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幼儿性别认同障碍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如果在3-6岁幼儿时期性别认同障碍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他们成人后患有同性恋、异装癖等心理变态的可能性很大,所以性别认同障碍,必须从幼儿早期开始防范。首先是性别认同障碍的界定,其次是造成性别认同障碍原因分析,最后是对家庭和幼儿教师性别认同教育启示。

  • 标签: 幼儿 性别认同障碍 性别认同教育
  • 简介:性别认同包括对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角色两方面的认同。相关理论主要从心理学和人类学的角度来阐释,前者大多从性别二分的思维模式出发,基于生理性别来探讨个体性别形成的机静j,后者则从社会和文化的层面探讨了性别形成的深层机制。性别认同是一个持续终生、不断发展的过程。目前国内外针对性别认同做了很多实证研究,总结这些研究,在概念的操作化、测器工具、对象、方法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有待未来研究进一步完善。

  • 标签: 性别认同 生理性别 社会性别角色
  • 简介:摘要:学龄期是幼儿性别意识发展的敏感期,学者扎尔伯格提出幼儿的性别认知是分阶段的,学龄期正处于幼儿性别稳定性发展时期,这时的幼儿性别辨别能力发展较快,重视这一时期,促进幼儿性别意识发展,有利于其将来性别认同能力的发展以及适应自己将来在社会中的性别角色。

  • 标签: 性别认同 家园合作 幼儿教育
  • 简介:摘要:学龄期是幼儿性别意识发展的敏感期,学者扎尔伯格提出幼儿的性别认知是分阶段的,学龄期正处于幼儿性别稳定性发展时期,这时的幼儿性别辨别能力发展较快,重视这一时期,促进幼儿性别意识发展,有利于其将来性别认同能力的发展以及适应自己将来在社会中的性别角色。

  • 标签: 性别认同 家园合作 幼儿教育
  • 简介:摘要:学龄期是幼儿性别意识发展的敏感期,学者扎尔伯格提出幼儿的性别认知是分阶段的,学龄期正处于幼儿性别稳定性发展时期,这时的幼儿性别辨别能力发展较快,重视这一时期,促进幼儿性别意识发展,有利于其将来性别认同能力的发展以及适应自己将来在社会中的性别角色。

  • 标签: 性别认同 家园合作 幼儿教育
  • 简介:表象(个别案例)一向开朗、活泼、好动的蔓蔓上小学五年级了。上学期末,蔓蔓来例假了。妈妈发现:原来行为举止大大咧咧、一直有点儿像假小子的蔓蔓,突然开始变得小心翼翼,文静起来了;与男孩子在一起玩耍时,也开始有点J1.117离感了,当与男生的身体靠得太近肘,她会本能地快速躲避,如果躲避不开,她会害羞脸红地侧过身去背对着男生;原来只喜欢体育运动、只喜欢穿运动衣裤和校服的蔓蔓,最近开始喜欢看电视上的文艺节目,下载、聆听和哼唱青年歌手们演唱的充满青春激情的歌曲,并关注男女歌星们不同的穿着打扮了……

  • 标签: 青春期 性别认同 表象 知识 小学五年级 行为举止
  • 简介:女研究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成为了为了一个社会话题,而性别歧视又是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通过对两位女研究生在就业择业的过程中所遭遇的性别岐视现象的调查与审视,分析性别层视与女研究生自身性别角色认同之间存在的关联,阐明女研究生面对社会角色扮演时遇到的矛盾及其选择。

  • 标签: 女研究生 就业 性别岐视 角色认同
  • 简介:本文从社会性别的视角,采用问卷调查和心理测试的方法,对1190名男女大学生进行了性别意识、性知识来源、性知识/态度/行为与心理健康的实证性研究。指出在学校开展涵盖社会性别与发展、生殖与避孕、性与生殖健康、家庭与婚姻、和谐社会等性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标签: 青年学生 男女平等 性别意识 生殖健康 和谐社会 心理健康
  • 简介:自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劳动力需求剧增,人口流动政策逐渐放松。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抱着改善经济和生活条件的梦想流入城市打工。近三十年,流动人口规模迅速扩大,由1982年3000万激增到2005年的1.47亿。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的数据,女性流动人口规模已达到2001万,占流动人口总量(4242万人)的47.2%,大多数女性流动人口到工厂打工,因而派生出一个新的称谓——“打工妹”。

  • 标签: 女性流动人口 当代中国 性别认同 人口规模 劳动力需求 农村劳动力
  • 简介:体育电影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充满文本特殊性的女性体育电影《舞出我人生》,正好提供一个可以介入女性体育电影研究的文本个案。援引电影理论观点,以文本分析的方法解读与诠释《舞出我人生》,从性别再现与文化认同两个层面进行论证,解构这部结合体育竞技与演艺事业的影片,在各种不同权力关系的拉扯与妥协中,如何呈现多元的性别与文化认同关系。

  • 标签: 舞出我人生 性别再现 文化认同
  • 简介:摘要:对于男性和女性高中生来说,性别角色认同是一个重要的身份认同因素,它可以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本研究进一步探讨了不同性别角色认同的高中生在心理问题上的差异。对于男性来说,较为传统的性别角色认同与内外化问题、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而女性高中生的性别角色认同与自尊心和抑郁症状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高中生的性别角色认同与心理问题之间是相互影响的,这对于性别角色教育在高中阶段的实践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标签: 性别角色认同 高中生 心理问题
  • 简介:长期以来,国外心理学家对于品行障碍的研究一般是以男性为被试,但近十年来,心理学家开始关注对女性被试品行障碍的研究。本文根据国外近十年来关于品行障碍的大量心理学研究,综述了品行障碍在在诊断表现、影响因素、成年后发展结果等方面的性别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以期为今后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品行障碍 性别差异 女性
  • 简介:面孔识别是人际交往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现有研究证实自闭谱系障碍儿童存在面孔识别缺陷,但鲜有研究者探究其在面孔识别上的性别差异。以10名女性和12名男性自闭谱系障碍为被试,采用图片-概念的实验方法探究自闭谱系障碍在面孔识别任务上的性别差异,结果发现自闭谱系障碍在面孔识别上存在性别差异——女性自闭谱系障碍患者比男性自闭谱系障碍患者在面孔识别反应更迅速、更准确。这表明女性自闭谱系障碍有更好的面部表情认知能力。

  • 标签: 面孔识别 性别差异 自闭谱系障碍
  • 简介:动画片以其个性鲜明的人物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的性别角色认同.研究以运城市两所小学为例,采用自编《儿童对动画人物角色偏爱问卷》和《贝姆性别角色量表》(BSRI)对9-11岁儿童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儿童较偏爱与自身生理性别相一致的动画人物角色,男女儿童双性化人格特质较为明显,且对动画人物角色的偏爱与其性别角色呈正相关,因此应积极引导儿童正确认知动画人物角色特征,帮助儿童建构双性化的人格特质.

  • 标签: 双性化人格 性别角色认同 动画人物角色
  • 简介:在公安机关执法的过程中,警务沟通的障碍已经严重影响到公安工作的开展,其中警民沟通的不顺畅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社会认同理论视角从公安自身与群众两方面对警民沟通的障碍进行分析,并由此提出相应对策,以期有效解决警民沟通的障碍

  • 标签: 社会认同 警民沟通 途径
  • 简介:摘要目的目前缺乏健康儿童泌尿道症状的相关信息,但该信息对先天性泌尿道疾病患儿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该研究旨在开发一种问卷调查来评估下尿路功能障碍(LUTD)的情况。方法基于国际儿童尿控协会(ICCS)关于泌尿道功能的定义,对4~15岁未患有胃肠道或泌尿道疾病的儿童进行15项问卷调查,该研究已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问卷答复率为82%(311/377),50%为女孩(n=155)。儿童分为3.5~7岁组(n=136)、8~12岁组(n=127)和13~15岁组(n=48)。女孩泌尿道感染比例高于男孩(20% vs 3%,P<0.001),尿失禁和遗尿的患病率男女大致相等。小年龄组最常见的症状是遗尿(11%),其次为日间尿失禁(10%)。较大年龄组报道较多的是泌尿道感染史(两组分别为12%和17%)和日间尿失禁(两组分别为9%和6%)。结论经LUTD问卷调查并进行评估后发现,日间尿失禁在所有下尿路症状中最为常见;女孩泌尿道感染显著高于男孩。

  • 标签:
  • 简介:为了使得教育者更好地帮助学生发展个人人际关系,本研究调查了医学生性别角色类型分布状况以及性别角色与人际交往之间的关系。采用钱铭怡等编制的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RSI)和郑日昌等编制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187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得知四种性别角色类型在人际交往障碍上的得分差异显著,且在性别维度上,男生和女生的人际交往障碍得分的分布差异不显出,由此得知:性别角色对人际交往有影响,男性化者和双性化者的人际交往方面障碍较少,女性化和未分化的被试在人际交往问题是遇到的困难较多,且性别角色中包含男性化特征的被试在人际关系上遇到的障碍少,相同性别角色中,女生在人际关系障碍上的得分大多小于男生。本课题希望能从研究结果出发,从教育入手,指导个体的性别角色发展,为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发展提供一些可参考依据。真正的能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

  • 标签: 教育 发展 性别角色 人际交往 双性化 医学生
  • 简介:张洁的创作一方面表现出对男权文化的蔑视,对女性自主的呼唤,但另一方面文本中却潜存着对男性主流话语的暗自认同。传统男权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个人经验的无法逾越,让张洁负重前行,使得她解构之后没有建构,阻碍了她创作境界的提升。

  • 标签: 障碍 认同 偏执
  • 简介:本文聚焦《藻海无边》中男女主人公的身份认同障碍,通过解读安托瓦内特既无法与白人认同亦无法与黑人认同的身份困境,以及罗切斯特在加勒比殖民地经历的认同障碍,揭示白皮肤之下克里奥尔身份与宗主国白人男性殖民者身份的虚幻本质。文章指出,吉恩·里斯在《藻海无边》中的重写实践不仅暴露了隐藏于西方现代殖民权力/知识话语内部身份障碍的结构性因素——主/奴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同时呼应了主/奴辩证哲学的后现代转向。

  • 标签: 《藻海无边》 认同障碍 安托瓦内特 罗切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