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估我院针对口腔黏膜代尿道粘膜成形术所行的改良围手术期护理对改善患者围手术期焦虑抑郁反应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的11月至2016年的3月我院所收治的13例长段尿道狭窄患者(平均尿道狭窄长度为4.6cm)口腔黏膜代尿道粘膜成形术围手术期改良护理(包括术前日常生活能力个体化评估患者心理状态、术前以图片形式介绍手术流程、改进术后伤口敷料护理等)的相关数据,并与2013年11月前行相同手术但接受了常规围手术期护理的13名患者进行了匹配对比研究。分析2组患者围手术期抑郁自评分(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焦虑自评分(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Score,VAS),获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4.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及方差分析(ANOVA),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我院对口腔黏膜代尿道粘膜成形术采用的改良围手术期护理在SDS、SAS、VAS评分方面优于针对一般性尿道狭窄的常规护理。

  • 标签: 长段尿道狭窄 口腔颊黏膜代尿道粘膜成形术 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颊脂垫(PBFPF)与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ADM)修复治疗口腔黏膜缺损的t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12Pl行部肿瘤切除术后黏膜缺损患者28例,随机分为颊脂垫转移皮修复组和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组,每组各14例,术后随访2周-6个月,并对术后伤口愈合情况、并发症、张口度、咀嚼功能等方面进行评价和追踪随访。结果颊脂垫修复组总有效率85.71%,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组总有效率92.85%,颊脂垫修复组并发症发生率11.1l%,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组并发症发生率5.5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均可满足部肿瘤切除术后黏膜缺损的修复,且均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和手术风险小等优点。

  • 标签: 颊部黏膜缺损 组织修复 颊脂垫瓣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
  • 简介:在本回顾性分析中,称为“冰淇淋锥形”技术的拔牙窝或牙槽嵴保存方法被用于11个2型拔牙窝拔牙位点。2型拔牙窝的定义为唇/侧软组织存在伴有侧骨板部分或完全缺失。所有牙齿在拔除时为防止损伤未使用翻术。将一个可吸收胶原膜做成冰淇淋锥形的置于拔牙窝.并植入人冻干同种异体移植骨。用精确度为001mm的电子卡尺测量处理前后的拔牙窝模型,并用丙烯酸模板、三维数字扫描仪以及CBCT扫描处理前后的拔牙窝以计算舌径变化。拔牙窝保存术后6个月安放种植体,均达到初始稳定性,其最小转矩为35Ncm,平均舌径减少1.32mm。拔牙前后牙槽嵴相对愈合的骨移植点.其舌径变化的范围为减少0.46~2.25mm.平均1.28mm(CBCT):0.31~2.71mm,平均1.36mm(电子卡尺):0.21~2.80mm,平均1.32mm(三维数字扫描仪)。所有11个种植体稳定且达到了临床骨结合。这种“冰淇淋锥形”技术可以重建缺失的侧骨板,使其能够安放种植体;然而.与拔牙前牙槽窝的宽度相比,拔牙后牙槽嵴尺寸减少达1.32mm。

  • 标签: 拔牙窝 颊舌径 冰淇淋 翻瓣术 锥形 移植术
  • 简介:目的总结转移背阔在修复局部晚期乳腺癌术后胸壁缺损中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32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胸壁缺损修复方式分为两组:27例采用转移背阔修复根治性切除术后胸壁缺损(转移背阔组);5例采用中厚皮片植皮修复胸壁缺损(中厚皮片植皮组).比较两组患者皮或植皮坏死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放疗实施等情况.结果转移背阔组27例中无坏死,术后血清肿6例,腋窝积液5例,伤口感染1例;术后2月均予以放疗.中厚皮片植皮组5例中术后植皮坏死3例,其中2例患者再次植皮术后恢复,1例以邻近皮转移修复;伤口感染1例;完成辅助化疗后术后2月3例患者行放疗.两组患者转移皮或植皮坏死率、术后2月开始放疗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间其他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转移背阔修复局部晚期乳腺癌术后胸壁缺损安全、成功率高,利于术后放射治疗的顺利实施.

  • 标签: 局部晚期乳腺癌 转移背阔肌肌皮瓣 胸壁缺损 乳腺癌根治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臂皮和胸大在口腔癌手术缺损修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诊断并接受治疗的口腔癌手术缺损修复患者92例,根据我院就诊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6例。在治疗口腔癌手术后颌面部缺损时,对照组采用的是胸大修复,研究组采用的是前臂皮修复,并对比两组患者外形恢复状况、皮成活率及并发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外形恢复状况及并发症情况,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而研究组患者的皮成活率为97.78%,对照组患者的皮成活率为95.65%,两组患者对比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口腔癌手术后颌面部缺损修复时,采取前臂皮和胸大的临床治疗方式都能够获得有效的治疗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的病情状况,有助于患者康复。所以,前臂皮胸大修复口腔癌手术缺损都值得被广泛使用和推广。

  • 标签: 前臂皮瓣 胸大肌皮瓣 口腔癌手术缺损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大转移术预防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2015年7月-2017年2月期间收录的乳腺癌患者中抽取94例,将其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探讨组各47例。其中使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来治疗对照组患者,探讨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胸大转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出现上肢淋巴水肿情况和严重程度。结果探讨组患者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大转移术可有效预防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产生,提高了预后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胸大肌肌瓣转移术 乳腺癌 上肢淋巴水肿 改良根治术
  • 简介:总结了25例胸大转移修复头颈肿瘤术后组织缺损患者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患者住院期间进行术前心理辅导、皮肤准备、辅助检查及加强术后皮血运观察、保持引流畅通、保证呼吸道的通畅、注意创口感染及肺栓塞等并发症的预防、加强营养、心理疏导及疼痛的护理等。认为规范细致的术前准备与术后护理有利于提高皮的存活率,促进头颈部肿瘤患者的及早康复。

  • 标签: 头颈肿瘤 皮瓣护理 胸大肌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背阔联合假体在乳腺癌术后二期乳房再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21例乳腺癌术后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二期乳房再造手术,对所有患者的手术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术后随访1-4年,平均(2.1±0.6)年,所有患者的再造乳房外形满意,手感良好,效果较好,术后无明显并发症。结论背阔联合假体应用于乳腺癌术后二期乳房再造术中,具有良好的手术效果。

  • 标签: 背阔肌肌皮瓣 假体 乳腺癌 二期 乳房再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头颈肿瘤切除术术后使用舌骨下作缺损修复所取得的效果。方法择取2014年11月到2016年11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通过切除手术治疗头颈肿瘤的80例患者,按照其术后缺损修复所选用的不同类型皮进行分组使用舌骨下的40例患者归入研究组,使用其他部位皮的40例患者归入对照组。组间对比皮成活率及后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皮成活率达到87.5%(35/40),对照组的皮成活率仅有47.5%(19/40);研究组的总并发症率为2.5%(1/40),对照组的总并发症率为17.5%(7/40)。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与其他部位的相比,使用舌骨下可以更好地修复头颈肿瘤切除术后患者存在的组织缺损,不仅皮成活率更高,术后也极少发生并发症。

  • 标签: 缺损修复 舌骨下肌皮瓣 应用效果 头颈肿瘤切除术
  • 简介:面颊部由于其显露的部位以及相对有限的组织量,给重建修复带来了挑战。同时,作为面部最大的美学亚单位,部毗邻鼻、眼、唇、口等多个颜面部重要器官,在保证高质量缺损修复的同时,应确保周围器官的形态、功能不受影响。修复重建外科医师需要根据缺损的大小、层次、位置选择最优的修复方式,从而达到理想的功能和美学效果。本文针对部皮肤缺损的不同修复方式做一综述。

  • 标签: 颊部重建 软组织缺损 皮瓣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术后背阔联合假体I期重建的可行性、适应症、效果。方法自2013.4月~2016.2月间经选择的56位患者行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术后背阔联合假体I期重建术,其中17例为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背阔联合假体I期重建,14例为保留皮肤、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背阔联合假体I期重建,9例为保留皮肤的乳腺癌全乳切除术+前哨淋巴结活检后背阔联合假体I期重建,16例为保留皮肤、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腺癌全乳切除术+前哨淋巴结活检后背阔联合假体I期重建,术后随访并评价疗效。结果56例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无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10-4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4个月)。其中1例出现局部复发,无患者出现远处转移。患者满意度高,可接受度达94.6%。结论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术后背阔联合假体I期重建术能在保证肿瘤治疗安全性,有效性前提下,具有良好的形体美容效果,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乳腺癌 乳头乳晕复合体 I期乳房重建 带蒂背阔肌肌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上睑下垂采用经眶隔后隧道额悬吊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所选病例为本院收治的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共62例(74只眼),时间范围为2015年6月-2016年6月。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将62例患者分为研究组(经眶隔后隧道额悬吊术)与对照组(常规额悬吊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愈率、欠矫率、过矫率均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0%(0/37)、13.5%(5/37),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经眶隔后隧道额悬吊术治疗的效果显著,且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 标签: 先天性上睑下垂 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 常规额肌瓣悬吊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喉功能重建中采用喉垂直部分切除术进行切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入住我院诊断为声门癌需进行喉功能重建的患者40例,经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后,将患者随机分为采用喉垂直部分切除术的试验组及采用扩大垂直半喉切除术的对照组,各20例,在手术完成后对所选取的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对比患者经治疗后的吞咽及发声功能,两组患者的拔管率、3年及5年生存率以及局部的复发率。结果经两种不同治疗方式对患者的喉功能进行重建后,实验组患者的拔管率相对于对照组有明显提高,3年和5年的生存率也大大提高,有效降低了患者的局部复发率,安全性有所提高,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声门癌患者经喉垂直部分切除术喉功能重建后,患者的预后良好,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吞咽及发声功能,使患者手术后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并且副作用及并发症大大减少,喉垂直部分切除术喉功能重建术扩大了垂直喉部分切除术的临床适应症,有利于在临床使用中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喉垂直部分切除术 喉扩大部分切除术 肌皮瓣 喉功能重建 临床应用 声门癌
  • 简介:颌面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修复,需要能提供足够组织量的游离皮。背阔可达20cm×15cm,适用于这类大面积缺损的修复。本文报告1例外伤导致的颅面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病例,颅骨、颧骨、颧弓、硬脑膜暴露,既往有烟雾病病史,曾发生颅内出血,引起神经功能损害及左侧肢体功能障碍,行双侧颅内外血管搭桥手术。该患者面临再次及反复出血的威胁。应用游离背阔成功修复了颅面部缺损,并避免了颅内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软组织缺损 游离背阔肌皮瓣 烟雾病 修复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