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胃肠肿瘤外科手术的效果评价,以期为胃肠肿瘤外科手术的临床应用与推广提供一些科学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胃肠肿瘤患者42例,通过回顾性分析其基本临床资料,42例胃肠肿瘤患者均采用外科手术予以治疗,对全部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42例胃肠肿瘤患者接受外科手术治疗之后,30例患者完全康复,康复率为71.42%;9例患者术后复发,复发率为21.42%;3例患者术后随访1年,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死亡率为7.14%。结论通过对胃肠肿瘤患者实施外科手术,能够取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胃肠肿瘤 外科手术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统计肠胃外科手术患者营养风险的发生概况,从而更好的为应用营养支持提供医学证据。方法利用抽样法,对医院的300名患者进行筛选,通过对比NRS的适用性、营养风险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等数据来体现营养支持对于术后患者康复的作用。结果NRS对术后并发生发横率、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能够缩短术后节食时间,降低术后复发率。结论对手术患者术前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十分必要,对于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应及时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合理地应用营养支持能有效地改善预后。

  • 标签: 胃肠外科 营养状况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胃肠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进行胃肠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措施的不同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的禁食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皆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0%,以上差异皆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胃肠手术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以加快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胃肠手术 胃肠功能恢复 促进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患者临床处理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72例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以围手术期所选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患者采取常规处理方法,观察组36例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采取预防性抗生素处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处理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时间、排便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肠外科患者采取围手术处理,能够有效缩短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胃肠外科 围手术期 临床处理 胃肠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外科胃肠减压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0月间收治胃肠减压患者91例,对其胃肠减压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研究91例患者,留置时间1~14天,一次留置胃管成功88例,成功率达96.70%,临床护理效果显著。结论做好胃肠减压过程中临床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显著提高胃肠减压治疗的临床治疗成功率,值得研究。

  • 标签: 普外科 胃肠减压 护理 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肠肿瘤采取外科手术治疗临床疗效,并发症、住院时间影响因素,为提高手术临床获益提供依据。方法2015年全年,收治胃肠肿瘤手术治疗262例,调取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最后因素分析。结果手术时间(153±21)min,手术出血(157.3±37.1)ml,肠鸣音恢复时间(37.0±12.4)h,首次肛门排气时间(56.3±15.2)h,首次肛门排便时间(74.2±14.5)h。术后住院时间(7.6±0.5)日;有并发症15.27%;老年人、合并营养不良、结直肠癌根治术成为独立影响因子,差异具有统计学(P<0.05);老年人OR=2.74,95%CI(1.275~5.184)、营养不良OR=2.54,95%CI(1.155~4.690)成为独立影响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P<0.05)。结论外科手术治疗胃肠肿瘤手术时间、出血量差异较小,手术微创性好,但不同患者肠道功能恢复速度差异较大,住院时间、并发症影响因素较多,需特别关注老年人,积极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做好营养支持。

  • 标签: 胃肠肿瘤 外科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预防非计划性胃管脱落的重要性。方法对2015年1-10月份30例外科胃肠道减压患者,15例为一组分成两组,分别采取一般胃肠减压护理常规和整体护理胃肠减压护理常规两种不同的护理方法后发生非计划性胃管脱落情况的比较。结果采取一般护理常规的患者发生非计划性拔管有13人,而采取整体护理的患者,发生非计划性拔管为1人。结论,采取整体护理可以有效的预防非计划性管道脱落的发生。

  • 标签: 整体护理 预防 非计划性拔管 重要性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肝胆外科患者术后不同的护理方式对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能有效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护理方式。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46名肝胆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肝胆手术临床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进行新型综合护理,记录两组患者术后首次肠鸣音出现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首次进流食时间以及术后3天检验出的胆囊窝和肝下积液情况进行全面对比。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的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B超检验下的积液量也要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综合的护理模式对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改善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肝胆外科 手术 新型护理 胃肠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静脉留置针在胃肠外科临床中的应用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接收治疗的120例实施深静脉穿刺置管的胃肠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严格遵循相关操作技术规范,确保导管的通畅、固定,完成置管后实施优良的护理措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在提高深静脉置管操作的基础上,强化深静脉置管在胃肠外科的临床应用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深静脉置管留置时间2h~49天,平均时间为31.2±2.9d。其中颈内静脉置管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有8例,锁骨下静脉置管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有10例,股静脉置管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2例。结论胃肠外科广泛地应用深静脉置管,具有快捷、方便的可操作性,明显提高了治疗效率、治疗质量,强化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深静脉置管 胃肠外科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胃肠外科本科数学教学的应用。方法将本科实习同学分为传统教学组46人,采用传统方式进行带教;腹腔镜组32人,采用传统带教方法加腹腔镜带教,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腹腔镜教学组与传统教学组比较中,在学习主动性、胃肠外科局部解剖、手术过程了解方面腹腔镜教学组高于传统教学组(P﹤0.05);在手术基本技能操作、病理学特征方面相比没有差异(P>0.05)。

  • 标签: 腹腔镜 临床带教 实习教学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4-023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