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颅骨钻孔结合尿激酶微创治疗外伤硬膜外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48例外伤硬膜外血肿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实验组(行颅骨钻孔结合尿激酶微创治疗),各24例。比较两组预后、手术指标。结果:相较对照组,实验组预后优良率更高,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术后残余血肿量更少,P

  • 标签: 颅骨钻孔 尿激酶 微创 外伤性硬膜外血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间接外伤视神经病变(indirect traumatic optic neuropathy,ITON)是一种急性损伤视功能的疾病,虽然少见但后果非常严重,属于颅脑外伤范畴。其发病机制可能与眶尖部的间隔综合征有关。在辅助检查方面功能磁共振的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经鼻入路鼻内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仍是目前手术治疗ITON最主要的方法,也可经鼻侧结膜泪阜入路的鼻内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本文重点对近期文献中关于视神经管减压术的手术时机、治疗效果、术中技巧以及术中术后并发症进行了总结。(国际眼科纵览,2020, 44: 121-125)

  • 标签: 外伤性视神经病变 鼻内窥镜 视神经减压术
  • 简介:摘 要:本文主要对因外伤原因而导致形成的白内障手术后的临床表现进行具体分析。我院从去年的今天起至今共收治了 62位外伤白内障患者,其中有 58例患者症状较轻,主要采取人工将白内障摘除,一期二期植入人工晶状体的方式治疗,另外有 4例因出现晶状体破裂或存在对药物的不良反应,治疗时放弃了植入人工晶状体。在术后一段时间,对患者的视力康复情况进行了跟踪回访,有半数患者的视力达到了 0.5及以上,二期人工晶状体的植入效果比一期植入的要好一些,所以要根据不同患者的发病原因及特点,执行不同的手术方案,同时要把握最佳的治疗时机,以免延误病情。

  • 标签: 外伤性 白内障 临床分析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 脾脏在人体起着关键的功能作用,然而受到外力作用后往往会出现脾破裂情况,有的病人外伤后可发生脾破裂,这类病人的法医学鉴定比较简单,然而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外伤延迟脾破裂,往往无法及时发现,造成错诊或是漏诊情况。近年来,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率不断增多,加上运动过程中意外情况的发生,促使当前患上外伤延迟脾破裂的人群呈上升趋势,大大影响到人们的生活与健康。基于此,本文主要阐述外伤延迟脾破裂伤害和法医临床鉴定方法,明确医临床鉴定的具体价值。

  • 标签: 外伤性延迟性 脾破裂 法医临床鉴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肾积水合并外伤破裂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其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9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10例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PJO)致肾积水合并外伤破裂患儿的临床资料。男6例,女4例。年龄8~10个月3例,4岁1例,7~12岁6例。病变位于左侧7例,右侧3例。受伤原因:坠落伤6例(坠床3例,坠房、坠单杠、坠三轮车各1例),撞伤4例。临床表现为腹痛10例,血尿4例,腹部包块3例,发热1例。病程:伤后48 h内3例,1周内2例,3~4周4例,外院肾造瘘术后1年1例。10例术前均行超声和增强CT检查确诊。结果9例行开放式肾盂成形术,术中见肾实质变薄,厚度为2~4 mm,破裂位于肾实质4例、肾盂4例、位置不详1例;余1例外伤后未及时治疗,因合并肾周感染行肾造瘘术。10例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10年,9例行肾盂成形术患儿患肾功能良好,2例已到青春期,未出现血压增高;1例因肾周感染行肾造瘘患儿术后6个月复查肾核素扫描示患侧分肾功能<5%,行肾切除术,术后未再出现泌尿系感染。结论儿童肾积水受外伤可致肾盂或肾实质破裂,术前超声和增强CT检查表现为肾实质变薄、肾盂扩张、尿液外溢,可明确诊断。如果患儿生命体征平稳,专科医生在修复裂伤同期可行肾盂成形术;如医生或患者一方条件不能满足肾盂成形术时可暂行肾造瘘术。

  • 标签: 肾盂积水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肾外伤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该文就外伤騍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该院在 2018年 1月一- 2019年 12月期间收治的 56例外伤踝关节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 28例。对实验组患者施以内固定手术治疗,对参照组患者施以石膏外固定治疗,对比不同疗法下的骨折愈合优良率、并发症及康复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骨折愈合优良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参照组更低,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对比参照组更快更短( P< 0.05)。结论:应用内固定手术治疗外伤踝关节骨折效果理想,对提高骨折愈合效果、减少并发症、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均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外伤 踩关节骨折 手术治疗 内固定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该文就外伤騍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该院在 2018年 1月一- 2019年 12月期间收治的 56例外伤踝关节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 28例。对实验组患者施以内固定手术治疗,对参照组患者施以石膏外固定治疗,对比不同疗法下的骨折愈合优良率、并发症及康复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骨折愈合优良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参照组更低,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对比参照组更快更短( P< 0.05)。结论:应用内固定手术治疗外伤踝关节骨折效果理想,对提高骨折愈合效果、减少并发症、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均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外伤 踩关节骨折 手术治疗 内固定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外伤脾破裂患者治疗中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收集本院 2018年 10月至 2019年 10月期间收治的外伤脾破裂患者 45例,行脾切除治疗,对患者术前、术后观察及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分析,做好饮食和心理护理,并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45例外伤脾破裂经积极的治疗和护理,均获得治愈,发生术后并发症 1例,无死亡 ,护理满意度为 95.56%。结论:对外伤脾破裂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临床密切观察,手术前后的临床护理工作,提高治疗效果和舒适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脾破裂 外伤性 手术期 临床观察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类型的外伤脑梗死患儿的治疗方案,结合文献探讨其发病机制,以提高其治愈率,降低致残率。方法回顾分析解放军陆军第八十一集团军医院自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42例外伤脑梗死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头颅CT扫描和MRI诊断儿童外伤脑梗死,根据不同病情将儿童外伤脑梗死进行诊断分型,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腔隙脑梗死患儿给予钙拮抗剂和神经营养药物治疗,并辅以高压氧、运动康复治疗;局灶型脑梗死、混合型脑梗死患儿除应用钙拮抗剂和神经营养药外,还应用小剂量脱水剂和小剂量激素,并随病情演变随时调整治疗方案;大面积脑梗死的患儿,急诊行去骨瓣减压术,术后给予降颅压、预防并发症等综合治疗。观察患儿的治疗结果及恢复情况。结果42例外伤脑梗死患儿中,恢复良好35例(83.3%),中残4例(9.5%),重残2例(4.8%),死亡1例(2.4%),无植物生存。腔隙脑梗死的恢复良好率为100%,局灶型脑梗死的恢复良好率为62.5%,混合型脑梗死的恢复良好率为60%,大面积脑梗死的恢复良好率为50%。结论针对不同类型的脑梗死患儿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对提高儿童外伤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意义重大。

  • 标签: 颅脑损伤 脑梗死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索在外伤路脑损伤患者临床治疗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 方法 选取 2019 年 8 月 ~12 月我院 80 例外伤颅脑损伤患者,以数字法为基准,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分别给予优质护理干预与普通护理,评估 2 组不同时期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临床满意状况。 结果 2 组相较而言,试验组实施干预之后心理状态更好( p<0.05 );试验组生活质量更高( p<0.05 );试验组临床满意状况更高( 90.00%vs.82.50% )( p<0.05 )。 结论 在外伤脑损伤临床护理中,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对提高临床满意状况,减轻患者负面心理情绪,提升生存质量都有良好的辅助作用,临床应用效果颇为明显,因此,可以大力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外伤性颅脑损伤 优质护理 临床实施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外伤青光眼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14岁425例儿童眼外伤中继发性青光眼共67例(67只眼)的临床资料。其中闭合外伤继发青光眼组52例(52只眼),开放外伤继发青光眼组15例(15只眼)。分析两组患儿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其效果。随访时间1个月~2年。结果425例儿童眼外伤中有251例闭合外伤和174例开放外伤。闭合外伤继发青光眼的发生率(20.72%,52/251),高于开放外伤继发青光眼的发生率(8.62%,15/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23,P=0.001)。闭合外伤继发青光眼的发病时间早于开放外伤继发青光眼。前房积血是闭合外伤青光眼的主要病因(40.38%,21/52),混合型机制是开放外伤青光眼的主要病因(73.33%,11/15)。患者均经常规药物治疗,眼压不能控制者闭合外伤青光眼组有22例行手术治疗(42.31%,22/52),开放外伤继发青光眼组有3例(20.00%,3/15),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χ2=2.477,P=0.116)。末次随访闭合外伤青光眼组患者的平均眼压高于开放外伤青光眼组(t=2.828,P=0.006)。两组患者末次随访BC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44,P=0.218)。结论闭合外伤继发青光眼较开放外伤继发青光眼常见。前房积血和混合型机制分别是闭合外伤继发青光眼和开放外伤继发青光眼的常见发病原因。药物治疗仍是首选,但滤过手术是控制闭合外伤继发青光眼的有效途径。

  • 标签: 青光眼,外伤性,儿童 外伤,眼,闭合性 外伤,眼,开放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非外伤纵隔气肿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至2019年我院收治的经胸部CT诊断纵隔气肿患儿的临床资料,除外新生儿及外伤患儿,分析其病因、病原及发病机制,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结果共86例纵隔气肿患儿,平均年龄(50.3±35.2)个月,男49例,女37例。主要病因包括肺部感染38例(44.2%),支气管异物25例(29.1%),间质肺疾病5例(5.8%),先天性支气管肺发育异常5例(5.85%),支气管哮喘4例(4.7%)等。肺部感染的主要病原为:肺炎支原体11例和流感病毒12例。支气管异物合并纵隔气肿的25例患儿中有20例伴有呼吸困难,属于危重症,应尽早行纤维支气管镜取出异物。间质肺疾病合并纵隔气肿的患儿有2例误诊为感染,延误治疗,应引起呼吸科医师重视。结论纵隔气肿可由多种疾病引起,治疗关键在于积极寻找病因,因病施治。

  • 标签: 纵隔气肿 病因 病原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补片修补在外伤肾破裂治疗中发挥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诊治的 6例外伤肾破裂 患者进行治疗研究,均采用肾破裂并出血补片修补和肾周引流术进行治疗,进行为期 1~5 年随访,观察长期康复效果。结果: 患者顺利接受手术治疗,术后无不良并发症,术后 10d 后拔出肾周引流管;对患者进行随访,患者肾脏形态均恢复正常,肾功能正常,尿常规检验指标均正常。结论:对外伤肾破裂实施补片修补术治疗可保留患者肾功能,操作简单易行, 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外伤性肾破裂 肾修补
  • 简介:摘要回顾分析山西白求恩医院普通外科2012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5例外伤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闭合损伤13例,开放损伤2例。结合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等明确损伤部位,采用美国创伤外科学会器官损伤分级(AAST-OIS),根据患者病情及损伤范围等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方式。其中术前诊断10例,术中诊断5例;AAST-OISⅠ级1例,Ⅱ级6例,Ⅲ级5例,Ⅳ级2例,Ⅴ级1例。15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行单纯修补1例,十二指肠造瘘引流术1例,十二指肠修补、胃部分切除、Billroth Ⅱ胃空肠吻合术5例,十二指肠修补、胆道减压、十二指肠减压术6例,胰十二指肠联合切除术2例。治愈15例,无死亡病例。3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术后并发症Clavien系统分级分别为Ⅲb级、Ⅱ级、Ⅱ级;1例出现十二指肠狭窄,系腹腔重度感染患者,术后6个月行胃部切除+BillrothⅡ胃空肠吻合术后痊愈,2例术后出现十二指肠瘘,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术后门诊或电话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20年2月,1例行胰十二指肠联合切除术的患者,治愈后在门诊随访6个月后因迁移至外地而失访,14例随访6~24个月。提示,对于怀疑十二指肠损伤的腹部急诊外伤患者,应积极行手术探查。治疗时应综合考虑肠壁损伤部位、范围等因素后选择合理的术式,术后及时应用肠内营养、有效的十二指肠减压和充分腹腔引流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 标签: 十二指肠疾病 创伤和损伤 诊断 外科手术 肠道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外伤脊髓损伤患者急性期护理展开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4月 ~2019年 4月收治的 30例外伤脊髓损伤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临床护理,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30例患者在接受护理后,未发生压疮及泌尿感染、坠积性肺炎、肺不张等严重并发症;护理满意度达 97%。结论 采用实用强,有针对的护理方法,对急性期外伤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起到积极作用。

  • 标签: 脊髓损伤 急性期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