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运用Rasch技术分析情绪调节效能量表的质量,为量表的进一步修正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情绪调节效能量表(RES)中文版为测量工具对我国部分地区的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5点计分方法比较合适,但是个别项目有待改进,整体难度偏低。结论:在我国文化背景下,RES的测验质量良好,整个测验具有多维性,共三个维度,在难度、测验内容等方面依然具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 标签: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 Rasch分析 分部评分模式 Winsteps软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当代大学生情绪调节效能和总体幸福感的情况,探讨在年级、性别、专业、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情绪调节效能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对280名大学生施测。结果:情绪调节效能和总体幸福感在年级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在性别和是否独生子女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情绪调节能感在专业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总体幸福感在专业上有显著差异;情绪调节效能与总体幸福感呈正相关。结论:调节沮丧/痛苦和调节生气/愤怒的情绪效能对总庳幸福感有预测作用。

  • 标签: 大学生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 总体幸福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情绪调节效能,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校2015级护理专业学生中,随机抽取96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结果观察组学生课堂学习中,学习主动性、合作探究能力、理论知识自我总结能力评分;专业课程学习中,会阴清洗、宫颈上药、母乳喂养、产前检查的专业操作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情绪调节效能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可提高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保证课堂学习效果。

  • 标签: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 妇产科护理学 教学初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情绪调节效能的潜在类别及与社交焦虑的关系,为不同类型群体实施相关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情绪调节效能量表(scale of regulation emotional self-efficacy,SRESE)和交往焦虑量表(interaction anxiousness scale,IAS)对41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采用SPSS 26.0进行描述统计,数据整理;采用Mplus 8.3进行潜在剖面分析(latent profile analysis,LPA),以探索大学生情绪调节效能的潜在类别,并使用修正BCH法探讨不同类别情绪调节效能和社交焦虑的关系。结果情绪调节效能可分为"高表达积极低管理消极情绪效能型"、"低情绪调节效能型"和"高情绪调节效能型"3个潜在类别,分别占所有大学生被试的30.3%,22.3%和47.4%。3个类别在社交焦虑上具有不同表现,其中"高表达积极低管理消极情绪效能型"[(48.66±0.75)分]和"低情绪调节效能型"[(48.05±0.97)分]在社交焦虑得分较高,两者社交焦虑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P=0.62)。而"高情绪调节效能型"在社交焦虑上得分较低[(45.29±0.56)分],与前两个类别的大学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6,12.30,均P<0.05)。结论情绪调节效能存在3种不同潜类别;不同类别情绪调节效能存在不同社交焦虑,可以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方式,提高情绪调节效能水平,降低社交焦虑。

  • 标签: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 社交焦虑 潜在剖面分析 回归混合模型 潜在类别 大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情绪调节效能的现状,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于2019年2月至11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科选取156例进入周期的IVF-ET女性患者进行调查,采用情绪调节效能量表中文版(Chinese version of the Emotional Regulation Self-efficacy Scale,RES-C)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调查其情绪调节效能和睡眠质量,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56例IVF-ET患者的低睡眠质量检出率为44.9%(70/156),显著高于正常人(13.20%~33.92%);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不孕年限、是否重复周期等与低睡眠质量相关(P=0.004,P=0.013,P=0.014,P=0.007,P=0.001);情绪调节效能得分(38.51±8.74)低于常模(45.08±6.96)(t=-9.360,P<0.001);PSQI总分(7.56±1.81)显著高于常模(2.52±1.60)(t=16.076,P<0.001),除催眠药物该因子外,其他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常模(P<0.001);情绪调节效能总分与PSQI总分呈显著负相关(r=-0.564,P<0.001);情绪调节效能、不孕年限和年龄对IVF-ET患者的睡眠质量有预测作用。结论行IVF-ET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情绪调节效能偏低,临床应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提高患者对情绪调控的能力,切实改善其睡眠质量,以期达到更好的助孕治疗结局。

  • 标签: 受精,体外 胚胎移植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 睡眠质量
  • 简介:本文旨在了解大学生总体幸福感的基本情况,探讨情绪调节效能、人际关系与总体幸福感之间的关系。采用情绪调节效能量表、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及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对22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发现,大学生总体幸福感接近常模水平,女生的幸福感高于男生;总体幸福感与情绪调节效能存在显著正相关,与人际关系困扰存在显著负相关;大学生情绪调节效能和人际关系困扰对幸福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良好的情绪调节效能和人际关系能改善提升总体幸福感。

  • 标签: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 人际关系 总体幸福感
  • 简介: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一些学员和青年从艺者本来成绩满不错的,可一经赛试场合面对众目睽睽就失去常态,变得异常局促不安和紧张,别说进入良好的竞技状态,就连起码的水平也发挥不出来,为此常产生失望和悔恨之感。这的确是一个十分令人遗憾的问题。笔者连续两年对本院声乐、师范两系54名学生进行了四项心理测试。其中23名由于赛试前紧张而致怯场,使成绩失败的、占总数的43%,有9人由于紧张而失去夺取良好成绩的信心,占总数17%,

  • 标签: 竞技状态 现实生活 被试者 自我意识 相信自己 令人
  • 简介:探讨流动儿童自卑对学习自我效能中基本能力感与控制感的差别效应以及情绪调节策略在其中的调节作用。运用问卷法以730名流动儿童为被试,采用Bootstrap方法检验,结果显示:流动儿童情绪调节策略在自卑与学习自我效能(基本能力感与控制感)关系中有调节作用。表达抑制在自卑与基本能力感、控制感关系中调节作用均显著,并且N-宣泄越高自卑对基本能力感的负向预测作用越强,P-宣泄越高自卑对控制感的负向预测作用越弱;认知重评仅在自卑与控制感关系中调节作用显著,P-重视越高自卑对控制感的负向预测作用越强,而N-重视越高自卑对控制感的负向预测作用越弱。

  • 标签: 情绪调节策略 流动儿童 自卑 认知重评 表达抑制
  • 简介:心理弹性、情绪调节效能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是教育与发展心理学领域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以心理弹性量表、情绪调节效能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为调查工具,对广州市某中学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学段的高中生,其心理弹性、情绪调节效能和主观幸福感均存在显著差异;心理弹性和情绪调节效能对主观幸福感有正向预测作用;情绪调节效能在心理弹性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中起着中介作用.由此,学校和教师应积极采取措施,努力提高他们的心理弹性和情绪调节效能,同时充分发挥情绪调节效能的中介作用,增加他们的幸福体验.

  • 标签: 高中生 心理弹性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 主观幸福感
  • 简介:自我效能理论形成以来,对其作用、影响因素的研究逐步深入,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教学效能理论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研究的最新进展.

  • 标签: 自我效能感 教学效能感 新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士自我效能情绪智力与关怀行为间的中介调节作用。方法:通过大规模问卷调查,研究96名医院临床护士的关怀行为、情绪智能以及一般自我效能。结果:在不同年龄、工作经验、专业科室、婚姻状况、生育经历、职称和职业状态中展现出显著差异(P值均小于0.05),护士们的关怀行为平均得分为(117.51±15.62)分。发现护士的情绪智力与关怀行为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性(r=0.370-0.545,P<0.01),同时自我效能在这两者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自我效能作为部分中介因素,其效应占总效应的15.61%,显示了其在情绪智能影响关怀行为过程中的调控作用(调整效应R²增加0.021,P<0.001)。结论:医院管理层面应当关注个体特质对人性化服务实施的影响,并特别重视提升护士的自我效能,以增强其在情绪智能驱动下的关怀行为表现。这将有助于优化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患者体验。

  • 标签: 临床护士自我效能感 情绪智力 关怀行为间 中介调节作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从自我效能的概念、作用、测量方法上进行梳理,并呈现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自我效能的研究现状,以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 标签: 自我效能感 测量 研究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情绪调节法对妇科感染性疾病患者自我效能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台州市中心医院(台州学院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妇科感染性疾病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心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以增强情绪调节为主的情绪调节法进行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医学应对问卷(MCMQ)、自我效能量表(GSES)评分及疗效。结果干预后,观察组MCMQ评分中的回避、屈服评分分别为(12.25±2.15)分、(13.07±1.46)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24±2.18)分、(15.57±1.84)分,面对评分为(17.69±2.41)分,高于对照组的(15.34±2.27)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59、6.386、4.259,均P<0.001)。干预后,观察组GSES评分为(32.36±3.97)分,高于对照组的(27.21±3.71)分(t=13.763,P<0.001)。观察组有效率为94.44%(34/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2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59,P<0.001)。结论在妇科感染性疾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增强患者的情绪调节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应对方式,提升其自我效能,对提高疗效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生殖器疾病,女(雌)性 情绪 应激,心理学 感染 阴道炎 宫颈炎 盆腔炎 子宫内膜炎 自我效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情绪调节法对妇科感染性疾病患者自我效能和治愈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从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收治的150名妇科感染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进行了日常的心理干预;观察组使用了情绪调节法,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医学应对问卷(MCMQ)、自我效能量表(GSES)评分及疗效。结果: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患者的MCMQ、GSES评分均好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是98.67%(74/75),比对照组89.33%(67/75)显著地高,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

  • 标签: 情绪调节法 妇科感染性疾病,自我效能
  • 简介:以409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无聊倾向对于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以及情绪调节效能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无聊倾向负向预测积极情绪调节效能、抑郁情绪调节效能及愤怒情绪调节效能;无聊倾向负向预测主观幸福感水平.积极情绪调节效能和抑郁情绪调节效能在无聊倾向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 标签: 无聊倾向 主观幸福感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