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汉口是我国近代重要的城市之一。文章通过对近代汉口音乐活动场所的转型、近代汉口音乐活动场所的变化、近代汉口音乐活动场所转型的意义等,探讨近代汉口音乐活动场所变化的社会成因及其意义,从一个侧面探讨中国近代对外通商的代表性大城市的音乐生活的变化。

  • 标签: 近代 汉口 音乐活动场所 转型 意义
  • 简介:中国的学校音乐会产生于西学东渐下的近代社会。从教会学校在中国创办开始,到专业音乐教育在各地兴起,学校音乐会伴随着中国音乐教育的进程而发展,以一种新的音乐艺术形式,对学校教学活动的开展以及校园文化的形成发生着作用,并在社会需要之时走出校外,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

  • 标签: 教会学校 近代中国 音乐会 专业音乐教育 功能 近代社会
  • 简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汪毓和编著/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年6月第4版/787×1092mm/特16开/23.75印张/正文362页,附录,CD-ROM1张/48.00元。ISBN978-7-103-30447-7。《中国近代音乐史简述》,刘再生著/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年7月第1版/880×1230mm/32开/1插页/18.25印张/孙继南序,正文517页,特选谱例,参考文献,引用文献人名索引,图片索引,音响资料目录,后记,MP31张/39.00元。IS-BN978-7-103-03625-9。

  • 标签: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刘再生 近代 编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9年
  • 简介:青主是我国三十年代初对当时乐坛有着较深刻影响、积极宣传"为艺术而艺术"的代表人物。青主自幼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他以为动人的音乐往往是一首首音诗,音乐家也首先是音乐的诗人,其美学思想、观点至今影响着中国的音乐教育。此外,青主将西方作曲技术与中国古典诗词完美结合的艺术形式,还体现在《大江东去》等艺术歌曲创作中,尤其《大江东去》堪称为我国艺术歌曲的经典之作。这在当时不仅是一种尝试、探索与创新,拓展了中国民族音乐的旋律语言,而且首开和创造了中国音乐新语境的先河。

  • 标签: 青主 《大江东去》 歌曲创作
  • 简介: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步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建筑开始了近现代化的进程。处于现代转型初始期的近代中国建筑,“在外来影响下摆脱传统营造方式,并在建筑生产的各个方面走向现代化”,是中国建筑发展史上的一个承上启下、中西交错、新旧并存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的建筑,是近代中西文化理念和建筑文化相互作用、交叉、融合的产物。

  • 标签: 近代建筑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建筑 太原 近现代化 鸦片战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部分涵盖的知识点有:文艺复兴、启蒙思想、科技成就、文学和艺术成就等。近年来党和政府一再提出解放思想和重视科技.预计2012年中考会联系现实考查本部分内容。考查的题型有选择题、材料分析题、活动探究题等。

  • 标签: 近代科技 思想文化 世界 文艺复兴 科技成就 艺术成就
  • 简介:中英近代报业发展呈现不同模式。英国近代报业的起源发生在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是一种内生型报业发展模式。中国现代形态的报刊出现并非是内生的,而具有外生性。西方现代早期报业的出现是文化转型的结果;而中国近代报业的出现则是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不同文化碰撞的结果。中英报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也存在一定的异同,革命战争在中西报业发展中都起到刺激推动作用,而新闻出版管制的存在则均制约了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

  • 标签: 中英报业 内生型 外生性 革命 出版管制
  • 简介:历史史实证明.国共两党之间合则两利.分则两伤。这种合与分的关系,历年来一直是中考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预计2012年中考.有可能会以孙中山为切入点.考查近代史上的国共关系.会在各种题型中以不同的方式来渗透.尤其是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和活动探究试题。除此之外.国共两党的两次合作将会在材料分析和探究试题中以热点的形式出现。

  • 标签: 近代史 材料分析 辛亥革命 选择题 孙中山 中考
  • 简介:本文以近代乐歌制作为题,试图通过乐歌作家对"音性"技艺操作的经验,求其歌谱形态、音化世界中所承载的历史信息和思想价值,辩其历史合理性。文章研究发现:乐歌入主中国,是音乐家的主动选择。他们在全球文化濡染的前提下,从自身音乐文化发展需要出发,为寻求人类文化行为的"统一标准",向西乐取经,开启了"新音乐"思维最早的情感体验和学理探索,为西乐价值理念和音技语言在中国社会道统层得以全面渗透乃至形成"霸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标签: 乐歌作家 歌谱制作 音技演绎 形下释义
  • 简介:本块内容在教材中所占的比重不大.近几年来.各地中考经常考查的知识点有状元实业家张謇和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以及压迫在中国民族工业上的三座大山,考查的题型主要以选择题为主,有时也以材料题的形式出现。

  • 标签: 民族工业 近代 知识点 选择题 中国
  • 简介:从鸦片的危害,联想到今天禁毒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一败再败的史实,得出“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由此可见。鸦片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中地位尤其突出,与国内国际历史史实联系十分紧密。所以在2012年中考中.鸦片战争既可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也可以探究性题形式出现。

  • 标签: 中国近代史 鸦片战争 探究性 选择题 史实
  • 简介:本块内容主要包括近代科技的主要成就、魏源和严复的思想主张。在历年中考中,以人物的成就或思想为命题切入点。近几年中考命题比较注重通过图片来考查知识的迁移能力,我们在备考时,要对教材中的图片和时政新闻图片倍加关注。

  • 标签: 近代科技 思想文化 中国 中考命题 新闻图片 迁移能力
  • 简介:近代早期法国贵族间的附庸关系与中世纪的封臣制不同,它是以血缘和亲族关系构建起来的依附性网络,婚姻联盟则进一步加强了这种关系。然而,在法国宗教战争和福隆德运动的危机时期,贵族附庸关系受到政治势力、宗教信仰、双方政见、个人利益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与挑战,其稳定性不断削弱,王权则在此时乘机渗透到贵族附庸关系中,为后来中央集权、绝对君主制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 标签: 近代早期 法国 社会转型 贵族附庸关系
  • 简介:1917年留学归国后,陶行知一直关注着边疆教育。促使他关注的原因主要是与其不满于中国教育的落后状况,担忧着日益严重的边疆危机,以及致力于发动全国各族民众参与抗战有关。二十多年间,陶行知参与了许多发展边疆教育的实践活动,并提出了一系列宝贵思想。通过这些活动和思想,陶行知推动了教育界人士投身边疆教育,增进了各族教育家的交流,培养出一批关心边疆教育的优秀人才,为近代边疆教育的发展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 标签: 陶行知 边疆教育 边疆危机
  • 简介:作为中国近代新型的商业文化,天津盐商文化有着自身迥异的特色,即尚侈好奢的消费文化,附宦好仕的政治文化,崇教好文的士人文化及急公好义的道德文化。而在这些文化表象背后体现的则是盐商群体的集体行为模式与心理结构特征。

  • 标签: 近代天津 天津盐商 盐商文化
  • 简介:近代以来,西北地区渐成天津开埠后的经济腹地,但由于西北地区交通闭塞及特殊的文化背景,导致了西北羊毛市场特殊交易方式的存在。传统和现代多种交易形式的整合,是近代西北地区能够大规模从事羊毛出口的秘诀所在。

  • 标签: 近代西北 羊毛市场 交易方式
  • 简介:日本近代教育通过学令、教育令、学校令三部学制最终确立,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起近代医学教育,为中国清末学制的建立和近代医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参照原型。对中国医界及医学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导致废医言论,加剧中西医对峙,进而彻底改变医学教育界的格局。

  • 标签: 日本学制 近代教育 清末学制 医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