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观察Remuzzi评分高的器官捐献供肾移植给成人受者的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接受了移植活检Remuzzi评分4分及以上心死亡器官捐献供者供肾移植的受者31例,分为双肾移植组(DKT组,14例)和单肾移植组(SKT组,17例)。Remuzzi平均评分为DKT组左肾5.05/右肾5.26,SKT组左肾4.92/右肾4.58。双供肾植入受者同侧髂窝。统计术后1年内的受者/肾存活情况、肾功能状况及急性排斥反应、移植肾功能延迟(DGF)和蛋白尿等并发症情况。结果DKT组和SKT组的受者男性占比分别为92.9%比52.9%,体重指数分别为(23.93±2.56)kg/m2比(21.09±2.85)kg/m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KT组1例术后11个月移植肾功能丧失,移植肾1年存活率92.9%,受者存活率100%,SKT组受者/移植肾1年存活率均为100% 。术后12个月的血肌酐(SCr),DKT组为(164±37.7)μmol/L, SKT组(154.92±96.2)μmol/L,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术后12个月时DKT组为(41.84±9.01)ml/(min·1.73m2),SKT组(44.8±18.16)ml/(min·1.73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未见严重外科并发症,各有1例急性排斥反应,予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后逆转;两组的DGF发生率(DKT组42.9%比SKT组41.2%)和蛋白尿发生率(DKT组57.1%比SKT组4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移植活检Remuzzi≥4分的高评分供肾,通过分配施行双肾移植或者基于供、受者匹配的单肾移植,可以取得良好的近期受者/移植肾存活效果,长期效果待随访观察。

  • 标签: 肾移植 边缘供肾 肾活检
  • 简介: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足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高发性代谢性疾病:虽然滓射外源性胰岛素可以有效控制血糖,但无法改善血糖的生理性代谢,解决DM并发症问题。自1966年美国第1例胰腺移植,1970年Younoszai等全球首例胰岛移植以来,挑战了传统外源性胰岛素治疗1型糖尿病(T1DM),并产生了较好的影响^[1]。

  • 标签: 糖尿病 胰岛细胞 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移植活检联合肾脏灌注运输器(Lifeport)对移植肾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东部战区总医院行肾移植手术的34例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者移植活检组织病理学资料、Lifeport参数和受者术后3个月内的移植肾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分析,观察组织病理学指标和Lifeport参数与术后3个月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关系和对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的预测价值。结果术后发生DGF 13例,占38.2%。DGF组供肾获取时血肌酐以及Lifeport低温机械灌注(HMP)后0.5、1、2、4 h的阻力指数(RI)显著高于非DGF组,其中RI以HMP 4h时两组差异最显著。组织学方面,DGF组急性肾小管损伤(ATI)评分较非DGF组高,而Remuzzi评分两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移植术后3个月时的eGFR与HMP 4h时的RI以及Remuzzi评分之间具有相关性(RI:r=-0.48,P<0.001;Remuzzi评分:ρ=-0.42,P=0.01),而与ATI评分之间相关性没有统计学意义。另外,Lifeport HMP 4 h的RI联合ATI评分可以将预测DGF的敏感度提高至100%(95% CI:75.3%~100%),特异度提高至90.5%(95% CI:69.6%~98.8%)。结论DGF组供肾获取时血肌酐、Lifeport RI以及ATI评分显著高于非DGF组,而移植术后3个月时的eGFR与Lifeport RI以及Remuzzi评分之间具有相关性;ATI评分与Lifeport灌注4 h的RI联合可以提高DGF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 标签: 肾移植 病理组织学 供者 预后
  • 简介:交叉韧带重建术的广泛开展是由于它能使得患者恢复损伤的运动水平,其结果往往依赖于手术后早期的物理疗法,强调早期活动。由于理疗早于移植物在骨道的组织学愈合,所以早期的康复要求手术中坚强的机械固定。因此移植物和骨的连结,固定方法是手术后短时间内的薄弱环节,而不是移植物本身,目前可行的固定方法包括固定软组织或者骨块,通过在骨道挤压或者固定在远侧的骨皮质上。我们回顾了目前在前交叉韧带重建中可行的固定方法。

  • 标签: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移植物 固定方法 物理疗法 术后早期 运动水平
  • 简介:摘要鼻尖缺损对容貌影响明显,重建较为困难。2021年2月徐州仁慈医院诊治1例人咬伤后鼻尖软组织缺损病例,男,44岁,采用颞浅动静脉为血管蒂的耳游离皮瓣重建鼻尖,以面动静脉终末支为受区血管,应用超级显微外科技术吻合血管蒂。术后给予预防感染、抗凝、解痉治疗。皮瓣顺利成活,3个月后随访,切口瘢痕不明显,再造鼻尖外观满意。

  • 标签: 鼻畸形,获得性 鼻成形术 游离皮瓣 超级显微外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对符合肝移植标准的肝癌患者,肝移植是一种有效的根治性治疗方案。然而,大部分患者就诊时肿瘤进展已超出移植标准,使得这部分患者难以从肝移植中获益。通过局部或全身治疗手段,对肝癌进行降期治疗,减轻患者肿瘤负荷,使超出移植标准的患者经治疗后符合移植标准,让更多患者有希望接受肝移植治疗。目前,肝癌肝移植降期治疗已被广泛接受。在此,对肝癌肝移植降期治疗的指征、治疗方案的选择、治疗终点及治疗效果进行综述。

  • 标签: 肝肿瘤 肝移植 降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同种异体巩膜移植治疗巩膜葡萄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9年6月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巩膜葡萄肿30例(30眼)的临床资料,病变范围直径≥6 mm。所有患者均行同种异体巩膜移植手术。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视力(logMAR)、眼压、巩膜植片血运、融解情况、结膜愈合情况。结果随访期间,30例术后视力0.54±0.35与术前0.58±0.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3,P=0.136)。术前(15.12±2.78)mmHg及术后眼压(14.80±2.15)mmHg均在正常范围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9,P=0.206)。巩膜植片血运正常、无融解,表面可见血管网,眼球结构完整性良好。27例结膜愈合良好,3例结膜坏死融解,行二次自体结膜瓣移植手术。无眼内炎、视网膜脱离、巩膜植片感染或排斥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同种异体巩膜移植治疗巩膜葡萄肿能恢复眼球完整性,维持术前视力,效果良好。

  • 标签: 葡萄肿,巩膜,前 移植,巩膜,异体,同种 并发症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术前透析方式对一型糖尿病患者接受胰肾联合移植术后生存率、胰腺及肾移植物存活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06年 -2015数据库中的 3999例胰肾联合移植病例的临床资料和随访数据,分析比较不同透析方式对一型糖尿病患者胰肾联合移植后的 1年、 5年、 10年生存率和移植物存活率。结果 1年、 5年、 10年术后生存率在血透组和腹透组分别为 96.8%、 89.0%、 72.9%和 96.9%、 87.7%、 73.6%(p=0.945);胰腺移植物存活率分别为 91.4%、 82.9%、 73.9%和 89.6%、 81.6%、 75.5%(p=0.457);肾移植物存活率分别为 97.4%、 86.9%、 73.1%和 95.2%、 86.5%、 75.7%(p=0.751)。两组间的术后生存率和移植物存活率均无显著性差异。

  • 标签: 胰肾联合移植 透析方式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交叉韧带重建术中经胫骨技术起止点骨隧道的解剖定位。方法2010年1月-2012年3月行自体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单束重建交叉韧带手术患者98例,均采用关节镜下修复,术后通过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回顾性评价了骨隧道位置。其中88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36个月,平均27个月。患者在术后12、24个月进行了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Lysholm评分,检查膝关节稳定性以及关节功能。以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结果术后膝关节稳定以及Lysholm评分优良的(83-100分)为71例(81%)。在71例中进行膝关节X线片测评,侧位股骨骨道位于Blumensaat′s线的79%(SD4),胫骨骨道位于胫骨平台的41%(SD6),在正位胫骨骨道与关节线向内呈25°(SD3)。骨隧道位置与Lysholm评分有相关性(P<0.01)。结论标准化手术操作和解剖标志可使经胫骨技术的ACL重建建立良好的骨道位置。

  • 标签: 膝关节 前交叉韧带 关节镜 骨道位置 定位
  • 简介:由于当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新的知识,新的技术可以说呈现“爆炸式”发展,关节镜外科领域更不例外。自2000年以来我国关节镜外科事业正以惊人的发展速度呈现于世人面前,国内多家医院甚至是县级医院、区级医院也纷纷购置关节镜设备。一大批关节镜外科医师从事了这一先进的技术领域,完成了大量的关节镜下重建、后交叉韧带的手术,

  • 标签: 前交叉韧带 移植物 关节镜外科 县级医院 后交叉韧带 科学技术
  • 简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是常见而严重的运动创伤之一.ACL撕裂引起膝关节不稳,治疗不当将严重影响运动能力或丧失运动能力.ACL损伤修复重建一直是骨科和运动创伤领域内重要的研究课题.目前国内外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移植替代物选择、移植物的固定、术后的康复计划等等,移植物的固定问题包括找到放置移植物的理想位置及移植物末端的固定,后者又包括移植物的机械固定以及骨腱间的生物学固定.

  • 标签: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移植物固定 研究进展 运动创伤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
  • 简介:摘要选择8例骨盆骨折外伤,3例骑跨伤引起尿道狭窄的患者,应用舌粘膜移植修复治疗。舌黏膜具有毛细血管床丰富、成活率高、抗感染能力强、组织结构厚实、不易萎缩、容易获取等优点,是理想的游离移植物。

  • 标签: 尿道狭窄 舌粘膜 尿道成形
  • 简介:目的探讨游离股外侧皮瓣在修复上颌窦术后缺损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游离股外侧皮瓣游离移植,同期修复上颌窦术后缺损17例。结果17例患者中,2例患者出现血管危象,1例皮瓣部分坏死,5例出现早期局部并发症。术后随访3个月至4年,10例术后头颈部外形及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受区和供区均无严重并发症;2例带瘤生存;5例分别因局部复发、颈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而死亡。结论利用吻合血管的游离股外侧皮瓣,更易于塑形修复,并减少供区并发症的发生,是修复各种头颈肿瘤术后洞穿性缺损的良好方法。

  • 标签: 股前外侧皮瓣 上颌窦癌 术后缺损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游离股外侧皮瓣移植修复足踝部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游离股外侧皮瓣移植治疗足踝部组织缺损27例,缺损面积12cm×7cm-25cm×15cm。术前、术中受区创面彻底清创,切取股外侧皮瓣修复创面,术后常规三抗治疗,及时处理血管危象。结果27例均获随访,时间6-36个月。出现血管危象2例,经及时处理后皮瓣恢复血液循环1例,1例探查失败,皮瓣修薄成游离全厚皮移植全部成活。结论游离股外侧皮瓣供区隐蔽,成活率高,皮瓣质地优良,特别适合足底、足跟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以及肌腱、骨外露患者,是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 标签: 皮瓣移植 软组织缺损 股前外侧皮瓣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膜诱导技术联合股外侧皮瓣移植修复足部复合缺损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4年2月至2018年12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收治的7例足部复合缺损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20~73岁[(38.9±16.3)岁]。足复合缺损5例,中足1例,后足1例。跖骨缺损9块,内侧楔骨缺损1块,跟骨缺损1块。创面缺损面积为6 cm×5 cm~70 cm×35 cm。Ⅰ期行股外侧皮瓣移植、万古霉素骨水泥植入。观察皮瓣成活、并发症情况。Ⅱ期行骨水泥取出,诱导膜内植骨。观察植骨间隔时间、骨愈合时间。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时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术后并发症。结果患者均获随访22~54个月[(33.8±9.7)个月]。Ⅰ期术后7例皮瓣均成活,皮瓣臃肿3例;1例后足跟骨复合缺损术后反复感染,予以清创处理。Ⅱ期植骨6例,植骨间隔时间2~4个月[(2.8±0.9)个月];骨愈合时间3~7个月[(4.7±1.2)个月]。末次随访时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为63~92分[(82.1±8.7)分],与术前0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优1例,良5例,中1例。术后1块跖骨骨不连,其余8块植骨均顺利愈合。结论膜诱导技术联合股外侧皮瓣移植是修复足部复合缺损的有效方法,能较好地修复软组织和骨缺损,恢复良好的行走功能。

  • 标签: 外科皮瓣 足损伤 显微外科手术 膜诱导技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足背皮肤缺损,常导致肌腱、背或关节裸露,会引起严重并发症.又因周围软组织较少,皮肤几近贴紧骨面,移动能力差,临近又缺乏足够有效的皮瓣.而股外侧皮瓣具有解剖标志清楚,变异少,易于切取,血管蒂恒定、供区隐蔽的特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2005年至2008年我科采用游离股外侧皮瓣移植修复足背皮肤缺损12例,经精心治疗和护理,皮瓣全部成活,取得了满意效果.……

  • 标签: 修复足背 前外侧 外侧皮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