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通过总结胸大移植治疗舌癌术后缺损患者15例的护理经验,提出术前完善的准备、术后精心的护理措施,尤其是对术后移植皮的观察和血管危象的观察,做到早发现、早处理,保障了胸大移植修复舌癌术后缺损术的成功开展。

  • 标签: 胸大肌 外科皮瓣 舌癌 组织缺损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报告股外侧治疗大粗隆部慢性骨髓炎临床应用结果。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15年1月,应用股外侧治疗大粗隆部慢性骨髓炎6例(男5,女1)。患者年龄28-56岁(平均48岁)。粗隆部软组织缺损范围5cm×2cm-8cm×4cm。股外侧转移至大粗隆部软组织缺损区,在表面行一期中厚网状游离植皮,供区直接缝合。结果1例发生小片植皮坏死,经3周换药处理自然愈合。全部成活。术后随访2.5-4.0年,平均3年,受区外形较好,慢性骨髓炎没有复发。髋关节功能用HSS评分标准评定其疗效,优5例,良1例。本组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这种技术安全、可靠,很适用于治疗大粗隆部慢性骨髓炎。

  • 标签: 骨髓炎 股外侧肌 带蒂肌瓣 大粗隆
  • 简介:<正>从1989年起以耳后对5例耳甲腔和耳道皮肤缺损的患者进行整复,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5例手术患者见表。手术方法耳甲腔和耳道的肿瘤,在切除肿瘤后测量皮肤缺损的范围,如为耳道闭锁,则应切除耳道内闭锁组织后,磨除一部分耳道后、上、下壁骨质,充分

  • 标签: 耳后肌 皮肤缺损 耳甲腔 带蒂皮瓣 耳道 耳后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大治疗舌癌的护理价值。方法:从我院内舌癌患者中抽取30例,采取双盲法分组,分为考察组、参照组,考察组均利用综合护理干预,参照组利用常规护理,比较护理满意度。结果:考察组护理满意度对比参照组更高,有意义(P<0.05)。结论:胸大治疗舌癌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疾病预后。

  • 标签: 胸大肌带蒂皮瓣治疗 舌癌 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薄在会阴肿瘤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延展设计解剖基础。方法选择6具新鲜成年女性尸体,年龄为27~52岁,平均41.2岁,解剖观察双侧股深动脉及进入股薄支走行,测量血管长度。模拟完成股薄切取手术,先按照标准方式进行转移,随后再通过长收下隧道进行转移,进行延展设计。分别测量2种转移方式下12块远端到双侧髂前上棘的距离。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双尾)对2种转移方法测量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经解剖发现6具尸体双侧股深动脉支全部走行于长收和大收之间,12块股薄平均穿支血管长度为(7.84±0.71) cm。标准方式转移后股薄远端到同侧髂前上棘的距离为(9.23±0.95) cm(6.9~10.5 cm),到对侧髂前上棘的距离为(11.45±2.27) cm(7.5~14.8 cm)。通过长收下隧道转移延展设计后,皮远端到同侧髂前上棘的距离为(4.52±1.18) cm(2.7~ 6.5 cm),到对侧髂前上棘的距离为(8.92 ±1.82) cm,(4.8~11.7 cm)。与标准方法相比,股薄通过长收下隧道转移后,血管同侧转移增加长度(4.71±1.14) cm(3.5~7.3 cm),平均4.71 cm;对侧转移增加长度(2.53±0.89) cm(0.9~4.1 cm)。2种方法测量的到同侧髂前上棘的距离比较,t=13.194,P<0.001;到对侧髂前上棘的距离比较,t=9.057, 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长收下隧道转移双侧增加的可修复距离长度平均为3.62 cm,能提供的额外增加距离为平均血管长度的46.2%(3.62/7.84)。结论尸体解剖结果显示,对股薄进行延展设计可以增加血管长度,扩大了其修复会阴的范围。

  • 标签: 肌皮瓣 外阴肿瘤 会阴,修复外科手术 股薄肌肌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胸大修复舌癌术后缺损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舌癌患者做好术后抑制胸大的皮肤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做好创口感染的预防护理,加强患者的营养。结果本次研究的1例舌癌患者,术后移植胸大,皮存活未发生局部感染及坏死,也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做好带胸大修复舌癌术后缺损的手术前后护理工作,有利于提高的存活率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这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带蒂胸大肌肌皮瓣 舌癌术后 组织缺损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留外侧部分腹直腹直移植再造乳房的临床疗效。方法系列病例报告研究。纳入2021年8月—2022年2月湖南省肿瘤医院采用保留外侧部分腹直腹直移植再造乳房的11例乳腺癌女性患者,年龄32~57岁(平均45.1岁)。均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乳房再造。切取皮长22~30(24.5±0.8)cm,皮岛宽10~12(11.2±0.5)cm。具体制备形式包括:类型Ⅰ,一侧传统带腹直联合对侧保留外侧部分腹直腹直移植;类型Ⅱ,双侧保留外侧部分腹直腹直移植;类型Ⅲ,一侧保留外侧部分腹直腹直联合对侧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移植。观察皮血运情况、并发症和随访情况。结果11例患者的皮制备类型Ⅰ4例、类型Ⅱ4例、类型Ⅲ3例。所有皮顺利成活,未见明显并发症。1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9.4个月。再造乳房外形可,质地满意,无皮挛缩变形;皮供区仅遗留线性瘢痕,腹壁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保留外侧部分腹直腹直制备手术难度不大,能有效减小供区损伤,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可以作为乳腺癌术后乳房再造较好的手术方法选择。

  • 标签: 乳房成形术 乳腺肿瘤 腹直肌皮瓣 带蒂皮瓣
  • 简介:摘要 目的:通过对一例成功的延期腹直乳房再造术患者护理经验的探讨,为临床此类手术护理提供经验。方法:对一例延期 15年行腹直乳房再造术的患者提供完善的围手术期护理,术前准备充分,术后密切观察皮血运,保持引流通畅,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结果:皮成活良好,患者对再造乳房形态满意。结论:制定完善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并严格落实,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带蒂腹直肌肌皮瓣 乳房再造术 护理
  • 简介:报道了60例晚期下咽癌术后,利用胸大岛状移植、修复与重建下咽及颈段食道。通过分析手术操作优、缺点及术中注意事项等,认为应用胸大岛状具有其它皮不具备的优点,操作简便易行,效果满意。

  • 标签: 胸大肌皮瓣 下咽癌 修复
  • 简介:目的讨论胸大移植术修复舌部组织缺损修补术的护理技术和经验。方法仔细观察皮的血运情况,确保伤口负压引流通畅,保持口腔清洁,及心理护理。结果胸大移植舌部组织成活率100%,术刨愈合良好,无感染发生。结论胸大修复舌部缺损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舌部 胸大肌皮瓣 组织缺损 修复 术后护理 口腔清洁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皮)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的效果,对其修复方法进行归纳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患者123例,均采用(皮)修复法进行临床治疗,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组织缺损情况、治疗情况等进行仔细分析。结果大部分患者为肿瘤切除术后缺损同期修复,围手术期安全性高达99.2%(122/123),1例术后第3d死亡。移植成功率高达93.4%(114/122),并发症发生率为19.7%。结论对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患者采用(皮)修复进行临床治疗,严格根据缺损位置的组织量、全身状况以及缺损范围等情况,选择合适的组织,可以有效提高移植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口腔颌面部 组织缺损 带蒂肌(皮)瓣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组报告了11例舌癌根治切除+胸锁乳突移植行舌修复再造手术患者的术后护理。重点为密切观察皮的存活及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防止局部感染,同时做好气管切开术后护理,并指导合理的饮食,本组手术全部成功。

  • 标签: 舌癌根治术 胸锁乳突肌带蒂肌皮瓣 舌修复再造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血管联合外固定架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用我院开放性骨折病例134例,入院后均急诊手术,骨折端恢复解剖复位后采用外固定架固定。根据软组织缺损面积和部位设计合适,以血供丰富和解剖部位邻近为原则。结果术后、所植皮肤全部成活118例,皮肤和部分坏死10例,单纯所植皮肤坏死6例。皮肤和部分坏死者经换药修复8例,二次手术清创2例。术后随诊6个月到4年(平均2.2年),骨折全部愈合,无感染、骨不愈合发生。根据下肢肢体功能采用Johner-Wruhs评分法评价优良率94.8%。结论应用血管联合外固定架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尤其是较严重的软组织缺损疗效可靠。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转移治疗下肢慢性创伤性骨髓炎疗。方法 在2021年3月-2022年11月期间从我院收治的下肢慢性创伤性骨髓炎患者中随机挑4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转移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CRP、ESR水平、治疗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治疗前后患者CRP、ESR情况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48例患者接受邻近下肢创面带转移手术,且同时一期修复创面。所有患者慢性感染均获得控制,有33例创面一期愈合;换药后二期愈合15例。根据病情需要,有8例患者成功接受二期骨科内固定手术。随访1-2年,所有患者感染均成功治愈,没有出现复发情况。结论 在下肢慢性创伤性骨髓炎治疗中利用转移治疗可以有效填塞下肢骨缺损空腔,有效对外露骨质进行覆盖,改善患者骨质血运,且具有较强的抗感染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带蒂肌瓣转移治疗 下肢慢性创伤性骨髓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横向腹直(transverse rectus abdominis muscle,TRAM)重建乳房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乳腺外科收治23例行乳腺癌术后即刻TRAM乳房重建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患者手术所需时间240~360 min,平均时间300 min;术中出血120~200 ml,平均170 ml;所有患者皮均顺利成活,2例并发局部脂肪坏死;术后随访时间6~12个月未见肿瘤局部复发及转移,乳房外形良好。结论横向腹直重建乳房能弥补女性患者因乳腺癌导致乳房缺失的遗憾,能给女性患者带来生活和工作的双重自信,技术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 标签: 乳腺癌 带蒂横向腹直肌肌皮瓣 乳房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背动脉前锯支在背阔移植乳房再造中的补救作用。方法2015年9月至2019年12月,对4具新鲜成年女性尸体标本进行解剖,观测胸背动脉前锯支的数量、长度、直径及来源。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9年3月湖南省肿瘤医院肿瘤整形外科收治的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应用背阔移植即刻再造乳房的患者临床资料。在分离、切取背阔的过程中发现患者的胸背动脉受损,改用以胸背动脉前锯支为制备背阔再造乳房。术后对皮成活情况、乳房外观和质地、乳腺癌有无复发以及供区情况进行随访。结果在4具(8侧) 标本中共发现11条前锯支,长度为(6.3±1.8) cm,直径为(2.4±0.4) mm,其中7条发自胸背动脉主干,3条发自胸背动脉垂直支,1条发自胸背动脉水平支。临床病例共纳入6例女性单侧乳腺癌患者,年龄29~61岁,平均42.7岁;病程(10.7±5.4)个月(2~36个月)。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继发乳房缺损面积为14 cm×6 cm~16 cm×7 cm,术中切取背阔皮岛面积为13 cm×6 cm~17 cm×6 cm。术后皮均完全成活,再造乳房外形可。术后随访9~28个月,平均13.7个月,所有患者乳房外观和质地满意,均未见局部复发,供区仅遗留线性瘢痕,肩关节活动无影响。结论胸背动脉前锯支解剖恒定,与胸背血管相交通,可以为背阔供血;以胸背动脉前锯支为可有效保证背阔的血运,可作为胸背动脉主干损伤情况下乳房再造的补救方法。

  • 标签: 外科皮瓣 胸背动脉 前锯肌支 带蒂皮瓣 背阔肌肌皮瓣 乳房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