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抑郁症患者用认知疗法进行干预对病情改善效果。方法选取自2015年-2016年期间收治确认抑郁症患者相关临床数据为分析对象来源,从中抽取48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方式将其每组240例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其干预手段分别对应为常规抑郁症治疗与联合认知疗法治疗。于疗程后观察两种方案对患者治疗效果及相关临床指标。结果疗效判断依据为患者病情改善情况,提示对照组与观察组被判定无效例数分别为42例、6例,组间总有效率差异统计学处理有意义(P<0.05);治疗后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检测,提示观察组患者哈密尔顿抑郁量表与焦虑量表等评分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统计学软件处理提示有意义(P<0.05);随访3个月时间,观察组抑郁症复发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软件处理提示有意义(P<0.05)。结论单纯药物常规治疗对抑郁症患者不仅疗效相对低下且复发风险相对较高,得不到患者配合不仅治疗方案事倍功半甚至可能引发医患纠纷,联合认知疗法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并一定程度降低复发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抑郁症 认知行为疗法 疗效
  • 简介:摘要采用认知疗法①对一例考试焦虑的求助者进行咨询与矫治,发现该求助者试焦虑的直接原因是在一定的应试情境激发下,受到个体认知评论能力与其他因素所制约,总认为自己对考试的准备不足,担心、害怕自己的成绩不如别人;结合咨询过程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应用认知理论和技术解决了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经过连续数周的咨询,求助者的考试焦虑症状逐渐消失。

  • 标签: 认知行为疗法 考试焦虑 自动化思维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精神病康复治疗过程中认知疗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接收治疗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小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单一传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手段,实验组实施认知疗法联合药物的治疗途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通过干预12个月,在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关系等生活质量等方面上,实验组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0例实验组患者中,总有效28例,总有效率93.3%,其中有效18例、显效10例,对照组总有效24例,总有效率80.0%,其中有效20例、显效4例,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和单纯药物治疗精神病的比较中,认知疗法具有明显的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有效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促进患者各生理指标更好恢复,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精神病 康复治疗 认知行为 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认知疗法对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后抑郁和神经功能损伤的患者80例为本次实验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认知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病情均有显著改善,两组患者治疗前抑郁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认知疗法治疗脑卒中抑郁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促进患者病情改善和神经功能修复的积极作用,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认知行为疗法 脑卒中后抑郁 神经功能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抑郁症患者应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认知治疗的效果进行评析。方法将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门诊治疗的94例抑郁症患者纳入观察研究中,通过数字表法随机分成探究组和对比组,各47例;对比组单一应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探究组同时联合认知治疗,持续12周,应用汉密尔顿抑郁自量表(HAMD)、生活质量综合量表(GQOLI-74)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探究组总有效率达到95.7%,高于对比组的80.9%,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探究组的GQOLI-74评分显著高于对比组(P<0.05);两组治疗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应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同时,进行系统的认知治疗,可有效提升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意义重大。

  • 标签: 认知行为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 抑郁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积极认知疗法对不同文化程度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符合ICD-10抑郁症诊断标准的63例首发抑郁症患者根据文化程度分成经典组31例和改良组32例,分别采用经典ACBT和改良ACBT进行治疗,同时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两组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8周及半年后随访时的抑郁状态进行评估。结果(1)两组均获得良好疗效,有效率分别为74.19%、96.86%,治愈率分别为22.58%、43.75%,改良组优于经典组。(2)两组各时间点疗效无性别差异。(3)两组各时间点疗效存在年龄差异。结论(1)改良ACBT用于较低文化水平的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有确定的疗效。(2)ACBT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有段,值得推广。

  • 标签: 抑郁症 经典积极认知行为治疗 改良积极认知行为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药物治疗同认知疗法协同心理社会扶持运用于对抑郁症患者进行治疗期间的成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到2017年3月来本院就诊的抑郁症患者58例,分成两组,对照组29例施以药品实施治疗,试验组29例于对照组的前提下加用认知疗法协同心理社会扶持实施治疗,并对比探究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与治疗成效等。结果比较表明,试验组治疗以后的HAMD评分与治疗成效都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物治疗同认知疗法协同心理社会扶持运用于对抑郁症患者进行治疗期间具备明显的成效,值得推行及应用。

  • 标签: 认知行为疗法结合心理社会支持 药物治疗 抑郁症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积极认知治疗对抑郁症的疗效。方法使用经典ACBT及改良ACBT分别对文化程度不同的抑郁症患者进行治疗,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8周及半年分别对患者的抑郁状态进行评定,综合两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治疗,30%患者获得临床治愈,ACBT治疗效果没有性别差异,但是存在明显的年龄差异,<30岁组显效最快,30岁组与40岁组显效时间及效果均相当,50岁组效果较差。结论ACBT治疗抑郁症有确定的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抑郁症 心理治疗 积极认知行为治疗
  • 简介:[目的]评价认知疗法对降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风险的干预效果.[方法]将312例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从知、信、行方面给予认知疗法,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病人对假体周围骨折风险认识评分、病人满意度及1年内假体周围骨折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对假体周围骨折风险认识评分比对照组高、病人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1年内假体周围骨折发生率比对照组低.[结论]认知疗法可提高病人自我防范意识,督促病人形成正确有效的预防保健行为,有效降低病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风险.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 认知行为疗法 假体周围骨折风险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认知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应用及优越性。方法择取2014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单一药物治疗,以此为基础,观察组接受认知功能训练。分析相关结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病患HAMD无显著差异,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分数下降显著,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81.67%,观察组为91.67%,P<0.05.经治疗发现,相较于治疗前,两组病患治疗后PANSS分数均有所降低,但治疗后分数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对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者,以常规药物治疗为基础,开展认知训练,能够改善精神症状,提升病患对于自身疾病认知度和依从性,促进疾病转归,值得推广。

  • 标签: 认知行为疗法 精神分裂症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认知治疗与药物治疗焦虑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80例焦虑症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药物方式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认知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症状均得到明显的改善,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0%,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7.5%,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认知治疗和药物治疗均能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认知治疗的治疗效果好于药物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更好的恢复各项功能状态,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认知行为治疗 药物治疗 焦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疗法的综合干预方式对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6月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15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认知疗法的综合干预,并持续7周。结果7周后,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G2h)、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观察组患者进行比较,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糖尿病知识测试问卷(DKT)得分情况,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糖尿病自我管理水平,对照组和观察组糖尿病自我管理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疗法综合干预方式有利于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血糖的控制,显著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及疾病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认知行为疗法 综合干预 2型糖尿病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应用认知干预对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干预,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有针对性的认知疗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12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划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法,比较两组患者在社会功能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比治疗前有明显好转(P<0.05),且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疗法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方面效果理想,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应推广使用。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认知行为疗法 社会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认知干预应用于冠心病临床护理的价值。方法将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通过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两组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认知干预,对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在疾病知识知晓率方面,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冠心病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认知干预能让患者的疾病认知程度显著提高,让疾病不确定感有效减少,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 标签: 认知行为干预 冠心病 临床护理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冠心病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给予认知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在2015年6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中随机抽选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研究组患者给予认知干预,对照组患者只给予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护理后SAS、SDS评分都较护理前降低,且研究组降低更加明显,对比具有统计意义(P<0.05)。研究组CAS-R评分较护理前提高比对照组更明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经过护理后,与对照组对比,研究组患者在下表各项指标的评分较护理前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认知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能够有效地消除患者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认知行为干预 冠心病 临床护理
  • 简介:目的研究认知治疗脑梗死后失眠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通过观察56例脑梗死后睡眠障碍患者,对照组28例给予右佐匹克隆片治疗,治疗组28例为在使用右佐匹克隆片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认知治疗。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PSQI总分均降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6.31±0.76分,对照组9.36±0.91分,P〈0.05)。且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与HAMA均降低,治疗组与对照组HAMD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7.28±0.62分,对照组9.21±0.84分,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HAMA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5.69±0.53分,对照组7.82±0.68分,P〈0.05)。结论表明认知治疗联合药物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脑梗死后失眠的疗效。

  • 标签: 脑梗死后失眠 认知行为治疗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在精神科的临床治疗中,使用认识行为治疗,对其应用的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将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之间,来我院精神科就诊的病人共计150例,将其随机分成认知组和常规组,每组各75例,使用认知治疗方法对认知组进行医治,使用西医药物疗法对常规组病人进行治疗,将两组病人进行不同治疗手段后的情况进行比对。结果认知组病人的主观评定、回避症状、警觉性增高运用和社会功能受损四个方面都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科临床治疗当中,使用认知治疗方法能够好的比较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患者的康复效果,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 标签: 认知行为治疗方法 临床效果 康复效果 精神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