成功 260颗、失败 13颗。共成功 533颗,占 94.8%,失败 29颗,占 5.2%。结论 骨内种植体是临床上修复各种类型缺的理想手段,取得长期成功的关键与适应证的选择、种植体材料的生物相容性、金属机械性能、手术操作等有关。  

  • 标签:    骨内种植牙 修复 牙缺损  
  • 简介:牙医说下个月我就可以摘掉牙套了。真是个好消息,摘掉牙套,意味着我这两年多的磨难总算熬出了头。两年前,我戴上了套(可谓酷刑)后,我的生活也随牙齿一点点改变,有时松,有时软,有时紧,有时候痛得龇牙咧嘴,

  • 标签: 小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 简介:科学研究课题人人都需要关注牙齿健康,但牙齿长在口腔里,自己是看不到的。我发明的这款看镜能随时随地、多角度、多方位地观察自己的牙齿和口腔情况。研究过程与心得我的发明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设计了两面镜子——口腔镜和化妆镜。当光射入口腔,牙齿就会将光反射到放入嘴巴的口腔镜上,口腔镜上就会出现口腔内牙齿的影像;与此同时,口

  • 标签: 牙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种植修复列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54例列缺损的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27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口腔种植修复,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修复。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27例,治疗显效18例,占66.67%;有效8例,占29.63%;无效1例,占3.7%;总有效率为96.29%。对照组患者27例,治疗显效17例,占62.96%;有效7例,占25.93%;无效3例,占11.11%;总有效率为88.89%。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但是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列缺损修复采用口腔种植修复的效果较好,利于患者的预后,对患者日后的美观度、使用度都较传统的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口腔种植修复 牙列缺损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周维护治疗在保持周长期疗效中的作用。方法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牙周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对照组60例,采用周基础治疗;研究组60例,在对照组所采用的常规手段基本上加以采用周维护治疗,将两组患者槽骨平均高度、缺失数、跟出血指数及周探诊深度指标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槽骨平均高度、缺失数、跟出血指数及周探诊深度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显著要优(P<0.05)。结论周维护治疗在牙周炎患者治疗中可显著减少患者牙齿缺失,降低吸收槽骨,改善牙龈出血指数和周探诊深度,对病人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的价值。

  • 标签: 周维护 牙周炎 长期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畸治疗联合修复治疗对列缺损伴颌畸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列缺损伴颌畸形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修复治疗,观察组在修复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正畸治疗,比较对照组及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在治疗后牙颌功能基本恢复及面部外观得到改善,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的优良比例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效果差或无效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畸治疗联合修复治疗在治疗列缺损伴颌畸形方面具有显著疗效,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修复治疗,是治疗列缺损伴颌畸形患者理想可行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 正畸治疗 修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正畸治疗对患者口腔黏膜、体及周的损害,旨意在于为接受正畸治疗的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治疗预后。方法:选择 2017年 1月—— 2017年 9月间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正畸治疗患者 100例为研究对象,对本组患者均予以矫正保持期口腔内黏膜、体及周等观察,总结分析性别、年龄、治疗方案等对其损害的影响。结果:①性别:在男女比较中,男性患者口腔黏膜炎、牙齿龋病、牙龈炎、牙釉质脱钙、咬合创伤等发生率较之女性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②年龄:> 18岁较之≤ 18岁者,口腔黏膜炎、牙齿龋病、牙髓炎、牙根吸收、咬合创伤等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③治疗方案:实施拔牙减径与减数患者中牙齿龋病、牙龈炎、牙髓炎、牙釉质脱钙等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临床正畸治疗中,固定矫治器的佩戴可对患者口腔内黏膜、体与牙周组织造成一定损害,围佩戴期应重视相应的防治干预措施,通过加强卫生宣教等方法早期干预,以此减少损害面积与程度。

  • 标签: 正畸治疗 口腔黏膜 牙体 牙周 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种植列缺损和修复中应用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本次研究于2013年4月-2015年4月期间,对本院收治的135例列缺或缺损患者进行研究,包含175颗种植体,对所有患者采用人工种植治疗,即对患者采用韩国登腾种植体进行种植修复,并于一年后随访了解患者的治疗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并发症发生率为3.43%,种植成功率为96.57%。结论给予列缺损或缺失患者采用人工种植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人工种植牙 牙列缺损和修复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