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本研究观察是否影响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方法23例成人哮喘患者予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商品名:安可来)20mg,1d2次,连续治疗13wk。试验中记录患者的哮喘症状评分、夜间憋醒次数、β受体兴备剂使用量、肺功能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总肺活量百分比(FEV2FVC)及呼气峰流速(PEF)。试验前后分别行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记录气道炎症细胞数量及比例,对治疗前后BALF嗜酸粒细胞计数差值和FEV1治疗前后差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治疗前后患者的夜间憋醒次数、β2受体激动剂使用次数均显著减少,PEF明显改善,治疗前后BALF嗜酸粒细胞计数差值和FEV1治疗前后差值相关。结论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轻、中度哮喘患者具有减轻症状、改善肺功能、抗炎作用,能减少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

  • 标签: 哮喘患者 气道炎症 扎鲁司特 连续治疗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支气管肺泡灌洗
  • 简介:资料与方法2005年11月-2007年12月确诊哮喘患儿144例,年龄0.5~13岁,其中0.5~3岁62例(43.1%),3~6岁52例(36.1%),7~13岁30例(20.8%),诊断依据人民卫生出版社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儿科学》第6版儿科哮喘诊断标准。随机分为对照组72例,治疗组72例。

  • 标签: 哮喘患儿 治疗组 疗效观察 孟鲁司特 《儿科学》 高等学校教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孟钠治疗小儿哮喘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小儿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孟钠治疗。比较两组小儿哮喘患儿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出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小儿哮喘患儿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出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钠治疗小儿哮喘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高,可有效控制炎症和缩短治疗时间。

  • 标签: 孟鲁司特钠 小儿哮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孟钠治疗小儿哮喘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选取 2017年 6月— 2018年 5月我院收治的 90例小儿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孟钠治疗。比较两组小儿哮喘患儿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出院时间。 结果:观察组小儿哮喘患儿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出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义(P< 0.05)。结论:孟钠治疗小儿哮喘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高,可有效控制炎症和缩短治疗时间。

  • 标签: 孟鲁司特钠 小儿哮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孟钠颗粒剂的处方工艺设计、工艺研究、稳定性研究以及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首先分析了孟钠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并指出了开发颗粒剂的重要意义。其次,设计了适宜的药物载体和配方,并在制备工艺设计中考虑了颗粒剂的制备效率和质量稳定性。针对制备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优化工艺参数,确定了最佳的制备条件和工艺流程。评价了颗粒剂的物理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并研究了其在不同条件下的储存稳定性和湿度敏感性等指标。最后,制定了质量控制标准,确保颗粒剂的质量稳定可控。整个研究过程旨在提供一种优化的孟钠颗粒剂制备工艺,并为其进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 标签: 孟鲁司特钠 颗粒剂 制备工艺 稳定性研究 质量控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舒利迭联合孟钠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113例重度AECOPD患者,随机分为舒利迭联合孟钠治疗组57例,单纯舒利迭治疗组56例,治疗14d后,评价所有患者的运动耐力、血气分析与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与P<0.01),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且药物治疗安全性好。结论孟钠联合舒利迭治疗中重度AECOPD,疗效显著,能降低运动耐力评分、改善血气分析、促进患者肺功能的恢复。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孟鲁司特钠
  • 简介:1例74岁男性患者因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咽喉炎口服孟及氯雷他定治疗。患者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及慢性肝病史。连续服药5d后,患者出现皮肤黄染、恶心、纳差。肝功能:ALT670IU.L-1,AST594IU.L-1,T-BIL79.1μmol.L-1,D-BIL42.06μmol.L-1,TBA5.8μmol.L-1。入院后行肝穿刺病理检查提示肝小叶内点片状坏死,汇管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符合药物性肝炎的诊断标准。停用可疑药物,给予复方甘草酸苷、还原型谷胱甘肽、维生素C、茵栀黄口服液等治疗,肝功能逐渐恢复。出院2个月后血生化恢复正常。

  • 标签: 孟鲁司特 肝损害 药品不良反应 药物性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孟钠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9例小儿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组43例患儿采用常规治疗,进入对照组;46例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孟钠治疗,进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孟钠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孟鲁司特钠 小儿哮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孟特对小儿荨麻疹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急性荨麻疹患儿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7例,观察组63例,使其有可比性。对照组患儿给予维生素C联合地氯雷他定口服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孟口服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效果以及复发率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患儿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68.25%和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57.89%和84.21%的比例;观察组患儿复发率7.94%,明显低于对照组17.54%的比例。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孟联合维生素C、地氯雷他定治疗小儿急性荨麻疹具有良好的效果,其在其他过敏性皮肤病中的治疗效果有待于进一步验证。

  • 标签: 孟鲁司特 皮肤 荨麻疹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不同辅料与孟钠的相容性,为孟钠固体制剂的筛选辅料。方法分别将孟钠和相应的辅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并于平行对照实验作为对比,考察稳定性影响因素试验,以含量和有关物质的实验结果作为考察指标。结果在高温、高湿、强光的实验条件下,孟钠和辅料经0天与10天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各辅料与主药相容性良好。

  • 标签: 孟鲁司特钠 微晶纤维素 羟丙甲纤维素 相容性
  • 简介:摘要1例6岁女性患儿因过敏性鼻炎给予欧龙马口服滴剂及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1个月余,症状未好转。因腺样体肥大加用孟钠咀嚼片(孟钠)4 mg、每晚睡前口服。服药7 d后,出现梦游,1次/周,表现为梦中突然坐起,1 min后躺下入睡。2个月后因患儿鼻部症状减轻停用所有药物,停药1周后未再梦游。1年余后,因患儿鼻炎复发,家长自行予上述3种药物治疗。服药5 d后患儿出现梦游且症状较前加重。继续用药2周后,患儿梦游继续加重。停用孟钠咀嚼片,2 d后患儿梦游减轻,1个月后消失。考虑患儿梦游为孟钠咀嚼片不良反应,改用氯雷他定5 mg每晚睡前口服。电话随访3个月,患儿未再梦游。

  • 标签: 梦行症 药物相关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孟鲁司特钠 梦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染后咳嗽应用孟钠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感染后咳嗽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49例行多索茶碱治疗者作为对照组,49例行孟钠治疗者作为研究组,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①研究组治疗后气道血常规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②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③研究组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感染后咳嗽患者实施孟钠治疗,可有效消除炎症,促进病情恢复,且该药安全性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感染后咳嗽 孟鲁司特钠 多索茶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孟钠治疗小儿哮喘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80例小儿哮喘患儿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内科治疗方案,孟钠组增加孟钠治疗。比较两组小儿哮喘治疗转归和预后、哮喘控制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干预前后患儿炎性检测指标、复发及不良反应。结果孟钠组小儿哮喘治疗转归和预后优于对照组;孟钠组哮喘控制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干预前两组炎性检测指标相近;干预后孟钠组炎性检测指标优于对照组;孟钠组复发少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两组无差异。结论孟钠治疗小儿哮喘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炎性指标和促进症状消退,缩短疗程,降低复发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 标签: 孟鲁司特钠 小儿哮喘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