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查体者体质量指数与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以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99例健康查体者为研究对象,测量其GLU、体质量、身高、FINS,根据体质量和身高计算出查体者的BMI,并按照BMI的不同进行分组,分别为超重组、肥胖组和正常组,比较分组每组的GIU、FINS、ISI、HOMA-IR、HOMA-β情况。结果三组的年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三组的HOMA-IR、FINS和ISI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超重组和肥胖组的HOMA-β、GLU与正常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BMI与ISI、HOMA-IR、FINS、HOMA-β和GLU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3、0.65、0.62、0.63、0.31。结论随着BMI的增加,ISI越来越低,HOMA-IR越来越高。BMI与ISI呈负相关,与HOMA-IR、FINS、HOMA-β和GLU呈正相关。

  • 标签: 糖代谢指标 体质量 健康查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出血急性期代谢异常的意义及对近期预后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9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61例脑出血急性期代谢异常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入院治疗的61例脑出血急性期不合并代谢异常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预后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入院临床指标显示,观察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高,GCS评分与MOD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近期预后指标显示,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与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急性期代谢异常会影响临床表现,不利于患者近期预后,需要加强控制。

  • 标签: 糖代谢异常 脑出血急性期 近期预后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5-0252-02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探究保健护理对孕妇代谢异常的影响。方法收集了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10例代谢异常孕妇临床资料进行详细分析研究,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5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代谢异常常规治疗,55例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接受全面的保健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各点耐试验血糖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空腹血糖控制水平、餐后3小时血糖控制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保健护理对孕妇代谢异常的影响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改善母婴预后。

  • 标签: 孕妇 糖代谢异常 保健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综合性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以及代谢指标的影响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两组。30例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方式护理;30例为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代谢指标、生活质量以及临床治疗依从性。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代谢指标与生活质量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两组代谢指标与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可以有效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糖代谢指标,疗效显著。

  • 标签: 综合性护理 2型糖尿病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亢病人血糖、血脂的变化对甲亢疾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3年9月至2014年3月以来初诊为甲亢的病人60例作为实验组,60名体检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进行血糖、血脂的监测比较。结果甲亢组较对照组血糖值升高,甲亢组较正常组可引起血脂指标(TC、TG、HDL-C、LDL-C)降低,两组间进行比较,几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监测甲亢患者的血糖、血脂对病情观察,判断预后以及临床调整用药方案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血管内科患者代谢异常情况进行研究分析,以便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患者450例,其中临床确诊糖尿病患者155例,其余295例均经葡萄糖耐量试验确定和判断代谢情况。结果本研究中295例非糖尿病心内科患者中,代谢异常患者共有153例,占51.86%;在450例心内科患者中,代谢异常患者共有308例,占所选心内科患者的68.44%。结论对心内科患者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能够大大降低漏诊率,提高确诊率。对心内科代谢异常患者确诊并及时治疗意义重大。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糖代谢异常 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唑来磷酸药物治疗效果及其对患者骨代谢指标的实际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90例,随机均匀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主要进行常规碳酸钙D3片以及骨化三醇药物治疗,研究对比两组患者骨代谢指标改善情况.结果经过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在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上和骨代谢指标改善情况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在患者后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上,观察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磷酸对骨代谢指标的影响较大,且应用有效率较高.关键词唑来磷酸;骨代谢指标;骨质疏松;影响AzoletophosphoricacideffectsonbonemetabolismindexAbstractobjectiveEffectofdrugtreatmentonbonemetabolismanditspracticaleffectonbonemetabolisminpatients.methods90casesofsenilemalepaGtientswithosteoporosiswererandomlydividedintotwogroups.ThecontrolgroupwastreatedwithconventionalcalciumcarbonateD3tabletsandthreealcoholdrugtreatment.Theimprovementofbonemetabolismindexinthetwogroupswasstudied.ResultsAftertwogroupsofpatientswithclinicaltreatment,intheclinicaltreatmentofpatientswitheffectiverateandpatientswithbonemetabolicindicatorsimproved,theobservationgroup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econGtrolgroup,andinpatientswithadversereactionconditionsandqualityoflifeimprovement,theobservationgroupwassignificantlybetterthanthecontrolgroup,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iazoletophosphatehavebiggerinfluenceonthebonemetabolismindex.Keywordsthiazoletophosphoricacid;Bonemetabolismindex;Osteoporosis;Influence;中图分类号R58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861-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脑出血患者急性期代谢异常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78例为观察组,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分为两组,分别为无意识障碍组和意识障碍组,于患者发病48h内,对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检测,同时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者77例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的血糖水平。结果观察组的血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意识障碍组的高血糖发生率明显高于无意识障碍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在急性期出现代谢异常的几率较高,应该密切关注患者的血糖变化,并且对患者的餐后和空腹血糖进行检测,有助于临床上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控制患者病情,降低病死率。

  • 标签: 脑出血 急性期 糖代谢异常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探究保健护理对孕妇代谢异常的影响。方法收集了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10例代谢异常孕妇临床资料进行详细分析研究,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5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代谢异常常规治疗,55例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接受全面的保健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各点耐试验血糖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空腹血糖控制水平、餐后3小时血糖控制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保健护理对孕妇代谢异常的影响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改善母婴预后。

  • 标签: 孕妇 糖代谢异常 保健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剂量丁香苦苷对2型糖尿病小鼠代谢的影响。方法选用C57BL遗传性肥胖T2DM(diabetesmellitus)动物模型(购自本院动物实验中心)db/db小鼠40只(8周龄),随机分为模型组,正常对照组,丁香苦苷高剂量组,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灌胃,剂量组采用50mg/kg/d丁香苦苷灌胃,每天一次,连续4周给予干预治疗,检测3组干预前后血糖、血胰岛素、肝糖原、肌糖原水平。结果高剂量丁香苦苷可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小鼠的糖耐量异常,显著增加小鼠肝糖原、肌糖原储量(P<0.05)。结论高剂量丁香苦苷可改善2型糖尿病小鼠糖耐量异常、增加其肝糖原、肌糖原储存量。

  • 标签: 糖尿病 糖代谢 丁香苦苷
  • 作者: 吴超12孙明2顾勤1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中国综合临床》 2015年第12期
  • 机构:吴超12孙明2顾勤1?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急诊中心1.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重症医学科江苏南京2100082.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急诊中心江苏宿迁223800通讯作者:顾勤,性别:女,出生年月:1963年8月,职位: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氧代谢相关指标与重症脓毒症预后的临床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重症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65例存活(观察组),35例死亡(对照组),研究分析第一天和第三天以及第七天患者的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动静脉CO2分压差P(cv-a)CO2,血乳酸水平及氧输送(DO2)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死因均为多器官功能衰竭,对照组患者第一天和第三天以及第七天的血乳酸、动静脉CO2分压差P(cv-a)CO2水平显著高于观察组.对照组氧输送(DO2)、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水平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天内乳酸、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持续高于正常值,氧输送(DO2)、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异常降低是重症脓毒症病人预后较差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进行上述指标的监测对重症脓毒症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分析.关键词重症脓毒症;氧代谢;血乳酸;临床分析中图分类号R72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054-01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低频电针单侧足三里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模型代谢的影响,探讨低频电针足三里对T2DM大鼠的疗效机制。方法将30只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和造模组20只。造模组造模后将造模成功的16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8只和针刺组8只。针刺组予电针单侧足三里治疗,模型组只束缚不干预。比较3组大鼠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及定量胰岛素敏感检测指数(QUICKI),观察胰岛β细胞的形态。结果FBG治疗前与空白组比较,针刺组和模型组均有显著升高(P〈0.05),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空白组比较,针刺组和模型组均有显著升高(P〈0.05),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FI治疗前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QUICKI治疗前与空白组比较,针刺组和模型组均降低(P〈0.05),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刺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较空白组降低(P〈0.05),针刺组较模型组升高(P〈0.05)。在光镜下,针刺组胰腺组织分布均匀度与空白组接近,胰岛结构比较完整,细胞密度略低于空白组,胰岛β细胞胞浆见少量肿胀,纤维组织稍有增生。结论电针足三里能有效控制高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T2DM大鼠模型的病情发展,改善胰岛素敏感度及胰岛β细胞的形态。

  • 标签: 电针 2型糖尿病 胰岛Β细胞 足三里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中药复方干预治疗代谢异常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5月到2015年6月收治的64例代谢异常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分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使用吡格列酮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复方干预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血脂和肝功能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FBG、2hBG、HbA1c均显著下降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脂中仅HDL-C下降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C观察组治疗后TC、TG和LDL-C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肝功能和血脂情况改善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TC有显著下降,两组数据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吡格列酮和中药复方对于治疗代谢异常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均有一定疗效临床疗效,患者的代谢问题和肝功能均有明显改善,但中药复方干预在改善患者血脂方面更为显著。

  • 标签: 中药复方 糖代谢异常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血脂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总1型胶原氨基酸延长肽(t-P1NP)、N-端骨钙素(N-MID)、B-胶原特殊序列(B-CTX)、25-羟基维生素D(25-0H-VD)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75例为骨质疏松症组,选择同期无骨质疏松者48例为无骨质疏松组.严格控制各项可能影响采样标本变异的因素后,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中的t-P1NP、N-MID、B-CTX、25-OH-VD水平和组内不同性别各项指标水平。并对骨质疏松组血清t-P1NP、N-MID、B-CTX与25-0H-VD的相关性进行比较。结果骨质疏松症组25-0H-VD的水平明显低于无骨质疏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3,P〈0.05),但骨质疏松症组血清中t-P1NP、N-MID、B-CTX水平与无骨质疏松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91、0.82、1.13,P均〉0.05)。在骨质疏松症组中,男性骨密度明显高于女性,女性血清N-MID水平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39、2.92,P〈0.05),女性与男性在t-P1NP、B-CTX、25-OH-VD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O.19、-0.84、0.07,P均〉0.05)。骨质疏松症组的血清t-P1NP、N-MID、B-CTX)(与25-OH-VD无明显相关性(r分别=-0.04、-0.16、-0.14,P均〉0.05)。结论血清t-P1NP、N-MID、B-CTX的检测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诊断价值有限,25-0H-VD可能与保护骨质的作用有关。

  • 标签: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总I型胶原氨基酸延长肽 B-胶原特殊序列 N-端骨钙素 25-羟基维生素D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骨代谢变化的情况和临床指标。方法2012年1月到2015年5月之间在我院就诊的4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列为观察组,40例身体健康的体检者列为对照组。将血清钙(Ca)、磷(P)、骨钙素(BGP)、25-羟维生素D3〔25-(OH)D3〕、甲状旁腺素(PTH)、尿钙/尿肌酐(UCa/Cr)和Ⅰ型胶原吡啶交联C终端肽(CTx)进行测定,采取酶联免疫法对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水平进行测定,采取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患者的骨密度(BMD)进行测定。采取统计学的方法对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骨代谢多种指标之间的联系。结果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骨钙素〔(15.97±4.89)mg/L〕、血钙〔(2.55±0.899)mmol/L〕都有着明显的降低,骨密度〔(1.02±0.46)g/cm2〕、25-羟维生素D3〔(43.96±8.56)mmol/L〕、Ⅰ型胶原吡啶交联C终端肽〔(566.13±303.40)ng/L〕和尿钙/尿肌酐(0.51±0.38)都有着明显的升高,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192.18±21.34)μg/Lvs.(241.87±18.73)μg/L〕有着明显的降低。结论肾病综合征患者有骨代谢不正常的问题,骨的吸收和形成达不到平衡。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血骨钙素、骨密度和Ⅰ型胶原吡啶交联C终端肽相关,提示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参与肾病综合征患者骨代谢不正常的改变,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有可能变为新的能够反映肾病综合征患者骨质疏松的指标

  • 标签: 骨代谢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 简介:目的观察清脂汤治疗脂代谢异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入选的120例脂代谢异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以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TLC)加口服清脂汤。对照组单纯以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TLC),3个月为1个疗程。干预治疗前后观察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3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6.44%,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TC、TG及LDL-C含量降低,HDL-C含量升高,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肝肾功能及其他不良反应。结论清脂汤能有效改善脂代谢异常痰湿阻络证的症状和血脂指标,且临床使用安全。

  • 标签: 清脂汤 高脂血症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