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提要:肾动脉脉狭窄(renalarterystenosis,RAS)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常见表现,RAS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以及病死率明显增高,是心血管疾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其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等各种机制促进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RAS治疗包括药物与肾动脉血运重建术,目标主要围绕挽救缺血肾脏、控制高血压以及缓解肺水肿、心绞痛展开,近年RAS在心血管系统的地位及治疗影响成为学界研究热点.

  • 标签: 肾动脉狭窄 心血管事件 经皮腔内肾动脉支架植入术
  • 简介:摘要对比分析选择性阻断肾动脉在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laparoscopicpartialnephrectomy,LPN)中治疗肾肿瘤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2例因肾肿瘤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5例行选择性阻断肾动脉下LPN;17例行全阻断下LPN。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手术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病例。其中选择性阻断组的阻断肾动脉时间、手术时间均高于全阻断组,术后全阻断组患者血肌酐水平较术前及选择性阻断组明显升高。随访6~24个月,全阻断组患者血肌酐平均水平明显高于选择性阻断组患者。随访期间,无一例复发或转移。结论选择性阻断肾动脉虽增加了肾动脉阻断时间及手术时间,但术中出血量及风险并无增加,利于保护正常区域的肾单位,从而最大限度的保护肾功能。

  • 标签: 肾肿瘤 腹腔镜 肾部分切除术 肾动脉阻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肾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简单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肾动脉狭窄患者100例,将其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采用肾动脉造影进行检查,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对两组患者的诊断精准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共检出77条狭窄肾动脉,然而对照组患者共检出72条狭窄肾动脉,其误诊率为13.00%,漏诊率为5.00%。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相符率随着血管闭塞程度的不断加深依次呈递增趋势,其完全闭塞组和重度狭窄组为100%符合率。观察组的检查结果显示,重度狭窄组的AC、EDV及PSV都要明显高于中度狭窄组,同时中度狭窄组的上述指标则要明显搞过轻度狭窄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肾动脉狭窄诊断中能够显著提升诊断中的精准率,其AC、EDV及PSV参数对患者肾动脉狭窄程度的判定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应用价值 肾动脉狭窄 彩色多普勒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冠心病患者肾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1例冠心病患者(122条肾主动脉)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并记录肾动脉峰值流速(PSV)等多普勒超声表现及血流参数。经CTA或肾动脉造影检查证实为肾动脉狭窄者为研究组,余为对照组,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肾动脉主干的PSV、RAR、RIR及A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多普勒超声各项血流参数诊断冠心病患者肾动脉狭窄是一种有价值的影像学检查。

  • 标签: 肾动脉狭窄 冠心病 超声检查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冠脉造影同时行下肢动脉肾动脉造影的方法并分析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可疑冠心病伴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患者275例(年龄≥60岁)行选择性冠脉造影同时行肾动脉及下肢动脉造影。按介入途径分为左桡动脉组(124例)及右桡动脉组(151例),各组再按年龄段分为三个不同亚组:低龄老年亚组(60~69岁),中龄老年亚组(70~79岁),高龄老年亚组(≥80岁),分别以左、右桡动脉途径运用TIG共用造影管(100cm)及MPA1造影管(125cm)依次行冠脉、双侧下肢动脉肾动脉造影,比较桡动脉穿刺成功率、造影操作时间、对比剂用量、X线曝光时间及造影完成率等,并分析这些指标与年龄的相关性。结果左、右桡动脉组的穿刺成功率及对比剂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左桡动脉组造影操作时间、X线暴露时间均低于右桡动脉组,造影完成率亦明显高于右桡动脉组;左、右桡动脉组造影操作时间均与年龄呈正相关,而X线曝光时间与年龄无相关性。结论老年患者经左桡动脉途径冠脉造影同时行下肢动脉肾动脉造影完成率高,安全有效,可作为首选路径。

  • 标签: 桡动脉 冠状血管造影术 肾动脉 下肢动脉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后出血行肾动脉栓塞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1013年12月我科治疗的8例经皮肾镜钬激光肾碎石术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性肾动脉栓塞治疗。结果8例患者均一次性治愈,术后5-7d痊愈出院。结论加强心理护理,术后严格卧床及患肢制动,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引流液和患肢血循环,是预防并发症和治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 出血 肾动脉栓塞 护理
  • 简介:客观题部分需要夯实基础。实验题注重五大历年重复出现的考点。其中,基本仪器的使用及读数问题可能是2014年高考出题的热点,计算题部分可能会出现运用动能定理或者机械能守恒定律处理直线运动、圆周运动、类平抛运动的考题。

  • 标签: 主干知识 机械能守恒定律 读数问题 直线运动 动能定理 圆周运动
  • 简介:目的:探讨体部伽玛刀治疗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PVTT)的疗效。方法:对52例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实行伽玛刀治疗。采用50%~700/0等剂量曲线覆盖计划靶区(PTV),单次处方剂量为3.0~4.5Gy,照射总剂量在30~49.5Gy之间,并观察PVTT近期疗效及生存率。结果:伽玛刀治疗结束3个月后,门静脉癌栓完全缓解18例(占34.62%),部分缓解23例(占44.23%),稳定4例(占7.69%),进展7例(占13.46%),总有效率为78.85%。生存6个月48例(占92.31%),生存12个月38例(占73.08%),24个月29例(占55.77%),中位生存期为14.04-月。结论:伽玛刀治疗门静脉癌栓疗效确切,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 标签: 肝细胞癌 门静脉癌栓 伽玛刀
  • 简介:根据公安院校侦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侦查专业主干课程应当建设成为培养适应公安一线复合型应用人才的理实一体化10教学体系。通过对公安一线人才培养需求及侦查实践工作分析,研究提出侦查专业理论教学体系及实践教学体系,实施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学做一体10的课程体系与推行"校局合作,实现学战衔接"的教、学、练、战一体化训练10以及由认识性实践、验证性实践、模拟性实践、综合性实践和实战性实践组成的渐进式实践教学体系。

  • 标签: 侦查专业 课程改革建设 理实一体化 公安院校
  • 简介:二轮复习的主要目标就是学会构建知识体系。在自主构建体系的过程中,同学们要树立整体意识,具有学科内容的整体视野;要厘清4个模块的知识体系,根据社会生活热点或者思想主题灵活地汇聚、沟通知识。以教材基本观点为统领,以生活热点为切人点,在更广的背景下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

  • 标签: 知识体系 主干知识 二轮复习 政治 社会生活 自主构建
  • 简介:通过分析模块化教学模式的特点和优势,结合汽车类专业主干课程体系的特点和教学需要,打破传统教学中横向切割的思路,采取多元化的思维模式,重点提高学生综合创新能力培养质量,探讨了汽车类专业主干课程开展模块教学中所涉及的课程体系、教学实施以及教学效果评价等关键问题,为相关专业开展模块教学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 标签: 模块化教学 汽车 课程体系
  • 简介:目的探讨Fluency覆膜支架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TIPS)治疗门静脉主干癌栓并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1例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主干癌栓导致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TIPS术。其中9例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合并急性出血,另2例为顽固性腹腔积液。TIPS术中采用Fluency覆膜支架建立肝内门腔分流道。测量支架置入前后的门静脉压力。术后随访1~18个月,分析疗效。结果11例TIPS术均获成功,共置入21枚覆膜支架,直径8mm支架20枚,7mm支架1枚,支架长度4~8cm。平均门静脉压力由术前(32.00±4.12)mmHg降至(11.82±3.09)mmHg(t=10.76,P〈0.001)。6例在术后1周出现不同程度肝性脑病,经口服乳果糖等内科处理后症状消失。9例急性出血患者术后出血停止,另2例顽固性腹腔积液患者术后腹腔积液明显减少。随访期间,超声提示支架血流通畅,无复发。9例因多器官衰竭于术后2~14个月死亡[平均(5.67±4.00)个月];另2例分别随访16及18个月仍存活。结论对门静脉主干癌栓并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采用覆膜支架行TIPS术是可行的,可有效控制近期门静脉高压相关症状。

  • 标签: 门体分流术 经颈静脉肝内 支架 高血压 门静脉 肝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症状性锁骨下动脉闭塞的股动脉及桡动脉双入路介入再通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5月症状性锁骨下动脉闭塞股动脉及桡动脉双入路进行血管腔内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研究共入选10例患者,双入路介入再通均获得成功,未出现近期手术并发症,随访15d至6个月,经血管彩超及颅外血管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omputedtomographyangiography,CTA)检查均显示血流通畅良好。未发现病变部位再狭窄。结论对于股动脉及桡动脉双入路再通锁骨下动脉闭塞,血管腔内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是一种徽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操作简单,患者症状改善快且明显,可成为主要的治疗手段。

  • 标签: 症状性锁骨下动脉闭塞 血管内治疗 球囊扩张 支架植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脉支架成形联合动脉置管溶栓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94例,数字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动脉支架成形治疗,观察组给予动脉支架成形联合动脉置管溶栓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踝肱指数改善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11%(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踝肱指数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踝肱指数升高更显著(P<0.05)。结论动脉支架成形联合动脉置管溶栓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创伤小,疗效好,症状改善显著,是安全有效的,值得推广与使用。

  • 标签: 下肢动脉闭塞症 动脉置管溶栓 动脉支架成形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电图aVR导联ST段抬高对左主干或三支病变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一组25例冠脉照影结果为左主干或三支病变患者,分析其心电图aVR导联ST段抬高的发生率,另选一组20例心电图aVR导联ST段抬高患者,分析其冠脉照影结果,将两组结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⑴19例(76%,19/25)的左主干或三支病变患者的心电图出现aVR导联ST段抬高≥0.10mv,即aVR导联ST段抬高对左主干或三支病变诊断的阳性预测值为76%;⑵19例(95%,19/20)的aVR导联ST段抬高患者冠脉照影结果有左主干或三支病变,即aVR导联ST段抬高对左主干或三支病变的符合率为95%,二者的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心电图出现aVR导联ST段抬高≥0.10mv对诊断左主干或三支病变有很高的阳性预测价值。

  • 标签: aVR导联 ST段 左主干 三支 冠脉照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者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观察和护理。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9月-2013年2月在我院心内科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共81例。结果加强护理,注意观察,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我们要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观察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疗效,确保病人康复。

  • 标签: 桡动脉 冠状动脉造影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桡动脉途径行冠状介入治疗术后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210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介入治疗的患者加强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对210例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介入治疗中有5例次经桡动脉途径失败改经股动脉途径获得成功,术中发生心室颤动3例,拔管时发生迷走神经反射2例,围手术期前臂血肿5例,未发生桡动脉闭塞及其他并发症。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介入治疗虽然有许多优点,但在围手术期可能发生各种并发症,加强经桡动脉途径冠状介入治疗患者围手术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防治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桡动脉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