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应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共纳入68例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功能恢复情况和骨折愈合时间。通过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功能恢复情况更好、愈合时间更短,且相关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骨折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且有利于功能的恢复和骨折的愈合。因此,锁定钢板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锁定钢板 肱骨近端骨折 手术时间 术后并发症 功能恢复 骨折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病人股骨距重建结合锁定钢板固定与股骨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0年04月-2021年04月本院收治的78例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9)和实验组(n=39),对照组应用股骨距重建结合锁定钢板固定治疗,实验组应用PFNA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骨愈合优良率。结果:实验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两组骨愈合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距重建结合锁定钢板固定与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效果相当,但PFNA微创效果更佳,可优先选择。

  • 标签: 骨折 股骨近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实施肱骨外侧锁定钢板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工作为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我院所纳入的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收治数量为60例,按照抽签法方式将其划分成2组,命名为试验组和常规组,分别纳入30例,常规组运用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选择肱骨外侧锁定钢板手术治疗,针对试验组与常规组的临床指标实施组间对照。结果:试验组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手术时长、骨折愈合时长较短、出血量较低、肩关节功能指标评分高于常规组患者,期间校验值显示为P值<0.05,结果充分证实组间差异存在。结论: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实施肱骨外侧锁定钢板手术治疗效果明显。

  • 标签: 肱骨外科颈骨折 肱骨近端外侧锁定钢板手术 肩关节
  • 作者: 钱超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3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13期
  • 机构:南京江北医院,江苏 南京210000
  • 简介:目的:探讨在治疗肱骨骨折采用锁定钢板联合缝线锚钉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1月本院30例肱骨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锁定钢板治疗)与观察组(锁定钢板联合缝线锚钉),对比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大结节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与Neer评分方面,观察组明显要比参照组优(P<0.05)。结论:在治疗肱骨骨折患者时,采取锁定钢板联合缝线锚钉治疗法可起到必要的加强固定效果,与单纯的钢板治疗相比,整体固定更为牢靠,能够促进各项功能早日恢复,控制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采纳。

  • 标签: 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缝线锚钉;加强固定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罗晓林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05-08
  • 出处:《医师在线》2020年15期
  • 机构:隆昌市人民医院 四川省内江市 641250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骨质疏松药物与锁定钢板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8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1例,抗骨质疏松药物与锁定钢板治疗)与对照组(41例,锁定钢板治疗),比较2组肩关节功能、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疼痛、解剖复位、运动限制、功能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评分、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骨折患者实行抗骨质疏松药物与锁定钢板治疗,改善肩关节功能,提高治疗有效率,可应用。

  • 标签: 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 抗骨质疏松药物 锁定钢板 肩关节 治疗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肱骨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采用锁定加压钢板与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这两种方法的效果。方法:将医院中该疾病患者均分为对照组35例,提供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法,观察组35例,提供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法。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手术临床指标、肩关节各项功能评分、并发症出现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院当中治疗老年肱骨骨质疏松性骨折这一疾病时,运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方法的效果比较理想,能够让患者手术指标得到显著优化,提高肩关节功能,安全性更好。

  • 标签: 锁定加压钢板 带锁髓内钉内固定 老年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股骨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股骨粗隆骨折患者7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股骨髓内钉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Harris 评分高于对照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较好,住院时间较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股骨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股骨近端髓内钉 股骨粗隆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微创固定钢板股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64例病人分成32个锁定钢板组,每组32个空心螺钉组。为了探讨不同的治疗方法所起到的作用和效果,要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骨折愈合效果等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和分析,其中在对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时,主要考虑到骨折愈合延迟或者是内固定松动等情况。结果 锁定钢板组病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13%,而空心螺钉组为18.75%。结果:锁定钢板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各项指标都优于另外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911,P

  • 标签: 微创经皮锁定钢板 股骨骨折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微创固定钢板股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64例病人分成32个锁定钢板组,每组32个空心螺钉组。为了探讨不同的治疗方法所起到的作用和效果,要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骨折愈合效果等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和分析,其中在对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时,主要考虑到骨折愈合延迟或者是内固定松动等情况。结果 锁定钢板组病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13%,而空心螺钉组为18.75%。结果:锁定钢板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各项指标都优于另外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911,P

  • 标签: 微创经皮锁定钢板 股骨骨折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抗骨质疏松药物联合锁定钢板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骨折(Osteoporotic fracture of proximal humerus,OFH)患者疼痛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53例老年OFH患者(2021年4月-2023年4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27)、常规组(n=26)。常规组接受锁定钢板治疗,观察组接受抗骨质疏松药物联合锁定钢板治疗。对比2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骨折愈合时间、骨痂出现时间、住院时间、肿胀消退时间及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较常规组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常规组。结论  抗骨质疏松药物联合锁定钢板治疗老年OFH患者可有效缓解疼痛感,改善临床症状,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

  • 标签: []  抗骨质疏松药 锁定钢板 老年 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 PFNA 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随机患者分为PFNA组和钢板组,各30例,分别行PFNA和股骨解剖锁定钢板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治疗优良率(90.0%)高于对照组(76.7%),并发症发生率(6.7%)低于对照组(1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手术治疗 老年 股骨近端髓内钉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股骨防旋髓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6月——2022年10月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的分组方法是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两组采取的治疗方法分别是股骨髓内钉内固定术、股骨防旋髓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①手术指标: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②髋关节功能: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髋关节功能评分大于术前和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③并发症: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股骨防旋髓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优化手术指标,促进术后身体康复进程,且安全性高,故有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 标签: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固定 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 股骨转子间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定钢板联合空心加压钉在治疗青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本院收治的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采用单纯空心加压钉固定,研究组35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锁定钢板固定。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优良率为80%(28/35)显著高于对照组60%(21/35)(P<0.05)。结论:锁定钢板联合空心加压钉治疗青年患者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经过治疗后优良率显著得到提升,股骨头坏死率明显下降,是治疗青年患者股骨颈骨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式,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锁定钢板 空心加压钉 股骨颈骨折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围术期护理用于高龄患者股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针对80名高龄股骨骨折病人进行研究。以随机的方式将病人分到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40),和实施围术期护理的研究组(n=40)。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负重和愈合时间均快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围术期 高龄患者股骨近端骨折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微创股骨防旋髓内钉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预后治疗的作用效果。方法:向医院在2022年7月-2023年4月收治的2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以电脑筛选法分成对照(10例,)和干预(10例)两个小组,分别以动力髋螺钉、微创股骨防旋髓内钉作为治疗技术,比较双方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干预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结论:微创股骨防旋髓内钉作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的技术,在术后对泌尿道感染、内固定物断裂等不良事件规避起着巨大作用。

  • 标签: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改良后的带血管蒂髂骨瓣修复股骨病损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观察2014年8月至2022年5月间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关节外科创伤骨科行改良带血管蒂髂骨瓣修复股骨病损的患者13例,其中1例股骨头坏死(ONFH)患者行双侧手术,共14侧髋关节。其中,ONFH 7侧,股骨颈骨折(FNF)6侧,股骨动脉瘤样骨囊肿(ABC)1侧。术后定期门诊或微信随访,观察指标包括临床Harris髋关节评分、影像学塌陷进展和并发症等。结果随访时间6~98个月,随访期间本组患者影像学塌陷进展2侧,其中1侧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总体保髋成功率92.86%,术后末次随访Harris评分平均89.43分。有1侧出现股外侧皮神经损伤。结论改良带血管蒂髂骨瓣修复术可以有效减缓和防止股骨病损的进展,改善临床症状,避免关节置换。

  • 标签: 带血管蒂髂骨瓣 股骨近端病损 手术改良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双钢板固定治疗伴肱骨距粉碎肱骨骨折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将伴肱骨距粉碎肱骨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6年2月至2022年2月,将100例患者按照电脑随机法分组,观察组50例实施双钢板固定治疗、对照组50例实施常规治疗,比较和分析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钢板固定治疗伴肱骨距粉碎肱骨骨折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研究和推广。

  • 标签: []伴肱骨距粉碎肱骨近端骨折 双钢板固定治疗 近期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股骨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室优质护理干预效果。 方法 选择2022年8月-2023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4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行闭合复位股骨髓内钉治疗患者,依据数字排序法随机以参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区分,参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率100.00%明显高于参照组75.00%(P<0.05);观察组VAS与Harris评分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采用闭合复位股骨髓内钉治疗结合手术室优质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的疼痛也可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值得应用。

  • 标签: 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髓内钉 股骨转子间骨折 手术室 优质护理 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