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胞食管(SCEC)患者临床治疗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1年2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2例SCEC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细胞食管治疗方法,结果2009年3月—2011年2月2年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细胞食管患者42例,生存率全部病例随访至2011年5月。放化组失访2例。放化组1年生存率72%,单放组1年生存率39%,放化组明显好于单放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SCEC是一种全身性疾病,食管病变长度,以及是否接受化疗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治疗时应采用以化疗为基础的综合治疗。

  • 标签: 小细胞食管癌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胞食管的临床特征、治疗措施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3例细胞食管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普通组和综合组,普通组36例行常规手术治疗或放射治疗或化疗,综合组57例在常规手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放化疗等进行综合治疗,最后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存期。结果综合组近期临床疗效有效率为66.67%,显著高于普通组85.9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0.01);综合组中位生存期达到(18.3±2.4)个月,而普通组中位生存期仅(6.7±1.5)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0.01)。结论在全面评估患者病情的基础上,采用有效的措施对细胞食管患者进行综合治疗,疗效显著,可延长患者生存期,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小细胞食管癌 综合治疗 分析
  • 简介:目的分析手术治疗原发性食管细胞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4年8月至2006年6月26例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细胞患者,所有患者均随访1~5年,对手术治疗后的效果,患者1、3、5年生存率进行观察.结果26例食管细胞患者后术后TNM分期Ⅰ期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6/6),66.67%(4/6),33.33%(2/6).TNM分期Ⅱ期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2.86%(6/14),7.14%(1/14),0(0/14).TNM分期Ⅲ期生存率分别为33.33%(2/6),0(0/14),0(0/14).患者死亡原因均为肿瘤转移至肝、等部位.结论原发性食管细胞预后极差,外科手术是治疗I、Ⅱ期病例的主要治疗手段,术后化疗可提高疗效;对于Ⅲ、Ⅳ期病例,则应以化疗和放疗为主要治疗手段.

  • 标签: 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 手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诊断为早期非细胞肺癌患者的门淋巴结(LN)内癌细胞微小转移发生发展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共收集33例临床分期为Ⅰ期和未经过任何术前治疗的非细胞肺癌患者的182枚淋巴结,每枚LN切取4个不同层面8um厚切片,用抗上皮细胞抗原的Ber-Ep4特异性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同时行常规病理染色进行对照。在常规病理石蜡切片为阴性的LN中显微镜下发现一个或多个Ber-Ep4染色阳性的细胞则判定为微小转移阳性淋巴结。统计比较方法为卡方检验(x2),结果发现9例患者(27.3%)的21枚(11.5%)发现门淋巴结微小癌细胞转移灶。其中5例(15.2%)常规病理石蜡切片阴性的门淋巴结Ber-Ep4免疫组化染色发现有微小转移灶,另有4例患者(12.1%)常规病理多层面切片染色和Ber-Ep4免疫组化染色均发现有微小转移灶。7例Ib期(N0)和2例Ia期(N0)患者上升为IIa或期IIb(N1)。33例临床诊断为早期肺癌患者cTNM、pTNM分期IIb期阳性率大于IIa期分别为15.2%、12.1%。结论病期愈晚,门LN微小转移愈多见,早期非细胞肺癌Ber-Ep4免疫组化染色可发现门LN微小转移,且较常规病理多层切片更易于发现LN中微小转移灶。

  • 标签: 肺癌 肺门淋巴结 微小转移 免疫组化染色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高场强MRI动态增强扫描对细胞与肝硬化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1例临床诊断为肝硬化的MRI资料,均行T1WI、T2WI和T2WI压脂平扫,17例行Gd-DTPA动态增强T1WI扫描。结果15例见再生结节,11例见退变结节,6例见原发细胞。再生结节为肝内弥漫的小于1cm结节状病灶,T1WI呈等或略高信号、T2WI呈略低信号影;细胞为直径小于3cm结节状病灶,T1WI呈略低信号、T2WI呈略高信号影;Gd-DTPA动态增强见细胞于肝动脉期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强化消退。结论依据结节大小、信号改变,MR可区分大部分再生结节与细胞,Gd-DTPA动态增强扫描对细胞与肝硬化结节的鉴别诊断具有更高价值。

  • 标签: 磁共振 动态增强 肝硬化 再生结节 小肝细胞癌
  • 简介:摘要非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的最常见类型,约占肺癌总数的80%,五年生存率仅为15%。因此,研究肺癌的意义十分重大。本文总结近年国内外学者对本病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做到科学、合理、系统的治疗。如何选择一个正确有效的非细胞肺癌治疗是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的关键。科学、合理、系统的治疗措施对非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肺癌 非小细胞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肾细胞超声检查的意义。方法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并进行诊断。结论超声显示肾实质内有结节或团块状回声,是诊断肾癌的直接征象。通常对直径>2cm的肿瘤,超声比较容易显示。尤其对显示肿瘤突人并压迫肾窦或肿瘤向外突出,引起肾包膜隆突不平,而肿瘤呈典型的团块状低回声或混合回声者,彩色多普勒显示团块周边有血管人出或血管绕行,即可提示诊断。然而由于肾癌的声像图表现无特异性,对肿瘤体积较小,声像图表现不典型者,应密切结合临床及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与判断,必要时在超声导向下经皮肾穿刺活检,做细胞学和组织学检查,可明确诊断。

  • 标签: 肾细胞癌 超声 检查 意义
  • 简介:我院2010年8月收治了1例食管、双原发患者,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66岁,河南人,2010年5月因“进食梗阻感”,诊断为“食管中段”,头、胸、肝CT均未发现转移而手术。术后病理:食管高一中分化鳞状细胞,侵及纤维膜;食管残端未见

  • 标签: 食管 双原发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IK细胞联合白介素一2治疗肾细胞的规范化护理。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规范的护理计划,其中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白介素一2应用的护理、CIK的护理、健康教育等环节,并加以实施和评估疗效。结果接受CIK细胞联合白介素一2治疗肾细胞的患者30例,有1例患者在第一次回输CIK后出现38℃的发热,20例患者应用白介素一2后均出现发热及流感样综合征。患者肝肾功能治疗前后未见明显变化,未见骨髓抑制。患者生活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实施规范、科学的护理程序是CIK细胞联合白介素一2治疗肾癌的前提和保证。

  • 标签: CIK 白介素一2 肾癌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筛选肝细胞患者呼气中的挥发性标志物,建立判别诊断函数。方法收集30份肝癌患者呼气样品,收集27份肝硬化患者和36份健康人的样品作为对照,同时收集周围空气作为参照。用气相色谱(gaschromatography,GC)/质谱(massspectrometry,MS)联用仪检测分析样品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organiccompounds,VOCs),筛选肝癌患者呼气中的挥发性标志物,用Fisher判别分析建立诊断函数并通过留一法进行交叉验证,最后研究该函数对肝硬化患者的分类情况。结果筛选了3-羟基-2-丁酮、苯乙烯和癸烷作为肝癌患者呼气中的标志物,用它们建立判别函数,对肝癌的诊断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86.7%(26/30)与91.7%(33/36);通过交叉验证诊断肝癌的敏感度与特异度为83.3%(25/30)与91.7%(33/36);9/27(33.3%)肝硬化患者被诊断为肝癌。结论用3-羟基-2-丁酮、苯乙烯和癸烷建立的呼气判别函数,对肝细胞诊断的敏感度与特异度较高,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

  • 标签: 肝细胞/诊断 有机化学品/分析 诊断函数
  • 简介:原发性肝癌是我国死亡率居第2位的恶性肿瘤,其中以肝细胞(HCC)为主,占95%以上。肝癌的治疗主要是以外科切除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上世纪90年代兴起的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ablation,RFA)发展迅速,在肝癌综合治疗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在肝癌的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

  • 标签: 肝肿瘤 射频消融治疗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建立肝癌耐药细胞株,并观察耐药细胞细胞的相关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阿霉素(ADM)浓度梯度递增法诱导建立耐药BEL-7404人肝癌细胞株,并对亲代与耐药肝癌细胞株进行癌细胞基本特性、细胞相关细胞学特性进行检测,用计数法检测癌细胞生长曲线、倍增时间与MTT法测耐药倍数;单个细胞成株培养、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球囊”细胞培养实验。结果耐药BEL-7404人肝癌细胞与亲本细胞相似,呈上皮样生长方式,但其中梭状细胞略多,耐药倍数为292倍;生长曲线表明其增殖速度明显低于亲本BEL-7404人肝癌细胞,且倍增时间增加;耐药BEL-7404肝癌细胞克隆形成率、“球囊”细胞形成率均明显低于其亲本BEL-7404人肝癌细胞。结论低浓度阿霉素持续增量法可诱导形成耐药肝癌细胞株,但耐药肝癌细胞株的细胞特征并不明显。

  • 标签: 肝肿瘤 耐药性 癌干细胞 耐药诱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简便实用、成本低、纯度高并且成熟稳定的,体外培养人皮肤鳞状细胞细胞及建立原代细胞系的方法,为皮肤的研究奠定实验基础。方法对20份皮肤鳞癌患者的新鲜手术标本,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和胶原酶消化悬液培养法进行体外培养。通过直接观察、细胞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细胞形态学特征及鉴定所得到的癌细胞情况。结果3份标本两种方法均培养出皮肤癌细胞,后者培养的细胞生长速度快。结论应用组织块和胶原酶消化法培养食管癌细胞,方法可行,适合推广应用。

  • 标签: 皮肤鳞状上皮癌细胞 细胞培养 细胞系
  • 简介:摘要非细胞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晚期非细胞肺癌患者已经失去手术机会,治疗是以化疗为主的治疗手段,包括靶向治疗。本文就近年来在晚期非细胞肺癌药物治疗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靶向治疗 新进展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