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采用普罗帕酮与胺碘酮对比的方法对普罗帕酮治疗阵发心房颤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方法就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80例阵发心房颤动患者进行了研究,随机将这8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40例,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另一组为观察组40例,采用普罗帕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结果,得出普罗帕酮治疗阵发心房颤动的效果。结果根据治疗结果观察,在24h内心房颤动转复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相比于对照组来说,观察组的转复时间明显要少,而且观察组的心室率、收缩压以及舒张压都要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根据相关的研究结果可以了解到,虽然普罗帕酮与胺碘酮都对阵发心房颤动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是相比于胺碘酮来说,普罗帕酮的治疗效果更加的理想,其能够快速以及高效的恢复患者心率的平稳,及时的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 标签: 普罗帕酮 胺碘酮 阵发性心房颤动 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507-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阵发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10例阵发心房颤动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胺碘酮组和毛花甙C组各55例,分别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房颤转复时间、发作持续时间与转复的关系。结果胺碘酮在2h、6h转复率明显高于毛花甙C组;转复时间明显短于毛花甙C组,房颤发作时间越长,转复成功率越低。结论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阵发、非瓣膜性心脏病心房颤动,其临床疗效优于毛花甙C,是一种快速、简便、安全的转复方法。

  • 标签: 胺碘酮 阵发性心房颤动 毛花甙C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导管介入消融术对患有阵发心房颤动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患有阵发心房颤动疾病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0例。采用胺碘酮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导管介入消融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房颤症状消失时间和心房颤动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阵发心房颤动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导管介入消融术对患有阵发心房颤动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导管介入消融术 阵发性心房颤动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中药心速宁胶囊治疗阵发房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111例阵发房颤发作≥2次/月的患者随机、双盲地分成心速宁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心速宁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心速宁胶囊4粒,每日3次。疗程为3月。结果两组在一般情况方面无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房颤发作频率29.3±3.4次/月与治疗前32.9±5.2次/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速宁组患者治疗后24.9±3.2次/月与治疗前31.1±3.3次/月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发作频率显著降低(P<0.05);不良反应发生心速宁组2例,对照组8例。结论心速宁胶囊对阵发房颤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心房颤动,阵发性 心速宁胶囊
  • 简介:阵发房颤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心律失常,发病率高,其相关并发症对人体健康危害巨大。其治疗方法多样,包括药物、消融等方法,临床上均有一定疗效。冷冻球囊消融(简称冷冻消融)效果显著,与射频消融、药物治疗相比,其优越性高,并发症少,前景广阔。现就冷冻消融在心房纤颤(房颤)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简要综述。1冷冻消融的原理冷冻消融是指通过冷冻能源来进行消融治疗的一种方法。冷冻能源有一氧化氮、氢气、氦气、氧化亚氮等,

  • 标签: 冷冻消融 阵发性心房颤动 膈神经麻痹 心房纤颤 射频消融 氧化亚氮
  • 简介: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老年阵发心房颤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20例老年阵发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药物胺碘酮治疗,实验组60例接受胺碘酮和辛伐他汀治疗,观察和比较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患者经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8.33%(P〈0.05),两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和辛伐他汀治疗老年患者阵发心房颤动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提高处理效率,有效调节血脂,减少心房颤动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老年老年患者的品质,应该得到广泛的应用在临床实践。

  • 标签: 胺碘酮 辛伐他汀 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高血压合并阵发心房颤动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心脏超声诊断的应用价值和作用,为高血压合并阵发心房颤动患者临床有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阵发心房颤动患者50例,另外选择同期接受诊断检查的单纯高血压患者50例,分别对应观察组和对照组,加强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心脏超声诊断。结果经过两组患者临床心脏超声诊断检查可知,在患者左心房内径情况方面,两组存在较大差异(P<0.05);且在两组患者E/A情况方面,两组也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阵发心房颤动者心脏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高血压 合并 阵发性心房颤动 心脏超声诊断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阵发心房颤动(PAF)的关系.方法观察36例有PAF的老年高血压患者(A组)的血浆BNP水平、左房内径(LA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36例无PAF病史的高血压患者(B组)进行比较;并在有PAF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观察了19例患者在窦性心律时和房颤发作期的血浆BNP水平对照,以及5例患者在房颤发作前、中、后的血浆BNP水平对照.结果有PAF病史者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无PAF病史者、LVEF显著低于无PAF病史者,2组左房内径无差异.此外,19例PAF者房颤发作时的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窦性心律时,5例PAF者房颤发作时的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房颤发作前及房颤中止后的BNP水平.结论PAF发作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的BNP释放.窦性心律时血浆BNP水平可能用于预测老年高血压患者PAF的发生.关键词阵发心房颤动;脑钠肽;高血压;老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血压并阵发心房颤动患者的P波离散度。方法以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50例高血压并阵发心房颤动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其余50例高血压无阵发心房颤动的患者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最大P波时限,最小P波时限,P波离散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最大P波时限、P波离散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并阵发心房颤动患者的P波离散度明显增大,因此P波离散度可以作为该病的一项有效的检测指标。

  • 标签: 高血压 阵发性心房颤动 P波 离散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高血压合并阵发心房颤动时患者的心脏超声改变。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5年11月收治入院的高血压合并阵发房颤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再选取我院同期收治入院的60例单纯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心脏超声特征,观察不同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左心房内径情况、二间瓣DE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左室后壁厚度、左室内镜方面两组患者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脏超声检查用于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中,可明显观察到患者心脏心态结构的变化,与此同时还有不同程度的生理指标的改变、患者左心房的扩大等,相对于单纯高血压患者的心脏超声检查结果具有明显的特异性,临床上应对其加强重视,及时采取措施。

  • 标签: 高血压 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 心脏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胺碘酮与厄贝沙坦联用治疗阵发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疗效。方法将136例阵发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I组,n=68)和胺碘酮+厄贝沙坦组(Ⅱ组,n=68),治疗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治疗后3,6,9,12个月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和治疗前、治疗后6,12个月的左房前后径。结果治疗后3个月,I组窦性心律维持率为87.9%,与Ⅱ组(91.0%)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6,9,12个月,I组窦性心律维持率分别为71.2%,65.2%,60.6%,Ⅱ组分别为88.1%,86.6%,82.1%,两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治疗12个月后,I组左心房前后径明显大于Ⅱ组(P<0.05)。结论胺碘酮联用厄贝沙坦治疗阵发心房颤动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且能明显改善左房重构。

  • 标签: 心房颤动 胺碘酮 厄贝沙坦 左房重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心房颤动的临床防治。方法对我院收治的老年心房颤动患者40例临床防治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老年心房颤动患者40例,慢性房颤24例,持续性房颤10例,阵发房颤6例。34例复转心律,能从事家务劳动,生活自理。发生脑梗死4例,经积极治疗死亡1例,其余2例痊愈,1例无改善。结论症状性房颤,发作时伴有胸闷不适,以维持窦性心律为首选策略。控制心室率能够改善症状,改善左室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住院。恢复并维持整齐的窦性心律肯定能改善患者的心理感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人 心房颤动 临床治疗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胺碘酮联合贝那普利治疗阵发心房颤动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在我院从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阵发心房颤动患者中,抽取52例,根据其入院先后的顺序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有26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在接收治疗期间使用的药物为单一的胺碘酮。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期间使用的药物为胺碘酮联合贝那普利。两组患者接受药物治疗的时间均为1年,并对其进行随访。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阵发心房颤动的患者接受治疗期间,使用胺碘酮联合贝那普利,其治疗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少,推荐临床应用。

  • 标签: 胺碘酮 贝那普利 阵发性心房颤动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血压合并阵发心房颤动患者心脏超声诊断特征。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合并阵发心房颤动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60例单纯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行心脏超声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测特征。结果两组患者在左房内径(LAD)与、二尖瓣舒张早期心室快速充盈峰值速度/舒张晚期心房收缩峰值速度(E/A)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患者在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与室间隔/左室后壁上(IVSd/LVPWa)指标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脏超声检测对于高血压合并阵发心房颤动患者意义显著。其不仅可现实患者心脏结构变化,同时显示生理指标的改变。

  • 标签: 高血压 阵发性心房颤动 心脏超声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卡维地洛治疗高原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高原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儿,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其基础上进行卡维地洛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的心率、LVEDD、LVEF、6min步行距离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卡维地洛治疗高原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卡维地洛 高原性心脏病 心力衰竭 心房颤动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