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人工破膜、静推安定"三步"用于计划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176例适应计划的初产妇,宫颈评分<5分者,用米索前列醇"三步"引产,直至胎儿娩出(米索组).并选180例同等条件的孕妇,用催产素"三步"引产为对照(催产素组).结果:米索组及催产素组日间分娩成功率分别为96.1%及50.0%(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三步"用于计划引产效果显著、安全、方便,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计划分娩 米索前列醇 催产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计划与自然分娩两种不同的分娩方式对孕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期间足月妊娠(孕37~41+6周)分娩的产妇共16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是否临产将其分为计划组60例和自然分娩组102例,对比两组产时经过、分娩方式。结果计划组的剖宫产率显著高于自然分娩,阴道顺产率显著低于自然分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阴道分娩的产妇中,计划组第一产程与第二产程时间均高于自然分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划增加剖宫产率,并且延长了产程时间,应以自然分娩为首选。

  • 标签: 分娩方式 分娩结局 计划分娩 自然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监护孕妇在计划的时间内,完成自然分娩。降低剖宫率,减少母婴近远期并发症。方法对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6月163例产妇头位,实行计划监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实行计划监护,163例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总产程平均时间分别为7°12′,31′,3′24″,8°11′。各产程明显短于《妇产科学》第7版;其中早8-18时分娩114例占70﹪,19-24时分娩11例占6.7﹪;0-7时分娩38例占23.3﹪。结论对每一位孕妇,除骨产道是不变因素外,其它因素都是相对可变化的,胎儿成熟以后应积极创造条件,变异常因素为正常因素,经阴道计划是可行的。

  • 标签: 计划分娩 产程监护 应对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在计划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初产、单胎、足月妊娠、头位未破膜、无异常并发症的产妇200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在不同时相进行一系列干预,包括低位小水囊、人工破膜、静推安定和654-2联合钙剂使用,产妇采取相应体位、徒手扩张宫颈、徒手旋转胎头对照组只给予催产素静滴,余不加任何干涉。结果研究组100例中,日间分娩96例,占96.00%,对照组49例,占49%,(P<0.01);研究组平均总产程(5.93士1.71)h,对照组(9.47士2.43)h,(P<0.01);研究组产后出血2例,发生率2.00%,对照组14例,占14.00%,(P<0.01)。研究组新生儿窒息3例,轻度窒息2例占2.00%,重度窒息1例,占1.00%,无新生儿死亡;对照组轻度窒息6例,占6.00%,重度窒息8例,占8.00%,死亡2例,占2.00%,(P<0.01)。研究组22例进入活跃期后为枕横(后)位干预后1例持续枕后位行剖宫产术其他均在不同时期转成枕前位经阴顺娩。对照组8例手术产(3例剖宫产,5例阴道手术产),手术指征为枕横(后)位3例,持横位并胎儿宫内窘迫2例,胎儿宫内窘迫3例。两组均无严重宫颈、会阴、阴道裂伤。结论产程中综合干预安全、易行、有效。

  • 标签: 产程 计划分娩 干预性研究 钙剂使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在促进宫颈成熟、诱发宫缩达到计划降低剖宫产方面的效果。方法选择妊娠40+5—40周+6需行计划的孕妇70例。实验给42例于阴道后穹隆上米索前列腺醇50ug。对照组28例规范应用0.5%缩宫素静滴,按宫缩情况调整滴带至诱发规律宫缩。对比观察两组在促宫缩成熟诱发宫缩,计划成功率及剖宫产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实验组42例用药后24小时宫颈成熟度明显改善40例(95.2%)显著高于对照组宫颈成熟度明显改善2例(7%)(P<0.005)。结论mp应用于计划较缩宫素有更好促宫颈成熟提高计划的成功率及降低剖宫产率的作用。

  • 标签: 米索前列醇 宫颈成熟 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地诺前列酮计划撤药的最佳时机。方法将240例使用地诺前列酮计划的初产妇分为三组,A组放置地诺前列酮栓后出现临产表现(每3分钟一次的规律性疼痛的宫缩)不考虑宫颈变化即撤药;B组放置地诺前列酮栓后出现临产、宫颈评分达7-8分时撤药;C组使用地诺前列酮计划,撤药时宫颈评分≥9分的孕妇。比较三组孕妇撤药后需联合使用缩宫素率、总产程、产后出血率、失去阴道分娩信心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结果A组孕妇联用缩宫素率、失去分娩信心剖宫产率明显高于B、C组(P<0.05);C组孕妇第一产程明显短于A、B组(P<0.05)、产后出血率明显高于A、B组(P<0.05);三组孕妇的的新生儿窒息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使用地诺前列酮计划的初产妇撤药时机应是宫颈Bishop评分7-8分最为适当。

  • 标签: 地诺前列酮 初产妇 撤药时机
  • 简介:摘要目的低位水囊用于足月妊娠计划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足月妊娠产妇2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5例。观察组产妇给予低位水囊引产,对照组产妇给予催产素引产。对两组引产成功率、引产时间、总产程、分娩方式以及新生儿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引产成功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30%(P<0.05);观察组引产时间及总产程分别为(4.34±0.87)h、(6.14±0.79)h,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89±1.11)、(8.37±0.94)h(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为18.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30%(P<0.05);观察组新生儿窘迫和窒息发生率分别为5.21%、6.0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30%、13.04%(P<0.05)。结论低位水囊用于足月妊娠产妇引产,操作简单,引产成功率高,产程短,产妇和新生儿预后好,值得推广。

  • 标签: 低位水囊 足月妊娠 引产
  • 简介:摘要目的对低位水囊在足月妊娠计划中的应用予以探究。方法选取我院足月妊娠并计划的100例孕妇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催产素对孕妇进行引产,观察组则在使用催产素基础上加用低位水囊对孕妇引产。对两组孕妇经过不同治疗方法的有效率及产后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82.0%),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以及产妇产后产褥感染的发生率上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常规的使用催产素对孕妇进行引产相比,加用低位水囊后不仅显著效果,并且安全性高,不会对孕妇及新生儿产生不良的影响,在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以及减少产妇产后出血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进而得出结论,低位水囊值得在足月妊娠产妇引产中进行大力度的推广以及使用。

  • 标签: 催产素引产 低位水囊引产 足月妊娠 阴道分娩
  • 简介:我院自1992年12月至1993年12月,对40例孕妇采用低位水囊。促宫颈成熟,配合人工破膜,静脉滴注催产素.实行计划,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足月、过期妊娠的孕妇,宫颈评分≤6分,孕妇合并其它疾病不宜继续妊娠,需终止妊娠者,除外骨产道及软产道异常。孕妇一般情况好,能耐受经阴分娩者。B超检查排除前置胎盘及低置胎盘者。测胎动、做胎儿监护,了解胎儿贮备能力。1.2方法采用山东省立医院监制,浙江省嘉兴市苏加医疗器械厂制造的一次性使用引产水囊。术前宫颈评分,听胎心音。碘氧合剂消毒阴道15分钟。取膀胱截石位,暴露子宫颈,避开胎盘位置缓缓放入水囊,注入生理盐水300~400ml,关闭塑料管外口,将

  • 标签: 计划分娩 促宫颈成熟 低位水囊引产 宫颈成熟度 静脉滴注 宫颈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足月妊娠计划引产中低位水囊的应用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105例足月妊娠计划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分配法将这些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有产妇53例,采用低位水囊引产,对照组有产妇52例,采用催产素引产,对两组患者临床引产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产妇宫颈Bishop评分、平均泌乳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而产后出血量、引产至临产时间、恶露排出量则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足月妊娠计划引产中运用低位水囊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母婴结局,安全性高,产后情况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足月妊娠计划分娩引产 低位水囊 应用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人工破膜联合缩宫素综合引产在计划中的应用,对其临床价值进行总结。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70例计划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使用缩宫素进行引产,实验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采用人工破膜联合缩宫素进行综合引产,分娩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生产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的引产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产妇,平均产程、平均出血量、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工破膜联合缩宫素综合引产在计划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产妇的产程时间及出血量,具有较高的引产成功率,故该分娩模式值得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大力借鉴和推广。

  • 标签: 人工破膜 缩宫素 计划分娩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人工破膜联合缩宫素引产在计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用于本次临床研究的80例计划孕妇是于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这一时期内由我院收治的,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给予观察组孕妇采用人工破膜联合缩宫素引产,给予对照组孕妇单纯采用缩宫素引产,观察两组孕妇的产程、有效宫缩出现率、引产成功率、剖宫产率及新生儿阿氏评分,并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平均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有效宫缩出现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引产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新生儿阿氏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计划中采用人工破膜联合缩宫素引产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人工破膜 缩宫素 引产 计划分娩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长春地区K12教育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当地培训机构缺乏科技创新,大部分教育培训机构都处于弱势的恶性竞争环境中。如能通过细分当地课外辅导市场并融入科技互联理念来化解以上问题,就能挖掘出当地教育市场的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利润空间,故此拟成立优博教育培训机构,目标是通过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构建自身差异化特色服务来争夺教育行业市场份额,并且详细阐述了项目的背景、战略规划及科教融合的商业模式等要点,经过本人对以上中心内容的认真分析与总结,最终得出优博教育培训项目的创建是可行的,同时具有良好社会影响力及可观的经济效益。

  • 标签: 培训教育 自媒体 直播课堂 商业计划书 移动终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米索前列醇用于计划引产促宫颈成熟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9月因医学指征而适时终止妊娠或因社会因素而进行的择期引产次,宫颈Bishop评分均相似,具有可比性。A组即米索组予米索前列醇50μg口服或直肠用药,饮食,活动不受限制。B组即催产素组用5%GS500ml+催产素2单位静脉滴注,开始8滴每分钟,视宫缩调速度。结果米索组促宫颈成熟有效率95.45%。显著高于催产素组的78.57%。P<0.01.引产有效率米索组94%,显著高于催产素组的70%,P<0.01。结论小剂量米索前列醇口服或直肠用药用于计划引产能有效地促宫颈成熟,引产成功率高。是一种有效,价廉,安全,方便,不用打针的引产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米索前列醇 计划分娩 宫颈成熟 引产
  • 简介:摘要目的2年内通过对我院开展宫腔内羊膜腔外水囊引产孕妇的临床疗效观察,探讨水囊引产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对降低剖宫产率,促进阴道自然分娩,具有重要的学习价值和社会需要。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计划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孕妇行18号双腔气囊导尿管的水囊引产,对照组行缩宫素引产,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引产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腔气囊导管下水囊引产效果较好,引产成功率高,临床应用效果较好,临床可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双腔气囊导尿管 缩宫素 足月妊娠 计划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对孕足月计划产妇使用COOK宫颈扩张球囊并同时结合人工破膜的应用情况,以便为足月分娩提供可考依据。方法:于本院内展开研究,以科室接收(2020年3月-2021年10月)的126例足月产妇为例,依照分娩计划为参照组(63例)和分析组(63例)。参照组单使用COOK宫颈扩张球囊,分析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增加了人工破膜计划,就两组的分娩计划实施情况及结果做统计和对比。结果:分析组产妇的自然分娩占比高于参照组,1d内顺利完成分娩的占比同样高于参照组,且分析组的总产程所用时间比参照组更短,以上均经统计学验证,P

  • 标签: COOK宫颈扩张球囊 人工破膜 足月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次性球囊宫颈扩张器用于妊娠晚期计划缩短产程减轻痛苦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一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具有计划指征的产妇200例临床资料。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次性球囊宫颈扩张器计划组100例为观察组,催产素计划组10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临产发动时间、总产程、产后2h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情况进行比较。结果①分娩方式一次性球囊宫颈扩张器计划组剖官产率5%,催产素计划组剖宫产率35%;②临产发动时间一次性球囊扩宫颈张器组较催产素组明显缩短;③总产程一次性球囊宫颈扩张器组较催产素组时间明显缩短;④产后2h出血量一次性球囊宫颈扩张器组较催产素组出血量减少;⑤新生儿窒息情况一次性球囊宫颈扩张器计划组新生儿窒息率为2%,2例为轻度窒息,催产素计划组新生儿窒息率为12%。两组引产成功率为95%和65%。结论一次性球囊宫颈扩张器用于妊娠晚期计划既可以明显缩短产程时间,降低剖宫产率,而且能降低新生儿窒息率,说明一次性球囊宫颈扩张器用于妊娠晚期计划是有效的、安全的。

  • 标签: 一次性球囊宫颈扩张器 妊娠晚期 计划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足月妊娠计划应用小水囊引产中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足月妊娠计划产妇86例(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随机分为小水囊引产的观察组(43例)与缩宫素引产的对照组(43例),观察治疗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临产发动时间、产程时间短,P<0.05;两组产后2h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对比,P>0.05。结论:足月妊娠计划应用小水囊引产,能改善分娩情况,减少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效果好且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 标签: 足月妊娠计划分娩 小水囊 有效性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