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现窦性心率震荡的临床应用越发广泛,对心脏病,高血压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预测价值越来越大,本文对窦性心律震荡的检测方法,发生机制,临床进展等进行总结。

  • 标签: 窦性心率震荡 检测方法 研究现状
  • 简介:什么叫心率心脏有多个起搏司令部,最高司令部窦房结的起搏频率60~100次/分钟。第二司令部房室结交界处的起搏频率40~60次/分钟。第三司令部心室肌内20~40次/分钟(请参考本刊2007年第6期作者"正确对待心脏早搏"一文)。正常情况下,由起搏频率最高的窦房结发出冲动,通过心脏内传导系统,兴奋、激动心肌,使心房和心室相继收缩,构成心脏的跳动。当窦房结处于有病的非常时期,第二或第三司令部会相继替代第一司令部窦房结发

  • 标签: 窦房结 心率缓慢 起搏频率 窦性心率 正确对待 司令部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窦性心率振荡(HRT)的变化。方法90冠心病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陈旧性心肌梗死(OMI)组和冠心病非心肌梗死(CHD)组(各组均为30例),记录24h动态心电图,计算振荡起始(TO)及振荡斜率(TS)。结果AMI组TO和TS皆异常,分别为(0.018±0.013)ms/RR和(1.73+0.54)ms/RR);CHD组[分别为(-0.042±0.012)ms/RR和(20.30+2.84)ms/RR]与OMI组[分别为(-0.018±0.008)ms/RR和(8.70±2.16)ms/RR]皆在正常范围;三组TO及,TS值比较以及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冠心病非心肌梗死、陈旧性心肌梗死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HRT趋于异常。

  • 标签: 心率 冠状动脉疾病 心肌梗塞
  • 简介:传统正常窦性心率范围是60~100/min,〉100/min为窦性心动过速,〈60/min为窦性心动过缓,但Spodick等通过对500例50~80岁中老年人的研究,以均数加减2个标准差计算.提出正常窦性心率范围为50~90/min,且与年龄无关。

  • 标签: 心率 心律失常 心血管事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率震荡(HRT)的特点,评估HRT指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的价值。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患者58例作为观察组,再根据血压昼夜节律特点,分为3个亚组:杓型组17例,非杓型组22例.反杓型组19倒.选择体检健康者1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组间震荡初始(T0)和震荡斜率(TS),分析TO、TS与24h平均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T0(%)[-7.1—6.8(-0.3)]〉对照组[-5.8—-0.1(-1.9)](P〈0.01),TS(ms)(7.53±4.05)〈对照组(10.01±3.72)(P〈0.05);非杓型组和反杓型组TO[分别为-6.7~6.5(-0.3),-7.1~6.8(0.5)]〉对照组[-5.8—-0.1(-1.9)](P〈0.05),非杓型组TS(6.79±2.99)〈对照组(10.01±3.72)(P〈0.05),反杓型组TS(6.51±3.71)〈对照组(10.01±3.72)(P〈0.01):TO与总体标准差(SDNN)呈负相关(P〈0.05);TO与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TS与SDNN、SDANN无相关性(P〉0.05);TO、TS与24h平均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HRT指标较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患者HRT明显减弱。提示HRT在评估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损害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 标签: 高血压 心率震荡 动态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冠心病者窦性心率震荡(HRT)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方法冠心病者40例(A组),有室性期前收缩无器质性心脏病者40例(B组),行24h动态心电图记录,分别计算其早期振荡(TO)和振荡斜率并与年龄性别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TO高于对照组,TS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TO、TS与性别无相关性,与年龄有相关性;冠心病组TO、TS与年龄、性别均无相关性。结论冠心病患者HRT减低,HRT可用于冠心病患者病情程度的判断。

  • 标签: 冠心病 窦性心率震荡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者心率震荡的特征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24h动态心电图检查随机选择符合条件的老年AMI者60例,选择同期元器质性心脏病老年人6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计算窦性心律震荡的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比较两组间的差别。结果老年AMI组较对照组TO明显升高(P<0.01),TS明显降低(P<0.05)。结论老年人发生AMI时窦性心率震荡明显减弱。

  • 标签: 老年 急性心肌梗死 窦性心律震荡
  • 简介:目的通过比较心室程序刺激致诱发性窦性心率震荡和室性早搏后自发性窦性心率震荡参数测定,观察不同部位室性早搏刺激对窦性心率震荡的影响,进而评价动态心电图心率震荡参数的可信度.方法2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分别选取右室心尖部(RVAP)和右室流出道(RVOT)作为早搏的刺激部位,分别通过Holter行自发性HRT检测和心室程序刺激行诱发性HRT检测,比较心室不同部位刺激所诱发的窦性心率震荡参数——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的差异.结果诱发性窦性心率震荡和自发性窦性心率震荡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TO:(-1.71±1.36)%比(-2.29±1.47)%,P=0.12;TS:(7.12±4.68)ms/RR比(10.14±5.71)ms/RR,P=0.75].心室不同刺激部位对诱发性窦性心率震荡结果无明显影响[TO:(-7.16±1.74)%比(-8.82±2.16)%,P=0.14;TS:(20.9±4.38)ms/RR比(18.8±3.67)ms/RR,P=0.36].不同部位诱发的心率震荡参数TO和TS自身之间亦有较好的相关性(TO:r=0.674,P<0.01;TS:r=0.816,P<0.01).结论诱发性窦性心率震荡与自发性窦性心率震荡具有一致性,心室不同刺激部位对诱发性窦性心率震荡结果无明显影响,动态心电图记录中,由心室不同部位的室性早搏所计算的心率震荡参数值均有较高的可信度.

  • 标签: 室性早搏 窦性心率震荡 心室程序刺激 自发性 诱发
  • 简介:目的观察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者心率震荡的特征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24h动态心电图检查随机选择符合条件的老年AMI者60例,选择同期无器质性心脏病老年人6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计算窦性心律震荡的震荡初始(T0)和震荡斜率(鸭),比较两组间的差别。结果老年AMI组较对照组T0明显升高(P〈0.01),髑明显降低(P〈0.05)。结论老年人发生AMI时窦性心率震荡明显减弱。

  • 标签: 老年 急性心肌梗死 窦性心律震荡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加味桂枝茯苓丸治疗窦性心率过缓的临床疗效,初步探究其治疗窦性心动过缓作用机理。方法将符合病例诊断标准的100例患者按照完全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给予加味桂枝茯苓丸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硫酸阿托品),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心电图改善情况以及有无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在心动过缓疗效比较中,心率、心电图疗效、24h动态心电图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静息状态下心率比较,在起效时间上试验组稍慢于对照组,但治疗效应维持较长,停药后症状未见反复。于中医临床症状疗效比较中,试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为68.00%,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在心悸、胸闷、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等症状方面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加味桂枝茯苓丸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是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有效方剂,能够提高窦性心率,改善心功能,疗效明确,作用持久,治疗期间未出现不良反应。

  • 标签: 加味桂枝茯苓丸 窦性心率过缓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健康成年人窦性心率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探讨静息状态下正常心率范围。方法用单导心电图机记录常规12导联心电图,测量51042人的窦性心率,应用SAS8.2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全人群平均心率为(75.89±9.17)次/min男(75.31±9.62)次/min,女(76.79±8.34)次/min,全人群心率95%的参考值范围为55.7~86.1次/min(男55~83次/min,女56~89次/min).男女平均心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78,P>0.05),心率与年龄有弱关联性。结论健康成年人静息状态的窦性心率为55~90次/min,占96.01%。现执行正常窦性心率60~100次/min参考值偏高,建议健康成年人静息状态的窦性心率正常范围为55~90次/min。

  • 标签: 正常范围 窦性心率 成年人 健康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窦性心率震荡现象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关系。方法将68例患者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46例和对照组22例,正常对照组(无狭窄或狭窄<50%),冠心病组先按血管狭窄程度分为两组狭窄组(狭窄50%~99%),阻塞组(完全闭塞),然后根据主要冠状动脉受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每例患者均做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获得心率震荡(HRT)参数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同时获取心率变异(HRV)的时域性指标①24h全部正常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NN),②24h内每5min时间段窦性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比较冠心病患者各组、对照组不同TO、TS、SDNN、SDANN值。结果冠心病患者与对照组比较TO值增高(2.60±2.58vs-2.62±2.37)、TS值下降(4.20±2.74vs8.77±2.89)、SDNN值减少(79.40±22.87vs134.22±25.90)、SDANN值减少(85.41±28.82vs130.22±21.90);冠脉狭窄程度越重,病变范围越大,TO越高、TS及SDNN、SDANN就越低。结论冠心病患者HRT的异常与冠状动脉病变范围、狭窄程度有关,提示HRT对冠状动脉病变范围、狭窄程度评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冠状动脉狭窄 冠状动脉造影 心率震荡 心率变异性
  • 简介:患者男性,37岁。因阵发性胸闷、心悸1周入院。查体常规心电图、胸透及心脏扇超未见异常。临床诊断:冠心病?图为12导联动态心电图中的一片段(选部分导联),图示:窦性心律,R—R间距0.85~1.34s,频率70-44次/分。当R—R〉1.30s时QRS波即呈现宽大畸形(QRS时间由0.08s增至0.16s),其P-R间期由0.16s缩短为0.08s,QRS波起始部见“8”波,ST-T呈继发性改变。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不齐伴慢心率依赖性预激综合征。

  • 标签: 窦性心律不齐 预激综合征 依赖性 慢心率 12导联动态心电图 QRS波
  • 简介:摘要目的从方法学角度,探讨窦性心率震荡(HRT)检测的重复性及稳定性。方法入选60例健康人,连续记录48h动态心电图,观察长程HRT和短程四个时段HRT(白天、夜晚、凌晨、清晨)的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震荡离散度(TD)连续两天的数值及其相关性,以及24h内HRT动态变化特点。结果长程TO、TS、TD各指标连续2天的数值问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长程与短程HRT检测均具有较好重复性。HRT是一个稳定的、可靠的、科学的反映自主神经活性的临床指标。HRT可能存在一定的昼夜节律性,动态观察HRT更具临床价值。

  • 标签: 窦性心率震荡 重复性 稳定性 自主神经
  • 简介: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心率变异性(HRV)及T波电交替(TWA)变化及相关性。方法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137例,其中陈旧性心肌梗死组50例,稳定性心绞痛组87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01例为对照组。24h动态心电图检测各组HRT、HRV和TWA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冠心病组与对照组比较,TO值显著增高,TS值显著下降,HRV指标(SDANN,ASDNN,VLF,LF,TP,LF/HF)值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最大TWA值增大,在MV5,MV1导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陈旧性心肌梗死组与稳定性心绞痛组比较,TS值显著下降,HRV指标(SDANN,ASDNN,VLF、LF、HF、TP)值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O与SDNN、ASDNN、VLF呈负相关(r=-0.18~-0.19,P〈0.05),TS与VLF、LF、HF、TP、SDANN、ASDNN、rMSSD、PNN50呈正相关(r=0.22~0.46,均P〈0.01)。结论同时对HRT、HRV及TWA参数比对评估,可提高对冠心病患者危险性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标签: 冠心病 窦性心率震荡 心率变异性 T波电交替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入职体检时因为心理因素引起的窦性心动过速及其变化规律的案例,提升对入职体检人员存在心理问题的认识,从而更好的辅导入职体检人员来达到最佳的体检状态。方法:评估并选取因为心理紧张、情绪焦虑等因素,导致暂时性窦性心动过速的1501名入职体检人员进行心理干预。观察医生指导入职体检人员调整心理状态后心率变化规律,从而得到合适的疏导方式。结果:经心理疏导导后,97.9%的窦性心动速人员恢复至正常心率,入职体检人员的总体心率正常比例由不得95.5%上升至99.9%。结论:医生可以通过心理疏导帮助入职体检人员调节最佳心理状态来得到客观的心电图结果。

  • 标签: 窦性心动过速 入职体检 心理干预
  • 简介:目的通过对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窦性心率震荡(HRT)现象特征的研究,探讨窦性心率震荡现象对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对经超声心动图及冠脉造影确诊为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82例(试验组)及健康对照组55例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计算心率震荡的两个量化指标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比较两组间TO、TS的均值。将试验组分为HRT异常亚组和HRT正常亚组,比较其心脏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器质性心脏病组TO值明显升高[(0.74±1.66)ms比(-1.04±1.38)ms,P〈0.01)],TS值明显降低[(6.73±6.68)ms/RRI比(12.20±10.64)ms/RRI,P〈0.05)]。对器质性心脏病患者进行随访(6-42个月),发现HRT异常亚组的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HRT正常亚组(34.5%比18.2%,P〈0.05)。结论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现象明显减低,对于预测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复合心脏事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器质性心脏病 窦性心率震荡
  • 简介:  【摘要】目的 :观察射频消融术后窦性心率震荡现象的变化 ,以了解射频消融术对心脏自主神经的影响 ,评价射频消融术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行射频消融术且 Holter记录有室早者共 42例 ,分别计算术前、术后三天及术后六周的震荡初始 (TO)及震荡斜率 (TS),比较手术前后之间的差别。结果 :在 AVNRT中 ,射频消融术后早期 TO值明显大于术前 ,TS值明显小于术前 ,且 TO、 TS均有显著差异 ,术后 6周 TO值与 TS值恢复 ,与术前无统计学差异 ;在 AVRT中 ,射频消融术后早期 TO值大于术前 ,TS值小于术前 ,但 TO、 TS差异无显著性 ,术后 6周 TO值与 TS值恢复 ,与术前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射频消融术后早期迷走神经的张力降低明显 ,特别是 AVNRT患者 ,但六周后迷走神经张力恢复正常 ,射频消融术远期安全性肯定。    【关键词】射频消融术 ;窦性心率震荡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hanges of heart rate oscillation after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 of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on cardiac autonomic nerve, and to evaluate the safety of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Methods: 42 patients who underwent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and Holter recorded ventricular premature were selected. The initial concussion (to) and concussion slope (TS) were calculated before operation, three days after operation and six weeks after operation,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were compared. Results: in AVNRT, the to value in the early stage after RFA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RFA, TS valu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before RFA, and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o value and TS value at 6 weeks after RFA and that before RFA,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o value and TS value at 6 weeks after RFA and that before RFA. Conclusion: the tension of vagus nerve decreased obviously in the early stage after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especially in AVNRT patients, but the tension of vagus nerve returned to normal after six weeks, and the long-term safety of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is certain. *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