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药师参与病区药事管理质量考核的实践与效果。方法:选取病区用药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用药管理,观察组进行药师参与病区药事质量考核管理,对比管理质量评分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管理质量评分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师参与病区药事管理质量考核可以提高管理质量评分,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药师参与病区药事管理 质量考核 实践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心内病区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对护理质量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收诊的200例心内病区住院患者作为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研究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统计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记录护患纠纷及护理投诉事件发生情况,另调查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①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vs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护患纠纷及护理投诉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vs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98%vs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内病区采用护理风险管理能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科室整体护理质量。

  • 标签: 心内病区 风险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 要 目的:探讨环节管理在儿科病区护理病历质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0月-2024年2月我院儿科病区接收的50例患儿,抽签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进行常规质控和环节管理,每组25例。对两组患儿病历缺陷、护理病理评分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病历缺陷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病历终末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病区护理病理质控中采取环节管理能提高病历书写质量,提高病历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清晰记录各项护理措施,预防护理纠纷,有诸多应用意义。

  • 标签: 儿科 环节管理 护理病历质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对感染科病区进行5s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感染科病区护理人员6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管理,观察组进行5s管理,对比组间的护理操作规范执行率和护理差错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操作规范执行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差错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感染科病区进行5s管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操作规范执行率,减少护理差错出现。

  • 标签: 感染科病区 5s管理 护理操作规范执行率 护理差错发生率
  • 简介:【摘要】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患者需求的日益提高,骨科病区护理质量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旨在探讨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在骨科病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及其作用,以期为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 标签: 全面质量管理 骨科病区 护理质量管理 服务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部门联合运用PDCA循环在病区麻醉药品、精一药品管理过程及取得的效果。方法:本院于2021年1月~2021年12月对病区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进行多部门联合运用PDCA循环管理,比较管理前后的指标。结果:保险柜粘贴统一标识由管理前的36.36%上升至100.00%;逐日清点记录合格率由管理前的0.00%上升到100.00%;专用处方领取及发放由管理前的0.00%上升至100.00%;专用处方合格率由管理前的76.00%上升至95.00%;未固定基数的当日尚未使用的药品管理管理前的0.00%上升至100%;安瓿的追踪管理合格率由管理前68.42%上升至100.00%;手术室相关监控视频保存期限仍小于180天。结论:多部门联合运用PDCA循环对病区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可有效发现管理存在的问题,能对问题进行综合管理,提高管理的规范性,提升医疗机构质量管理体系安全性,值得推广。

  • 标签: [] 联合   PDCA循环    病区    麻醉精神药品
  • 简介:摘要:目的:为达到提高眼耳鼻喉科病区护理管理质量的目的,本文着重探讨了品管圈护理管理的效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共选取144例患者进行对比实验,均为眼耳鼻喉科所收治,采取盲抽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2例患者,前者沿用常规护理模式,后者实施品管圈护理管理手段,对两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比较。结果:此次研究数据表明,观察组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与此同时相比对照组,观察组对护理工作整体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在眼耳鼻喉科病区护理管理中应用品管圈模式可有效改善整体护理质量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品管圈 眼耳鼻喉科 护理管理质量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在心内科病区高危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心内科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间20例接受高危药品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高危药品管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管理)(高危药品管理检查110次)和观察组(持续质量改进)(高危药品管理检查115次),各10例,比较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规范存放率、口头医嘱不规范执行率、双人执行不规范率低于对照组,高危药品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心内科病区高危药品管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可减少高危药品管理工作失误,落实双人执行制度,提高管理质量与患者用药依从性,可推广。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高危药品 不规范存放率 双人执行不规范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研究结合新冠隔离病区工作实际,梳理分析应用的各种消毒方法,评估在不同场所、不同物品和不同要求下各种消毒方法的优势和弊端,探讨行之有效的消毒措施,采取集束化管理模式集合一系列有循证基础的消毒方法,根据其特性和使用范围及注意事项,取长补短,科学施策,指导在适合的场所,适宜的物品,正确选择使用最佳的消毒方法,避免过度消毒或消毒不到位等不科学的现象,从而整理制定出一套科学系统的集束化消毒方案。为完善隔离病区终末消毒技术方案提供新的管理思路和循证依据,提升医院感染防控水平。

  • 标签:  集束化消毒方法 隔离病区 终末消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精神健康问题在全球疾病负担中位列前十,据估计,目前全球有将近10亿人口受精神障碍困扰。抑郁症和焦虑症患者的数量正在急剧攀升,这些患者构成了开放心理病房的主要群体。他们的社会功能相对于重度精神疾病患者来说较为良好,但却比一般生理疾病患者在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方面表现出较弱的能力。因此,在日常治疗过程中,需要将医学专业知识与人文关怀紧密结合,以助于恢复他们的社会功能,提升自我效能,并增强人际交往技巧。

  • 标签: 精神卫生机构 开放式 心理病区 人文关怀护理
  • 简介:摘要:当前,医患纠纷与如何处理医患关系是社会热点话题,而改善医患关系的重点是加强医患沟通,通过角色转换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着想,分析患者心理,采用恰当的语言与行为为患者服务,使其受益。本文诠释医患沟通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病区的重要性,提出提升医患沟通技巧,以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高质量发展,解决医患之间日益激烈的矛盾。

  • 标签: 社区基层医院 住院病区 医患沟通 重要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应用微课联合赋能教学对提升中医科护理人员中医护理能力的作用效果。方法:选择1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并于2023年7月开始实施微课联合赋能教学,将2023年1—6月设为实施前,将2023年7—12月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人员中医护理能力、以及对教学方案满意度水平差异。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中医护理理论知识、中医护理技能操作、辨证施护能力、临床应对能力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人员对新教学法的满意度较实施前明显提升(P<0.05)。结论:微课联合赋能教学的实施有助于提升中医科护理人员的中医护理能力,提升教学满意度。

  • 标签: 微课联合赋能教学 护理人员 中医护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揭示围绕老年病区临终患者推进安宁疗护护理处置的临床效能。方法:2022年7月-2023年11月,将78例老年病区临终患者分两组,各39例,参照组常规护理处置,研究组安宁疗护护理处置,测算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PSQI评分指标,以及SCL-90评分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入睡时间评分指标、睡眠质量评分指标、睡眠时间评分指标、睡眠效率评分指标、催眠药物评分指标、睡眠障碍评分指标、日间功能障碍评分指标,以及睡眠总体效能评分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躯体化症状表现评分指标、人际关系敏感程度评分指标、强迫症状表现评分指标、抑郁情绪表现评分指标、焦虑情绪表现评分指标、恐怖情绪表现评分指标、敌对行为表现评分指标、偏执行为表现评分指标,以及精神病性行为表现评分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围绕老年病区临终患者实施安宁疗护护理处置,效能优质,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病区临终患者 安宁疗护护理处置 常规护理处置 临床效果 测算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介入护士与病区护士协同式疼痛护理在肝癌介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旨在探讨2023年1月-12月期间,从本科室介入科收集的126例肝癌患者中,分为接受传统护理组和接受微创介入护士及病房护士共同提供的协作性疼痛管理组。结果:在接受治疗的两组患者中,一组的疼痛评估和护理服务的满足程度都达到了(P<0.05)。此外,我们还发现,一组的治疗有效性达到了92.06%,而另一组的治疗有效性仅达到了69.84%。总之,我们发现,在接受治疗的两组中,一组的疼痛和护理服务的满足程度都达到了96.83%,而另一组的满足程序仅达到了73.02%,这些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研究发现,采取协同式疼痛护理方式,如由微创介入护士和病房护士共同实施肝癌介入术,可以显著降低疼痛水平,同时也可以极大地改善护理效果,因此有必要大力普及。

  • 标签: 协同式护理 肝癌介入 应用
  • 简介:摘要:目前,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工程项目发生了重大变化。工程项目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尤其是在施工管理层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为了提高项目施工现场管理的质量,确保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能够得到有效解决,确保整个建设项目的有序发展,有必要对工程项目采取正确的对策,并完善现场施工管理管理及涉及的相关改进计划。不难看出,管理人员在进行项目管理时,应根据项目的具体进展情况制定相应的改进方案,以促进项目建设的高效进展。

  • 标签: 工程管理 创新 施工现场
  • 简介:摘要:现如今,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各行各业都引入了先进的技术,以求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根据实际情况而言,在施工现场当中工作的工人大多都是农民工,自身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水平不高,对于安全和质量的意识也都比较淡薄,并在施工的过程中没有相应的防护技能,从而导致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加大。所以,在当前工程进行建设的过程当中,一定要运用现代管理的方式做好相应的安全监督工作,企业也要去了解能影响工程建设质量的因素是什么,从而在运用合理设备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降低了人员遇到危险的可能性,及时消除工程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

  • 标签: 工程管理 现场工程 创新管理
  • 简介:摘要:现场管理作为工程管理的核心环节,需要不断创新发展才能够把工程管理的内涵和效能提上来,进而为整个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因此,需要对工程管理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细致分析,找出其中的不足,挖掘现场管理创新的意义,做出行动去改善现状,充分发挥现场管理创新性的功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不断发展的需求。

  • 标签: 工程管理 工程建设 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