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信息系统,搭建手术患者转运交接管理信息,实现手术患者转运交接的全程、动态、流程管理,保证手术患者安全。方法依托有/无线网络与移动PDA、电脑设备,建立患者信息、携带物品、管道通畅、妥善固定等内容在病区、手术间、恢复室转运交接的信息化流程管理。利用消息推送,与手术麻醉系统、HIS、护理管理系统关联,完成患者手术不同环境的转运交接,对各节点数据进行工作量、工时、手术例数、手术间效率等项目查询与统计。结果手术患者转运交接系统运行后,规范了手术室转运交接流程,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56%,每手术间每天使用量提升38%。结论信息系统在手术患者转运交接的流程管理能够提高手术室的管理效果,并有效促进手术室数字化的建设和发展。

  • 标签: 转运交接系统 信息技术 手术室 流程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急诊危重患者转运交接中实施基于SBAR的交班模型改良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按照随机抽取的方法选取了2022年8月-2023年5月间40例急诊危重患者,根据入院的前后顺序将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转运交接模式,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实施基于SBAR的交班模型改良模式,对比两组患者转运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呼吸改变、心率改变、血压改变、导管异常)发生情况,记录转运交接时间和患者家属的满意情况。结果:(1)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5.00%,差异比较明显,P<0.05。(2)观察组患者的转运交接时间为(29.17±5.64)min,对照组为(36.14±6.87)min,观察组显著较低;观察组患者的家属满意评分为(96.17±8.74)分,高于对照组的(82.14±5.14)分,以上均P<0.05。结论:在急诊危重患者转运交接中实施基于SBAR的交班模型改良模式能够显著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缩短转运时间,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可以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急诊危重患者转运交接 SBAR的交班模型改良模式 不良事件 转运时间 满意度
  • 作者: 顾蒙蒙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27
  • 机构:上海长征医院  上海   200003
  • 简介:摘要:  目的:对急诊-ICU患者转运交接过程当中应用无缝隙护理管理的作用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二零二零年一月~二零二一年一月期间,我院急诊治疗转入ICU的病人6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把本次所选的60例病人随机分为A和B两组,每组内30例病人,对A组内的病人采用临床当中较为常规的护理管理措施,对B组内的病人则是采用无缝隙护理管理措施,最后对比两组进行转运交接的状况,对比两组病人所发生的不良状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通过对两组内的病人采用不同护理的管理措施以后,B组病人在进行转运交接过程当中所发生的不良状况要明显的低于A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在护理满意度上面,B组病人所给予的护理满意度评价均要明显的高于A组内病人所给予的护理满意度评价,两组之间的差异同样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本次调查研究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出,在急诊-ICU病人转运交接过程当中采用无缝隙护理管理措施,可以大大降低转运交接过程当中所出现的不良状况,同时还有利于护理满意度的提高,由此可以看出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急诊-ICU病人转运交接当中的应用以及推广价值。

  • 标签: 无缝隙护理管理 急诊 ICU 转运交接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推进急诊患者安全转运交接管理中的作用。方法:抽选42例急诊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用常规护理,实验组用品管圈活动,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在无其他因素的干扰下,实验组护理效果优于常规组。结论:品管圈活动优势明显,能够提高院内转运工作质量,增强转运交接的安全性,避免患者受到不良事件的影响,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值得推广。

  • 标签: 品管圈 急诊 转运交接
  • 简介:【摘要】院内转运是儿科急诊危重患儿入院的重要流程,是经急诊诊治或抢救后送往手术室或科室的过程。院内转运时间相对较短,但仍然存在不良事件风险隐患,此类隐患与患儿救治即时性、医患关系等具有相关性,因此医护人员要强化对院内转院工作的重视。无缝隙护理管理作为护理模式之一,其护理工作的落实强调对各护理细节的重视,与儿科急诊危重患儿院内转运交接护理需求不谋而合。基于此,文章基于儿科急诊危重患儿院内转运交接无缝隙护理管理措施的应用,对无缝隙护理管理价值进行探索,以为危重患儿院内转运交接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无缝隙护理管理 儿科急诊 危重患儿 院内转运交接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在急诊科危急重症患者转运交接过程中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急诊科危急重症转运交接患者 98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各 49 例,对比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转运交接时间、抢救时间、患者和家属 SAS 评分、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对于急诊科收治的危急重症患者来讲,在其转运交接期间应用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存在显著效果,价值较高。

  • 标签: 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 转运不良事件 转运交接 护理满意度 护理质量 急诊科 抢救指标 危急重症
  • 作者: 袁敏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4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13期
  • 机构:盱眙县人民医院,江苏 盱眙 211700
  • 简介:目的:探究骨科术后患者交接中,改良SBAR交接单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骨科患者中抽取40例进行本次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20例应用传统口头交接班、研究组20例应用改良SBAR交接单,对比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及护理缺陷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缺陷发生率统计,研究组5%<对照组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SBAR交接单用于骨科术后患者交接中,效果突出,应用价值高。

  • 标签: 改良SBAR交接单;骨科术;护理质量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交接班核查表在ICU床边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情况。方法:研究对象为50名ICU护理人员,随机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床边护理交接班,观察组在护理工作中应用交接班核查表,比较两组护理工作的开展情况。结果:实施后,观察组护士交接工作合格率、交接工作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交接差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交接班核查表在ICU床边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价值很高,可以减少交接差错的发生,能够提高交接工作质量,有利于ICU整体护理工作质量。

  • 标签: 交接班核查表 ICU床边护理 应用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转运记录单配合多学科合作的流程管理对急诊危重患者安全转运质量、转运效率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急诊收治的378例危重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对该阶段患者按照常规模式转运,将该院急诊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426例危重症患者作为试验组,对该阶段患者使用转运记录单配合多学科合作的流程管理,比较两组患者转运时间的差异,对比两组患者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转运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转运过程中突发病情变化、急救物品准备不充分、设备故障、管道意外和故障以及护患纠纷等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转运交接时病情、用药、辅助检查、管道、皮肤和床位联系等相关信息遗漏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运用转运记录单配合多学科合作的流程管理对急诊危重症患者进行转运,可有效减少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和转运交接时患者信息的遗漏,提高转运安全性,还能够缩短转运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急诊 危重症患者 转运记录单 安全转运 转运质量 多学科协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化转运方案在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   方法:纳入本院EICU于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并予院内转运的危重症患者87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予常规转运护理,观察组44例则实施标准化转运方案,比较两组患者转运过程中仪器电源不足或故障、氧气不足、药品准备不全等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转运耗时。  结果:实施标准化转运方案后,观察组患者转运过程中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转运耗时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标准化转运方案 危重症 院内转运 转运耗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安全转运护理对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不良事件及转接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1-2023.5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8例急诊危重患者作为分析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安全转运护理方法)与对照组(常规护送方法),每组14例。分析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和转接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出现不良事件概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转接质量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安全转运护理急诊危重患者,有利于降低转运不良事件,提升转接质量,值得在临床应用。

  • 标签: 安全转运护理 急诊危重患者 转运不良事件 转接质量
  • 简介:【摘要】 原油交接计量是原油运销公司的主营业务,多年来一直延续传统的人工交接方式,原油交接数量计量采用流量计动态计量方式(基本误差法)。面对油价寒冬和用工紧张双重压力,对智能化和准确率高的自动化原油交接计量技术的需求日益突出。针对公司计量交接人员老龄化,劳动强度大,自动化程度不高的问题,通过安装液态碳氢化合物在线含水率及纯油密度分析检测(橇座)系统,加速推动传统人工计量交接模式向自动化计量交接模式转变,目前我公司4处接油口均实现原油自动交接计量。通过分析研究系统中计量仪器仪表、程序计算方法对油量准确性的影响,核准油量。

  • 标签: 自动交接 动态计量 油量计算 数据采集
  • 简介:摘要:在地铁因事故、故障等突发事件而导致较长时间中断行车或大面积晚点时,通过对接驳原则、车辆安排、客运组织等环节思考,提出通过地面公交应急接驳车对滞留乘客进行输送的方案,以免造成较严重的负面影响。在解决乘客安全出行需求同时,也为铁线路突发情况的客运组织应对响应提供思路。

  • 标签: 地铁 客运组织 公交接驳 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设计一种医疗用转运装置方便患者转运。方法:1、该转运装置,通过折叠组件的设置,不使用时,拧松紧固螺栓,转动支撑腿,带动转动块在连接片的内部转动,将支撑腿的一端卡入卡环内,进而将A转运床板和B转运床板折叠,提起把手转移后放置,减少了空间的占用,方便进行收纳安放。2、该转运装置,通过束带组件的设置,患者躺在A转运床板和B转运床板上,拉动束带,进而将卡扣和卡块相连接,从而达到了对患者进行固定的效果,避免患者在转动过程中因意外导致摔落。3、该转运装置,通过仪器槽的设置,打开盖板,将检测患者生命体征的相关仪器设备放置入仪器槽内,方便医护人员在患者转运途中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及时监测,避免发生意外。结果:该转运装置能减少空间的占用,方便进行收纳安放,方便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

  • 标签: 医疗 转运装置
  • 简介:摘要:PPP项目普遍采用“短建设期+长运营期”的项目实施模式,“建转运”是链接PPP项目前期投资建设和后期运营回款的关键环节,此阶段是建设问题的集中暴露阶段,也是运营的奠基阶段,对后期项目运营期管理质量与全周期的投资收益影响重大。本文通过分析PPP项目“建转运”阶段风险清单,合理建立风险评估及预警体系,为防范化解PPP项目“建转运”各类风险提供相关建议。

  • 标签: PPP项目 建转运 风险清单 风险评估 风险应对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在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采取安全转运护理模式,对患者转运指标、家属护理满意度的影响价值。方法:60例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患者为样本,研究指标在2021.05-2022.06时间段内,数组排列随机化分组,对照组纳入30例人员(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纳入30例人员(安全转运护理模式),统计对比:(1)院内转运指标;(2)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相比较之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接受安全转运护理模式干预,实验组人员院内转运指标、家属护理满意度数值改善价值较为理想,(P

  • 标签: 安全转运护理模式 急诊科 院内转运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循证的院内转运实践在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  方法:纳入本院急诊科于2022年1月~2023年3月收治并予院内转运的危重症患者123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1例予常规转运护理,观察组62例则实施基于循证的院内转运实践,比较两组患者转运过程中病情变化、仪器电源不足或故障、氧气不足、药品准备不全等转运相关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转运耗时。   结果:实施基于循证的院内转运实践后,观察组患者转运过程中转运相关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转运耗时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基于循证的院内转运实践有效缩短了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的耗时,对提高转运效率、保证转运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

  • 标签: 循证 院内转运实践 急诊危重症 院内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