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用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调查武汉地区健康人群尿有形成分的参考区间。方法在武汉同济医院体检中心共收集13~86岁341个中段尿液标本(要求各体检项目及干化学检测均正常),并在收集后两个小时内对样本用UF-1000i进行检测。结果UF-1000i检测武汉地区健康人群尿液有形成分生物参考区间RBC男0~19.43女0~27.96;WBC男0~11.45女0~17.09;EC男0~8.65女0~35.77;CAST男0~2.80女0~2.80;BACT男0~31.05女0~803.47。健康人群尿液RBC、WBC、EC、BACT性别之间差异显著。结论男女的尿液有形成分生物参考区间应分别设定,本研究为临床尿液生物参考区间的设定提供参考。

  • 标签: 尿沉渣分析仪 参考区间 尿分析
  • 简介: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与尿干化学分析仪联合检测尿中白、红细胞和显微镜镜检检测结果阳性率二者相差不显著(P>,分别进行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尿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镜镜检检测,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联合尿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镜镜检测定尿中白细胞红细胞结果的比较

  • 标签: 分析仪尿 化学分析法 尿干
  • 简介:摘要通过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联合尿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镜镜检测定尿中白细胞红细胞结果的比较。得出结论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与尿干化学分析法、显微镜镜检联合应用可以提高检测精确度。

  • 标签: 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 干化学分析法 白细胞 红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iQ-200全自动尿沉渣仪在临床运用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择150例住院和门诊的新鲜尿液标本。同时用iQ-200全自动尿沉渣仪和显微镜进行红、白细胞分析。结果:iQ-200全自动尿沉渣仪的分析结果重复性好、精确度高,与显微镜海无显著差异。

  • 标签: 尿液分析 iQ-200全自动尿沉渣仪 显微镜法
  • 简介:为适应尿沉渣分析标准化的要求,UF-5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及Fast—Read10尿沉渣定量分析板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比较真UF-50分析法与Fast—Read10分析板法的结果,发现前者各主要检测项目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假阳性现象。通过对1865例尿液标本假阳性结果的分析,总结出了各检测项目的影响因素,报道如下。

  • 标签: UF-5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 Read10 FAST 检测项目 定量分析板 假阳性现象
  • 简介:参照人的T细胞分离方法用于猪T细胞分离,经二次绵羊红细胞分离的T细胞,用PHA从功能上鉴定获得纯度很高的T细胞,能进一步用于有关T细胞方面研究。

  • 标签: T细胞 绵羊红细胞 分离方法 鉴定 PHA 研究
  • 简介:本文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所致促红细胞生成素抗体相关性纯红细胞再障进行综述。

  • 标签: 纯红细胞再障 促红细胞生成素
  • 简介:目的UF-100尿沉渣分析仪对临床疑为尿路感染患者的尿液进行尿细菌计数,尿自细胞计数,尿红细胞计数,尿硝酸盐检测,并同时作细菌培养,以此探讨在尿路感染中的价值。方法取清洁中段尿先作细菌培养操作,然后再在UF-100尿沉渣分析仪及尿10项分析仪做干化学分析。结果尿细菌计数以>5000/μ作为阳性指标,与细菌培养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尿亚硝酸盐检测阳性对尿路肠杆菌科细菌的感染有很高的准确性和特异性。但自细胞计数按仪器设定的>26/μ为阳性指标时,有假阳性,需要探讨一个合适的界定值。红细胞计数作为尿路感染的指标,其临床意义不明显。结论UF-100尿沉渣分析仪可以作为尿路感染的筛选和诊断方法,但要依据细菌培养结果、显微镜检查,结合临床反馈信息,实践探讨本实验室该仪器对尿路感染诊断的合适筛选指标,确定其敏感性与特异性。

  • 标签: UF-100尿沉渣分析仪 尿路感染 细菌培养 细胞计数 亚硝酸盐
  • 简介:猪附红细胞体病通常发生在哺乳猪、怀孕的母猪以及受到高度应激的肥育猪身上;病原是一种寄生在猪红血球上的立克次氏体,其可造成红血球的改变而容易为体内的网状内皮系统或是被吞噬细胞所破坏,因而造成红血球数量的减少,导致贫血、发育减慢、料肉比提高。传染途径主要经由节肢动物叮咬以及器械的机械性传播。

  • 标签: 附红细胞体病 症状 诊断 治疗
  • 简介:红细胞体(Eperythmzoon)是寄生于动物血液里,可附着在红细胞的表面,或游离于血浆中的一种单细胞原生物;传染病学上分类属于立克次氏体,能引起各种动物热性、溶血性疾病。我国在五、六十年代已经有关于该病的报道,猪常见,牛较少报道。近年来,我省个别牛场开始发现此病,现摘录报道如下,望能引起同行对该病危害性的重视。

  • 标签: 附红细胞体病 溶血性疾病 六十年代 立克次氏体 传染病学 动物血液
  • 简介:众所周知,人体如果失血超过30%,就必须进行输血抢救。但血源紧缺和输血安全问题长期困扰着世界各国。有没有一种技术既能大量“制造”血液,又能长期保存血液,还能避免血液感染各种疾病呢?美日等国科学家目前在人造血液方面的研究,为解决这一难题带来了希望。

  • 标签: 人造血液 人造红细胞 失血 血液感染 血源 输血安全
  • 简介:近年来,尿液化学分析已经从手工、半自动化过渡到现在的全自动化。目前多数大医院尿液化学分析操作简单、快速、尿液用量少,并且可获得多项数据,有利于临床疾病的诊断,减少了实验室的工作强度。但是部分检验人员过于信赖干化学分析的实验结果,而忽略了尿沉渣镜检的实验结果,结果给临床疾病的诊断造成了不切实际的结论。为此我们随机对门诊测定的尿液标本同时进行尿干化学分析和尿沉渣镜检测定,并对其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介绍如下。

  • 标签: 尿干化学分析 尿沉渣镜检 实验结果 尿液化学分析 临床疾病 全自动化
  • 简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vera,PV,简称真红)是一种原因未明的造血干细胞疾病。其特点为骨髓中红细胞系、粒细胞系和巨核细胞系呈过度增生,以红系增生最为显著,引起红细胞数及容量显著增多。血粘滞度增高,伴有外周血白细胞及血小板数升高。临床表现有皮肤粘膜红紫、高血压、脾肿大、血栓栓塞形成、出血以及血管神经系统症状。诊断真红主要根据多次外周血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明显升高,前者≥6.5×10^12/L(男)或≥6×10^12/L(女),

  • 标签: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造血干细胞疾病 治疗 老年 外周血白细胞 神经系统症状
  • 简介: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血液透析患者贫血发生率100%,且患者白细胞功能异常,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使CRF患者易并发感染,感染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红细胞免疫也是机体防御感染的因素,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治疗肾性贫血有效的方法,我们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宁红欣)治疗CRF患者的贫血,并以输血组作对照,观察了EPO对CRF血液透析患者IL-6和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 标签: 促红细胞生成素 血液透析 IL-6 红细胞免疫功能 C3B受体
  • 简介:目前多数研究者认为运动性贫血主要是以下三种原因造成的:1)运动引起高血容量反应;2)红细胞机械损伤、破坏、溶血;3)运动员需铁,耗铁剧增,铁吸收或供应不足。高血容量反应是运动训练适应性的表现,不会造成真正意义上的贫血;而红细胞溶血和铁缺乏对运动员不利,可导致临床意义上的贫血。

  • 标签: 诊断 血容量 溶血 运动性贫血 红细胞分布宽度 血红蛋白
  • 简介:目的通过比较不同储存期的红细胞悬液在过滤前后各项实验指标(包括血象和生化)的差异来评价以聚脂纤维为滤芯材料的过滤器的过滤效果.方法取保存期分别为7、15、25d的红细胞悬液50U.在无菌条件下,用FTS-RC(血库型)血细胞过滤器进行过滤,收集过滤前后血样,以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WBC、RBC、HB,用邻甲联苯胺法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K+、Na+、Cl-,用酸度计测pH值.结果以聚脂纤维为滤芯材料的白细胞过滤器的白细胞过滤率为99.45%,过滤前后血样生化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以聚脂纤维为滤芯材料的白细胞过滤器有高效的WBC去除率,且对RBC性质影响极少,过滤后的血液可安全有效地使用.

  • 标签: 白细胞 红细胞悬液 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