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03年至2005年,对58例肱骨骨折的患者采用有成角稳定的肱骨锁定钢板治疗,其中二部分骨折38例,三部分骨折14例,四部分骨折6例,经三角肌胸大肌间入路,钝性分开三角肌,间接复位并尽量减少对骨折血运的破坏,将锁定钢板置于肱骨的侧方,大结节下方5mm处,克氏针临时固定,锁定螺钉固定钢板,将移位的大小结节固定于钢板上。结果术后患者平均随访11.5个月,按Neer功能评定,术后功能优21例,良28例,可7例,差2例,仅有2例肱骨头坏死,其中1例术后功能较好。结论锁定钢板有高度的稳定性,是治疗肱骨骨折,尤其是粉碎性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理想方法。

  • 标签: 肱骨近端骨折 切开复位 内固定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
  • 简介:目的总结空心钉治疗股骨骨折的适应证,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35例股骨骨折病例行空心钉固定治疗,观察术后疗效及并发症.结果35例平均随访18.5个月(4个月~2年半),优良率占91.4%,并发症有空心钉切割股骨头及髋内翻.结论空心钉治疗股骨骨折,操作简单,抗弯应力及防旋转能力强,既能对股骨头开槽减压,又有骨折双头加压作用,提高了愈合率.

  • 标签: 空心钉 股骨颈骨折 股骨转子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髓骨钉(PFN)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临床效果及相关问题。方法分析我科自2007年2月至2009年11月间应用股骨髓内钉治疗12例股骨转子周围骨折患者的术后骨折愈合情况。结果10例患者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5.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其中1例拉力螺钉松动部分退出,1例髋内翻,无股骨干骨折等其余并发症发生。结论PFN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具有内固定牢固,应力分散,可防止旋转,早期开始功能锻炼,而且手术操作简单的优点,是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 标签: PFN 股骨转子周围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肱骨移位骨折采用三叶草钢板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用三叶草钢板治疗肱骨骨折38例,按Neer分类,二部分骨折20例,三部分骨折13例,四部分骨折5例,其中骨折伴脱位3例。结果36例获得平均13个月(3-28个月)随访,2例失访。36例均骨性愈合,无畸形愈合,无肱骨头坏死。按Neer评分标准评分,优27例,良6例,可2例,差1例,总优良率91.6%。结论采用三叶草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移位骨折,固定牢靠,可早期功能训练,术后功能恢复满意,值得提倡。

  • 标签: 肱骨 骨折 骨折内固定术 三叶草钢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价可膨胀髓内钉(FixionPF)应用于老年股骨骨折的治疗效果和技术特点.方法自2005年1月至2006年2月,22例老年股骨骨折采用可膨胀髓内钉系统(FixionPF)固定,其中,股骨粗隆间骨折16名,股骨粗隆下骨折4名,股骨粗隆下合并粗隆间骨折2名.男7名,女15名,平均年龄72岁.结果本组平均手术时间45分钟,平均出血量为200ml,术中平均透视6次.骨折术后临床愈合时间最短8周,平均10周.未发生脂肪栓塞、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肢体短缩、髋内翻以及旋转畸形.结论FixionPF可膨胀髓内钉固定原理为沙漏样固定,应力均匀分布于股骨髓腔,股骨头栓钉于股骨头内膨胀,增加抗旋转能力,不需扩髓、远端交锁,其独特的设计原理可减少创伤和相关于术并发症,尤其适合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的治疗.

  • 标签: 可膨胀髓内钉 股骨近端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恶性肿瘤致股骨病理性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对1997.8~2003.6期间16例股骨病理性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除一例术后死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外,余15例无手术并发症,术后疼痛明显缓解,伤口愈合良好,均存活在3个月以上,12例术后继续原发肿瘤的治疗.结论恶性肿瘤致股骨的病理性骨折可积极手术治疗.采用带锁髓内钉或人工股骨头置换加骨水泥固定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 标签: 病理性骨折 股骨近端 手术治疗 恶性肿瘤 术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 简介:目的比较采用经皮克氏针引导小切口与传统方法插入股骨髓内钉(PFN)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将2004年1月~2005年3月收治的51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组和传统组,均予以闭合复位,其中微创组在完成复位后经皮自大转子顶点打入1枚克氏针置于股骨段髓腔中央,后做皮肤小切口,在克氏针引导下插入PFN;传统组患者按常规方法置入PFN固定。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影像增强仪曝光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微创组平均手术时间,失血量、切口长度分别为77.20min、104.20mL和5.12cm,均明显低于传统组(分别为108.84min、240.38mL和11.79cm),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微创组影像增强仪曝光时间高于传统组(P〈0.01);两组患者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所有骨折均愈合,无延迟愈合与不愈合。结论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经皮克氏针引导小切口插入PFN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一种更加微创的内固定手段,早期临床疗效更令人满意。

  • 标签: 股骨转子间骨折 骨折固定术 股骨近端髓内钉 微创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AO股骨髁支持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7月至2010年7月对30例股骨远端骨折进行修复重建,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5~70岁,平均40岁。左侧20例,右侧10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按Muller分类,MullerA型骨折15例,MullerB型骨折8例。MullerC型骨折7例。均行切开复位,AO股骨髁支持钢板内固定,对骨缺损较大者行一期植骨,术后行康复治疗。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9~20个月,平均14个月。按Merchan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15例,良12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0%。结论严格遵循手术治疗原则,采用AO股骨髁支持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复,固定可靠,操作简单,疗效肯定,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股骨远端骨折 AO股骨髁支持钢板 内固定
  • 简介:目的:旨在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桡骨远端骨折病人手术切复LCP内固定术后观察。结果:30例随访3—12个月(平均10个月),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平均1.5个月摄片骨痂生长,10个月全部骨性愈合。结论:LCP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固定牢靠,骨折愈合快,特别对老年骨质疏松病人效果明显。

  • 标签: 锁定加压钢板 桡骨远端骨折 治疗
  • 简介:经皮微创钢板同定技术(Minimallyinvasivepercutaneousplateosteosynthesis,MIPPO)治疗胫骨骨折,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愈合快的特点。笔者自2003年9月至2005年5月,采用MIPPO技术治疗16例,报道如下。

  • 标签: 微创技术治疗 胫骨近端骨折 并发症
  • 简介:摘要随着交通的发达,交通事故的增多,股骨髁的骨折在临床中呈上升趋势,对股骨髁骨折的治疗方法有多种,我们认为股骨下端解剖型钢板方法简单易行,疗效确切,应当予以推广,特别在我们底层医疗机构。本文就股骨髁骨折应用股骨下端解剖型钢板治疗进行了探讨。

  • 标签: 股骨下端解剖型钢板 股骨髁 粉碎性骨折 植骨
  • 简介:目的研究使用LISSPLT治疗胫骨干骺粉碎性骨折的指征、手术技巧和效果.方法自2003年9月~2004年8月使用LISSPLT通过闭合复位,经皮钢板固定的方法治疗胫骨干骺粉碎性骨折10例,观察术后软组织恢复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10例患者经过平均8个月的随访,术后骨折复位、对线良好,全部骨折均达到临床愈合.无皮肤坏死、后期复位丢失、内固定松动或失效的并发症.结论LISS固定系统治疗胫骨骨干粉碎性骨折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损伤小、固定可靠、术后恢复和骨折愈合快的优点,值得在有条件的单位推广使用.

  • 标签: 胫骨近端 干骺端 骨折 粉碎性 LISS系统 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股骨髁部角度钢板与解剖钢板治疗股骨髁部C型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对我院1993年12月~2003年6月间治疗的股骨髁部C型骨折患者56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将患者分两组,一组为切开复位角度钢板内固定(23例),另一组为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33例).通过随访收集56例患者相关临床资料、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并进行膝关节活动度测定,应用t检验和x2检验比较两组关节活动度差异和患膝功能康复情况.结果术后患者的膝关节平均活动度:角度钢板内固定组为57.17°±17.63°,解剖钢板内固定组为86.09°±26.55°;解剖钢板内固定组患膝功能康复的优良率为90.9%,而角度钢板内固定组的优良率为73.9%.t检验和x2检验结果证明,两组膝关节术后平均活动度及患膝功能康复程度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应用解剖钢板组术后膝关节平均活动度及患膝功能康复明显优于角度钢板组.结论应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比角度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部C型骨折在术后可获得更好的膝关节活动度和功能康复.

  • 标签: 股骨髁 骨折 骨折固定术 角度钢板 解剖钢板 股骨髁部
  • 简介:目的:探讨使用髁钢板固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髁钢板内固定治疗的3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回顾性分析其手术操作特点.结果:34例患者术后随访3~26月,平均16月,优良率达97%.结论:髁钢板内固定是一种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但应注意并发症的防治.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髁钢板 内固定治疗 生物力学 操作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胃、远端癌的临床和预后的差异及其原因.方法将我院1994年6月至2001年6月经手术治疗的365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定期随访资料输入数据库,对其一般临床资料、预后因素及生存率进行分析.结果胃、远端癌的发病年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但胃癌男性发病的比例较高.标本大体分型中,两组Borrmann分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6),但胃癌的TNM分期较晚,特别是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胃远端癌,组织分化类型则无明显差别.虽然胃癌全胃切除率较高,但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并无明显增高.胃癌手术后的生存率较胃远端癌低.结论胃癌预后较胃远端癌差,其重要原因可能与肿瘤的位置特殊、出现症状较晚及就诊时肿瘤分期较晚有关,而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死亡率无明确的关系.

  • 标签: 胃肿瘤 临床病理 预后 生存率
  • 简介:我院自1998年以来,应用AO髁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间骨折18例,获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18例,男14例,女4例;年龄21~68岁,平均34.5岁;左侧骨折11例,右侧7例。受伤原因:骑摩托车致伤14例,塌坊压伤3例,其它伤1例。骨折类型:呈“Y”型12例,“T”型3例,不规则型3例。其中有4例合并颅脑、胸外伤,并有胫骨骨折1例。2、手术方法:本组病例均为急诊入院,其中6例开放性骨折入院后即清创,内固定术,其它均在全身情况稳定后3~5天内择期手术。

  • 标签: 股骨髁间骨折 髁支撑钢板 内固定治疗 意疗 AO 疗效
  • 简介:目的讨论DCS和股骨髁解剖钢板治疗股骨髁部骨折的选择、应用效果和功能锻炼.方法收治股骨髁部骨折和髁上骨折38例,双侧2例,均行切开复位,DCS钢板内固定术25膝,股骨髁解剖钢板内固定术15膝,术后早期在CPM上进行被动和非负重主动功能锻炼.结果本组随访36例38膝,时间6~42个月,28例32膝术后功能恢复优良,总优良率84%.结论股骨髁部骨折两髁完整者较适用于DCS钢板内固定,两髁粉碎不完整者较适用于股骨髁解剖钢板,术后早期要进行正规的主、被动功能锻炼.

  • 标签: 股骨髁骨折 DCS 解剖钢板 内固定 功能锻炼
  • 简介:目的探讨95°角股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间T型或Y型骨折的手术治疗途径及疗效。方法准确整复骨折后用2枚克氏针和辅助钢板维持,确定刃板(即髁钢板的短臂)击入点后固定95°股骨钢板,用1枚骨栓进一步加压固定双髁。结果对28例病人经4个月~6年的术后随访,骨折均获愈合,功能优良率达85.7%。结论该术式骨折对位准确,内固定牢固,术后功能恢复满意,是治疗股骨髁间T型或Y型骨折的理想术式与方法。

  • 标签: 股骨髁间骨折 股骨髁钢板 内固定治疗 T型骨折 Y型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