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一旦发生自然灾害或者是人为灾害,在创伤之后容易出现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突然出现灾难性,突发性等生活不良事件,导致人体在长时间内发生精神障碍,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再度创伤,同时还会具有回避行为,情绪比较激动,对于家庭与社会产生严重威胁。尤其在发生地震之后,创伤后应急障碍发生率较高,近些年来,已经成为心理学研究和精神学研究的重点。但是我国对于此方面的研究认识还处于初期阶段,创伤后应激障碍,不仅在受害者中容易出现,对于目击者以及营救人员等都会容易发生。部分工作人员在在地震救援阶段,由于观看到一些灾难性事件,因此会出现障碍性应急障碍。

  • 标签: 创伤后应激障碍 应激相关因子 研究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心力衰竭大鼠氧化应激水平与炎症因子、细胞凋亡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80~200g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2只)、心衰模型组(8只),饲养8周后,检查并比较两组心功能、血流动力学等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白介素(IL)-10和IL-18的水平,以及抑制凋亡蛋白Bcl-2和促凋亡蛋白Bax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心衰模型组SOD[(140.37±7.84)KU/L比(80.89±6.65)KU/L]、IL-10[(63.04±10.84)pg/ml比(25.24±4.08)pg/ml]水平及Bcl-2/Bax[(1.58±0.20)比(0.45±0.65)]比值明显降低,MDA[(4.48±1.26)μmol/mg比(15.99±2.44)μmol/mg]、IL-18[(249.92±24.65)pg/ml比(442.29±32.98)pg/ml]水平明显升高(P均=0.001)。Pearson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心衰大鼠Bcl-2/Bax与SOD、IL-10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52、0.783,P均=0.001),与MDA、IL-18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644、-0.917,P均=0.001)。结论: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氧化应激水平升高,炎症因子比例失衡,加速蛋白凋亡,从而加重心衰。

  • 标签: 心力衰竭 大鼠 超氧化物歧化酶 白细胞介素类
  • 简介:应激在人类健康与疾病领域的研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有研究发现,约75%-90%的疾病与应激机制的激活有关。大量流行病学资料和试验表明,应激容易引起病毒感染、应激性溃疡、心血管病、精神病和肿瘤等疾病。动物试验也证实,寒冷环境能引起高血压的发生。目前,低温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已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其影响机制十分复杂。应激对机体免疫的影响已有报道,

  • 标签: 冷应激 高血压 细胞因子 机体免疫功能 血清 家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叙事护理对老年肺癌根治术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6月~2021年10月于我院行肺癌根治术的88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叙事护理,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应激反应。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叙事护理 肺癌根治术 炎症因子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寻常型银屑病和氧化應激相关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NF-α的相关性。方法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我院对46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了重度组17例,轻中度组29例,并选取30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患者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TNF-α、骨桥蛋白(OPN)表达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轻中度组合重度组患者的血清T-AOC、SOD、GSH-Px水平比对照组低,血清CAT水平比对照组高(P<0.01),重度组患者的血清T-AOC、SOD、GSH-Px水平比轻中度组低,CAT水平比轻中度组高(P<0.01,P<0.05)。结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血清T-AOC、SOD、CAT、GSH-Px、TNF-α、OPN水平是对患者病情程度诊断的检测指标,临床中可以积极的预防。

  • 标签: 寻常型银屑病 氧化应激 炎性因子 疾病活动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回顾有关营养素、食物和膳食模式对机体炎症因子或氧化应激标记物水平的影响。方法以营养素、食物、膳食、膳食结构、膳食模式、蛋白质、脂肪、维生素、膳食纤维、炎症、炎性、氧化应激、免疫力、免疫等作为中文检索词,以nutrients、nutrition、food、diet、dietary structure、dietary patterns、protein、fat、vitamin、dietary fiber、immune、immunity、inflammatory、inflammation、oxidative stress等作为英文检索词,分别对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PubMed和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从建库至2020年1月10日收录文献进行系统检索,对符合要求的文献进行系统综述。结果共纳入3篇中文文献和46篇英文文献。β-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D、多不饱和脂肪酸、部分氨基酸、膳食纤维、异黄酮、胆碱、甜菜碱和白藜芦醇等营养素可降低血浆炎症因子或氧化应激标记物水平,而胆固醇、反式脂肪酸等营养素则可升高其水平。鱼类、精瘦肉、水果、大豆、十字花科蔬菜和坚果等食物可降低血浆炎症因子或氧化应激标记物水平,而牛奶、含糖饮料等食物可提高其水平。地中海膳食模式和其他健康化膳食模式均可降低血浆炎症因子或氧化应激标记物水平,而西方膳食模式可升高其水平。结论营养素、食物和膳食模式均可对血浆炎症因子或氧化应激标记物水平产生影响。

  • 标签: 膳食 营养评价 炎症 氧化性应激 系统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某型潜艇艇员长远航前后淋巴细胞亚群、调节T淋巴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长远航中持续应激对艇员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长远航(70 d)潜艇61名艇员为研究对象,空腹抽取静脉血,利用流式细胞仪对艇员长远航前后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CD3-CD19+、CD3-CD(16+56)+]及调节T淋巴细胞(CD4+CD25+)进行测定,采用液态芯片技术观察白细胞介素-2(IL-2)、IL-4、IL-8、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含量的变化。结果与长远航前相比,长远航后CD3+、CD4+、CD8+、CD3-CD19+、CD3-CD(16+56)+淋巴细胞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CD8+的比值以及CD4+CD25+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L-2、IL-8含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L-4、IP-10含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长远航持续应激作用下,艇员的免疫功能发生明显变化,表明长远航对艇员健康有一定的影响,有必要进一步阐明原因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 标签: 长远航 淋巴细胞 调节T淋巴细胞 细胞因子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鼠血清细胞因子与血浆皮质醇的变化趋势及相关性。方法将120只雄性Wistar大鼠(十堰市人民医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随机分为对照组(58只)和PTSD组(62只),利用改良的单一连续应激(SPS & S)制作PTSD大鼠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和僵立行为实验检测大鼠行为学表现,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2、IL-4、IL-6、IL-8及血皮质醇含量。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大鼠的平均逃避潜伏期(EL)对照组与PTSD组大鼠EL分别为(13.78±1.82) s和(71.16±5.42) s,PTSD组显著高于对照组(t=5.153,P<0.05);两组大鼠僵立行为百分比结果显示,PTSD组大鼠再次放入电击设备箱后(重新面临恐惧情景时),大鼠表现为明显的僵立行为,活动明显减少,主要为刻板的蹲伏行为,仅头部有轻微的转动,背部拱起。对照组大鼠表现为自由运动。对照组大鼠僵立行为百分比为(11.3±3.2)%,PTSD组大鼠为(61.3±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021,P<0.05);PTSD组与对照组间血清各IL及皮质醇含量比较,创伤后应激障碍组大鼠血清中IL-2、IL-6、IL-8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TSD组大鼠血皮质醇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大鼠血清中IL-4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12,P>0.05)。结论创伤后应激障碍组大鼠血清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呈正相关,与血浆皮质醇浓度呈负相关,IL-2、IL-6、IL-8及血浆皮质醇可能在PTSD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创伤后应激障碍 细胞因子 前炎性细胞因子 抗炎性细胞因子 血浆皮质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小鼠血清炎性因子与认知能力的关系。方法将50只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小鼠采用巴甫洛夫条件性恐惧建立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析海马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表达水平,采用旷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和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行为学变化。采用相关性分析海马组织炎性因子TNF-α和IL-6表达水平与行为学指标的关系。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对照组小鼠海马组织中炎性因子TNF-α和IL-6表达水平[(1.39±0.15)、(3.77±0.20) pg/ml ]明显低于实验组海马组织[(7.01±0.53)、(10.49±1.43)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29、4.918,P<0.05)。旷场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小鼠运动总路程和中央格停留时间分别为(312.41±22.90) m、(16.33±6.19) s明显高于实验组(263.19±15.37) m、(6.98±2.47) 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92,P<0.05;t=5.109,P<0.05)。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小鼠开环时间比例[(37.21±8.12)%]明显高于实验组小鼠[(18.48±6.29)%],而对照组小鼠闭环时间比例[(62.79±9.14)%]明显低于实验组小鼠[(81.52±7.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04,P<0.05;t=3.894,P<0.05)。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小鼠目标象限停留时间[(25.28±7.09) s]明显高于实验组[(16.32±6.01) 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73,P<0.05)。PTSD小鼠海马组织炎性因子TNF-α和IL-6水平与闭环时间比例呈正相关(r=0.385、0.297,P<0.05),而与运动总路程、中央格停留时间、开环时间比例和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等指标呈负相关(r=-0.269、-4.590、-0.418、-0.501、-0.381、-4.023、-0.463、-0.428,P<0.05)。结论PTSD小鼠海马组织炎症因子TNF-α和IL-6水平和焦虑程度明显增加,而自主运动能力和学习能力明显下降。

  • 标签: 创伤后应激障碍 炎性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子宫肌瘤不同子宫全切术式对患者炎性因子,应激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期间于我院行子宫全切术的子宫肌瘤患者79例入组研究,并分为对照组(39例)和研究组(40例)。对照组给予经腹子宫全切术,研究组给予经阴道子宫全切术。对比两组手术前后炎性因子应激指标、相关激素水平。结果:手术后两组C-反应蛋白、皮质醇对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雌二醇相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对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经腹子宫全切术,对子宫肌瘤患者行经阴道子宫全切术,可减少应激反应,降低炎症因子水平,调节激素水平。

  • 标签: []子宫肌瘤 经腹子宫全切术 经阴道子宫全切术 炎性因子 应激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癫痫合并偏头痛患者应用天麻素治疗对血清炎症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2020年2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癫痫合并偏头痛患者一共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行原抗癫痫药物维持治疗和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天麻素治疗,比较两组血清炎症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氧化应激水平治疗前后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炎症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氧化应激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各项血清炎症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氧化应激水平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癫痫合并偏头痛患者应用天麻素治疗有利于血清炎症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氧化应激水平的改善,可促进患者病情康复。

  • 标签: 天麻素 癫痫 偏头痛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观察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采用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治疗的疗效,及其对应激蛋白、炎性因子、氧化应激水平产生的影响。方法 我院收治于2019年10月10日~2020年12月30日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0例为研究观察对象,将患者依据随机信封法分两组,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治疗)、联合组(采用美沙拉嗪治疗+益生菌联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治疗疗效、炎性因子应激蛋白、氧化应激水平。结果 治疗3个月后联合组治疗有效率、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c-反应蛋白水平、白介素-6(IL-6)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针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可以采用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治疗,以有效增强治疗效果,改善炎症反应、病情等,可推广应用。

  • 标签: 氧化应激水平 炎性因子 溃疡性结肠炎 美沙拉嗪 益生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在早期胃癌的近期临床疗效和免疫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124例早期胃癌的患者资料,将其分为腔镜组与开腹组,每组各62例。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围术期各项指标及免疫学指标采用(±s)表示,独立t检验;临床治疗效果采用秩和检验;并发症发生率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腔镜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而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P<0.05),而总不良反应发生率(9.7%)低于开腹组(25.8%);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s-CRP 、IL-6和TNF-α值均有所升高,而腔镜组患者升高值均低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早期胃癌患者治疗的手术效果优于开腹胃癌根治术,且术后并发症少,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适合临床上应用。

  • 标签: 胃肿瘤 腹腔镜 胃切除术 存活率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巨噬细胞刺激蛋白(MSP)对COPD大鼠肺泡巨噬细胞氧化应激和细胞因子产生的影响。方法培养正常和COPD大鼠肺泡巨噬细胞,予不同浓度MSP干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细胞因子TNF-α、IL-8、IL-1β和IL-10的浓度,比色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结果经MSP处理后,正常大鼠和COPD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分泌TNF-α、IL-8、IL-1β和IL-10呈浓度依赖性增加,而COPD大鼠肺泡巨噬细胞上清液中TNF-α、IL-8和IL-1β浓度较正常大鼠增加更显著。MSP呈浓度依赖性刺激正常和COPD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分泌MDA增加,抑制其SOD的产生,而COPD大鼠肺泡巨噬细胞上清液中SOD水平较正常大鼠降低更加明显。结论MSP能显著增加COPD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分泌TNF-α、IL-8和IL-1β,抑制其产生SOD。提示MSP在COPD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 标签: MSP 肺泡巨噬细胞 细胞因子 氧化应激 COPD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集中护理管理模式对胃切除患者应激反应及术后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从我院2020年第2-4季度内收治的胃切除患者中随机抽取6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32)和参照组(n=32),参照组患者传统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实施集中护理管理模式,对比分析不同组别下患者的应激反应指标和炎症因子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等应激反应指标均低于参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对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等炎症因子水平均明显低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中护理管理模式对胃切除患者应激反应及术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效果理想,具极佳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集中护理管理模式 胃切除 应激反应 炎症因子水平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指标的检测及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自 2017 年 5 月到 2018年 5 月收治的 200 例 2 型糖尿病 患者,将其分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组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组,每组各 100 例 ,以及选取 100 例在我院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三组的 IL-6 (白介素)、 VEG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TNF-α( 肿瘤坏死因子 -α) 、 MDA( 丙二醛 ) 以及 SOD( 超氧化物歧化酶 ) 水平 。 结果: 经过 检测之后 , 通过对比三组患者的检测数据来看,对照组、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以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这三 组患者的 IL-6 (白介素)、 VEG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TNF-α( 肿瘤坏死因子 -α) 、 MDA( 丙二醛 ) 都是逐渐增大的, 差异性十分明显(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而 SOD( 超氧化物歧化酶 ) 的检测结果在 对照组、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以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是逐渐减小的, 差异性十分明显(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体内 IL-6 、 VEGF 、 TNF-α 以及 SOD 都有较高的表达,同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存在明显的氧化应激状态 【 1 】 ,由此可见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对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有很大的影响。

  • 标签: 糖尿病 尿病视网膜病变 氧化应激 炎症因子 检测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内镜冷切除术治疗对结肠息肉患者应激反应及疼痛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102例结肠息肉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予以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试验组予以内镜下圈套器冷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式情况及应激反应、疼痛因子水平。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息肉完整切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切除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结肠息肉 内镜冷切除术 手术情况 应激反应 疼痛因子
  • 简介:<正>所谓“应激”,就是运动员在比赛中受突发事件的干扰引起情绪波动,正常活动遭到破坏,为了继续比赛、瞬时之内教练员和运动员采取果断措施,应付不利局面的能力。“应激”属于运动能力的范畴。一般可以两个方面理解:一是技术“应激”能力,如纠正技术错误。二是心理“应激”能力,如调整心理波动。

  • 标签: 运动员 应激 运动能力 心理波动 技术错误 教练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