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总结5例小儿静脉化疗药物外渗的护理经验。提示及时进行外渗的处理,加强皮肤组织观察,做好患儿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是减轻患儿化疗药物外渗性损伤的关键。本组患儿皮肤均已恢复正常出院。

  • 标签: 小儿 化疗药物外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依托咪酯持续用于全身麻醉诱导以及持续维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接受普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患者40例,观察组采用依托咪酯持续麻醉诱导,对照组采用异丙酚麻醉诱导,观察患者全身麻醉诱导与维持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皮质醇情况与不良反应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全身麻醉诱导患者进行依托咪酯持续全身麻醉诱导,能够有效抑制患者皮质醇,血流动力学稳定性高,麻醉效果明显。

  • 标签: 依托咪酯 持续输注 全身麻醉诱导 输注维持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在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诱导以及持续维持中应用依托咪酯持续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3年9月到2015年9月收治的的普外科手术患者中随机选取8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在常规麻醉诱导的基础上应用异丙酚维持麻醉,研究组采取常规麻醉诱导联合依托咪酯维持麻醉,并将两组麻醉开始前、手术结束时刻、术后24h和48h的皮质醇水平、MAP(平均动脉压)、HR(心率)等指标进行对比,统计和对比两组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手术结束时刻、术后24h时,研究组的血清皮质醇水平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48h的血清皮质醇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其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手术结束时刻、术后24h时的MAP和HR均有所下降,但研究组的MAP及HR均要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16.3%)与对照组(20.9%)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除明显肾上腺皮质功能缺陷患者以外,在手术患者中应用依托咪酯持续都能起到很好的麻醉效果,且患者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全身麻醉诱导 依托咪酯 持续输注维持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考察微泵比阿培南延长给药时间治疗重症肺炎的疗效与安全性,并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58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3h延长组(EI组)和0.5h短时间组(TI组),分别给予比阿培南0.3g,q12h~q6h,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应用最小成本法进行药物经济学分析。结果EI组有效率为63.33%,平均成本为(4057±296)元;TI组有效率为60.71%,平均成本为(5624±308)元,EI组治疗成本明显低于TI组(P〈0.05)。结论延长比阿培南治疗重症肺炎具有显著的药物经济学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比阿培南 延长输注 重症肺炎
  • 简介:目的血小板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参与止血和凝血过程。血小板是现代成分输血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血小板的临床使用日益增加,伴随而来血小板无效(platelettransfusionrefractoriness,PTR)相当棘手,其相关因素主要分为免疫性和非免疫性两大类。免疫因素主要包括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leukocyteantigen,HLA)、人类血小板同种抗原(humanplateletalloantigens,HPA)、ABO血型相容性、CD36等;非免疫因素包括脾肿大、感染发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药物、临床因素和个体差异等。

  • 标签: 血小板 血小板输注无效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将热疗贴应用于老年患者凯时药物的使用中,能有效降低该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方法我科从2015年11月至2016年2月期间,对老年病房收治的120例65岁以上生活完全能自理的老年病患者,均使用凯时药物治疗。随机将该人群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各60人。对照组实施常规的静脉治疗护理,实验组除了常规护理外,另将热疗贴应用于老年患者的静脉使用凯时药物观察中,比较两组干预后,对患者的静脉炎发生率及疼痛舒适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疼痛的发生率及程度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将热疗贴应用于老年患者冬季静脉使用凯时药物中,有效降低了该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 标签: 热疗贴 凯时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肾移植手术中不同液体对肾移植术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需要行肾移植手术的成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NS组(0.9%氯化钠注射液)和LR组(乳酸林格注射液)各60例。测量手术后的尿量和24小时肌酐清除率,手术后三日、一周的血肌酐水平来评价肾功能。结果手术后三天血清肌酐在NS组是2.3+1.8mg/dL;LR组是2.1+1.7mg/dL(P>0.05)。肌酐清除率NS组是81+41ml/min;LR组是94+30ml/min(P>0.05)。手术后一周血清肌酐在NS组是1.9+1.2mg/dL;LR组是1.6+1.3mg/dL(P>0.05)。两组肾功能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差异。结论肾移植术中0.9%氯化钠注射液和乳酸林格注射液对肾功能影响无明显差别。

  • 标签: 肾移植 0.9%氯化钠注射液 乳酸钠林格注射液 肾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肠外营养液与科学化管理。方法抽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在本院需要接受胃肠外营养液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五组,每组患者40例,并对其的滴速进行试验对比分析。结果按照不同的输液器和不同配方组合的方式将其分为5组,并通过不同速度进行对比,其中第三组的的滴速最快,在150ml/h时滴速达到87min,其次是第五组,最后时间段的滴速为82min,由此可见不同输液器和配方组合后的滴速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因为设备和溶液的不同,滴速和滴系数也会产生相应的差异,因此采取合适的方式对其进行管理,有利于保证的安全。

  • 标签: 胃肠外营养液 输注 科学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脊柱手术中应用靶控静脉麻醉行唤醒试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行脊柱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作用于脊柱手术中的唤醒试验,对唤醒前后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0例患者唤醒质量满意96.67%,欠佳3.33%;唤醒前后的平均动脉压、心率以及脉搏血氧饱和度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脊柱手术中的唤醒试验采取丙泊酚配瑞芬太尼行靶控静脉麻醉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唤醒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靶控输注 静脉麻醉 脊柱手术 唤醒
  • 简介:[目的]观察感染性休克病人液体复苏时加温液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3月收治的60例感染性休克病人设为对照组,2014年10月─2015年9月的60例病人设为试验组,对照组液体复苏全程输入常温液体,试验组液体复苏全程输入加温至36℃的液体,比较两组病人复苏前后核体温、心率、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尿量、氧合指数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复苏过程中,所有病人均出现核体温下降伴凝血功能障碍,但试验组核体温高于对照组,四项凝血指标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性休克病人实施液体复苏目标治疗后相关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复苏过程中加温液体可能会改善病人的核体温及凝血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感染性休克 液体复苏 输液加温 核体温 凝血功能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瑞芬太尼靶控在高血压患者全麻诱导中的应用分析,来全面提高高血压患者全麻诱导的质量。方法选取于2015年3月~2016年5月到我院接受诊治的8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高血压(SBP≥140mmHg)患者与未有高血压症状的择期手术患者各40例,采取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4组(n=10)。并按照组别设定了四个瑞芬太尼血浆靶控的浓度,分别为1、2、3、4ng/mL,5min后采用靶控技术,将异丙酚注入血浆中,使其浓度为2.5μg/mL,在这10min后,再将0.1mg/kg的维库溴铵注入,静待2min,开始进行气管的插管操作。设定好记录时点,做好血压、心率、SpO2、BIS值等相关数据记录,开展Grant气管插管的及时评分,同时,对患者诱导期使用辅助药物的不良反应做好备注。结果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同样浓度组相比,高压组就比非高血压组使用阿托品的数量多,但是不一样浓度的瑞芬太尼,引起的血压的变化及BIS值之间,是没有统计学差异的。插管条件评分,瑞芬太尼2、3、4ng/mL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但均明显优于1ng/mL组。结论使用TCI方法瑞芬太尼与异丙酚在高血压病人进行全麻诱导,两者靶控浓度分别为3ng/mL与2.5μg/mL较合理。

  • 标签: 瑞芬太尼靶控输注 高血压患者 全麻诱导
  • 简介:目的:探讨经骨髓腔3%高渗盐水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早期液体复苏中的应用。方法:2015-04-2016-02将47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分为骨髓腔通路组(IO组)和外周静脉通路组(IV组),使用3%高渗盐进行液体复苏,对比2组患者建立通道时间、液体复苏前及之后30、60min时平均动脉压、血压、心率、电解质变化,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后期MODS及病死率情况。结果:IO组建立输液通路时间显著性少于IV组(P〈0.01),2组在液体复苏后30min升压效果达到峰值,但2组间各时间点血压回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2组在液体复苏前后电解质改变及MODS、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早期液体复苏中经骨髓腔通路与外周静脉通路3%高渗盐水均有助于提高和维持血压,但经骨髓腔通路输液更迅速、方便,是建立危重患者急救液体通道的可行方法。

  • 标签: 高渗盐水 骨髓输液 液体复苏 创伤失血性休克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静脉白蛋白在自发性腹膜炎(spontaneousbacterialperitonitis,SBP)治疗中的价值。方法2014年8月~2015年10月,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纳入患者45例,均给予抗感染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静脉注射白蛋白。结果观察组住院日、3个月内再住院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注射白蛋白虽不能降低SBP患者死亡率,但有助于缩短疗程,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 标签: 白蛋白 自发性腹膜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静脉CIK细胞联合胸腺肽α1疗法的护理技术。方法对120例实施联合疗法的患者施予护理护理、回护理及不良反应的护理,提高CIK回效果。结果120例患者联合治疗后症状有显著改善,生活质量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联合治疗有效提高机体免疫抗肿瘤功能,给患者带来治疗希望。

  • 标签: CIK细胞 胸腺肽&alpha 1 恶性肿瘤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