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作者: 胡述荣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武侯区第三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0000)【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089-02一般来讲,女童在1个月到12岁,都是处在一个儿童时期,那么身体上的器官还在发育阶段,所以这个时期对于女童来说,也是比较重要的时期。男童和女童在儿童时期生殖器官都是处于一个安静期,不会有很大的变化,但是不代表这个时候就可以不在意生殖器官的保护。女童的心理和生理变化都会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在成年之后,因为女性需要孕育后代,所以对于生殖器官的保护,更加应该从孩童开始。对于女童,家长们和老师们有责任对孩子进行适度的性教育,教会孩子怎么样保护自己的安全和怎么样使自己的生殖器官保持健康,还要加强孩子抵御外来侵犯的意识,让女性在孩童时代就有很深的自我保护意识,这样不但有利于女童的成长和发育,还有利于女性长大以后生殖器官的健康,降低了感染妇科病的概率,对女性一生都是有好处的。女性的生殖器官结构也比较复杂并且还很脆弱,所以要仔细的呵护,下面是一些具体的针对女童生殖保健的注意事项,只有从生活的细节注意,才能远离生殖器官的疾病。1女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女童时期生殖器官还处于发育阶段,并且不同于成年女性,她的子宫颈部比较长,并且卵巢也是出于狭长不发育的状态,所以女童的生殖器官是没有雌激素分泌的,并且女童的大阴唇还是比较小的,无法全部遮挡住阴道口,这样也是容易导致细菌进去从而造成感染。随着女童的成长和发育,女童的生殖器官也会慢慢的发生变化,子宫的变化尤为明显,并且大阴唇也会变得丰满一些,女童渐渐地开始分泌性激素,就现在的大环境来看,有很多的女童在小学时期就已经来了月经初潮,这其实也是一种早熟。一般情况下,女童的心理会发生四个时期的转变,比如在婴儿时期,有一些婴儿在别人触碰到她的时候,会有很大的反应,例如踢腿和哭闹,这都是女童在感到不舒服或者心里感到恐惧会做出来的激烈反应。再者,当女童长到3-5岁的时候,一般孩子都在幼儿园里面,就正式的认识到男生和女生的区别。在女童7-9岁的时候,会出现异性吸引的情况,孩子们会玩类似于过家家的游戏,再加上受到动画片或者影视剧的影响,孩子们已经对两个异性在一起有了自己初步的认识,这个时候就更加需要老师和家长们对孩子进行科学的性教育。在孩子已经10-13岁的时候,会发生一个很大的变化,比如同桌之间出现的那一条分割线,就是孩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俐侎人从出生起就在家庭中构建自己的性别角色,文章从俐侎人家庭生活常态中分析男女两性的家庭性别角色差异,剖析差异背后俐侎人的社会性别观,探讨固有的家庭性别角色给女童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为呼吁社会关注和女性自我觉醒做出积极尝试。

  • 标签: 俐侎人家庭教育性别差异女童
  • 简介:摘要俐侎人从出生起就在家庭中构建自己的性别角色,文章从俐侎人家庭生活常态中分析男女两性的家庭性别角色差异,剖析差异背后俐侎人的社会性别观,探讨固有的家庭性别角色给女童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为呼吁社会关注和女性自我觉醒做出积极尝试。

  • 标签: 俐侎人家庭教育性别差异女童
  • 简介: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治疗女童中枢性性早熟肝郁化火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1月我院儿科收治的52例中枢性性早熟肝郁化火型女童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6例。对照组予GnRHa达菲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治疗3月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子宫容积,卵巢容积,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E2、LH和FSH水平均明显下降,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2组治疗后子宫容积、卵巢容积均较治疗前缩小,但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92%,治疗组为96.1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有2例出现恶心呕吐,经相应处理后均好转,其余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GnRHa能够显著改善中枢性性早熟肝郁化火型女童的激素水平,避免第二性征过早出现,效果优于单一GnRHa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枢性性早熟 女童 肝郁化火型 柴胡疏肝散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临床观察
  • 简介:《拉祜族女童的教育选择》基于“拉祜女童项目”,通过对拉祜族、拉祜族教育的宏观民族志撰写与拉祜族女童小学初中阶段教育的微观民族志撰写,为读者提供了理解拉祜族女童教育的广阔的社会文化图景,呈现了拉祜族女童教育过程中的教育选择与教育分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理论阐释与反思。其学术特色与主要贡献:一是提供了教育人类学实验与跟踪研究的一项典型案例;二是精湛的民族志撰写与深刻研究反思的巧妙结合;三是对学校文化再生产与教育不公平现象进行了本土化阐释和思考;四是扎根本土创新性地提出了“性别资本”的概念。

  • 标签: 拉祜女童 女童教育 文化再生产 回访 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