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雪灾市杂多县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经常给当地群众带来严重的损失。 2018年 12月 29日 -2019年 2月 23日,杂多县降雪量为 39.9mm,较常年偏多 2.1倍,列 1961年来同期第一位,≧ 6cm的积雪天数达 41天,达到特重度雪灾标准,给当地畜牧业、农业、交通、电力、通讯等均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因此,本文以 2019年杂多县出现的特重雪灾为例,对杂多县雪灾实况、天气影响以及有效防御措施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梳理,以期不断积累雪灾天气服务保障经验,为今后出现同类天气的预警服务提供指导。

  • 标签: 杂多县 特重雪灾 影响 防御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黏多糖贮积症(MPS)患儿的颅脑病变的MRI表现,以及MRI各征象之间、MRI征象与患儿年龄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2015年12月至2018年10月经临床确诊的19例MPS患儿颅脑MRI影像资料,对MRI图像中的血管周围间隙增宽、脑白质异常信号、蛛网膜下腔增宽、脑室扩张、蝶鞍形态异常、齿突发育不全、齿突周围软组织增厚、椎管狭窄、颈髓异常和颈椎椎体形态异常进行分析及半定量评价。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MRI各征象之间、各征象与患儿年龄的相关性。结果19例MRI图像中,血管周围间隙增宽11例,脑白质异常信号9例、蛛网膜下腔增宽14例、脑室扩张10例、蝶鞍形态异常14例、齿突发育不全13例、齿突周围软组织增厚5例、椎管狭窄11例、颈髓异常2例和颈椎椎体形态异常7例。MRI各征象与年龄均无相关性。白质异常信号与血管间隙增宽之间存在正相关(r=0.600,P=0.007),蛛网膜下腔间隙增宽与脑室扩张存在正相关(r=0.719,P=0.001),而椎管狭窄与齿突周围软组织增厚之间均无相关性。结论MPS颅脑受累的MRI涉及范围广泛,表现包括血管周围间隙增宽(胼胝体受累多见),脑白质异常信号,蛛网膜下腔增宽,脑室扩张,蝶鞍扩大,椎管狭窄以及颈椎椎体终板不规则,具有一定特征性,有助于MPS的诊断和鉴别。

  • 标签: 儿童 脑疾病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 : 目的:从兴仁金线莲中提取多糖,并建立兴仁金线莲多糖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用水提法提取兴仁金线莲多糖,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多糖含量 。结果 :检测波长为 625nm ,得到葡萄糖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 y=6.2706x-0.0008,R2=0.998 ,线性范围为 0.00723~0.04341mg/ml, 该测定方法供试液在 2h 内显色稳定,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平均回收率 96.6 %。结论: 蒽酮-硫酸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准确,可靠,可作为兴仁金线莲多糖的测定。

  • 标签:
  • 简介:摘 要:海藻多糖作为海洋生物质中重要的组成成分,能将其有效、可持续的利用转化,是未来极具能源应用潜力的生物质能。本文主要介绍了海藻多糖,特别是硫酸多糖的理化性质和相关作用,同时详细叙述了目前研究所采用的海藻多糖水解方法及其优劣,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探讨了海藻多糖在转化生物能源过程的潜力。

  • 标签:
  • 简介:摘要黏多糖贮积症ⅣA型(MPS ⅣA)是一种累及多器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罕见病。患者因常染色体隐性变异造成N-乙酰半乳糖胺-6-硫酸酯酶(GALNS)缺失,使硫酸角质素和软骨素-6-硫酸酯在细胞中贮积引起。患者临床表现具有高度异质性,但智力正常。白细胞或成纤维细胞中GALNS活性测定为确诊MPS ⅣA的金标准。MPS ⅣA是一种进行性疾病,需尽早诊断,及时施行多学科协同干预,并开展依洛硫酸酯酶α酶替代疗法以改善患者临床结局。

  • 标签:
  • 简介:摘要板蓝根是清热解毒的常用中药,临床常用于治疗病毒及细菌感染,其多糖是重要的活性成分之一。研究表明,板蓝根多糖具有显著的佐剂作用,并且不良反应少,有望成为未来疫苗佐剂的较佳选择。本文介绍了板蓝根多糖的提取和纯化方法、结构与组成的研究进展,并对板蓝根多糖的佐剂机制和作为疫苗佐剂的动物实验研究方面进行综述,为未来新型多糖佐剂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疫苗 佐剂 板蓝根多糖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桦菌芝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 采用滤纸片法测定桦菌芝多糖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和四联球菌的抑菌活性。结果 桦菌芝多糖抑菌能力对四种受试菌均具有抑制作用,当多糖样品溶液浓度为 1.25 mg/mL时对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均具有抑制作用;对枯草杆菌的抑菌最低浓度为 2.5 mg/mL;当浓度达到 5.0 mg/mL时对四联球菌可起到抑制作用,且随多糖溶液浓度增大呈逐渐上升趋势。结论 桦菌芝多糖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且抑菌活性随浓度的增加而加强。

  • 标签: 桦菌芝 多糖 抑菌活性
  • 简介:[摘要] 急性肺损伤(ALI)是由多种疾病导致的肺部损伤,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其中,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是最常见的肺损伤,目前仍无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现有的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损伤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机械通气和药物治疗。本文就目前国内外脂多糖致急性肺损伤的治疗药物进行综述。

  • 标签: [] 急性肺损伤,脂多糖,药物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黄芪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归属于豆科类,具有敛疮解毒、脓液排出、升阳补气、敛汗固表等作用,其药理作用丰富,而黄芪多糖作为干燥根(黄芪)的提取物,含有黄芪的有效天然成分,也具有大分子活性,在微生态系统、血糖、病毒、疲劳、衰老等方面均有调节控制作用,但是其合格率是关键。本文主要对黄芪的药理作用进行分析,并分析鉴别黄芪多糖产品的方法。

  • 标签: 黄芪 黄芪多糖 药理作用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白术发酵样品中总黄酮和总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考察白术发酵前后总黄酮和总多糖的含量变化,为白术发酵的深入研究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酵母菌、双歧杆菌、乳酸菌对白术进行发酵。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波长500 nm处,测定发酵白术中总黄酮含量。以苯酚-硫酸法显色,在490 nm处测定发酵白术中总多糖含量。结果白术经酵母菌、双歧杆菌、乳酸菌发酵后,总黄酮含量分别提高了2.29、1.81、1.87倍,酵母菌发酵后总多糖含量降低47.89%,双歧杆菌发酵后总多糖含量提高36.41%,乳酸菌发酵后总多糖含量提高14.73%。结论白术经酵母菌、双歧杆菌、乳酸发酵后,其总黄酮、总多糖含量变化显著,可提高有效成分相对含量。

  • 标签: 白术 益生菌 黄酮类 多糖类 炮制(中药)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讨论通过卡介苗多糖核酸与液氮冷冻联合治疗的方式来对扁平疣患者进行治疗,并对其的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选取自 2019年 1月至 2020年 1月期间内,我院接收治疗的 116例扁平疣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医护人员在对 116例扁平疣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将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 3组,其中第一组患者为 38例,对患者实行隔日注射卡介苗多糖核酸,同时采用液氮冷冻治疗法,对扁平疣患者进行治疗;第二组患者为 37例,对患者隔日注射卡介苗多糖核酸;第三组患者为 41例,对患者进行液氮冷冻治疗法对其进行治疗。结果:通过对三组扁平疣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对比可以发现,第一组患者的康复情况明显优于其他两组患者,三组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通过分析数据后可以得出卡介苗多糖核酸与液氮冷冻联合治疗在治疗扁平疣患者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在医护人员在治疗扁平疣疾病过程中被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卡介苗多糖核酸 液氮冷冻 扁平疣
  • 简介:摘要枸杞多糖是从茄科枸杞属植物果实中提取的多糖类化合物,是枸杞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增强免疫、抗氧化、抗衰老、抗肿瘤、保护视网膜、保护肝脏、保护神经系统、降血糖、降血脂等多种药理作用。目前,枸杞多糖由于其药食同源特性,在应激损伤中的保护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笔者结合枸杞多糖国内外最新研究,对近年来枸杞多糖抗应激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系统分析,以期为枸杞多糖在特殊环境下拮抗应激研究与应用推广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

  • 标签: 枸杞属 氧化性应激 特殊环境 创伤和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毛藤多糖对骨肉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取海南省文昌市人民医院骨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接收的骨肉瘤患者30例,经病理检测确诊为骨肉瘤,将骨肉瘤细胞分为对照组、白毛藤多糖低、中、高浓度组、pcDNA3.1组、pcDNA3.1-Ebp11组、白毛藤多糖+si-NC组、白毛藤多糖+si-Ebp1组。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蛋白表达;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ErbB3结合蛋白1(Ebp1) mRNA表达水平。两组比较行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白毛藤多糖低、中、高浓度处理的骨肉瘤细胞中细胞增殖抑制率[(16.39±1.68)%、(37.25±3.44)%、(58.14±5.71)%比(0.00±0.02)%,F=485.673,P<0.05]显著升高,细胞迁移数[(115.69±10.25)、(81.29±8.34)、(62.33±6.24)个比(136.25±11.21)个,F=117.477,P<0.05]、侵袭数[(87.32±8.33)、(69.65±6.58)、(51.26±5.22)个比(113.54±9.87)个,F=106.720,P<0.05]显著降低,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0.49±0.05、0.37±0.04、0.24±0.03比0.62±0.06,F=110.791,P<0.05)、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0.58±0.05、0.44±0.04、0.32±0.03比0.71±0.07,F=104.091,P<0.05)、MMP-9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降低(0.46±0.04、0.34±0.03、0.21±0.02比0.59±0.05,F=176.444,P<0.05),p2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升高(0.49±0.04、0.63±0.05、0.76±0.07比0.31±0.03,F=135.364,P<0.05),Ebp1 mRNA(3.71±0.33、3.05±0.31、2.61±0.26比1.01±0.09,F=169.406,P<0.05)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升高(0.52±0.05、0.67±0.06、0.81±0.08比0.39±0.04,F=84.660,P<0.05)。骨肉瘤组织中Ebp1 mRNA(0.42±0.04比1.00±0.09,t=32.255,P<0.05)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降低(0.39±0.04比0.82±0.07,t=29.213,P<0.05)。过表达Ebp1抑制骨肉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抑制Ebp1表达逆转了白毛藤多糖对骨肉瘤U2OS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结论白毛藤多糖可通过上调Ebp1的表达抑制骨肉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 标签: 白毛藤多糖 ErbB3结合蛋白1 骨肉瘤 增殖 迁移 侵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黄芪多糖对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诱发的大鼠(购自辽宁长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输尿管平滑肌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3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黄芪多糖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建立肾结石模型并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黄芪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按照20、40、80 mg/kg腹腔注射给予黄芪多糖,对照组及模型组腹腔注射给予大鼠等量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给药14 d,测定各组大鼠输尿管平滑肌收缩力、收缩频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水平,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大鼠输尿管平滑肌毒蕈碱型3(M3)受体mRNA水平,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输尿管平滑肌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bcl-2相关X蛋白(bax)水平,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结果黄芪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大鼠收缩力[(0.39±0.11)、(0.46±0.14)、(0.57±0.16) g]及收缩频率[(14.21±2.62)、(16.73±1.47)、(17.49±2.14)次/分]、SOD活性[(40.35±3.82)、(53.59±3.17)、(66.80±4.15) U/mg蛋白]、M3受体mRNA水平(1.03±0.24、1.73±0.48、2.46±0.35)、bcl-2水平(0.83±0.08、1.17±0.15、1.44±0.19)明显高于模型组[(0.18±0.07) g、(11.31±2.85)次/分、(21.46±2.71) U/mg蛋白、0.65±0.14、0.61±0.12],MDA水平[(1.77±0.14)、(1.21±0.27)、(0.71±0.11) nmol/mg蛋白]及bax水平(1.13±0.10、0.86±0.14、0.71±0.09)明显低于模型组[(3.27±0.07) nmol/mg蛋白、1.58±0.23],各项指标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1.281、16.461、131.831、44.872、25.504、169.905、26.883,P<0.05)。结论黄芪多糖能够提高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诱发的大鼠输尿管平滑肌收缩力、收缩频率、SOD活性、M3受体mRNA水平及bcl-2水平,降低输尿管平滑肌MDA水平及bax水平,进而发挥对输尿管平滑肌的修复作用。

  • 标签: 黄芪多糖 体外冲击波碎石 输尿管平滑肌损伤
  • 简介:摘要多糖包被作为内皮细胞表面的屏障性结构,通过减少炎性因子释放、免疫细胞趋化黏附及微血栓形成,避免了内皮细胞损伤相关的器官功能障碍。在脓毒症的治疗策略中,加强对多糖包被的保护和重建,如选择合适的复苏液体,应用肝素类药物等,或可改善患者预后。关注脓毒症时多糖包被的作用,探索更直观的检测方法,寻找强有力的保护措施,将成为脓毒症治疗的新靶点。

  • 标签: 多糖包被 硫酸乙酰肝素 脓毒症 内皮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鸢尾素(Irisin)对成骨细胞炎性反应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2018年8月至2019年4月,往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购自北京北纳生物公司)加入鸢尾素预处理后,再经脂多糖(LPS)刺激。实验分为6组:对照组(Control组)、LPS(5 mg/L)、LPS+Irisin(25 μg/L)、LPS+Irisin(50 μg/L)、LPS+Irisin(100 μg/L)和LPS+Irisin(200 μg/L)组。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DCFH-DA)检测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ROS)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线粒体活性与细胞凋亡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单磷酸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 (AMPK-α)、p-AMPK-α与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表达。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结果(1)与Control组比较(0.864±0.021),LPS组细胞增殖明显下降(0.719±0.018),而100 μg/L(0.760±0.033)与200 μg/L(0.809±0.025) Irisin预处理组细胞增殖的明显增加(F=23.62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与Control组比较(286.600±33.448),LPS组ROS含量显著增加(402.600±42.694),而Irisin预处理组(25~200 μg/L)(323.400±27.437、322.600±28.325、309.000±42.936、307.800±24.045)明显抑制ROS形成(F=6.986,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与Control组比较,LPS刺激后明显降低线粒体活力[(31.800±3.242)%、(15.667±1.804)%,t=7.532,P<0.01],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7.610±0.229)%、(14.057±1.631)%,t=6.77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AMPK-α表达显著降低[(0.546±0.178)、(0.186±0.093),t=6.777,P<0.01],而Caspase-3水平明显升高[(0.212±0.031)、(0.324±0.026),t=4.81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与LPS处理组比较,Irisin+LPS组中MC3T3-E1线粒体活性明显升高[(10.157±0.774)%、(27.500±1.572)%,t=17.145,P<0.01],细胞凋亡率显著减少[(11.927±0.385)%、(7.017±1.080)%,t=7.417,P<0.01],p-AMPK-α表达显著升高[(0.356±0.059)、(0.551±0.044),t=4.567,P<0.05],凋亡蛋白Caspase-3显著下降[(0.384±0.071)、(0.202±0.031),t=4.051,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risin抑制LPS诱导的小鼠成骨细胞凋亡,这一机制可能与激活AMPK信号有关。

  • 标签: 鸢尾素 成骨细胞 脂多糖 细胞凋亡 单磷酸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有效的细菌性角膜炎体外细胞模型,探讨其对角膜基质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贴壁法分离培养SD大鼠角膜基质细胞,以1 000细胞·100 μl-1·孔-1接种并使用CCK8测定不同浓度(0.4、2、10、50、250、1 250 mg/L)脂多糖(LPS)对细胞1、2、3、4、5 d内的量效作用曲线,对照组使用PBS(n=3)。根据量效曲线选定建模浓度后,分别设置模型组与对照组(n=3)。光镜观察培养5 d角膜基质细胞形态变化。以5 000细胞·100 μl-1·孔-1接种,使用CCK8测定LPS作用6、12 h对角膜基质细胞短期活性影响。划痕实验检测LPS作用6、12 h角膜基质细胞迁移率;ELISA检测角膜基质细胞炎症因子TNF-α、IL-6分泌水平;免疫荧光染色鉴定胶原分泌水平;免疫印迹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自LPS作用1 d开始,相同时间点时10、50、250、1 250 mg/L角膜基质细胞活性均降低(均P<0.05)。为满足细胞炎症诱导的需要,选用出现细胞增殖抑制效应的低药物浓度10 mg/L LPS建立体外炎症细胞模型。细胞体外培养5 d时,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角膜基质细胞形态由梭形变为多边形。调整细胞种植密度后,短期的体外活性检测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角膜基质细胞在LPS作用6 h和12 h后出现细胞活性抑制现象[6 h:0.036±0.006比0.061±0.006,12 h:0.033±0.004比0.053±0.005,均P<0.05]。6 h和12 h时模型组角膜基质细胞的体外迁移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 h:(6.77±3.22)Pixel/h比(16.52±1.18)Pixel/h,12 h:(8.41±1.45)Pixel/h比(17.09±0.75)Pixel/h,均P<0.05]。LPS作用48 h后,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角膜基质细胞炎症因子分泌水平升高[TNF-α:(446.71±20.59)pg/ml比(289.27±26.44)pg/ml,IL-6:(146.26±17.34)pg/ml比(65.94±10.11)pg/ml,均P<0.05];MMP9表达量增加[0.884±0.052比0.385±0.036,P<0.05];Ⅰ、Ⅵ型胶原含量降低[Ⅰ型:(0.46±0.15)×105 Pixel2比(1.21±0.53)×105 Pixel2,Ⅵ型:(2.63±2.07)×106 Pixel2比(7.08±1.52)×106 Pixel2,均P<0.05],Ⅲ型胶原含量升高[(3.69±0.73)×105 Pixel2比(1.12±0.40)×105 Pixel2,P<0.05]。结论LPS诱导角膜基质细胞可模拟角膜炎中细胞炎症反应及变化,为研究细菌性角膜炎的机制和治疗方法提供有效的体外细胞模型。

  • 标签: 脂多糖 角膜炎 角膜基质细胞 胶原 基质金属蛋白酶9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鼠肝癌原位移植瘤模型中脂多糖(LPS)诱导Yes相关蛋白(YAP)的表达情况及其调控巨噬细胞极化的机制。方法建立野生型(WT)、YAP基因敲除(YAP-HKO)、YAP-WT C57BL/6小鼠肝癌模型,随机选取4只WT小鼠作为LPS组,予每天腹腔注射LPS 5 mg/kg;另选4只作为对照组,予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为验证YAP的作用,设置YAP-HKO小鼠组及其同窝YAP-WT小鼠组,每组各4只。各组小鼠饲养10 d后处死,测量肝肿瘤体积;免疫组化法观察LPS组和对照组小鼠肝组织YAP、Ki67、F4/80、CD163,YAP-HKO和YAP-WT小鼠肝组织F4/80、CD163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肝组织巨噬细胞分型情况。两组检测指标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LPS组小鼠肝肿瘤体积为(2.50±0.79)cm3,明显大于对照组的(0.97±0.29)cm3(t=3.641,P<0.05);YAP-HKO小鼠肝肿瘤体积为(0.13±0.11)cm3,明显小于YAP-WT小鼠的(0.78±0.23)cm3(t=-5.100,P<0.05)。LPS组肝组织YAP、Ki67、F4/80、CD163表达均高于对照组。YAP-HKO小鼠肝组织F4/80、CD163表达均低于YAP-WT小鼠。LPS组肝组织M2型巨噬细胞百分率为(69±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4)%(t=9.768,P<0.05)。YAP-HKO小鼠组肝组织M2型巨噬细胞百分率为(54±4)%,明显低于YAP-WT小鼠组的(68±7)%(t=-3.669,P<0.05)。结论在小鼠肝癌原位移植瘤模型中,LPS通过促进YAP的表达,募集巨噬细胞并促进其向M2型极化,促进肿瘤增殖。

  • 标签: 肝肿瘤,实验性 脂多糖类 Yes相关蛋白 巨噬细胞 小鼠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并验证测定14型肺炎球菌多糖(pneumococcal capsular polysaccharide serotype 14,PS14)浓度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采用Protein G亲和层析纯化兔血清,得到兔抗PS14多克隆抗体(多抗)。以鼠抗PS14单克隆抗体(单抗)为捕获抗体,兔抗PS14多抗为检测抗体,碱性磷酸酶标记山羊抗兔IgG为二抗,PS14为参考品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确定鼠抗PS14单抗和兔抗PS14多抗的工作浓度,建立标准曲线,并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精密度和特异性,考察佐剂对该方法的影响。结果鼠抗PS14单抗的最适工作浓度为5 μg/ml,兔抗PS14多抗的最适工作浓度为1 μg/ml,标准曲线的范围为9.375 ~ 600.000 ng/ml,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测定多糖样品的PS14回收率为110% ~ 140%,多糖蛋白结合物样品的PS14回收率为90% ~110%。平均批内和批间精密度分别是5.64%和7.14%。13价结合物混合样品的PS14回收率为85%~100%;含有佐剂的疫苗样品的PS14回收率为85% ~110%。结论成功建立了双抗体夹心ELISA,该方法准确性、精密度、特异性良好,且检测结果不受佐剂的影响,具有一定耐用性。

  • 标签: 链球菌,肺炎 肺炎球菌菌苗 疫苗,结合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