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动脉治疗的患者选择、发病时间窗、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对1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股动脉插管,动脉注射尿激酶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2小时,48小时,15天,30天分别进行ESS、NIHSS,BI评分。结果后ESS评分、NIHSS评分和BI评分在2小时,15天、30天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提高,在30天最为明显。结论动脉尿激酶是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动脉内溶栓 尿激酶
  • 简介:目的探讨肺动脉置管治疗急性肺栓塞的疗效。方法24例确诊为大面积或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肺动脉置管术。结果手术成功率100%,术后患者症状均有所缓解,术后第一天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呼吸频率、收缩压、氧分压(PO2)、休克指数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1)。影像学复查结果:14例(58.3%)血栓全部溶解,10例(41.7%)部分溶解。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死亡率为0。结论肺动脉置管起效迅速、局部效果强、并发症少。

  • 标签: 肺栓塞 置管溶栓 腔静脉滤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脉支架成形联合动脉置管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94例,数字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动脉支架成形治疗,观察组给予动脉支架成形联合动脉置管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踝肱指数改善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11%(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踝肱指数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踝肱指数升高更显著(P<0.05)。结论动脉支架成形联合动脉置管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创伤小,疗效好,症状改善显著,是安全有效的,值得推广与使用。

  • 标签: 下肢动脉闭塞症 动脉置管溶栓 动脉支架成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激酶两侧局部注射,肝素盐水冲洗并手法按摩在内瘘血栓形成疗效。方法48名瘘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两组单侧局部22名,两侧局部26名。均使用尿激酶,肝素盐水反复冲洗及结合手法按摩。结果单侧组有11例通,通率为50%,两侧组有23例通,通率为88.5%两组通率,通时间有非常异差显奢统计学意义。其它尿激酶用量及肝素用量无明显差别。

  • 标签: 透析 内瘘血栓形成 尿激酶 肝素两侧局部注射 冲洗 局部溶栓 局部按摩 再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颈内动脉注射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3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4.6%(35/37);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期间有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结论颈内动脉注射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提高闭塞血管再通率,将神经功能受损减少到最低限度,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因其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故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颈内动脉注射 尿激酶 溶栓
  • 简介:摘要尿激酶系肾脏制造的一种活性蛋白质,近年来由人工培养人肾胚细胞提取,系外源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激活剂,能直接使纤维蛋白溶解酶原转化为纤维蛋白酶,而达到溶解新鲜血栓中的纤维蛋白并消耗凝血因子使血栓溶解。在诸多药物中,其价格相对便宜,是目前国内首选的栓剂,半衰期短(16~22分),无抗原性,不引起过敏反应。我院对47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行尿激酶100万U~150万U静脉治疗取得较好疗效,再通率达61.70%,其中前间壁、广泛前壁再通率(71%~73%)明显高于下壁和正后壁及心内膜下AMI(42.8%~50%),其效果与发病时间呈反相关系,即距发病时间越短交果越好。急性心肌梗塞静脉再通可以挽救濒死心肌,缩小梗塞面积,改善左室功能,减少心律和室壁瘤的形成,提高运动耐力,减少梗塞后心绞痛的发生。故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治疗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穿刺治疗血液透析患者瘘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到2014年11月于我院收治的由于瘘血栓导致动静脉瘘失效的慢性肾功能不全需要血液透析的12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8例行自体血管内瘘,4例行人造血管内瘘,再每天向内瘘血栓注入25~75万U的尿激酶予以治疗,观察患者的效果。结果成功的患者均在25小时通,其中11例患者成功,1例患者不成功,成功率为92%。成功的患者产生血栓的时间要明显低于不成功的患者,具有明显差异(T=2.403,P=0.037)。结论血管穿刺治疗血液透析患者瘘血栓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血管穿刺溶栓 血液透析 内瘘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急性心肌梗死静脉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25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照组20例(静脉治疗),比较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再通率、再梗率、左室射血分数、住院时间分别为96%、0.0%、(5.36±6.41)%、(12.33±5.31)d,以上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静脉溶栓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静脉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对比性。方法从我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选取78例进行研究,并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和对照组(采用静脉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各为39例,对比两组患者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心功能状况、死亡率及住院时间。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心功能状况、死亡率及住院时间,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疾病临床上效果显著,其可有效提高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患者死亡率及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静脉溶栓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它是内科急危重病,静脉治疗是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要尽快、尽早,充分而持久地使相关梗死血管相通。时间越早,梗死范围越小,病死率越低。详细的病情观察、心电监护、后的护理和并发症的预防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对42例AMI患者进行治疗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抢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心肌梗死患者后的应用及价值。方法对2011~2013年间我院收治的80例行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各40例,将其中实施常规护理者设为对照组,将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实施舒适护理者设为观察组,评估两组的护理结局,总结护理经验。结果观察组经护理后,其疼痛缓解率、护理满意度分别是92.5%和95.0%,较之对照组的70.0%和75.0%,差异明显(P<0.05)。结论为心肌梗死患者提供及时、系统的舒适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是今后医院单位提高临床护理水平的关键,建议加强普及应用。

  • 标签: 心肌梗死 溶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措施。结果33例病例中20例发病6h,成功18例,13例发病6h-24h,成功9例,本组病例中死亡3例。结论早期规范的静脉治疗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关键,尿激酶静脉能够明显改善心梗预后,减少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治疗
  • 简介:摘要超早期静脉是指发病6h采用抗凝治疗使血管再通,减轻脑水肿,缩小梗死灶,挽救缺血半暗带,减轻神经元的损伤。可是这一严格的时间窗使许多患者与其失之交臂,但其中不乏有一些患者可能会从中受益。本文选择治疗的时间窗为4.5小时,平均治疗时间2.89士1.31小时。因此,缩短发病时间、开辟路色通道,护理工作的配合跟进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绿色通道 静脉溶栓 溶栓护理
  • 简介:摘要早期介入治疗可改善脑的供血,最大限度地恢复脑的正常功能。术前及时充分准备,术中及术后的严密观察及护理,对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后遗症,对患者的恢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急性脑梗塞 介入溶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85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护理方法。结果经过治疗前、中、后期的护理,患者冠状动脉再通为77.65%,死亡为2.3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同时给予合理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早期溶栓 护理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新的护理方法,减少因栓子脱落所致的肺栓塞(PE)。方法采取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及静脉插管护理。结果30例急性中央及混合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经过采取以上护理方法,均顺利完成治疗,无PE发生。结论通过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及插管护理,效果好,PE发生率低,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静脉血栓 腔静脉滤器 插管溶栓 护理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的急性脑血管病变,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和致残率高等特点,如患者在发病早期接受静脉的治疗,则可加快肢体功能康复,提高生活质量。静脉治疗或血管内治疗是针对早期缺血性脑血栓病进行的针对性治疗,有望使阻塞血管再通,进而达到挽救缺血脑组织而减少致残率及挽救生命的目的。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急救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