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性妇科炎症临床的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方法以2012年1月份至2014年1月份期间入住我院80位慢性妇科炎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位患者,其中观察组采用中西合璧的治疗方法,对照组仅采用西药治疗方法。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总有效率为92.5%,而对照组的疗效总有效率为72.5%。且两组治疗方法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妇科炎症临床治疗方法中,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具有显著成效,在以后的临床医学中应得到广泛应用。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慢性妇科炎症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192例血吸虫肠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探讨研究如何提高对血吸虫肠病的诊治水平1。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元月~2012年十二月我院住院确诊的52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临床表现、腹部B超、实验室检查、电子结肠镜检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资料。结果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14例,年龄16~76岁,52例均有疫区接触史,最常见的症状为腹部隐痛、腹泻、大便次数增多38例(75%),黏液血便14例(25%)及不同程度的消瘦、乏力;血沉增快14例(16.7%),嗜血酸粒细胞增多12例(8.3%),粪便集卵实验均为阴性(100%),腹部B超均无肝硬化及门脉高压表现,32例(83.3%)经电子结肠镜发现虫卵,22例患者曾以其它肠道感染性疾病治疗。结论慢性血吸虫肠病没有特异性临床表现,容易误诊2,电子结肠镜及组织活检是有效的诊断方法,但须结合粪便检查、血沉、嗜酸粒细胞及环卵实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和间接血冷凝实验。

  • 标签: 慢性血吸虫肠病 诊治水平 肠道镜检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整理妇科慢性盆腔疼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中医疗法在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疼痛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所2014年2月~12月收治的妇科慢性盆腔疼痛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各35例,西医组按照常规西医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中医组则按照中医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以5天为1个疗程,观察3个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中医组患者的治疗痊愈率为85.7%,西医组患者的治疗痊愈率为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为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中医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为(8.5±2.0)天,西医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为(12.8±2.8)天,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疗法能够有效的提升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疗效,住院时间少,对患者快速康复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慢性盆腔疼痛 当归五物散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中医疗法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盆腔疼痛症患者90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抗菌药物左氧氟沙星和替硝唑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方法,评价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3.3%,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症,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盆腔疼痛症 中医治疗 妇科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其慢性疼痛的原因与对策。方法在2006年1月-2011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了30例无张力疝修术患者。通过回顾对其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术后的慢性疼痛的原因以及对策进行探究。结果经过无张力疝修补术的30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在术后发生了慢性疼痛,其疼痛发生率为13.33%。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其术后产生的慢性疼痛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对于产生慢性疼痛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手术的操作不够规范,对此一定要严格把关和预防,才能有效的降低术后慢性疼痛的现象。

  • 标签: 无张力疝修补术 术后 慢性疼痛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提高治愈率;方法对医院呼吸内科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94例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4例患者,经过医务人员的合理有效地治疗,显效68例,有效56例,总有效率89.86%;无效14例,其中,转院9例,死亡5例,死亡率3.62%。;结论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情危重,进展快,若得不到及时诊断及治疗,病死率高,采取合理有效地治疗措施能有效地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诊疗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对术后慢性疼痛的影响。方法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我院64例腹股沟疝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传统疝修补术)和观察组(无张力疝修补术),每组各32例,比较两组术后慢性疼痛发生情况及治疗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术后慢性疼痛经理疗、药物等非手术治疗后,均逐渐缓解。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能够明显降低腹股沟疝修补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围术期的舒适度。

  • 标签: 无张力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 慢性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术后疼痛的临床治疗分析。方法择取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慢性鼻窦炎受术者89例,分为扶他林组与FTS参照组,分别行以扶他林与FTS贴剂,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经过临床治疗之后,其具有明显差异,观察组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95.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为64%,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25.8%,均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预先用药及术后定时用药下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术后疼痛用药,可在鼻部手术镇痛中广泛应用。

  • 标签: 扶他林 慢性鼻窦炎 FTS透皮贴剂 术后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仿生物电刺激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本院符合慢性盆腔疼痛表现、临床病例资料完整的妇科门诊患者共60例,用仿生物电刺激治疗。结果60例患者中,治愈45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1例,治愈率75%,有效率98.3%。对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VAS)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仿生物电刺激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疼痛是一种操作简便,既安全又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盆腔疼痛 仿生物电刺激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内科2011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138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医务人员的积极治疗,显效68例,有效56例,总有效率89.86%;无效14例,其中,转院9例,死亡5例,死亡率3.62%。;结论及时诊断、采取合理有效地治疗措施能有效地提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治愈率,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总结儿童慢性扁桃体炎手术后的疼痛护理方法与效果,进一步提升护理水平。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4月收治的50例慢性扁桃体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并总结患儿术前护理、心理护理以及疼痛护理的方法与效果。结果经治疗与精心护理之后,全部50例患者均顺利度过3d的疼痛期,并最终康复出院。结论对慢性扁桃体炎行摘除手术的患儿进行精心护理和针对性的疼痛护理,有助于减轻患儿的疼痛、减少止痛药的应用,并能够游侠提升患儿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我们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儿童慢性扁桃体炎 摘除手术 疼痛护理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个体化温泉疗养结合物理治疗对缓解慢性腰腿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120例慢性腰腿疼痛患者进行专病疗养。入院后为所有患者举办健康教育讲座,制定温泉水疗方案,进行病情评估,对有理疗必要的患者配合物理治疗。分别于入院前后利用国际通用的数字疼痛分级法(NRS)表对患者进行疼痛程度评价,对患者慢性疼痛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观察。结果通过温泉疗养治疗,30d后患者慢性疼痛的好转率都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腰腿痛患者通过物理综合治疗后,疼痛有明显缓解,治疗效果明显。

  • 标签: 慢性腰腿疼痛 专病疗养 温泉浴 理疗
  • 简介: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慢性疼痛与周围神经的关系。方法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对200例腹股沟疝患者行无张力修补术,术中注意保护神经,术后进行3、6、12个月3次随访。结果本组患者术后进行3次随访,术后3个月慢性疼痛为16例,发生率8.0%,其中轻度疼痛为12例,占75.0%,中度疼痛为4例,占25.0%;术后6个月为8例,发生率4.0%,其中轻度疼痛为6例,占75.0%,中度疼痛为2例,占25.0%;术后12个月为6例,发生率3.0%,其中轻度疼痛为5例,占83.3%,中度疼痛为1例,占16.7%。3次随访均无重度疼痛发生。术后6个月慢性疼痛发生率与Reinpol的16.5%(116/704)和Alfieri的9.7%(94/973)研究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einpolP=0.000,AlfieriP=0.010)。结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与术中损伤周围神经密切相关;术中注意保护神经,避免过度分离、牵拉、卡压、缝扎及补片边缘压迫、切割神经等,是降低术后慢性疼痛的有效措施。

  • 标签: 腹股沟 修补术 慢性疼痛 神经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轻型网片和重型网片对无张力性疝修补术后慢性疼痛的影响。方法对56例重型网片和45例轻型网片无张力性疝修补术患者术后1、3、12个月进行随访,对比两种材料进行疝修补术后疼痛的程度。结果相对于传统重型不可吸收聚丙烯网片,轻型的部分可吸收网片在术后3、12个月时的疼痛发病率更低,程度更轻,复发率无增加。结论轻型网片可减少无张力性疝修补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病率和程度,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 标签: 腹股沟 慢性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