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医院病区医院感染管理的有效办法。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主要成员为我院在2020年1月份至2020年12月份收治的200例住院的病人。对照组为2020年1月份至2020年6月份期间于我院未实施明确的医院感染管理的阶段,这期间护理人员对病区医院感染提供常规的管理。实验组为2020年7月份至2020年12月份于我院实施医院感染管理的阶段,这期间的护理人员对医院病区内医院感染进行了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比较其感染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于两组病人进行了不同的护理管理模式后发现实验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更高,院内感染率更低,显示P

  • 标签: 医院病区 医院感染 有效办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病区开展全科护理技术对病区的护理质量带来的实际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入院时间为2020年4月~2021年4月接诊的所有患者中,筛选出择期手术且符合本次探究标准的患者160例,将患者的入院序号完全打乱,选择随机摇号的方法进行分组,将其分为A组(n=80)和B组(n=80)。给予A常规病区护理,B组开展病区全科护理技术护理。在护理工作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分。结果:B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分优于A组,差异较大P<0.05。结论:应用病区全科护理技术对病区开展相关护理工作,能够提高病区的整体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病区 全科护理技术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外科病房整体的护理安全管理,除了护士的经历和经验问题外,还受人力资源不足、安全意识、工作态度等因素的影响。加强护理人员专业培训和讲座,建立报告制度和护理安全监督队,加强新晋护士的管理,加强新护士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护理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减少安全事件的发生。

  • 标签: 外科病区 综合护理 安全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心内病区是医院的主要部门,是治疗和护理重病患者的一个复杂而繁琐的部门。心内病区有许多老年人患有复杂而多变的疾病,需要进行手术干预或使用高危药物,这大大增加了该病区管理的安全风险。解决安全事故的各种原因,患者管理管理方面的问题,提高护理质量,预防严重事故。制定和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模式,以提高心脏病患者护理的质量指标,为患者的健康提供有力的保障,并为其康复提供便利。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要求,切实加强医院的组织领导和医院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防控策略,认真落实管控措施,按照坚持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要求,全面掌握医院住院病区疫情防控工作现状,加强日常监管,进一步明确防控工作职责,切实做到工作到人、职责到人、责任到人,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

  • 标签: 常态化 疫情防控 病区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科病区管理中应用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后的效果。方法:平均将90例骨科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5例,比较两组不同质量管理形式后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负性情绪、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有关专科护理、基础护理、安全防范、病房管理、文书记录以及人文关怀方面的质量评分、SAS、SDS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面质量管理对于提高骨科病区护理管理质量,减轻骨科患者不良情绪,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有积极作用,能够显著提升患者对于护理管理的满意度。

  • 标签: 骨科 病区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 管理效果
  • 简介:摘要:德尔塔,俗称印度变异病毒,已知的严重畸形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两变种之一。2020年10月5日在印度首次被发现,是一个双突变变体,该病毒已传播至132个国家和地区,主要通过飞沫、气溶胶及密切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切断传播途径的有效方式包括正确有效的防护、限制出行及人群聚集。为切实做好孕产妇德尔塔病毒感染的防控工作,依据政府和卫健委颁布的现有法规、制度和《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制定相关管理措施。本文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救治医院的产科病区管理角度,对产科疫情防控相关工作进行全面精细化管理,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保障母婴及医务人员安全。

  • 标签: 德尔塔病毒 产科 管理 防控
  • 简介:摘要:德尔塔,俗称印度变异病毒,已知的严重畸形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两变种之一。2020年10月5日在印度首次被发现,是一个双突变变体,该病毒已传播至132个国家和地区,主要通过飞沫、气溶胶及密切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切断传播途径的有效方式包括正确有效的防护、限制出行及人群聚集。为切实做好孕产妇德尔塔病毒感染的防控工作,依据政府和卫健委颁布的现有法规、制度和《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制定相关管理措施。本文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救治医院的产科病区管理角度,对产科疫情防控相关工作进行全面精细化管理,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保障母婴及医务人员安全。

  • 标签: 德尔塔病毒 产科 管理 防控
  • 简介:摘要:护理职业风险预防管理工作是主要指管理者对其护理业务工作领域中已经存在了的实际或潜在着的重大风险事件成因及相应预防应对方法等的客观识别、评价,并在实践中寻求有效处置及对策方案和实施科学有效管理。在实际护理职业工作实践中,风险被充乐用在其工作活动的几乎方方面面,尤其特别是门诊普外科,因为这里病人数多、病种多急症多、变化更快,存在矛盾的矛盾风险又更大,更容易造成发生各类护理医患纠纷。因此,我科领导班子决定认真吸取总结过去的种种失败经验教训后重新开始大力实施护理和风险监控管理,并先后取得出了其他一些重要成绩。

  • 标签: 临床 护理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母婴同室病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安全管理策略。方法 选择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在本院母婴同室病区收治的103例产妇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个性化安全管理。探讨两组产妇风险事件发生率与满意度指标变化。结果 研究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个性化安全管理能显著降低产妇风险事件发生率,并提升其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母婴同室病区 "新冠肺炎"疫情 安全管理 风险事件发生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Omicron(奥密克戎)上海高发期间的护理管理经验。方法:查阅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生及以往关于流行病护理管理相关文献资料, 回顾自3月份以来借鉴各科室及本科室执行隔离管控方面的护理管理经验,从区域划分、感控培训、工作流程、人员管理四方面入手,制定相关护理方案。结果:疫情期间,未发生人员感染(人员包括医护人员、病人、陪护及卫生员)。结论:通过成立科室疫情督导小组,及时调整管控方案,科学调配医护人员,加强医护人员培训并及时向病人及家属进行疫情知识健康宣教,在疫情防控方面颇有成效,为日后临床出现传染性疾病防控做好护理管理工作提供相关的临床经验。

  • 标签: Omicron(奥密克戎)高发 疫情防控 护理管理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十二病区2021年度SAP患者的敏感指标进行总结。方法:选择2021年12病区收集的61例留置胃管患者进行观察,根据四个季度的发生率,对出现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敏感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比采用连续性鼻饲喂养方式与间断性鼻饲喂养方式对SAP影响差异较小(P>0.05);但根据患者性别、年龄及照顾者年龄及受教育水平、营养供给方式进行评估,对SAP影响较大(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十二病区2021年度SAP患者的敏感指标进行总结。方法:选择2021年12病区收集的61例留置胃管患者进行观察,根据四个季度的发生率,对出现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敏感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比采用连续性鼻饲喂养方式与间断性鼻饲喂养方式对SAP影响差异较小(P>0.05);但根据患者性别、年龄及照顾者年龄及受教育水平、营养供给方式进行评估,对SAP影响较大(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疫情常态防控机制下,患者陪护使用电子陪护证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对患者陪护使用电子陪护证进行管理,统计2个月的病区内运行中陪护入院建档时间、出入门禁登记时间、记录体温时间、梳理需要核酸复查者的时间等,对比使用前后的效果,并分析相关错误率及医患的满意度。结果:电子陪护证的使用,节约了病区管理人员的时间,提高了陪护进出大门运行效率,护士、患者及陪护的满意度提高。结论:电子陪护证的应用,提高了目前疫情常态化病区封闭管理效率,可以在综合性医院推广应用。

  • 标签: 疫情常态化  病区封闭管理  电子陪护证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新冠肺炎病区对护理人员实行程序化管理的效果。方法:从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发热二病区2020年1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新冠肺炎患者中随机抽取58例患者,经计算机数字抽样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实验组(29例)与参照组(29例),参照组护理人员采用常规管理方案,实验组护理人员采用程序化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护理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率与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新冠肺炎病区 护理人员 程序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由于当前的医护人员众多,对于医护的管理模式直接关系到医护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对于护士的分层管理是当前很多医院的有效的管理方式,分层管理能够对护士进行高效的应用调配,同时结合目标管理的特点,实现对耳鼻喉科患者的高质量护理。方法:选取2020-2021近两年的患者进行护理实施对比分析,结果:经过分层管理结合目标管理优化护理后,护理效果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可以看出,对于目标管理和分层管理的有效应用,需要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以及护士的资质等进行综合的判断,最大程度的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对患者开展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服务,有效的提升对患者的疾病的治疗,提升患者在医院降低发生风险的能力,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护士分层管理 结合目标管理 耳鼻喉科病区 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由于当前的医护人员众多,对于医护的管理模式直接关系到医护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对于护士的分层管理是当前很多医院的有效的管理方式,分层管理能够对护士进行高效的应用调配,同时结合目标管理的特点,实现对耳鼻喉科患者的高质量护理。方法:选取2020-2021近两年的患者进行护理实施对比分析,结果:经过分层管理结合目标管理优化护理后,护理效果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可以看出,对于目标管理和分层管理的有效应用,需要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以及护士的资质等进行综合的判断,最大程度的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对患者开展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服务,有效的提升对患者的疾病的治疗,提升患者在医院降低发生风险的能力,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护士分层管理 结合目标管理 耳鼻喉科病区 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外病区手术患者安全管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择取80例我院普外科自2021年8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患者进行试验探析,并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予以常规护理管理,试验组40例予以护理风险管理,探析两组意外事件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经统计,试验组意外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二者之间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护理风险管理法运用于普外病区手术患者安全管理过程中,有效降低各种意外事件发生几率,进一步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普外病区手术 安全管理 临床应用效果
  • 作者: 徐建娜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2-10-19
  • 出处:《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2021年3期第19卷
  • 机构:松原市中心医院(松原市儿童医院) 吉林  松原  138000
  • 简介:【摘要】目的 对病区药房药品质量管理问题和改进措施展开系统研究。方法 将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病区药房作为统计对象,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命名为对照组(常规管理),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命名为实验组(规范化管理)。两组记录次数均为88次,对比规范化管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药品摆放不合格、无专人管理、特殊药品管理不合理、储存条件不正确、数量不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规范化管理应用于病区药房药品管理中,可使药品管理水平提升,可确保药品与用药的安全性。

  • 标签: 病区 药房 药品质量管理 问题 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