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关注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我们不光要关注普通儿童,更需要关注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同时《纲要》又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由此可见,教师单方面的对有特殊需求的儿童进行教育是不行的,家园合作、共同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要了解有特殊需求的儿童及其家长的特点,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与沟通策略,才能促进这类幼儿有效的发展以及健康的成长。

  • 标签: 沟通 特殊需要 家园共育
  • 简介:摘要:特需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是特需儿童教育的重要内容。社会交往是社会活动开展的基础,也是发展的必要途径。此次研究以特需儿童为对象,对特需儿童社会交往能力培养措施进行创新,并在实际教学中加以实践,以期为相关工作开展提供参考。

  • 标签: 特需儿童 社会交往能力 实践活动 经验提炼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权意识的提高,特殊需要儿童的教育权利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融合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旨在为特殊需要儿童提供与普通儿童相同的教育机会,促进其融入普通教育环境和未来的社会生活。在融合教育背景下,特需儿童的干预策略成为了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

  • 标签: 特需儿童 干预策略 融合教育 教育背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特需留察输液患儿及家长的心理状态,同时给予相应的心理支持。方法我科2011年8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2600例留察输液病人中随机选择患儿及家长各100例,采用交谈式调查,根据其不同的年龄及不同的心理状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0例患儿家属中焦虑76例,占76%;紧张63例,占63%;恐惧38例,占38%;急躁23例,占23%。100例患儿中婴儿期的患儿对疼痛及环境陌生不敏感;幼儿期的心理特点主要为恐惧;学龄期前后的患儿主要的心理特点为紧张。结论在特需留察输液时,针对患儿及家长开展心理护理,可减轻患儿对医院的恐惧感,进一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增加患儿及家长的满意度。

  • 标签: 患儿 输液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学前融合教育是一种让特需幼儿与普通幼儿在普通幼儿园中共同学习的教育形式。良好的家园沟通对提高学前融合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融合教育背景下特需幼儿的家园沟通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提出了家园沟通的基本原则及有效策略,以期加强家园沟通,提升融合教育质量,促进特需幼儿发展。

  • 标签: 学前教育 融合教育 家园沟通 特需幼儿
  • 简介:摘要:普特融合特需儿童个别化支持的实践探索与研究致力于探讨如何为特殊需求的儿童提供有效的教育支持,提高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质量。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从多个角度探讨这一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普特融合特需儿童个别化支持具有有效性,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未来研究方向包括加强家校合作、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等。

  • 标签: 普特融合 特需儿童 个别化支持 融合教育 评估与干预
  • 简介:摘 要:3~6岁是幼儿各种行为能力迅猛发展的年龄,在这一阶段,幼儿有初步的社会规则和行为规则的认识,有直接简单的行为判断能力,喜欢与同伴一起玩耍,对父母有强烈的依恋情感,对经常接触的人也能形成亲密的关系,且自我意识强,不能区分自己和他人的需求。其中,特需儿童的社交能力发展弱于普通儿童,他们的自我中心意识更为强烈,规则意识和自控能力更弱,情绪往往不受控制,也不懂得与同伴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为更好地促进特需儿童发展,本研究选取一名特需儿童进行跟踪观察,根据幼儿的表现,家园合作采取适当的教育措施,记录其社交方面的前后变化,采集数据并进行分析研究。

  • 标签: 家园合作 特需儿童 双向融合 社交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特需门诊病人的护理需求,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117例特需门诊患者从护理需求进行调查。结果护理服务在特需门诊就诊原因中样占了87.2%,患者对检查地点、要点的指导以及抽血等操作技术娴熟的需求较高。结论特需门诊病人对护理需求主要在人文环境,医院应加强护理人员的语言文明和热情服务的培训;合理安排病人的治疗和护理时间;配合护理人员娴熟的护理技术、尽可能满足病人需求。

  • 标签: 特需门诊服务满意度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在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下,人们生活品质和环境发生巨大变化,这给教育事业发展提供良好条件,国家也加大扶持力度,其中,特殊教育得到社会广泛关注,融合教育理念出现,在教育领域中广泛应用,更多特殊儿童可以在普通学校中接受平等的教育。本文以音乐课堂活动的心理治疗意义为重点,深入探讨音乐课堂活动对特殊儿童心理治疗策略,具体内容如下。

  • 标签: 融合教育 音乐教育 特殊儿童 心理治疗
  • 简介:我院特需病房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的大环境下,随着医院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改革的深化及国内外开放的扩大,在原有病房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目前特需病房建设尚处初创阶段,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去探索对特需病房及其护理特色的研究,是加强特需病房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方面。我院特需病房共有床位64张,自1998年8月~1999年8月共收治了341名住院病人,通过实施系统特色服务收到满意成效。

  • 标签: 医院管理体制 病房护理 心得 市场经济体制 特需病房 病房建设
  • 简介:一是适用于少数民族的特需品,主要包括针纺织类、服饰类、日用杂品类、家具类、文体用品类、工艺美术品类、药类、生产工具类、清真食品类等十类产品;二是适用于少数民族生产生活必需品,仅指日用百货(各种棉、麻、毛、丝、皮等天然纤维和人造纤维的纺织品、服装;各种皮革、橡胶和塑料制品;簿、册、纸张、笔等各种文教用品以及玩具、体育器材和工艺美术品;钟表、照相机、缝纫机、自行车、日用五金;各种家用电器以及瓶装的药品,搪瓷、陶瓷、玻璃器皿、铝制品等)以及日用杂品,

  • 标签: 日用杂品 特需商品 塑料制品 文体用品 工艺美术品 纺织类
  • 简介:【摘要】区域游戏是深受特需幼儿喜爱的活动之一。爱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在区域游戏活动中,教师可以锻炼幼儿的社会能力,促进幼儿身心的有效发展,让特需幼儿感受到游戏的快乐,帮助特需幼儿获得情感的满足。教师要重视区域游戏的引导作用,落实陶行知“六大解放”思想,丰富幼儿的社会技能,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发展幼儿积极探索的意识,鼓励特需幼儿自主发现、自主创造。在区域游戏活动中,教师要引导特需幼儿主动与同伴和教师进行互动,培养特需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

  • 标签: 幼儿园 特需幼儿 交往能力 兴趣 引导 因材施教
  • 简介:摘要:近年来,融合教育的概念不断被大众熟知,相关法规政策也陆续出台支持。国家在《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 中,明确提出了特殊教育的主要工作任务:帮助普通幼儿园创造条件,接纳残疾儿童。而融合教育要求普通学校进行资源重组与整体变革,这对我们乡村幼儿园及教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本文立足幼儿园融合教育背景下,深入探究特需儿童的需求,通过一些案例的分析提出具体的支持策略。幼儿园从环境创设、师幼互动、家庭共育三方面入手,开展实践研究。

  • 标签: 融合教育 特殊需要儿童 支持策略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融合教育的推进,特需儿童在幼儿园中逐渐增多。针对特需儿童的发展需求,亲子游戏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本文以融合教育背景下的亲子游戏对幼儿园特需儿童的发展意义为出发点,探讨了亲子游戏的教学策略,并提出了结合特需儿童的个体差异进行游戏设计、重视亲子互动、创设多元化的亲子游戏环境以及及时跟踪和评估特需儿童的游戏发展情况等四个方面的具体措施,以期提高特需儿童的综合发展水平。

  • 标签: 融合教育 亲子游戏 特需儿童 教学策略 发展意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继上海公立医院剥离特需医疗服务后,北京也将进一步削减公立医院特需服务。北京市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既要加强监管,完善绩效考核,让公立医院更多致力于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也要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让公立医院不依赖药品、检查和特需医疗服务,就能弥补基本医疗收入亏空,让医生提供基本医疗就能获得体面的收入。

  • 标签: 特需医疗服务 基本医疗服务 公立医院 引发 医疗收入 特需服务
  • 简介:摘要:随着教育的改革,融合教育逐渐发展成为特需儿童主要的教育形式。通过将融合教育渗透到普通学前教育过程中,可以让特需儿童有更多的机会和普通儿童进行互动交流,能够提高他们语言、社交以及团队意识,这对于提高特需儿童的综合素养有着积极的影响。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在当前融合视角下的特需儿童教育中,幼儿教师应该积极地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不断地完善教育理念和方法,全面提升开展特需儿童融合教育的教学素养,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融合视角下特需儿童教育的发展。

  • 标签: 智趣理念 体感游戏设计 特需儿童 促进作用
  • 简介:特需服务是我园围绕“优质教育每一天,优质服务每一刻”的承诺,从关注幼儿的需求出发,推出的为家长排忧解难的新举措。通过设立“特需服务卡”,并在园内各部门畅通流转,使家长的实事需求,在第一时间得到有针对性的解决,体现“特事特办”、“急事急办”、“难事众办”的服务宗旨,成为为幼儿、家长提供优质教育服务的绿色通道。

  • 标签: 优质服务 应用 设计 优质教育 服务宗旨 绿色通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科特需病房护理的服务模式。方法我院的妇产科特需病房中总共有16张床位,在选择护理人员的时候要求要内心充满阳光,最主要的是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并且还有具有创新和爱岗敬业精神。在产科特需病房开设之前,医院护理部要提前通知各科室的相关护理人员,给予其充足的时间复习,以考试与科室推荐的方式相结合,最终选取其中的10名具有高素质的专业护理人员。然后再与产科普通病房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观察两种不同护理方法下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我院的产科特需病房自2011年10月开设至今,孕妇及其家属对特需病房的护理的满意度达到了100%,收到了很多的表扬信和锦旗,入住率每年都在上升,而普通病房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只有80%。所以,我院扩大了产科特需病房,将原来的10张床位增加到了现在的16张,并进行了分区管理。结论产科特需病房自开设以来在全院引起了强大的反响,护理人员的素质在不断的提高,为了更好的在特需病房服务,很多的护理人员主动去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练习,这使得全院上下的护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并且各临床科室在本科室的影响下也先后设立了特需病房。由于其护理服务质量的提升,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满意度大大提高,在社会上也同样引起了不俗的反响,与此同时,还使得医院的发展变得更加的高速。因此,特需病房护理服务模式值得在各大医院进行推广。

  • 标签: 产科特需病房 护理服务 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