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6 个结果
  • 简介:众所周知,中耳是耳鼻喉科多发病,属于最常见的“三炎一聋”疾病之一。中耳一直伴随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国外中耳的外科治疗到1774年才起步,而我国的中耳外科治疗开展的更晚,国内外在中耳外科治疗道路上先后走过了保命期和干耳期,

  • 标签: 外科治疗 中耳炎 耳鼻喉科 多发病 国内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60例急性中耳患儿的早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0例患儿在早期急性中耳确诊后使用抗生素及红外线局部照射法进行治疗。结果例患儿治疗后症状与体征都程度不同的减轻,治愈24例(40.0%),显效21例(35.0%),进步13例(21.7%),无效2例(3.3%),总有效率为96.7%,无死亡病例。讨论我院早期治疗急性中耳的临床方法具有疗程短,治疗效果优秀,安全性高、副作用少等特点,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耳炎 儿童 治疗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急性化脓性中耳患者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尽早应用足量的抗菌药物控制感染,务求彻底治愈,以防发生并发症或转为慢性。一般可将青霉素G与氨苄西林合用,在头孢菌素中可用第一代头孢菌素头孢拉啶、头孢唑啉,以及第二代中的头孢呋辛。鼓膜穿孔后应取脓液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参照其结果选用适宜的抗生素,直至症状完全消失,并在症状消失后仍继续治疗数日,方可停药。

  • 标签: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鼓室成形术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分析临床122例慢性中耳患者鼓室成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结果122例慢性中耳患者经治疗护理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加强围手术期护理配合是保证慢性中耳患者鼓室成形术成功的重要措施。

  • 标签: 中耳炎 鼓室成形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中耳的临床特点与听力改善方法和效果。方法观察慢性中耳患者60例60耳的临床特点,所有患者都采用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都有耳流脓史及渐进性听力下降,主诉耳鸣患者30例,眩晕患者7例,耳痛患者20例;经过手术治疗后,本组患者优良率为83.3%,同时术后的气骨导差有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明显(P<0.05)。结论当前患者对于听力改善的要求越来越高,慢性中耳多有听力下降,鼓室成形术结合听骨赝复物的应用可有效改善听力状况。

  • 标签: 慢性中耳炎 听力 鼓室成形术 听骨赝复物
  • 简介:目的探讨治疗中耳合并迷路瘘管简单易行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在2004年6月~2010年6月间中耳手术1226例,其中54例55耳伴迷路瘘管,分析其临床特点、手术方式、效果。术后随访1~5年,观察病人有无复发及听力、平衡障碍的变化。结果在1226例中耳患者中合并迷路瘘管的54例55耳(4.4%),54例患者均一期手术,根据情况选择筋膜覆盖或者筋膜填塞。术后3个月,所有病例均干耳,术腔上皮化(100%);手术后无眩晕发作9例(16.7%),眩晕持续1周以内缓解19例(35.2%),2周以内23例(42.6%),眩晕持续3月3例(5.6%)。有术后半年纯音听阈记录的患者38例,与术前比较听力无变化的18耳(47.4%),较术前提高的有9耳(23.2%),术后随访1~5年胆脂瘤及瘘管均无复发。结论单纯筋膜填塞迷路瘘管的方法,与文献中介绍的方法比较,简单易行,风险小,手术并发症少,对听力无明显干扰,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耳炎 迷路瘘管 手术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童分泌性中耳的治疗措施并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将65例儿童分泌性中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组,对A组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对B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比较A、B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听力改善情况从而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A组患者痊愈耳数15(50.00%)明显少于B组患者痊愈耳数43(76.78%),且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上的差异。结论手术治疗对于儿童分泌性中耳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非手术治疗,患者经非手术治疗后病情未见明显好转者应及时行手术治疗。

  • 标签: 儿童 分泌性中耳炎 非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新疆地区慢性化脓性中耳中耳胆脂瘤分泌物病原菌分布及其与民族、中耳分型等的关系。方法选择2006年2月—2008年4月新疆地区151例不同民族的住院及门诊中耳患者进行中耳分泌物微生物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获取细菌分离率的排序、病原菌种类等。结果本组164耳中,中耳胆脂瘤58耳(35.37%),慢性化脓性中耳106耳(64.63%);病原菌分布以金黄色葡萄球菌(37.04%)、变形杆菌属(21.30%)、铜绿假单胞菌(17.59%)、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4.81%)为主。不同民族患者病原菌的检出率有所不同,维吾尔族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见(40.79%),其次是变形杆菌属(25.00%);汉族各类病原菌均有检出;哈萨克族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最多(35.30%),变形杆菌属很少(5.88%),未发现真菌感染(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株数在中耳分型分布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真菌在中耳胆脂瘤患者中的检出率18.96%明显高于慢性化脓性中耳者的0.00%(χ2=20.812,P〈0.01);其他病原菌在中耳胆脂瘤中的检出率15.52%明显低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的43.40%(χ2=13.072,P〈0.01)。结论新疆不同民族中耳病原菌的主次顺序与国内外不同;中耳分型不同,病原菌的种类与分布也不同。真菌感染常见于胆脂瘤型中耳

  • 标签: 中耳炎 慢性 中耳胆脂瘤 病原菌 民族差异 新疆
  • 简介:43083achou@sina.com问:我的孩子刚刚出生12天,患新生儿中耳,脓液涂片可找到革兰氏阴性杆菌,外耳道分泌物培养出铜绿假单胞菌。请问,如何治疗效果最好?新生儿中耳会影响听力吗?陈亚秋大夫答:一般来说,新生儿患中耳的可能性很小,常常是由

  • 标签: 化脓性中耳炎 新生儿 听力 并发症 铜绿假单胞菌 革兰氏阴性杆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方式治疗分泌性中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1年8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80例分泌性中耳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鼓室内注射曲安奈德和盐酸氨溴索治疗,对照组在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和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中痊愈22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为8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5%(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疼痛、眩晕、大出血等并发症。结论曲安奈德和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分泌性中耳炎 曲安奈德 盐酸氨溴索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渗出性中耳的中药疗效。方法随机选取10例经口服泼尼松片和阿莫西林胶囊、鼓膜穿刺及中耳腔注射(地塞米松针和糜蛋白酶混合液1ml),2~8周后治疗无效及治愈后又反复发作2次以上的患者,用龙花汤药方水煎服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龙花汤治疗难治性渗出性中耳总有效率达80%。结论通过对龙花汤治疗渗出性中耳的疗效观察,对难治性渗出性中耳采用中药治疗具有临床意义。

  • 标签: 渗出性中耳炎 龙花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病人的护理方法。方法将76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的患者分为保守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进行护理。结果保守治疗组28例痊愈16例,7例合并鼓膜穿孔者行鼓膜修补术,5例明显好转;手术组48例施行乳突根治术及鼓膜修补术后痊愈45例,1例合并面瘫、2例合并眩晕经治疗后好转。结论慢性化脓性中耳经正确的诊治加上规范详尽的护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及复发率。

  • 标签: 中耳炎 化脓性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为手术成功服务。方法分析48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病人的临床资料,从我科开展优质护理工作总结最佳的护理措施。结果48例均治愈出院。结论术前充分的心理护理,术后有效的观察和精心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

  • 标签: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的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我科2010年4月—2011年5月收治的慢性化脓性中耳患者36例,采用外用抗生素滴耳液,抗生素与糖皮质激素混合用,分别对炎症重、脓少者用抗生素水剂0.3%氧氟沙星、洛美沙星滴耳剂、0.25%氯霉素滴耳液。炎症轻、脓少者用甘油或酒精滴剂如2.5%氯霉素甘油、3%硼酸酒精滴耳液,给予治疗2日后均取得明显见效,同时给予口服头孢氨苄胶囊,0.5g/次,3次/d,3—5d,治疗。巩固治疗一周后,行鼓膜修补术。结果36例慢性化脓性中耳患者经治疗有效率100%,效果满意。结沦采用抗生素与糖皮质激素混合用,加内服治疗后,行鼓膜修补术。从而达到彻底治愈慢性化脓性中耳的目的。手术治疗的目的彻底清除病变组织;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中耳(COM)并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40例行手术治疗的COM并面瘫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临床特点及面瘫程度、面瘫病程对手术效果的影响。结果术中发现面神经管破坏最常见部位是鼓室段29例(72%),共存迷路瘘管10例(25%),共存脑膜暴露11例(27%)。不完全面瘫与完全面瘫的时候面神经恢复良好率(HB分级1~11级)无显著性差异,全部病例治疗效果良好率为47.6%。面瘫病程<1个月者面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率显著性提高≥1个月。结论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及面神经经局部减压技术是治疗COM并面瘫的有效术式,手术时机影响面神经功能恢复效果。

  • 标签: 中耳炎 胆脂瘤 中耳 面神经麻痹 耳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鼓膜穿刺术辅以心理护理对分泌性中耳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80例分泌性中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耳)和对照组(43耳),前者采用常规治疗、鼓膜穿刺,辅以心理护理,后者仅常规治疗、鼓膜穿刺,观察治疗后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47耳总有效率为89.36%,对照组43耳总有效率83.7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鼓膜穿刺配合心理护理治疗分泌性中耳疗效明显,须重视耳鼻喉疾病的心理护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鼓室内穿刺注射曲安奈德治疗分泌性中耳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60例(74耳)分泌性中耳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30例36耳,对照组30例,38耳。治疗组鼓室穿刺抽液后注入曲安奈德40mg;对照组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5mg,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9例,占(52.8),有效12例,占(33.3),总有效率86.1%;对照组痊愈7例,占(18.4),有效16例,占(42.1),总有效率60.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鼓室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分泌性中耳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疗效持久,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曲安奈德 分泌性中耳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咽鼓管吹张治疗分泌性中耳的措施及治疗。方法将我科2008年7月-2010年7月收治的分泌性中耳患者64例中采用咽鼓管吹张治疗的32例设为观察组,另外采用鼓膜穿刺治疗的32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治疗后的疗效作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均在手术后随访时间6-9个月。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由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咽鼓管吹张治疗分泌性中耳疗效明显,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分泌性中耳炎 咽鼓管吹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正规保守治疗4~6个月仍反复流脓的慢性重症化脓性中耳的原因及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经正规保守治疗后仍反复流脓的慢性重症化脓性中耳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和随访结果。结果行单纯性鼓室成形术32例,开放式鼓室成形术62例,闭合式鼓室成形术14例;术后随访4月~2年,干耳101例(93.52%),89例(82.41%)听力提高。结论慢性化脓性中耳经正规保守治疗4~6个月仍反复流脓者,根据病因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可提高疗效,减少复发和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中耳炎 化脓性 治疗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对分泌性中耳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手术治疗的腺样体肥大患儿328例,其中并发分泌性中耳156例229耳,观察手术治疗前后鼓室功能图的变化。结果腺样体切除术后,并发分泌性中耳患者得到有效治疗,其中治愈177耳;好转37耳;复发或无明显改善15耳,慢性中耳反复发作12耳,持续病程超过2年。结论分泌性中耳的转归与腺样体肥大的程度及临床病程的持续时间有关,腺样体切除术有利于咽鼓管功能的恢复。

  • 标签: 腺样体肥大 分泌性中耳炎 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