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肌瘤脂肪病变中,超声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9月到2018年9月期间,经过病理检查,确诊的72例子宫肌瘤脂肪病变患者数据,采用回顾性分析进行分析,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记录超声诊断结果和诊断表现。结果72例患者经过病理检查确诊,经过超声诊断率94.44%,其中肌壁间肌瘤脂肪病变100%。浆膜下肌瘤脂肪病变88.89%,漏诊22例,黏膜下肌瘤脂肪病变50.00%,漏诊50.00%,对比超声诊断和病理检查,无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病变子宫肌瘤以及周围肌层组织B/A为(1.71±0.44)低于非变形肌瘤和周围肌层组织(3.34±1.48),组间对比p<0.05。结论超声诊断子宫肌瘤脂肪病变,可见复杂型声像特征,因此容易发生误诊以及漏诊情况,予以超声、二维以及超声弹性成像确诊率更优,为临床提供有效参考价值。

  • 标签: 子宫肌瘤 脂肪病变 超声诊断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超声声衰减成像(attenuation imaging,ATI)对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dysfunction-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肝脂肪程度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2020年8月至2021年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就诊的212例受检者行肝脏灰阶超声及ATI检查,以灰阶超声分度为参照,分析不同程度肝脂肪患者的声衰减系数(attenuation coefficient,AC)及其与临床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ATI的诊断效能。结果正常肝及轻度、中度、重度脂肪肝的AC值分别为(0.56±0.05)dB·cm-1·MHz-1、(0.68±0.09)dB·cm-1·MHz-1、(0.82±0.09)dB·cm-1·MHz-1、(0.94±0.09)dB·cm-1·MHz-1,AC值在不同程度脂肪肝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AC值与脂肪肝程度显著正相关(r=0.860,P<0.01),与体质指数中等程度正相关(r=0.425,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弱负相关(r=-0.237,P=0.029),与年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无相关性(r=0.083、0.055、0.133、-0.039,均P>0.05)。ATI诊断轻度及以上、中度及以上、重度及以上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8、0.962、0.918,敏感性分别为90.1%、95.8%、94.9%,特异性分别为96.1%、87.1%、73.9%,阳性界值分别为0.666 dB·cm-1·MHz-1、0.719 dB·cm-1·MHz-1、0.803 dB·cm-1·MHz-1。结论ATI可定量评价MAFLD肝脂肪程度。

  • 标签: 超声声衰减成像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脂肪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中巨噬细胞的作用,为代谢性肝病的治疗靶点提供方向。方法将20只6~8周C57BL/6野生型雄性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只,蛋氨酸胆碱缺乏饮食(MCD);实验组15只,MCD饮食+腹腔注射氯膦酸二钠脂质体(以清除巨噬细胞)。喂养4周建立小鼠NASH模型,留取血、肝脏及脾脏,分析体质量指数、肝指数、脾指数及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通过HE染色及油红O染色进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活动度评分(NAS);用RT-PCR方法比较F4/80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MCD喂养小鼠4周建立NASH模型,实验组F4/80的mRNA表达量下降(t = 4.167,P<0.01),肝脂肪变性减轻(t = 10.70,P < 0.05),小叶炎症浸润程度减轻(t = 3.08,P < 0.05),NAS评分降低(t = 8.06,P < 0.05)。同时,ALT水平明显下降[(817.00±128.90)U/L与(231.20±36.28)U/L,t = 5.71,P < 0.01)],AST水平也降低[(1 211.00±248.90)U/L与(505.30±88.20) U/L,t = 3.32, P < 0.01)];但实验组脾脏体积及脾指数较大(0.24±0.01与0.32±0.02,t = 2.41,P < 0.05);肝脏气球样、体质量指数及肝指数在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NASH中,膦酸盐可消耗巨噬细胞而发挥抑制肝脏炎症及保护受损肝脏的作用。

  • 标签: 脂肪肝 巨噬细胞 氯膦酸二钠脂质体 蛋氨酸胆碱缺乏饮食
  • 简介: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对蛋氨酸胆碱缺乏(MCD)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脂肪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MCD组和茵栀黄灌胃组.给予对照组普通饮食,给予另两组动物MCD饮食,于第4周末开始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或茵栀黄口服液灌胃,第8w末处死大鼠.取肝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取血,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血糖(FBG).结果对照组和MCD组大鼠体质量分别为(487.2±6.5)g和(155.8±3.1)g,P〈0.05,肝指数分别为(2.92±0.06)%和(5.09±0.19)%,P〈0.05;MCD组大鼠肝组织出现明显的肝脏脂肪、小叶炎症和气球样,同时伴有轻度纤维化,茵栀黄处理组大鼠肝指数为(4.47±0.18)%,显著低于MCD组(P〈0.05);茵栀黄组和MCD组大鼠肝组织NAFLD活动度积分(NAS)分别为(5.9±0.2)分和(7.2±0.1)分,P〈0.05,肝纤维化积分为(0.3±0.2)分和(0.8±0.2)分,P〈0.05;茵栀黄组和MCD组大鼠血清ALT水平分别为(68.4±6.4)U/L和(111.9±5.5)U/L,P〈0.05,AST分别为(110.5±7.9)U/L和(170.5±10.8)U/L,P〈0.05,但是茵栀黄口服液灌胃对MCD大鼠血脂和血糖无显著影响.结论茵栀黄口服液可以改善MCD诱导的NASH大鼠肝脏脂肪、肝细胞气球样、小叶炎症和纤维化,降低NASH大鼠血清转氨酶水平,为应用茵栀黄口服液处理NAFLD提供了实验依据.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茵栀黄口服液 蛋氨酸胆碱缺乏饮食 大鼠
  • 简介:“哇!”随着观众席上的一阵惊叹,川剧表演开始了。成都,蕴藏着悠久的巴渝文化,川剧变脸就是一大亮点。我们一家也慕名而来。一走进锦里古街的结义楼大戏院,迎面而来的便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大舞台。我们坐定,碗茶沏上,川剧便在茶香中开演了。大屏幕上绚丽多彩的灯光亮起,激动人心的音乐响起,每一位观众的脸上都写满了兴奋,瞪大眼、竖起耳、直起身,期待演员粉墨登场。

  • 标签: 巴渝文化 川剧 观众
  • 简介:今天,我和老师、同学们一起来到了蒲公英精灵王国。这里到处充满了惊奇和小秘密,来到这里,我们要完成蒲公英精灵王国的探索之旅。蒲公英精灵王国里有许多项目,攀登、搭建房屋、毛毛虫比赛……我们尝试着各种不同的项目,从中锻炼和拓展我们各种不同的能力。我认为最有意思的是画草帽环节。

  • 标签: 草帽 蒲公英 王国 毛毛虫 房屋
  • 简介:【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肝脂肪对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3 月 - 2020 年 2 月收治的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90 例为 本次的 研究对象,根据 FibrosCan 得出脂肪程度不同作为分组依据, I级患者 30 例作为 A 组, II级患者 30 例作为 B 组, III级患者 30 例作为 C 组 。比较 3 组 患者的 的临床疗效 以及 比较三组患者治疗 6 个月后,谷丙转氨酶( ALT )恢复正常的患者比例。 。结果 A 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 B 组和 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 C 组比较, B 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 6 个月后, A 、 B 、 C 组患者 ALT 恢复正常人数分别为 26 例( 86.67% )、 18 例( 60.00% )、 9 例( 30.00% ); A 组显著高于 B 组和 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肝脂肪是影响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的重要因素之一,可将其作为乙肝抗病毒治疗的敏感性指标。

  • 标签: 肝脂肪变 慢性乙型肝炎 抗病毒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HO-1)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对缺氧/复氧(H/R)诱导的脂肪肝细胞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脂肪变大鼠肝细胞(IAR20)按照实验要求分为对照组(Ctrl)、H/R组、H/R+铁死亡抑制剂组(Fer-1)、铁死亡诱导剂组(Erastin)、H/R+BMMSCs(B)组、H/R+HO-1/BMMSCs(HB)组、H/R+HB+小干扰RNA阴性对照组(si-NC)、H/R+HB+敲降GPX4组(si-GPX4)。通过检测不同组别细胞的脂质活性氧(Lipid ROS)、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GPX4)、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的表达评价铁死亡的严重程度。两组和多组间的数据比较分别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Fer-1及H/R+B处理组Lipid ROS与MDA的表达量均低于H/R组[(1.65±0.02)、(1.85±0.04)比 (3.50±0.03),t=87.600、60.030,P<0.05;(154.50±0.84)%、(228.90±21.49)%比 (676.50±22.36)%,t=36.380、25.000,P<0.05];Fer-1及H/R+B处理组GSH水平均高于H/R组[(0.75±0.03)、(0.72±0.04)比 (0.45±0.01),t=19.400、17.060,P<0.05];H/R+HB组的Lipid ROS及MDA水平低于H/R+B组[(1.31±0.03)比 (1.85±0.04),t=19.400,P<0.05;(150.10±32.82)%比 (228.90±21.49)%,t=3.478,P<0.05],其GSH水平高于H/R+B组[(0.81±0.03)比 (0.72±0.04),t=4.981,P<0.05]。si-GPX4组的Lipid ROS与MDA表达量均高于si-NC组[(2.87±0.13)比 (1.36±0.06),t=18.100,P<0.05;(323.30±12.58)%比 (184.30±7.09)%,t=16.670,P<0.05];si-GPX4组的GPX4与GSH表达量均低于si-NC组[(0.45±0.03)比 (0.92±0.04),t=7.692,P<0.05;(0.54±0.07)比 (0.75±0.15),t=5.076,P<0.05]。结论HO-1/BMMSCs通过促进GPX4的表达抑制铁死亡以修复受损的脂肪肝细胞。

  • 标签: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脂肪变肝细胞 缺氧/复氧 铁死亡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和研究肝脂肪对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抗病毒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102例 慢性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肝细胞脂肪化程度的不同将患者分为 a组(无脂肪肝, 27例)、 b组(轻度脂肪肝, 43例)、 c组(中度及以上脂肪肝, 32例)三组。三组均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抗病毒治疗, 比较三组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效果。结果 三组治疗 6个月时的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HBV DNA)转阴率、乙肝表面抗原( HBsAg)转阴率、乙肝 e抗原( HBeAg)转阴率均高于本组治疗 3个月时,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a、 b组治疗 3、 6个月时的 HBV DNA转阴率、 HBsAg转阴率、 HBeAg转阴率均高于 c组治疗 3、 6个月时,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 P<0.05)。 a、 b组治疗 3个月时的 HBV DNA转阴率、 HBsAg转阴率、 HBeAg转阴率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a组治疗 6个月时的 HBV DNA转阴率为 74.07%、 HBsAg转阴率为 70.37%、 HBeAg转阴率为 66.67%, 均高于 b组治疗 6个月时的 44.19%、 41.86%、 39.53%,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肝脂肪程度可以作为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效果的预测因素, 肝脂肪会影响到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的效果, 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需要注意。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肝脂肪变 抗病毒治疗 效果影响
  • 简介:目的观察瘦素对人L-02脂肪肝细胞胆固醇流出及小凹蛋白(cavdin-1)、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SCAI)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瘦素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20%的医用脂肪乳配制成10%的浓度,与10%的胎牛血清培养基共同培养细胞,造模时间24h,造模后分别用瘦素处理,浓度分别为10^-5、10^-6、10^-7mol/L,处理24h。每纽均行油红“O”染色。用RT—PCR测定cavelin—1、ABCA1mRNA表达。结果油红“O”染色显示,10%的脂肪乳处理24h能成功制造肝细胞脂肪变性模型。RT—PCR显示肝细胞脂肪变性后cavelin-1及ABCA1mRNA表达增加。模型组加入瘦素处理后cavelin-1、ABCA1mRNA表达明显增加,且与瘦素浓度呈正相关。结论10%的脂肪乳能导致肝细胞脂肪变性,肝细胞脂肪变性时,10^-7-10^-5mol/L浓度的瘦素能上调cavdin—1、ABCA1mRNA表达,促进细胞内胆固醇的逆转运。提示瘦素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有一定作用。

  • 标签: 肝细胞脂肪变性 瘦素 ABCA1 cavelin-1
  • 简介:白开水会?没开玩笑吧!大家都觉得白开水是自己最经常喝的一种液体,对它太熟悉啦,不就是平平淡淡,毫无滋味吗?哈哈,那你就错啦,越是熟悉的也就越是会令你感到意外。来我们的作文游乐场吧!在这里,连白开水都会发生变化呢!

  • 标签: 开水 游乐场 熟悉 滋味
  • 简介:说到白开水,!我不禁想到:在舞台上,一名外国男子手拿棍子,在空中一挥,刚才透明的水,转眼就变得五彩缤纷了。那是魔术。今天的“魔术师”就是我们的何老师了。他今天要让白开水“变味”。

  • 标签: 观察记录 笔记 味觉魔方 写作方法
  • 简介:脂肪不仅能为宝宝的生长发育提供一定的能量,也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比如磷脂,就是构成人体细胞膜的重要成分)。除此之外,脂肪还能为宝宝提供人体必须的脂肪酸和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等),还具有保暖、缓冲外界压力、保护内脏的作用。含脂肪丰富的食物主要是食用油、肉类、蛋黄和坚果。相比较而言,畜肉含的脂肪比较丰富,但多数是饱和脂肪酸;家禽、鱼类的肉含脂肪比较少,但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很多,比较适合宝宝的需要。蛋黄的脂肪含量比较高,约为30%左右,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

  • 标签: 不饱和脂肪酸 脂溶性维生素 组成成分 生长发育 维生素A 维生素D
  • 简介:了解脂肪脂肪有助于激素的生成,能确保所有细胞的正常结构,特别是那些对记忆和消化必不可少的细胞;促进血管的健康;有助于神经到肌肉脉动的正常传输;有助于控制主要腺体的功距。

  • 标签: 脂肪 正常结构 细胞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究抗病毒治疗在不同肝脂肪变慢性乙肝患者临床治疗的影响。方法 选慢性乙肝患者93例(2019.01-2020.12),按照肝脂肪严重程度,分为A(Ⅰ级)、B(Ⅱ级)、C(Ⅲ级)组,各31例,给予抗病毒治疗,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三组患者治疗6个月HBeAg转阴率、HBsAg转阴率、HBV DNA转阴率高于治疗3个月,且A、B组均比C组高(P

  • 标签: []慢性乙肝 肝脂肪变 抗病毒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检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肝脏脂肪及纤维化程度与内脏脂肪面积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数据库中自愿接受瞬时弹性成像检查的T2DM患者。记录患者的糖尿病病程、体重指数(BMI)、内脏脂肪面积(VFA)、皮下脂肪面积(SF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γ-谷氨酰转移酶(GGT)、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2-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2-%B)等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检查,检测的受控衰减参数(CAP)≥240 dB/m时诊断为肝脏脂肪,肝脏硬度值(LSM)≥7.3 kPa时诊断为肝脏纤维化,以此标准将患者分为肝脏脂肪组、肝脏纤维化组和对照组。两组间临床指标的比较采用t检验或U检验,采用Pearson或Spearman法评价VFA与CAP和LSM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评价T2DM患者发生肝脏脂肪、肝脏纤维化时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400例T2DM患者,其中肝脏脂肪组占73.8%(295/400),肝脏纤维化组占63.8%(255/400)。肝脏脂肪组以及肝脏纤维化组BMI、VFA、SFA、ALT、AST,TG、GGT、HOMA2-%B、HOMA2-IR等指标高于对照组,而HDL-C浓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FA与CAP及LSM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00、0.345,均P<0.01)。校正SFA、HOMA2-IR等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和VFA是T2DM患者合并肝脏脂肪的危险因素(P<0.05)。糖尿病病程、VFA、AST是T2DM患者合并肝脏纤维化的危险因素,而HDL-C则是其保护因子(P<0.05)。结论在T2DM患者中,VFA与CAP、LSM密切相关,VFA增大可能增加该类人群发生肝脏脂肪及纤维化的风险。

  • 标签: 糖尿病,2型 瞬时弹性成像 受控衰减参数 肝脏硬度值 内脏脂肪面积
  • 简介:正世界上最好玩的地方是童话宫。世界上最有趣的地方也是童话宫。有人说,当初建造童话宫的时候,光是最有名气的设计师就请了十万人。也有人说,童话宫是外星人帮助建造的,砖瓦石块,是飞碟从一个遥远的星球上运来的。

  • 标签: 童话 金鱼 红玫瑰 地方 建造 蜜蜂
  • 简介:一、3个5个两只小猕猴数学成绩都很好,他们经常在一起探讨有趣的数学问题.你看,两只小猕猴又在研究了,有三个图形(如下图).高个子小猕猴问矮个子小猕猴:“这里有3个相同的等边三角形,你能不能用这3个三角形拼成5个三角形?也就是3个5个.”矮个子小猕猴拼了半天也没拼出来.小朋友,你来帮帮矮个子小猕猴好吗?

  • 标签: 等边三角形 数学成绩 数学问题 猕猴 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