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外科手术治疗胃肠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3年1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的胃肠肿瘤患者60例,根据患者自身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肿瘤选择性切除。结果切除肿瘤直径大约为1.41-22,60例患者中有32切除的胃肠道肿瘤的直径大于5.1,平均直径是9.51㎝左右,经过研究发现,患者进行手术后所切除的肿瘤中等偏大,手术后发现患者肿瘤边际与肿瘤薄膜清晰程度不一。结论早期胃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并不明显,选用外科手术进行肿瘤切除手术是目前效果比较好的一种治疗方法。

  • 标签: 胃肠肿瘤 外科手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辅助腹腔镜手术在胃肠外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及其效果。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腹腔镜治疗,实验组采用手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为(123.6±1.26)min、术中出血量为(145.2±2.6)ml、术后住院时间为(12.6±0.4)天,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切除肿瘤直径为(3.26±1.0)cm,长于对照组(2.70±1.0)cm(P<0.05);实验组手术开腹率为5%,低于对照组(中转率为15%)(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低于对照组(12.5%)(P<0.05)。结论胃肠外科疾病发病率较高,且疾病类型也比较多,临床上采用手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手辅助腹腔镜手术 胃肠外科疾病 临床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临床教学是医学教育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阶段,是医学生在完成医学基础平台教学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学习过程,更是医学生顺利进入临床工作职业生涯的必经之路。胃肠外科临床教学作为整个外科临床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外科实践过程中作为普通外科学的主要部分,具有专业性强、内容抽象复杂、涉及较多解剖学知识切需要严密临床思维逻辑等特点。因此,如何使医学生在较短的教学时间内掌握胃肠外科的基本诊疗原则和思路,有一定难度。本文就如何提高胃肠外科临床教学质量浅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 标签: 临床教学 胃肠外科 诊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胆患者外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科室收治的82例肝胆手术患者进行讨论分析,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一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一组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为观察组,将两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在术后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排便时间以及肛门排气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临床意义。结论对外科肝胆患者实施术后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的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肠胃功能的恢复,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肝胆手术 外科 护理干预 胃肠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普外科术后患者胃肠减压不适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术后胃肠减压的患者进行探讨,查找不适症状的原因,及时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经调查,胃肠减压的不适症状包括咽喉部疼痛、口干渴、语言不利、恶心、排痰困难、呕吐和失眠等,经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后,缓解或减轻了患者的不适症状。结论普外科术后患者出现胃肠减压不适症状,针对性的采取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缓解痛苦,促进疾病的迅速恢复。

  • 标签: 胃肠减压 护理干预 不适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肠外科围手术期的临床发展变化。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4年3月的110例胃肠外科患者,总结其临床资料,归纳患者发病原因,使用抗生素、快速康复治疗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临床发展变化。结果近几年来,胃肠外科患者的人数逐渐增加,发病原因主要有饮食、心理等。患者逐渐能正确使用药物,采取快速康复治疗的人数也在逐渐增加,并发症发生的人数逐渐减少。结论临床上需仔细检查患者病因,指导其正确使用药物,加大推广快速康复,从而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胃肠外科 围手术期 临床发展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干预对胃肠外科患者进行手术后的疼痛影响。方法根据2013年至2014年入住我院的96例胃肠外科手术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平均分成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参照组,实验组在患者进行胃肠外科术后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护理措施,参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护理工作结束后,对护理干预对对胃肠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镇痛药物的使用患者(28例)明显低于参照组(54例),实验组患者首次下床的平均时间也短于参照组,经过对患者进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来检查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实验组患者的评分也明显低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程度也远远高于参照组,而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肠外科患者进行手术后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护理方法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状况,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出院,减少对于止疼药物的依赖使用,减少患者的术后痛苦,应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广泛的推广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干预 胃肠外科患者 术后疼痛 影响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0-0056-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胃肠外科术后进行肠内营养的早期应用及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行胃肠外科术的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胃肠外科术后肠内营养的早期应用,对比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行肠内营养治疗一周后,患者转铁蛋白、前白蛋白和白蛋白等临床营养指标均有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肠外科术后期间实施肠内营养,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促进患者恢复,值得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胃肠外科术后 肠内营养 早期应用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疝气使用腹腔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使用微型腹腔镜治疗小儿疝气患儿25例来进行研究分析,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探讨。结果此次研究中有1例复发的患者,总体的治愈率为96%,复发率为4%。结论腹腔镜下进行小儿疝气治疗,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等等优点,临床中比传统的高位结扎治疗效果要好一些。

  • 标签: 腹腔镜小儿疝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22例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经手术及病理活检证实为胃肠道恶性淋巴瘤,且病理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B细胞性为主。病灶位于胃10例,肠道12例。给予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随访12~36个月,1年后死亡7例,1年生存率为68.2%;3年后死亡14例,3年生存率为36.4%。结论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发病率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漏诊、误诊;治疗以外科手术辅助化疗剂放疗等综合治疗效果良好。

  • 标签: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 诊断 外科治疗
  • 简介:摘要急性阑尾炎被认为是小儿急腹症当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因为小儿在一般的解剖以及生理还有免疫学等方面存在比较明显地特点,所以急性阑尾炎和一般的临床疾病有着很大的不同。我国约有32%以上的患儿都是因为误诊结果导致病症加重死亡的。本文主要采自2010年到2013年12月我国某院经过手术之后并且证实得到治疗的年龄在14岁以下的患有小儿急性阑尾炎病例一共61例。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治疗 问题 分析
  • 简介:摘要临床中肠胃外科手术的切口感染时有发生,影响患者的康复情况,并且增加住院时间,平添住院费用。由于胃肠手术患者术后身体素质较差,发生感染时会延长切口愈合时间,严重时会引发其他并发症。因此,需要加强肠胃外科手术的切口感染防护工作。本文针对胃肠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干预对策。

  • 标签: 肠胃外科 手术切口 术后感染 术中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七氟醚属于一种新型的麻醉剂,其具有可控性高、麻醉诱导快速、对机呼吸循环系统影响小、血气分配系数低等优点,目前已经在小儿临床外科麻醉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就是在对相关的临床研究的基础上,对七氟醚在小儿外科麻醉中的应用进展情况进行了阐述。

  • 标签: 七氟醚 小儿临床外科麻醉 应用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施行胃肠道手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2013年2月至11月在本院进行胃肠道手术的5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应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两组患者在导尿管留置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输液时间、住院天数方面的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少。结论胃肠道手术围手术期实施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 胃肠道手术 围手术期护理 并发症
  • 简介:临床上腹腔镜技术已经广泛开展,将腹腔镜手术系统应用于临床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 标签: 腹腔镜 胃肠肿瘤 临床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