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支气管封堵器与双腔支气管导管用于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全麻单肺通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择期食管癌根治术患者40例,ASAI~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双腔支气管导管组(A组)20例,支气管封堵器组(B组)20例。全麻麻醉诱导后,A组常规插入双腔气管导管,用纤支镜确定两组导管位置并固定。B组用单腔气管导管,插管固定后从中置入支气管封堵器至目标肺侧支气管;观察两组患者插管及定位时间、单肺通气的成功率及单肺通气前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情况,然后比较其单肺通气前后通气效应及气道压力变化、单肺通气时低氧血症发生率、术后咽喉痛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两组相比较,A组插管时间和导管定位时间长、术后总的并发症、声嘶和喉痛发生率高(P<0.05),OLV30min、OLV60min时,B组患者气道压比A组明显降低(P<0.05),但是两组在拔管时间、单肺通气时间、导管移位发生率、单肺通气前后HR、MAP的变化、术侧肺萎缩优良率低氧血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下支气管封堵器与双腔支气管导管用于食管癌根治术单肺通气的成功率及效果相似,但在插管定位时间、困难气道、气道峰压增加率、咽痛声嘶发生率等方面支气管封堵器封堵技术优于双腔气管插管技术,全麻下支气管封堵器单肺通气用于食道癌根治术是一种比较理想麻醉选择,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支气管封堵器 双腔支气管导管 食管癌 单肺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用抗胃食管返流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2月到我院进行诊治的9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取随机的方式把患者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例数均为45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包含有常规平喘、抗感染以及止咳等治疗,在此基础上实验组患者加用质子泵抑制剂实施抗胃食管返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治疗,实验组显效23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1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0.0%,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分析,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对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用抗胃食管返流治疗,可获得显著且良好的效果,便于患者症状改善,提高其生活质量,在临床中具有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 标签: 抗胃食管返流 质子泵抑制剂 老年 慢性支气管炎
  • 简介:摘要胃食管反流病(GERD)所致食管外疾病主要是由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导致食管外不适症状及(或)并发症。近些年来,此病发病率越来越高,病理生理学及流行病学研究越来越深入,发现此病对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重大的影响,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为此,其诊断与治疗受到了消化内科及有关学科的高度关注。本文主要在介绍胃食管反流病所致食管外疾病及其表现的基础上,分析其诊断与治疗的进展。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食管外疾病 诊治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管状胃代食管术与全胃代食管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76例食管癌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8),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胃代食管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管状胃代食管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减压时间、引流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反流性食管炎、胸胃综合征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食管癌患者,管状胃代食管术治疗效果优于全胃代食管术,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安全可靠,保障手术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食管癌 管状胃代食管术 全胃代食管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潘立酮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胃食管反流疗效。方法回顾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于我院接受医治的73例支气管哮喘并胃食管反流患者临床资料,依据医治方法的不同,分设研究组(39例)与对照组(34例),对照组行多潘立酮联合奥美拉唑医治,研究组行多潘立酮联合埃索美拉唑医治,比对两组肺功能及医治前后GERD症状与哮喘症状评分。结果医治前两组GERD症状与哮喘症状评分对比(P>0.05),医治后研究组肺功能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GERD症状与哮喘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并胃食管反流患者行潘立酮联合埃索美拉唑医治可改善临床症状与肺部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多潘立酮 埃索美拉唑 支气管哮喘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食管外症状的临床特点及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69例GERD食管外症状患者。将其临床表现及PPI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GERD食管外症状以心绞痛、慢性咽炎、慢性气管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较为常见,临床误诊率高,PPI治疗效果较好。结论对临床上以食管外症状就诊于各有关专科患者经相应的治疗无效或疗效欠佳时,应考虑存在GERD的可能,应及时行胃镜检查和PPI治疗。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食管外症状 质子泵抑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食管支架置入术治疗食管癌的护理效果。方法我院将收治的30例食管癌患者(2012年8月~2015年10月期间)区组随机化分组,对照组食管癌患者进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食管癌患者在常规性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方案。结果观察组食管癌患者经过护理后的生活质量、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数据与对照组患者相比优势更为明显,P<0.05。结论采用舒适护理后,对食管癌患者的护理效果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以后的临床护理当中运用。

  • 标签: 内镜下食管支架置入术 食管癌 护理效果
  • 简介:由于大气污染和烟草消耗等因素的影响,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和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在上升,但是原发于气管、支气管的病变仍然是比较罕见的一类疾病。这类疾病主要包括局灶病变(如恶性或良性气管、支气管肿瘤)[1]和弥漫性病变(如淀粉样变、气管气管骨化病等)[2]。罕见支气管腔内病变疾病发病原因和治疗方式不尽相同,有必要对其进行综述和总结。

  • 标签: 支气管腔内病变 罕见病 支气管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食管外症状的临床特点及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的效果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69例GERD食管外症状患者。将其临床资料、临床表现及PPI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GERD食管外症状以心绞痛、慢性咽炎、慢性气管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较为常见,临床误诊率高,PPI治疗效果较好。结论对临床上以食管外症状就诊于各有关专科患者经相应的治疗无效或疗效欠佳时,应考虑存在GERD的可能,应及时行胃镜检查和PPI治疗。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食管外症状 质子泵抑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小切口食管癌根治术与传统切口食管癌根治术在胸段食管癌治疗中的疗效及并发症区别。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86例胸段食管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小切口组与传统组,各43例。小切口组患者采用肩胛下角后外侧小切口入路,传统组采用第5肋间前侧常规切口入路。切除癌变食管,清扫淋巴结并术后引流。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小切口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时间及上肢恢复功能时间均明显优于传统组(P<0.01);小切口组总并发症发生率11.63%低于传统组46.5%(P<0.01)。结论采用小切口行食管癌根治术有助于减少术中损伤,加快术后恢复,同时减少术中对肺组织及喉返神经损伤从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小切口食管癌根治术 胸段食管癌 喉返神经损伤
  • 简介:摘要医院后勤服务是促进医院后勤生产部门,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服务质量,实现人员合理分流的有效途径。医院后勤伙食是医院的“第二药房”。如何加强伙食的日常管理,科学调剂好伙食,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医院后勤伙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 标签: 医院后勤 伙食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抗抑郁治疗对弥漫性食管痉挛患者心理及食管压力的影响。方法将88例弥漫性食管痉挛(DES)患者设为干扰组,44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干扰组又分为干预1组与干预2组,每组44例。干预1组患者入院后常规治疗,干预2组在干预1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抗抑郁治疗,对各组患者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食管压力测定,对干预组进行消化道症状的综合评分。结果干预1组及干预2组患者治疗前的HAMD、HAMA评分及食管压力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干预1、2组治疗后的HAMD、HAMA评分及食管压力均低于治疗前(P〈0.05);干预1、2组治疗后的食管蠕动波幅、食管收缩持续时间、食管运动异常率均低于治疗前(P〈0.05);干预1组的总有效率为47.73%,干预2组的总有效率为81.82%,两组比较P〈0.01,干预2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干预1组。结论心理异常及食管运动功能紊乱对DES的发病存在一定的影响,抗抑郁治疗能迅速改善患者的消化道症状。

  • 标签: 抗抑郁治疗 弥漫性食管痉挛 心理 食管压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VS气管插管后气管软化的CT征象,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对638例PVS患者气管插管后的颈、胸部CT图像进行分析,对确诊或怀疑为气管软化的患者进行全科读片,对最后确诊为气管软化的患者进一步分析其CT表现。结果共确诊气管软化患者58例,CT上气管多呈“刀鞘”状,前后径大于左右径50%,部分管腔狭窄,局部可见气管塌陷,两肺内见炎性改变、肺不张。结论CT能清晰显示PVS患者软化气管的形态、程度,为临床及早、合理的处理提供影像学依据,提高PVS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气管软化 PVS 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紧急处理及护理措施。方法本院于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共收治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47例,均在急诊全麻下行支气管镜检查+异物取出术。对所有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采取急救和术前、术后护理。结果所有患儿术程顺利,术后给予积极有效护理,并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术后有2例患儿出现喉头水肿,有1例患儿出现反复发热、咳嗽,考虑肺炎、支气管炎,该3例患儿给予抗感染及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后明显好转,所有患儿痊愈出院。住院时间为3~7天,47例患儿及其家属出院后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8.7%。结论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关键是加强健康宣教,对于异物早发现、早治疗,积极、准确、有效的护理,以提高治愈率。

  • 标签: 气管 支气管异物 紧急处理 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