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吻合器经肛直肠切除术(STARR)与经肛修补术治疗直肠前突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肛肠科收治因直肠前突导致排便困难接受STARR或经肛修补术的61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术分为STARR组(n=35)和经肛修补术组(n=26),对2组患者手术后症状改善情况、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费用、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1.STARR组较经肛修补组排便困难改善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2.STARR较经肛修补术手术时间短,但术中出血量较多,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3.STARR较经肛修补术术后出血发生的可能性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STARR组5例患者术后发生了轻度便失禁,3个月后均自行恢复,两组均未发生直肠阴道瘘及术后感染。4.STARR组较经肛修补术组住院费用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ARR改善排便困难优于经肛修补术,且手术时间短,痛苦小,但费用高,出血机会大,术后短期内可能发生肛门失禁,但能够自行恢复。

  • 标签: 直肠前突 STARR 吻合器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肠粘膜折叠缝合术的护理。方法采用直肠粘膜折叠缝合术配合肛门紧缩术治疗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20例,术前进行充分的肠道准备,术后对并发症的观察护理。结果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术后并发症,预后良好,对治疗护理满意,经有效治疗及护理,均治愈出院。讨论该术具有疗效好,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术前术后的护理是患者康复的必要保证,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 直肠粘膜折叠缝合术 护理
  • 简介:摘要胸腔引流是肺科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为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持续有效的排气或排液,护理人员必须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整体护理。

  • 标签: 胸腔闭式引流 整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会阴侧切皮连续缝合法与传统皮肤间断缝合法的效果对比。方法对180例经阴道分娩产妇,会阴切口用皮连续缝合法;对150例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会阴切口用传统皮肤间断逢合法,分别观察病人切口愈合情况。结果两组缝合方法在手术时间上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在切口局部硬结、红肿情况,术后疼痛程度,切口愈合情况,术后住院天数,产妇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会阴侧切用皮连续缝合法,产妇切口愈合情况优于传统皮肤间断逢合法。

  • 标签: 会阴侧切 皮内连续缝合法 传统皮肤间断逢合法
  • 简介:目的通过局部麻醉下行鼻中隔矫正术后对鼻腔填塞或行鼻中隔连续褥缝合术的对比,证明鼻中隔矫正术后行鼻中隔连续褥缝合术更能减轻患者痛苦。方法将2012年5月~2013年4月我科住院行鼻中隔矫正术的成年患者分为甲乙对照组,甲组行鼻中隔矫正术后立即行鼻中隔缝合术不伴鼻腔填塞,乙组行鼻中隔矫正术后行双侧鼻腔膨胀海绵填塞。术后第1、2、3d对患者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scale,VAS),并随访3个月观察有无并发症。所得数据应用SPSSl8.0统计软件进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甲乙2组患者在术后第1、2、3d的VAS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0〈0.05),两组术后\,AS在术后不同处理方法下随时间有交互作用。即鼻中隔术后鼻中隔缝合术的患者症状随时间减轻的更明显;术后3个月随访,甲乙两组均未发现鼻中隔血肿、鼻中隔穿孔、塌鼻等并发症。结论:通过鼻中隔术后对鼻腔填塞或行鼻中隔缝合术的对比,鼻中隔连续褥缝合术更能减轻鼻中隔术后的症状。

  • 标签: 鼻中隔 缝合技术 疼痛测定 耳鼻喉外科手术 内窥镜检查
  • 简介:随着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市场经济的深化改革,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深入,汽车工业也在不断地适应形势的变化,导致轿车车型淘汰和投产更新速度快,从而推动锻件产品更新加速、产品类别越来越多。

  • 标签: 锻造工艺 锻件 经济全球一体化 闭式 薄形 汽车工业
  • 简介:摘要目的在会阴切开缝合术中可吸收合成缝线及皮缝合技术与肠线及丝线皮肤外缝合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选择阴道分娩初产妇4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00例,两组均采用会阴左斜切、阴部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用3-0行皮缝合会阴切口,对照组用慕丝线间断缝合会阴切口。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术后伤口疼痛、首次起床活动时间、伤口愈合情况切出院时间普遍早。结论3-0皮缝合法用于会阴侧切术可明显减轻产后切口疼痛,活动受限,有利于产妇母乳喂养及活动,提高了产妇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会阴侧切术 皮内缝合法 慕丝线间断缝合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式子宫背带缝合在产后出血中的作用。方法对20例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产妇进行改良子宫背带缝合的治疗。结果在给予按摩药物等治疗后,效果不满意,快速的进行子宫背带缝合,出血明显减少。结论改良子宫背带缝合是治疗产后出血安全有效,简便快速容易操作的方法。是目前降低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方法之一。

  • 标签: 剖宫产 产后出血 改良背带式缝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8”字全层缝合会阴侧切口缝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09年1月到2012年12月收治的足月妊娠分娩产妇1800例,对对照组(900例)进行传统缝合方法缝合,对观察组(900例)进行内“8”字全层缝合,对比观察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平均7.4min,切口全部愈合,切口局部线头反应、硬结6例,切口愈合不良占0.67%,其愈合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会阴侧切“8”字全层缝合可以有效提高缝合质量,降低切口处不良状况,确保产妇早日康复。

  • 标签: 会阴切口 内&ldquo 8&rdquo 字全层缝合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会阴切开术传统缝合法和皮连续缝合法的特点、优越性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01月至2011年06月我院采用会阴侧切术分娩产妇行传统法缝合205例,以及同期行皮连续缝合法205例对照,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两组缝合时间、疼痛程度及愈合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皮缝合法操作简单、缝合时间短、疼痛程度轻、愈合快、切口美观、术后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会阴切口缝合方法 愈合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动脉瘤血管夹手术期护理,方法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动脉瘤破裂出血,控制脑血管痉挛,给于健康教育。结果2010年3月至2012年10月,共收治25例动脉瘤患者,恢复良好19例,轻残4例,死亡1例。1例术后再出血,4例发生脑血管痉挛经治疗后痊愈。结论颅动脉瘤血管夹围手术期间预防动脉瘤破裂出血,是降低死残率,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血管夹闭 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胸腔引流负压吸引术对于尽快解除气体、渗液、血液对肺、心脏及大血管的压迫,促使肺脏早日复张,重建胸膜腔负压,使呼吸循环功能恢复正常,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闭式引流 负压吸引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细管胸腔引流在治疗气胸时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0年1月-2013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气胸临床患者病例98例,将其按照治疗方法分成粗管引流组、细管引流组,而后对这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细管引流组治疗有效率较粗管引流组发生显著升高(P<0.05),且该组患者住院时间较粗管引流组发生明显缩短(P<0.05),并发症发生率较粗管引流组低(P<0.05)。结论细管引流在治疗气胸时疗效显著,且安全有效,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节约了住院费用,值得关注。

  • 标签: 细管闭式引流 粗管闭式引流 气胸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不同缝合高度及口服中药方在治疗直肠脱垂方面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0~2013年直肠脱垂住院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3组均采用PPH术,手术操作中第一、二组采用不同荷包缝合高度,第三组缝合高度同第二组,但联合口服自拟中药方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者PPH术后在排便困难、疼痛、出血、尿潴留、肛门下坠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直肠脱垂患者PPH术中荷包缝合高度在齿线上3.5~4.5cm为最佳缝合高度,PPH术联合口服自拟中药方治疗直肠脱垂,效果好,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并发症少。

  • 标签: [] 直肠脱垂 PPH 缝合高度 自拟中药方
  • 简介:自然腔道镜手术(naturalorificetransluminalendoscopicsurgery,NOTES)是腹腔镜外科之后最具微创意义的技术,具有无腹壁切口、无术后瘢痕、疼痛更轻、更微创美观、住院时间短、麻醉风险小等优势,自从2004年Kalloo等[1]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正式提出该概念后,NOTES倍受关注。腹部外科中有关胆囊、阑尾等小器官的NOTES报道

  • 标签: NOTES 腹腔镜外科 术后瘢痕 麻醉风险 小器官 动物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动脉瘤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30例动脉瘤患者进行认真细致的护理,对临床结果进行调查统计。结果30例患者,治愈24例,好转3例,放弃治疗2例,死亡1例。结论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动脉瘤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结合某工程的自动喷水-泡沫联用系统的应用实例,对新的自动汗水-泡沫系统应用中遇到的泡沫液量的计算、水力计算、设备选择、工程造价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 标签: 自动喷水-泡沫联用系统 应用实例 应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