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颈源性头痛患者80例进行讨论,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口服用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VAS评分。结果观察组采取治疗后,VAS评分比对照组的要好,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2.5%,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0%,两组比较,P<0.05。结论对于颈源性头痛的患者,采取进行治疗,效果较好,可以帮助患者解除组织的粘连情况,减少对神经的刺激,缓解痉挛,减轻疼痛,促进微循环,让身体可以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促进组织的修复和愈合,值得在今后的治疗过程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针刀治疗 颈源性头痛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寸劲切刺法无痛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我科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无痛治疗组30例和针灸对照组30例。比较两组治疗疗效及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及体征积分。结果无痛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针灸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主要症状、体征评分积分均下降(P<0.05),且无痛治疗组低于针灸对照组(P<0.05)。结论寸劲切刺法无痛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为临床治疗神经根颈椎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 标签: 寸劲切刺法 无痛针刀 神经根型颈椎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结合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56例符合标准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8例,对照组手法治疗。结果中药组治疗后复发率较低。结论中药并治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较好。

  • 标签: 针刀 中药 神经根型颈椎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配合神经根阻滞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将6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6例采用配合神经根阻滞术,对照组33例采用常规针刺,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患者给予不同治疗后,在治疗显效率方面,治疗组为91.67%,对照组60.61%,配合神经根阻滞术治疗患者效果显著优于针刺治疗(P<0.05)。结论配合神经根阻滞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确切,该疗法是一种安全快捷、疗效确切的中西医结合介入疗法,具有短期速效和长期续效双重作用,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神经根阻滞术 针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微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70例,采用奇偶分组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穴位针刺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超微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接受超微治疗,能够疏通患者膝关节周围的经络,促进其血液循环,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超微针刀 传统穴位针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联合针刺灭活肌筋膜触发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疗效。方法于2018年1月至2018年9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内总共选取50例被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案例。按照随机数字法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划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微联合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针灸穴位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疼痛感无明显差异,数据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疼痛感受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之前,两组的生活质量数据差异不显著,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之后,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数据相对于常规组存在明显优势,数据差异明显,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联合针刺灭活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对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程度与提高生活质量的影响显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肢体运动能力,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运用。

  • 标签: 针刺 微针刀 触发点 腰椎间盘突出症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 ] 目的:评价基于经筋理论微创镜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2018年 11月至 2019年 04月符合纳入标准的膝骨关节炎住院患者,每组患者 40例。本实验采用平行对照研究方法,实验组采用微创镜方法治疗,对照 1组采用综合康复方法治疗,对照 2组采用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方法治疗。实验组及对照组 2均联合综合康复方法。观察各组的临床疗效,采用膝骨关节炎 WOMAC评分法对各组的疗效(治疗结束时、治疗后 1月及治疗后 3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 1组的患者在各观察时期的疼痛、关节僵硬及关节功能方面的疗效有显著差异( p< 0.05),实验组优于对照 1组。实验组与对照 2组的患者治疗结束时关节功能恢复方面有显著差异( p< 0.05),实验组优于对照 2组;在疼痛及僵硬方面的疗效差异无意义( p> 0.05),在治疗后 1月及 3月的疼痛、关节僵硬及关节功能方面的疗效差异无意义( p> 0.05)。结论:基于经筋理论微创镜治疗膝骨关节炎具有确切的疗效,且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患者痛苦轻、经济负担少。

  • 标签: 膝骨关节炎 经筋理论 微创针刀镜 临床疗效 WOMAC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正压无连接式留置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7年5月行静脉输液的患者5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普通静脉留置,观察组患者应用正压无连接式留置。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留置堵塞率、留置时间和静脉炎发生率和护患满意率的差异。结果应用留置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留置堵塞率较低、留置时间较长、静脉炎发生率较低、护患满意度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正压无连接式留置进行静脉输液效果较好,值得在静脉输液操作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 普通静脉留置针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常规操作置管和依据麻醉起效判定置管方向,两种策略在置管中出现异感和置管困难的影响,总结腰麻硬膜外操作经验。方法2016年2月~2017年1月,医院临床择期进行腰麻的对象1000例,双盲分为两组操作,记录置管顺畅以及困难情况,每组500例,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第一组按照常规操作腰麻后直接置管,第二组进行腰麻注射后,询问患者本体感受,问询“左或右、或双下肢一起出现热感或麻木感”,判定硬膜外方向的偏向,选择合适的置管方向。对比两组麻醉置管情况。结果第一组出现置管困难或异感发生185例,第二组出现置管困难或异感发生20例。结论腰麻硬膜外注药后若出现单侧麻醉,则失败风险较高,在据此调整置管方向后,仍然一定程度上可以保障麻醉效果。腰麻后问询患者麻醉感可以给置管方向提供可靠的判断。

  • 标签: 腰麻 硬膜外穿刺 针中针操作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脏刺伤救治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8例心脏刺伤患者,病例选取时间为于2001年01月~2017年08月,所有心脏刺伤患者均使用手术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结果所有8例患者中,其中有一例在使用各种抢救措施均无效而导致死亡,其余7例均抢救成功并顺利出院。结论在进行心脏刺伤的救治过程中,医护人员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救治标准进行治疗,准确掌握和把握就诊时间、诊断时间及抢救措施,提高心脏刺伤患者的急救效果,通过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有效配合,提高了患者的救治率,值得进一步研究发展。

  • 标签: 心脏刀刺伤 救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小儿浅静脉头皮输液技术以及该技术的水平提高方法和护理质量的具体措施。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进行浅静脉头皮输液的患儿1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0例患儿,同时对两组患儿的输液过程中哭闹程度以及哭闹数量和穿刺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患儿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的患儿穿刺成功率比对照组要高很多,并且观察组患儿的哭闹程度和哭闹数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小儿浅静脉头皮输液技术作为一种特殊的输液方法,与普通的手部静脉输液相比虽然存在较大差异,但是对穿刺的成功率和小儿哭闹强度均有明显的提高和发展。可以在临床应用当中进行推广。

  • 标签: 小儿静脉 头皮针输液技术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童使用直型留置与Y型留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10日-2016年7月21日到我院儿科治疗的120例呼吸道感染儿童患者为例,按照平均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实验组两组,研究组患者使用Y型留置进行输液,对照组患者使用直型留置进行输液。结果Y型留置的留置时间上显著优于直型留置(P<0.05),研究组患者阻塞、穿刺成功率、静脉炎、液体外渗等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Y型留置因其留置时间长,患儿舒适度较高,并且更易于保护置管伤口,降低感染率。因此,Y型留置在临床上应该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直型留置针 Y型留置针 儿童输液 输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在静脉留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到2017年12月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将这10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主要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服务,n=50),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静脉留置护理,n=50)与,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以及6d内留置成功留置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是1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发生率;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在第五天、第六天的成功留置率具有明显的提高,两组数据对比可知,存在明显的差异性(P<0.05)。结论采用静脉留置护理进行服务,可以起到显著的效果,不仅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还可以在血管内增加留置的留置时间,该护理方式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应用
  • 简介:随着新型静脉导管的出现,静脉留置套管已在临床广泛应用。现将我科2007-01~2007—06接受静脉留置套管的患者82例,护理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51例,女31例,年龄3~81岁。套管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静脉留置套管,根据患者的情况,分别选择20G或22G。

  • 标签: 输液疗法/护理 导管 留置
  • 简介:静脉留置作为头皮的换代产品,由于其具有操作简单、留置时间长、减少穿刺次数、保护血管、减少患者痛苦等优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成为临床输液用药的重要工具,且功能得到逐步扩展,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也使护患关系更加融洽。现将静脉留置的使用与管理总结如下。

  • 标签: 输液疗法/护理 输液疗法/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比宫颈锥切术(冷)与Leep宫颈锥切术在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4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22例患者给予Leep治疗,对照组22例患者给予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治疗时间以及愈合用时(21.11±6.99)min、(3.61±2.10)d、(37.36±1.95)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31.31±9.47)min、(7.84±2.24)d、(43.32±8.13)d,术中出血量(13.90±6.14)mL显著低于对照组(26.71±11.12)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0646、4.7301、3.3437、6.4618,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09%显著低于对照组27.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1098,P<0.05)。结论Leep切除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比冷更具优势,可显著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出血量,促进愈合,且术后并发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冷刀 Leep刀 宫颈锥切术 宫颈上皮内瘤变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头、舌的针刺法对脑卒中后期发生吞咽障碍的病人进行治疗,同时对病人进行吞咽言语康复训练,研究观察两种治疗方式结合使用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7年4月间收治的脑卒中后期发生吞咽障碍的82名病人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即平均分配为两组,即实验组41人,对照组41人。对实验组的病人使用头、舌的针刺疗法配合吞咽言语康复训练,对照组则使用传统针刺法配合康复训练。结果两组在进行了一个月的治疗后,两组病人的吞咽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但是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头、舌的针刺法配合吞咽言语康复训练的综合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改善病人的吞咽功能,疗效显著。

  • 标签: 头针 舌针 吞咽言语康复训练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自凝微创技术治疗功血与子宫肌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72例2015年2月至2016年10月功血与子宫肌腺症患者,根据随机表分组。对照组采用微波治疗方法;观察组则采用自凝微创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功血与子宫肌腺症治疗总有效率;创面平均愈合时间、阴道停止出血时间;治疗1年复发率情况,并比较治疗前后月经量、痛经程度、生活质量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功血与子宫肌腺症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阴道停止出血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治疗1年复发率情况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前月经量、痛经程度、生活质量水平相似,而治疗后观察组月经量、痛经程度、生活质量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凝微创技术治疗功血与子宫肌腺症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减少月经量,减轻痛经,加速创面愈合,降低复发率,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自凝刀微创技术 功血 子宫肌腺症 临床效果
  • 简介: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不断完善,静脉留置是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护理技术操作,它已逐步取代了传统的钢针。优点是操作简单.减轻患者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保护血管,减少液体外渗,同时保证合理用药时间,为输血和输液提供方便,

  • 标签: 导管 留置/护理
  • 简介:我院新生儿科NICU病房从2003年开始实行“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以来,采用腋静脉留置针法替代头皮、手、足等静脉留置针法,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穿刺术 腋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