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鼻饲管法在鼻饲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鼻饲患者38例,分别用常规法和改良法进行鼻饲,比较两种方法的成功率。结果改良法的一次成功率(76.3%)显著高于常规法(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鼻饲管法在鼻饲患者中有较好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鼻饲管置入 改良法 鼻饲管难置
  • 简介:摘要目的为长期大量输液病人提供良好的静脉通路。方法经病人贵要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到上腔静脉,输入高渗、刺激性药物。结果27例病人全部成功,无药液外渗发生。结论PICC可以更好地保护外周血管,减少痛苦。

  • 标签: PICC 神经内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行PICC的优越性。方法将130例行PICC的患者分为65例对照组和65例观察组,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对患者行PICC,观察组则在视锐5超声引导下对患者行PICC。结果对照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一次成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静脉炎和血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结论视锐5超声引导下行PICC比常规更能准确定位靶向血管,降低局部组织损伤,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等。

  • 标签: PICC置管 超声引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技术的实施方法及对患者的护理。方法对60例重症患者静脉穿刺技术患者的实施操作方法及对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60列患者实施股静脉技术,穿刺成功率为100%,后可带活动,时间最短70小时,最长60天,拔后伤口愈合良好。结论操作程序规范,静脉穿刺一次成功,使用安全,并发症少,减少患者因反复静脉穿刺而造成血管的损伤以及精神上的痛苦,护理便捷。

  • 标签: 静脉置管技术 实施操作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深静脉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以我院于2015年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40例深静脉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顺序将其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20例)和采用综合护理的观察组(20例),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深静脉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深静脉置管 综合护理 临床应用 效果对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B超引导下MST(赛丁格)PICC是传统PICC改良技术,它为静脉输液、全胃肠外营养、肿瘤病人化疗等建立了一条生命通路。PICC穿刺点在外周表浅静脉,为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穿刺前的血管定位至关重要。

  • 标签: PICC静脉置管赛丁格技术肘下盲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手退针管法在婴幼儿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病情将需要留置套管针的肺炎患儿163名随机分为对照组79例和观察组84例,分别采用传统方法和单手退针方法进行静脉留置针,比较两种方法的穿刺成功率。结果单手退针组静脉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留置针穿刺成功率与方法密切相关,在婴幼儿的留置针中单手退针法穿刺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超声检查在PICC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血管超声检查应用于PICC的全过程,包括穿刺前的血管评估,穿刺中的血管定位,穿刺结束后X线摄片检查前对导管异位于颈内静脉的检查。结果2016年15例病人均成功,无一例发生静脉炎,病人舒适度提高。

  • 标签: PICC 超声检查 外周静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中心静脉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01月—2015年12月共120例危重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全组120例3—35天,其中3例后3天不同程度堵塞,经积极处理后通畅,均未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结论确保质量、切实有效的护理能减少中心静脉后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治疗工作正常开展。

  • 标签: 中心静脉 置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颈内静脉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总结颈内静脉的临床护理经验及体会。方法对我科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患者中颈内静脉的病人进行有效科学的护理,详细总结护理体会。结果11例颈内静脉管护理方法科学有效,无一例因导管并发症拔。结论优质的护理能有效地减少颈内静脉并发症的发生,对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和恢复有长远意义。

  • 标签: 血液透析 颈内静脉置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PICC患者并发症的护理及预防。方法根据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化疗行PICC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采取PICC管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PICC发生静脉炎、脱、堵、感染并发症的概率为6.67%,对照组患者并发症概率为21.67%,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PICC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PICC 并发症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