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症监护室(ICU)患者高血症发生情况,并分析诱发ICU患者高血症的影响因素。方法抽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ICU收治的343例患者。统计ICU患者高血症发生情况,将发生高血症的ICU患者纳入发生组,未发生高血症的ICU患者纳入未发生组,并设计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分析ICU患者高血症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343例ICU患者中发生高血症127例,发生率为37.03%。发生组年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评分(APACHE-Ⅱ评分)、方式、高碳酸血症呼吸衰竭与未发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APACHE-Ⅱ评分低、面罩吸氧、合并高碳酸血症呼吸衰竭是ICU患者高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ICU患者发生高血症的风险较高,其中年龄≥60岁、APACHE-Ⅱ评分低、面罩吸氧、合并高碳酸血症呼吸衰竭可能是ICU患者高血症发生的影响因素。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氧疗 高氧血症 面罩吸氧 高碳酸血症呼吸衰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期家庭和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方法:将112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组,干预组建立家庭病床,采用社区团队建立的家庭病床实施长期家庭(LTDOT)和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继续沿用上级医院的治疗方案进行间歇治疗。结果:干预组肺功能高于对照组,急性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长期可以改善肺功能,预防或延缓患者肺心病的进展。干预组的知识,氧气吸收时间,氧气安全性和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家庭病床的建立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的长期家庭中发挥了规范作用。

  • 标签: 社区 家庭病床 长期家庭氧疗 雾吸入 慢性阻塞性肺病 肺功能
  • 简介:摘要《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9年第2期刊发一篇“成人经鼻高流量湿化临床规范应用专家共识》,作者对目前临床上高流量湿化的应用有些不同意见,特撰写此文呼吁同道更加规范化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一位读者对于《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9年第2期发表的一篇《成人经鼻高流量湿化临床规范应用专家共识》有所质疑,作为该共识撰写的主要发起者和通信作者,应编辑部邀请,作者结合信中提出的问题给出答复意见。

  • 标签:
  • 简介:摘要经鼻高流量(high flow nasal oxygen therapy, HFNO)作为一种新型的氧气输送方法,由于其特殊的作用机制和生理效应而受到临床医师的关注。文章回顾关于HFNO的近期研究,综述HFNO在呼吸功能不全患者、围麻醉期患者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应用。分析与无创通气、鼻导管、面罩通气相比,HFNO对患者呼吸功能、气管插管率、窒息合、SpO2的影响,为HFNO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经鼻高流量氧疗 预充氧 气管插管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介绍了成人经鼻高流量的适应证、禁忌证、生理学效应,以及应用经鼻高流量疗治疗期间患者的基础护理、气道管理、疗效的观察及护理、终末消毒的新进展。

  • 标签: 经鼻高流量氧疗 HFNC 气道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流量在II型呼吸衰竭中的应用[1]。方法选择2020年2月一2021年2月医院收治的20例2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高流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的呼吸频率、PaCO2、平均动脉压、心率。结果通过比较,观察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后的呼吸频率、PaCO2、平均动脉压、心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流量在II型呼吸衰竭患者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2],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呼吸频率和动脉压,值得推荐。

  • 标签: 高流量氧疗 II型呼吸衰竭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高压在慢性伤口管理中应用的最佳证据,为慢性伤口管理中高压的应用提供指导和参考。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高压在慢性伤口治疗中应用的相关证据,包括指南、专家共识、系统评价、随机对照试验等,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12月31日。由2名研究员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证据提取。结果最终纳入文献12篇,包括2篇指南、2篇专家共识、3篇随机对照试验和5篇系统评价;从高压作用机制、应用范围、评估内容及使用建议4个方面汇总了14条最佳证据。结论本研究归纳了高压在慢性伤口管理中应用的最佳证据,医护人员应结合慢性伤口患者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证据,为慢性伤口患者制订科学合理且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高压氧 慢性伤口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肥胖患者由于其病理生理的特殊性,常合并困难气道、低氧血症、呼吸衰竭等呼吸系统问题。如何为肥胖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呼吸支持,给临床麻醉带来了挑战。经鼻高流量(high flow nasal oxygen therapy, HFNO)作为一种新型的无创辅助通气技术,在临床应用中广受关注。文章介绍了HFNO技术及其生理效应,综述了近几年HFNO技术在肥胖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研究,讨论了HFNO技术应用的优缺点,为肥胖患者围手术期呼吸支持提供新技术。

  • 标签: 经鼻高流量氧疗 肥胖患者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高压在手外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选取在2020.8--2021.6期间就诊治疗的46例手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临床均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临床联合高压,同时实施高压护理保障,探究对于手外伤患者临床疾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外伤患者实施不同治疗方案,实验组患者拆线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比度对照组患者短,P<0.05;实验组手外伤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91.30%高于对照组患者65.21%优良率,P<0.05。结论:手外伤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高压联合采取护理措施,能够优化患者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

  • 标签: 手外伤患者 高压氧疗 临床应用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临床护理成效。方法 选择2020年6月-2021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以随机分组原则划分,每组40例。对照组按照医嘱要求采取常规护理,组在前者基础上进行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动脉血气情况。结果 组有效率更高。在入院时,相应指标无显著差异,在出院时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对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采取有效的能够实现患者缺氧状态的纠正,使患者获得预后的改善,值得推广。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氧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呼吸机模式对神经重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110例神经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呼吸机模式)和对照组(人工鼻连接中心)各55人。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低,炎性因子、血气指标、生活质量改善更明显(P

  • 标签: 呼吸机氧疗模式 神经重症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重症监护室经鼻高流量患者最终行机械通气风险的预测模型,为临床提供便捷有效的预测方法及准确的治疗时机,提高ICU患者的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经鼻高流量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入院24 h内生命体征、血气生化指标、炎症指标、急性合并症、APACHE Ⅱ评分、ICU住院时长及总住院时长等,对上述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构建列线图。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362例患者,根据最终是否行机械通气分为经鼻高流量组(HFNC组)及失败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组(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NIPPV组)。将两组患者基线资料进行单因素及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后,结果表明APACHEⅡ评分(OR=1.323,95%CI:1.818~1.483)、ROX指数(OR=0.371,95%CI: 0.226~0.609)、总住院时长(OR=1.097,95%CI:1.003~1.200)及合并急性呼吸衰竭(OR=2.456,95%CI: 1.368~4.506)是决定患者是否行机械通气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上述独立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通过评估及验证模型显示,该模型的拟合优度R2为0.892,C-index为0.985;模型的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拟合较好,列线图与各独立影响因素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85、0.959、0.899、0.656和0.576,表明该模型比单独指标预测风险效能更高;决策曲线分析也显示出该列线图具有极高的临床获益性。结论影响经鼻高流量患者是否行机械通相关因素较多,本文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后将最具有价值的指标联合,建立了预测性能较好的评估患者风险的列线图,可进一步为临床医生提供简单有效的预测方法,提高患者的预后。

  • 标签: 高流量氧疗 机械通气 列线图 预测模型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高流量(high-flow nasal cannula, HFNC)对中度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效果及插管率的影响。方法该研究为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入住苏州大学附属常熟医院重症医学科的中度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排除重症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意识障碍、存在无创通气(non-invasive ventilation, NIV)禁忌、需要紧急插管、拒绝插管、年龄<18岁及妊娠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HFNC组和NIV组,治疗过程中需要气管插管判定为治疗失败。记录患者治疗后1 h、6 h、12 h、24 h、48 h时生命体征、ROX指数、血气分析指标、超声参数以及气管插管率。采用Kaplan-Meier方法绘制生存曲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结果共91例患者纳入研究,HFNC组46例,NIV组45例,两组患者治疗后PaO2/FiO2较基线均有明显升高(P<0.05),NIV组1 h及24 h呼吸频率较HFNC组降低(P<0.05),两组其余各指标在各相同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FNC组治疗失败率为52.2%,NIV组为48.9%,生存曲线显示两组间插管率及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0 h时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是舒张末期右心室与左心室比值增加(OR=1.044,95%CI: 1.012~1.077),APACHEⅡ评分较高(OR=1.082,95%CI: 1.006~1.163),膈肌移动度升高(OR=0.341,95%CI:0.165~0.704)为治疗成功的保护因素;1 h时的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是肺部超声评分(OR=1.353,95%CI: 1.034~1.772)及舒张末期右心室与左心室比值(OR=1.097,95%CI: 1.038~1.159)增加,PaO2/FiO2较高(OR=0.929,95%CI: 0.884~0.977)、ROX指数较高(OR=0.524,95%CI: 0.332~0.826)、膈肌移动度升高(OR=0.119,95%CI: 0.030~0.476)为治疗成功的保护因素。结论在中度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HFNC与NIV均可改善患者合,两者在插管率和病死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过程中监测超声参数可能更有助于早期评估HFNC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高流量氧疗 中度急性呼吸衰竭 超声 气管插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患者患有重症肺炎需要开展经鼻高流量湿化系统治疗时,为其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本院纳入研究的40例经鼻高流量湿化系统治疗老年重症肺炎患者(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分组,对照组(一般护理),观察组(针对性护理)。结果:实施后经对比,观察组不良情绪指标、护理依从性指标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对照组护理方案,针对性护理效果更好,患者情绪稳定,配合度更高,研究有较大价值。

  • 标签: 老年重症肺炎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系统 针对性护理 不良情绪 护理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