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DFSP)临床上较罕见,容易误诊为皮肤其他常见的良性肿瘤而做常规切除,应加强超声医生对此病的认识,为临床的术前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价值。为探讨DFSP的超声表现及鉴别要点、提高术前诊断、降低复发风险,现回顾分析于2019年7月收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例DFSP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超声表现。超声表现:右侧胸壁处皮肤层见混合回声结节,大小约12 mm×24 mm,边界尚清,形态不规则,回声欠均匀,内见条索状强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结节内见丰富的血流信号。

  • 标签: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超声 钼靶
  • 简介:摘要皮肤纤维肉瘤(DFSP)是一种起源于成纤维细胞的局部侵袭皮肤软组织肉瘤,局部复发率较高,转移率低。目前确诊经典型DFSP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治疗上仍以肿瘤局部广泛切除的方式为主,但效果更好的Mohs显微外科手术已经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师采用。辅助治疗包括分子靶向治疗、放疗、化疗、冷冻消融术等,维甲酸类药物及抗血管生成药物阿帕替尼有可能为治疗DFSP的潜在药物。该文主要对DFSP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进行了综述,为临床诊治DFSP提供参考。

  • 标签: 肉瘤 皮肤纤维组织细胞瘤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分子遗传学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颅内及肺部同时转移的皮肤纤维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 方法  报告一例7年后同时出现颅内及肺部转移的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 结果  患者,男,53岁。体检发现右肺上叶和左侧颞叶肿块,分别切除活检,镜下见肿瘤细胞主要由梭形细胞构成,部分细胞呈上皮样,细胞质内见空泡形成,部分区域呈编织状、旋涡状排列,核分裂像少见。免疫组化示:Vim(+)、P53(+)、Bcl-2(+)、CD99(部分+)、Desmin(-)、STAT6(胞质+)、CD34(部分+)等,结合患者8年前肩背部发生包块的病史,右肺及颅内包块均考虑皮肤纤维肉瘤转移,纤维肉瘤型。结论 皮肤纤维肉瘤是一种发生于皮肤的低度恶性肿瘤。复发或转移病例中诊断比较困难,因为在转移或复发病例中,组织形态会发生一定改变,且免疫表型可能出现丢失或异常表达。需结合病史加以诊断。

  • 标签: [] 隆突性,纤维肉瘤,转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横沟井田煤层埋藏较深,煤层开采受底板太原组灰岩岩溶裂隙及砂岩裂隙含水层水、奥陶系灰岩岩溶含水层水威胁较大,为预测山西组煤层底板水危险,采用“水系数法”和“脆弱指数法”分别对井田山西组煤层底板水危险进行了评价,通过横向比较和分析,最终确定采用脆弱指数法的评价结果。

  • 标签: 横沟井田 煤层底板突水 突水系数法 脆弱性指数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泌中耳炎中耳乳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并为医护人员制定护理方案提供支持。方法 以完全随机的方法在我院选择50名患有分泌中耳炎,且接受中耳乳手术的病人,所有病人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时间都处在2020年1月到2022年1月的范围内。对抽签的方法进行利用,以此将病人随机分成两个小组,也就是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包括25名病人。将组别作为参考依据,分别对两组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其中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化围手术期护理。在护理结束后,统计两组各项数据进行分析与比较,进而明确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依从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对分泌中耳炎中耳乳手术病人采取综合化围手术期护理能够降低其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提高病人的依从,因此应对该种护理方法正确认知,并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分泌性中耳炎 中耳乳突手术 围手术期护理 综合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按摩治疗腰三横综合征的有效。方法:回顾方法分析,选取本盲人按摩诊所于2021年9月-2022年9月收治的66例腰三横综合征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均给予按摩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总有效60例,有效率90.91%。结论:按摩治疗腰三横综合征可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 标签: 按摩 腰三横突综合征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正颌联合正畸矫正对于骨上颌前畸形的临床疗效与价值。方法:选择医院2021年3月-2021年12月收治的骨上颌前畸形患者50例,均提供基础治疗,然后提供正颌联合正畸矫正治疗,矫治后6个月评价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后,相比治疗前,患者的SNB和ANB的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对比0.05);50例患者的总体满意度98.0%,整体来说治疗满意度较高。结论:应用正颌联合正畸矫正治疗骨上颌前畸形问题,相对来说有良好效果,可以有效改善面容与咬合关系,治疗满意度也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正颌 正畸 矫正 骨性上颌前突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护理对老年股骨粗间骨折术后患者的有效。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68例老年股骨粗间骨折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持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Harris评分、VA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在Harris和VAS评分评分方面,护理前,两组患者的Harris和VAS评分差异小(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股骨粗间骨折术后患者中应用持续护理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持续性护理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煤矿综采作业深度的不断增加,井下综采作业环境日趋复杂,特别是遇到坚硬顶板或者不易冒落顶板的情况下,综采作业越深入,采空区顶板的悬空面积就越大,顶板在矿压波动或者综采扰动情况下出现突然垮落的概率就越高,给煤矿井下的综采作业效率和安全带来了严重的隐患。目前,多数煤矿主要采用浅孔爆破的方案对巷道顶板进行预裂处理,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浅孔预裂方案难以满足大厚度、坚硬顶板的爆破可靠性需求。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深孔预裂爆破在低透煤层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深孔预裂爆破 低透性高突煤层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工业的迅猛发展,涌现出大量的工业企业。煤矿生产中,煤与瓦斯突出灾害事故,严重影响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制约矿山正常生产。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优化具体施工技术,最大程度保证生产安全,降低生产风险与成本,实现预期生产综合效益。目前阶段,分析煤矿巷道掘进防优化措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就煤矿巷道掘进防优化措施展开探讨。

  • 标签: 煤矿巷道 掘进防突 优化措施
  • 简介:摘要:煤炭作为我国极其重要的基础建设资源,其不可再生资源的性质更是决定了它对我国国民的重要。煤矿生产中,煤和瓦斯爆炸属于常见采矿事故,严重影响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制约矿山正常生产。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优化具体施工技术,最大程度保证生产安全,降低生产风险与成本,实现预期生产综合效益。目前阶段,分析煤矿巷道掘进防优化措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 标签: 煤矿巷道 掘进 防突
  • 简介:摘 要 结合目前的引水工程建设实践进行分析可知在面对特殊地形,比如山岭的时候,为了达到最短通行距离的需要,一般会采用隧洞或者是倒虹吸、渡槽的方式。以隧洞施工进行分析,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在施工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泥涌水的情况,这种情况不仅会对施工质量造成显著影响,还会影响到施工的安全,因此在实践中需要积极的进行泥涌水问题的处理。文章分析研究面对泥涌水状况的施工策略与方法,旨在为当前的施工实践提供指导与帮助。

  • 标签: 隧洞 突泥涌水 施工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开放式乳根治术联合乳腔填充治疗胆脂瘤中耳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22年1月胆脂瘤中耳炎患者共70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每组35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开放式乳根治术治疗,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增加乳腔填充。比较两组耳鸣和干耳等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前后患者气导听阈、气骨导差、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耳鸣和干耳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气导听阈、气骨导差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放式乳根治术联合乳腔填充对于胆脂瘤中耳炎的治疗效果确切。

  • 标签: 开放式乳突根治术 乳突腔填充治疗 胆脂瘤中耳炎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讨论持续护理应用于老年股骨粗间骨折术后病人的护理效果。方法:本次选择80例病人,均来自于2021年1月份至2021年12月份我院骨科收治的股骨粗间骨折的病人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对这80例病人进行分组对比研究,纳入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的40例病人提供常规的护理,研究组的病人提供持续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病人关节活动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在两组病人进行了不同的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病人护理满意度更高、各项评分较优势,P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持续性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持续护理对老年股骨粗间骨折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股骨粗间骨折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持续护理,统计两组患者的骨代谢指标以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骨代谢指标以及护理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持续性护理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持续护理用于老年股骨粗间骨折术后患者的作用影响。方法:从我院2021年4月~2022年4月接收的老年股骨粗间骨折患者中,选出80例作为探究对象,展开分析研讨。将此次实验中选出的80例患者平均分配到两个小组中,对其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模式,并分析护理效果。结果:经调查分析,在手术结束后,研究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优良水平更高,且其住院时长也要更短,骨折恢复速度更快,组间对比结果差距明显(P<0.05)。结论:持续护理措施的落实,可以有效提高老年股骨粗性骨折患者的术后康复实效,并改善护理工作品质。

  • 标签: 持续性护理 老年患者 股骨粗隆骨折 护理成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浅析股骨粗间骨折(IFF)术后患者开展持续护理的实际效果。方法 将40例IFF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与干预组(采用持续护理),均组20例,所有患者均于2021.1-2022.1被我院收治,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FF术后患者开展持续护理能够促进功能恢复,值得应用与借鉴。

  • 标签: 股骨粗隆 持续性护理 骨折术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持续护理对老年股骨粗间骨折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于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间骨折术后患者共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电脑盲选的方式,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持续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比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的髋关节功能。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在髋关节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股骨粗间骨折术后患者采用持续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优良的效果,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持续性护理 骨粗隆间骨折术 髋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讨论持续护理应用于老年股骨粗间骨折术后病人的护理效果。方法:本次选择80例病人,均来自于2021年1月份至2021年12月份我院骨科收治的股骨粗间骨折的病人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对这80例病人进行分组对比研究,纳入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的40例病人提供常规的护理,研究组的病人提供持续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病人关节活动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在两组病人进行了不同的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病人护理满意度更高、各项评分较优势,P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持续性护理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