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隧道式PICC方法与传统PICC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3月我中心收治的76例PICC静脉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隧道式PICC静脉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超声引导下塞丁格PICC静脉方法,研究结局包括并发症发生率、一次成功率。 结果 觀察组患者渗血程度与量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一次成功率和导管脱出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隧道式PICC置管 静脉置管术 并发症 传统PICC置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全程化管理在PICC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共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PICC的100例患者作为主要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开展全程化管理,比较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非计划拔率更低,患者的依从性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将全程化管理运用在PICC患者的临床护理中优势显著,不仅可以降低并发症和非计划拔的发生风险,同时还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故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PICC置管 全程化管理 干预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提出解决重症昏迷患者使用常规盲插法胃留置失败对策。方法: 借助可视喉镜屏幕提供的清晰图像,准确定位食管口,确保胃一次置入成功。结果: 通过对10例重症昏迷患者在常规盲插胃失败情况下进行可视喉镜引导胃成功率达100%。结论: 可视喉镜引导胃管法成功率高,在常规盲插法失败情况下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复可视喉镜引导 胃管置管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改良环形支撑术治疗深部泪小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省立医院2008年1月至2019年6月深部泪小断裂58例(58眼)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泪小逆向联合远端支撑缝线固定的改良环形硅胶支撑术。术后随访(53.36±27.43)个月。观察其效果。结果患者年龄9~76(39.52±14.86)岁,下泪小深部断裂52例,上泪小深部断裂5例,上下泪小均断裂1例。手术成功率为100%,未见相关并发症。结论以泪小逆向联合远端缝线固定的改良环形支撑术治疗深部泪小断裂安全、有效。

  • 标签: 断裂,泪小管,深部 置管术,支撑管,泪道,逆行 环形,改良 效果,临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颈内静脉(internal jugular vein, IJV)穿刺是临床常用技术,用于液体或药物管理,以及CVP测定等。随着小儿身高、体重的变化,IJV导管置入的合适深度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文章描述了IJV导管尖端理想位置,介绍了通过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 TEE)、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 TTE)、胸部X线检查(chest radiograph, CXR)和腔内心电图等方法确定导管尖端位置。此外,还对右侧IJV深度、特殊人群的IJV深度、左侧IJV解剖特点及深度进行了综述。目前已有不少计算IJV深度的公式,由于儿童在发育阶段存在一定的发育差异,它对于个体的适用性仍有待临床进一步考证。

  • 标签: 儿童 颈内静脉 留置导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鼻胃深度改变对老年患者误吸影响。方法:选取80例老年鼻胃患者为对象,分组如下:参照组(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外科中心静脉的护理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120例心脏外科患者, 予以所有心脏外科患者实施中心静脉,通过交替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2个小组,参照组60例:实施常规护理操作;观察组60例: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比对不同方案的护理效果与价值。结果:探析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3%低于参照组13.33%,探析组护理满意度96.67%高于参照组的83.33%,互比,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心脏外科开展中心静脉优质护理效果确切,提高安全性,构建良好护患关系,符合临床护理需求。

  • 标签: 中心静脉置管 心脏外科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泪小断裂中改良双路硅胶支撑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观察。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泪小断裂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各组40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通过不同治疗干预手段的应用,均呈现出不同的治疗效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0%、观察组为9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改良双路硅胶支撑管置管术 泪小管断裂治疗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尿循证护理对脊髓损伤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观察对象:脊髓损伤留置导尿患者,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展开研究,纳入80例患者,按照护理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0,尿循证护理)与对照组(n=40,常规护理)两组,比较不同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尿路感染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者7.50%(3/40)低于对照组患者27.50%(11/40),(P<0.05);导尿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患者(10.00%)低于对照组患者(32.50%),(p<0.05)。结论:针对脊髓损伤留置导尿患者,实施尿循证护理,对于预防尿路感染发生、导尿相关并发症发生,价值显著,方案值得推荐。

  • 标签: 尿管置管 循证护理 脊髓损伤 留置导尿管 尿路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T型硅胶支撑术治疗小儿外伤性泪小断裂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选取南京市第三医院2016年8月至2020年1月住院的小儿外伤性泪小断裂者25例(25眼),采用"双套环"技术顺行置入T型支撑。术后3~6个月拔,拔后随访1~3个月,观察疗效。结果25例中,治愈21例(84.00%,21/25),好转4例(16.00%,4/25)。结论T型支撑术治疗小儿外伤性泪小断裂,效果确切,安全方便。

  • 标签: 置管术,支撑管,T型 断裂,泪小管,外伤性 小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脐静脉在新生儿中的应用。方法连续性选取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2007年11月至2019年9月行脐静脉的病例,收集临床病历资料,分析脐静脉在新生儿中的应用时间、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病原菌及拔原因。结果共入选新生儿835例,其中男435例(52.1%),女400例(47.9%),平均胎龄(30.6±2.4)周,中位出生体重1 310(1 080,1 520)g。脐静脉平均留置时间(4.850±1.893)d。10例(1.2%)新生儿发生相关性血流感染,病原菌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沃氏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共770例(92.2%)新生儿进行计划内拔,非计划拔65例(7.8%),非计划拔前3位原因为脐轮红肿、临床诊断败血症、相关性血流感染及堵。结论脐静脉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安全性高,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可以短期应用。如有条件,需监测腹部B超、超声心动图等,注意相关并发症。

  • 标签: 脐静脉置管 新生儿 置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拔管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