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技术(SAT)检测无创样本沙眼衣原体的性能。方法以罗氏Cobas® 4800CT/NG作为参照试剂,收集广西壮族自治区皮肤病研究所性病门诊就诊的男性患者尿液样本(248份)及女性患者阴道拭子样本(224份),评估SAT法检测沙眼衣原体的临床性能。结果最终有470份样本纳入统计。罗氏PCR检出阳性60例(12.8%),男性阳性数33例,女性27例;SAT检出沙眼衣原体阳性41例(8.7%),男性阳性数19例,女性22例。SAT试剂应用男性尿液检测的灵敏度为57.58%,特异性为99.06%;女性阴道拭子检测的灵敏度为81.48%,特异性100.00%。结论SAT试剂可以应用于无创样本,但是其应用尿液检测沙眼衣原体上还需要对尿液的核酸提取方法进一步的优化,提高其检测的灵敏性。

  • 标签: 衣原体,沙眼 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技术 无创性样本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多重RT-PCR方法检测13种常见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在老年患者呼吸系统感染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17例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在石家庄市第一医院老年科就诊的具有呼吸系统感染症状的老年患者,年龄60~98岁,采集其抽吸痰液,提取病毒DNA/RNA,利用多重RT-PCR技术扩增,通过毛细管电泳,同时检测13种呼吸道病原体;并以直接测序方法和荧光实时PCR法为标准,评价该试剂的临床性能。结果使用直接测序和荧光实时PCR结果为参照,多重RT-PCR技术的准确性为99.93% (95% CI: 99.79%~99.98%),阳性预测值为99.24% (95% CI: 97.78%~99.74%),阴性预测值为100% (95% CI: 99.9%~100%),Cohen’s kappa值为0.9958 (95% CI: 0.965 2~1.026)。在317例老年患者中,呼吸道病原阳性检出率为75.7% (240/317),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最高,为20.2% (64/317),主要为H3亚型(70.3% (45/64);其次为鼻病毒、腺病毒、肺炎支原体和乙型流感病毒,检出率分别为15.5% (49/317)、13.6% (43/317)、11.0% (35/317)和10.1% (32/317)。此外,同时检出2种以及2种以上病原体的老年患者为81例,检出率为25.6% (81/317)。结论多重RT-PCR方法能满足临床对呼吸道病原体检测的需求,并为老年患者呼吸系统感染的防治提供有效的临床资料。

  • 标签: 呼吸道感染 毛细管电泳 老年患者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 简介:摘要等温扩增技术是在恒温条件下进行扩增的一类新型核酸扩增技术。基于该技术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特异性,在临床与科研等方面展现了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就环介导等温扩增、交叉引物扩增、链替代扩增、依赖核酸序列的等温扩增和滚环扩增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应用进行了综述。

  • 标签: 核酸扩增技术 重组酶类 DNA解旋酶类
  • 简介:摘要:既往临床诊断中主要对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进行应用,但其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而恒温扩增技术因为具有引物种类的多样性,所以检测方法相对多变,能够对传统PCR中存在的缺陷有效弥补,并在分子诊断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 标签: 恒温扩增技术 分子诊断 应用
  • 简介:摘要病理科常规开展的基因扩增检测工作,主要是基于非传染性组织样本的基因检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暴发及进展要求提升病毒核酸检测能力,符合要求的基因扩增实验室会越来越多地承担核酸检测工作。因此尽快评估与改造实验室、明确实验室设施要求与安全规范极为重要。该科室结合实验室设施要求以及承担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的经验,对病理科基因扩增实验室开展核酸检测工作的设施要求进行分析,为申请开展核酸检测的实验室提供指导和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型的多重核酸检测技术在儿童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43例,应用双扩增法及直接免疫荧光法对患儿的鼻咽拭子和咽拭子样本进行7种常见的呼吸道病原体的核酸检测,具体为甲型流感病毒(H1N1/H3N2)、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PIV1/PIV2/PIV3)、腺病毒(AdvB/E)、肺炎支原体和肺炎衣原体,同时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流感病毒A型、流感病毒B型、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1、2、3型,对于2种方法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样本,进行巢式PCR法进行检测。结果双扩增法阳性检出率为53.3%,复合感染率8.8%。除去肺炎支原体和肺炎衣原体指标外,与抗原直接免疫荧光法相比,阳性检出率提高了11.1%,复合感染检出率提高了4.5%,8例不一致的样本,双扩增法和巢式PCR法的检测结果一致率高于直接免疫荧光法。结论双扩增法可同时完成7种呼吸道病原体RNA检测,敏感性高、特异性强,为临床提供全面病原学鉴别诊断信息,辅助诊断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上呼吸道感染 病原体 双扩增法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道病原体核酸微流控恒温扩增芯片在下呼吸道常见病原体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8年 1月 -12月疑似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支气管分泌物标本 626例,采用微流控恒温扩增芯片及常规病原体培养等方法分别进行检测,然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 626例标本中,芯片法检出病原体 269例,未检出 357例,检出率为 42.97%;培养法检出 160例,未检出 466例,检出率为 25.56%,芯片法显著高于培养法( P<0.001)。以培养法为金标准,芯片法的灵敏度为 70%,特异度为 67%,阳性预测值为 42%,阴性预测值为 87%,两种方法的总符合率为 68%。结论芯片法的阳性率高于传统培养法、检测周转时间明显短于培养法,可作为传统病原体培养法的有效补充,用于下呼吸道常见病原体的快速检测。

  • 标签: 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恒温扩增芯片法十三联检 病原体分离和培养法 下呼吸道 病原体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在全球感染超过2亿人,发病率不断上升,给资源贫乏的国家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有效的HCV诊断对治疗选择和治疗监测有指导意义。HCV感染检测技术包括血清学检测和核酸检测。血清学检测主要用于HCV感染筛查,操作简便,但窗口期长,不能判断病毒活动期或是既往感染。核酸检测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广,是确定病毒感染的直接证据。传统的变温核酸扩增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实验室。等温核酸扩增技术的发展克服了传统核酸扩增技术的局限性,可作为现场即时检验(point-of-care testing,POCT)的工具,能够满足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乃至非洲和东南亚等HCV流行率高的低资源地区的需求。本文综述了HCV核酸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 标签: 丙型肝炎病毒 核酸检测 等温核酸扩增技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用基于多重PCR(multiplex PCR,mPCR)扩增子的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技术(mPCR-NGS)检测MTB的耐药基因突变,并评估其检测石蜡包埋组织标本诊断耐药结核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北京市昌平区结核病防治所2013年4月至2015年10月常规进行了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链霉素、卷曲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和氧氟沙星比例法检测且具有药敏试验结果的50株MTB临床分离株,包括42株耐药MTB和8株敏感MTB菌株。参考耐药基因数据库及相关文献,针对以上8种抗结核药物主要耐药基因及常见位点设计耐药基因组合,建立有效的检测方案。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病理科2017年11月至2018年9月耐药结核病患者55例的石蜡包埋组织标本,探针熔解曲线法检测结果为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和氟喹诺酮类至少存在一种耐药相关基因突变。首先对已知表型药敏试验结果的MTB临床分离株进行mPCR-NGS检测,验证该方法检测纯菌样本的有效性,再进一步检测结核病患者石蜡包埋组织标本进行临床验证。主要评价指标为敏感度和特异度以及一致性。结果以比例法为金标准,mPCR-NGS检测利福平、异烟肼、链霉素和乙胺丁醇的敏感度分别为95%(38/40)、93%(27/29)、93%(27/29)和72%(13/18),特异度分别为100%(10/10)、95%(20/21)、100%(21/21)和94%(30/32);二线注射类药物卷曲霉素、卡那霉素和阿米卡星敏感度均为100%(2/2,3/3,3/3),特异度分别为98%(47/48)、100%(33/33)和100%(47/47);氧氟沙星的敏感度为70%(7/10),特异度为100%(40/40)。总符合率为94%,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87。纳入的55例石蜡包埋组织标本经探针熔解曲线法检测,28例利福平耐药,37例异烟肼耐药,13例乙胺丁醇耐药,17例氟喹诺酮类耐药。mPCR-NGS与探针熔解曲线法比较,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和氟喹诺酮类的敏感度分别为100%(28/28)、95%(35/37)、100%(13/13)和100%(17/17);特异度均为100%(27/27,18/18,42/42,38/38)。两种方法总符合率为99%,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98。结论mPCR-NGS检测MTB临床分离株及结核病患者石蜡包埋组织标本耐药基因突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和符合率较高,有望成为耐药结核病准确、快速的分子病理诊断新技术

  • 标签: 分枝杆菌,结核 石蜡包埋组织 抗药性 基因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核酸检测技术运用于血液筛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37225例无偿献血者为研究对象,研究者均符合国家献血要求,抽取时间段介于 2018年 5月 ~2020年 3月期间,符合本次研究标准。对献血患者血液标本依次进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查、核酸检测,其核酸检测对象为酶联免疫吸附实验阴性者,研究期间需要护理人员做好记录工作,重点记录 HBsAg、抗 -HCV、抗 -HIV阳性检出率。 结果: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后阴性例数为36760例,对该部分献血者血液标本再次行核酸检测,检测阳性率为 0.11%,共计 42例。结论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在血液标本检测中存在假阴性状况,影响血液筛查质量,而核酸检测技术可以在此基础上提高血液筛查效果,进而有效阻碍病毒传染,对血液使用效果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核酸检测技术 血液筛查 研究
  • 简介:摘要:经济在全面发展,电力资源担任的角色极为关键。因此,电力企业有必要对电力资源的价值作出分析。结合本地实情和用户的使用需求,兴建电力工程,维持用电的可靠性,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运转。本文主要分析输电线路缺陷样本扩增方法研究

  • 标签: 输电线路施工 工艺流程 质量控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 新冠病毒属于呼吸道感染疾病,目前病毒感染的几率也在不断上升。检查患者体内的核酸已经成为确诊的主要依据。但是根据从当前临床分析来看,核酸检测阳性率并不理想,这就给病毒核算检测工作增加了较大的难度,特别是在实验条件上、检验人员上和检验过程中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基于此,文章注重以新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的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了当前核酸检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能够为抗战疫情提高重要依据。

  • 标签: 新冠病毒 核酸检测 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咽、口咽拭子核酸的采集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治愈需医学观察隔离的 134名患者,其中 68例复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关键是无论采集鼻咽拭子还是口咽拭子,采集的深度和黏膜接触的时长是关键,为进一步提高核酸标本的采集准确率,让每一位患者能及时得到有效的救治。针对复阳患者来研究查找相关原因,采集口咽拭子时患者呕吐反应较大导致取样时间不够,采集鼻咽拭子没有采到鼻腔深处等,导致采集到的细胞绝大部分都是不含病毒的细胞,即有可能造成“假阴性”。从而加强护士的培训,提高规范操作是有必可行的。

  • 标签: 新冠肺炎 鼻咽 口咽拭子 采集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于2019年12月由武汉开始发展至全国各地,其防控工作是当前医务人员的首要任务。现报道3例NCP患者治疗后咽拭子病毒核酸转阴性,粪便核酸检测仍呈阳性。鉴于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病毒高度同源、临床表现相似,参考SARS防治的经验,建议在诊治过程中重视粪便核酸检测情况。推荐粪便核酸检测结果作为解除隔离和出院标准的参考,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消化道传播风险。

  • 标签: 2019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传染病控制 粪便 咽拭子
  • 简介:摘要:目的 使用呼吸道病原菌核酸检测技术对临床痰液样本进行检测,评价该方法的检测效果和临床应用优势。方法 以对比分析的方式,从我院 2019年 8月 -10月期间,入院接受儿童肺炎治疗的患儿当中选择 40例。分别进行细菌培养方法和核酸检测方法,观察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性,从中做出合理的选择。结果 病原菌核酸检测技术的检测准确率相对较高,检测操作流程简便。整体检测有效率为 95%,符合临床诊疗工作的基本需求。结论 在新时期的儿童肺炎诊断工作中,如何方便快速的检测出病症种类,是各个医院的基本工作任务,这就突出体现了应用病原菌核酸检测技术的重要性。

  • 标签: 病原菌 核酸检测技术 儿童肺炎 疾病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