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继非典与中东呼吸综合征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于 2019年末爆发。疫情的扩散给居民生活与国家经济等社会的方方面面带来了严重的打击。各地政府都在全面推进疫情防控,防控力度持续加大,但疫情仍然复杂且严峻。面对高暴露风险和心理压力,管理工作较为困难。结合实际的工作,文章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区管理与护理进行探讨,旨在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思路。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病区管理 患者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新生儿病区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研究效果。方法 选取 2019 年 3 月 -2020 年 3 月我院需进行护理的新生儿 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的方法,研究组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结果 研究组实施风险管理后 ,护理缺陷和护理问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 在新生儿病区护理中,运用风险管理护理,能够提高护理工作服务质量,降低护理缺陷发生情况,从而提高了新生儿家属的满意度,在临床上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新生儿病区 护理风险管理 研究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 优质护理管理在社区病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 方法:选取社区医疗中心于 2019 年 1 月到 2020 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将网格化管理模式运用于新冠肺炎病区管理,可以提高医院对重大突发传染病疫情的快速响应速度以及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有效提高病区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能力,保证了医疗护理安全,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现将我院网格化管理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区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总结,为抗疫期间的病区管理提供经验和参考。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网格化管理 隔离病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磁性护理在病区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于2018年1月在病区质量管理中开展磁性护理干预,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患者实施病区质量管理的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2018年2月~2019年1月期间病区质量管理实施磁性护理干预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评分及护理人员自我效能评分等。结果:实验组患者采取磁性护理后,出现2例跌倒、1例非计划拔管、1例压疮、1例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后,出现5例跌倒、3例非计划拔管、2例护理差错、2例压疮、2例失禁相关性皮炎、3例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具有差异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护士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护理人员自我效能书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护理后护士对护理模式的认可度对比具有差异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在病区质量管理实施磁性护理干预,可减少护理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提高护理人员自我效能,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 标签: 磁性护理 病区质量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探讨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肺炎疫情期间普通病区关于陪人的管理措施,制定陪人管理制度,规范陪人管理。目的:保证疫情期间病区医疗秩序的正常运行,促进患者康复;预防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肺炎疫情蔓延,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医务人员健康,保证护理工作有序进行;发挥医院管理在疫情防控中的关键作用,从而促进科室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

  • 标签: 新冠疫情 陪人 管理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o19,COVID-19 )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传染病,对人群普遍易感,相继报道中也有儿童感染病例,而我院做为儿童专科定点救治医院,为了保证科室医务人员“零感染”,做好疫情期间科室有效防控至关重要。结合相关文献,院级文件,科室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本文将从科室误收新冠肺炎应急预案、培训与考核、病区管理、人员管理、物资管理五个方面总结疫情期间儿内科普通病区的防控管理策略分享。

  • 标签: 新冠肺炎 儿内科 有效防控 病区管理
  • 简介:【摘 要】在新冠疫情期间,医疗机构要严格执行上级部门下达的要求,实行完善的管理制度,才能更好的防控疫情,保障医务人员及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病区是医疗机构防疫的核心区域,需要加强消杀管理,全面消毒杀菌处理,才能保证病区的安全性,为患者提供安全的治疗环境。本文主要从新冠肺炎疫情的角度入手,围绕医疗机构病区展开研究,先概述病区消杀管理的重要性,接下来研究疫情期间医疗机构病区消杀管理,最后提出合理的病区管理措施,希望为疫情防控提供一定帮助。

  • 标签: 新冠肺炎 疫情期间 医疗机构 病区 消杀管理
  • 简介:[摘 要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在武汉及其周边地区出现的一种新发传染病,日益增多的疑似及确诊患者给医院在救治和感染防控上增加了不少压力,临时隔离病区的筹建与管理是确保救治成功的关键环节。隔离病区清洁区是医务人员工作及生活的主要区域,规划好清洁区的布局流程,防止病区交叉感染是院感防控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从清洁区的布局、流程管理、环境清洁与消毒、物资管控等方面做了探讨。

  • 标签: [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隔离病区 清洁区 感染防控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索在收治新冠肺炎( COVID-19)患儿 的隔离病区实施可视化管理措施后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 COVID-19隔离病区 28例确诊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患儿 进入隔离区的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14 例,对照组病房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病房实施可视化管理。比较不同管理措施下两组患儿 家属 对于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家属 对于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 (85.7%) 显著高于对照组 (71.4%) ,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 COVID-19隔离病区实施可视化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改善患儿家属 的护理满意度,因此可视化管理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COVID-19,隔离病区,可视化管理,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估护理风险管理在血管外科病区中的运用价值。 方法: 将我院血管外科收治的 114 例血管疾病患者分成对照组、风险组,予以常规护理、护理风险管理。 结果: 风险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 0.05 );风险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用于血管外科病区,可抑制护理风险事件的形成,并提升血管外科护理质量。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血管外科病区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血管外科病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本地医院 2018-2019 年间接待的 8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不同程度病症不同病因对其进行分组研究,采用风险管理治疗血管外科病的作为实验组,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各为 40 例,并对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及程度进行记录进行对比。由对比结果可知,实验组患者治疗过程较为顺利,患者痊愈率比较高,而对照组痊愈率明显比实验组要低。因此可得出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血管外科病区的应用成效明显,极为有利于血管外科患者的恢复。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血管外科病 应用价值 实验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生儿病房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于我院儿科收入并治疗的88例新生儿,将其随机分为常规对照组和护理干预组,每组各44例,常规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护理,护理干预组给予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新生儿护理效果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对比两组新生儿护理效果,护理干预组发生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6.8%)明显小于常规护理组(31.8%);比较两组家属对护理质量和护理效果的满意度,护理干预组的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对照组。结论:在新生儿病房护理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提高家属的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促进新生儿康复,进而保护新生儿生命健康。

  • 标签: 新生儿护理 护理风险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疫 情 期 间 普通病 区 管理策 略 。 方法 :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 2020 年 2 月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普通病房内医护人员职业防护相关问题及 5 0 例非病毒暴露环境下患者的管理情况展开评估,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 结果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普通病区内存在的问题有: 1. 疫情期间忽略医护及患者的心理压力; 2. 普通病区医护人员的防护意识欠佳; 3. 医院护工对公共区域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不当; 4. 患者遵医嘱行为差,自我防护意欠佳; 5.“ 一患一陪护 ”及 “限时探视 ”制度落实不到位。 结论: 1. 新型冠状病毒传播能力强,人群普遍易感,在日常医疗工作中发现的上述不足之处均是导致新型冠状病毒人际传播的潜在危险因素; 2. 针对上述问题的及时整改,可能对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起帮助作用。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普通病房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医疗机构病区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方法:分析本院在2019年10月-2019年12月期间病区药品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当其出现药物存放混乱等不良现象时,本院设立相应质控小组来进行问题整改,观察实施后药品管理成效。结果:将规范化管理引入药品管理当中,能够有效降低药品管理当中出现药物混放等不良现象的几率,实施前后差异明显,(P

  • 标签: 医疗病区 药品管理 存在问题 整改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COVID-19)疫情下,探讨加强普通病区对患者陪护的管理,从而为普通病区的精细抗疫 提供参考。 方法 对某大型综合三甲医院普通病区神经内科在防控新冠肺炎过程中,如何加强患者陪护的管理措施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入院告知、门禁管理、期间管理、健康监测和探视。 结果 截止目前,某院普通病区陪护管理井然有序,患者、家属、陪护依从性显著提高到100%,疫情期间无护理不良事件及投诉,未发生院内感染事件。 结论 普通病区的疫情感染管理也很重要,如加强陪护管理,是精细抗击突发疫情的重要环节之一,能有效保护普通病区医护人员的安全,保障患者及家属的安全,杜绝院内交叉感染,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就医环境。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COVID-19) 陪护管理 普通病区 疫情
  • 简介:[摘要]随着疫情下全面复工,综合医院面临着流动人员增加、住院患者增多,院内交叉感染风险增大的问题。如何做到为患者提供积极救治服务,同时防止新冠肺炎在医院内的传播感染,是医护人员值得思考的难题。为有效控制疫情蔓延,普通病区应加强病室管理,加强防控力度,不仅仅针对住院患者进行新冠肺炎筛查,对陪护的管理监测也尤为重要。

  • 标签: []普通病区 新冠肺炎 陪护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产科病区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和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入院的200例产科病区患者,并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护理安全管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观察其中的护理不安全因素,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结果:产科病区护理不安全因素包括了管理因素、人为因素、技术因素、医源性因素和其他因素。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明显更好,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产科病区 护理不安全因素 护理安全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心内病区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对护理质量指标的影响。 方法: 选取 2018 年 11 月 -2019 年 11 月我院心内科室收治病人 84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2 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病人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都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在心内病区采用护理风险管理能够使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减少和提高病人的满意度,使整个心内科室的护理质量得到提高。

  • 标签: 心内病区 护理风险管理 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