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心血管介入术后血管并发症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月20例心血管介入术后血管并发症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并发症具体类型及相应护理对策。结果本次研究中20例心血管介入术后血管并发症患者并发症类型及占比分别为穿刺口渗血及血肿8例(40%)、拔管综合症7例(35%)、假性动脉瘤5例(25%)。结论强化围术期抗凝治疗并对机体实施凝血功能动态监测、合理进食与使用局麻药以及实施良好的股动脉压迫止血能够显著提高心血管介入术后血管并发症的护理效果。

  • 标签: 介入治疗 心血管 并发症 护理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介入技术在脑缺血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收治128例此类患者,均给予介入技术治疗,同时给予积极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结果:再通116例(90.63%),不通12例(9.37%):术后出现观察处渗血23例,心率减慢10例,血压下降25例。经及时处理,均恢复良好。结论:对脑血管介入术的治疗和护理特点有足够的了解,预防和处理好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能最大限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缺血性脑血管病 动脉狭窄 支架成形术 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外周血管假性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0年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13例外周血管假性动脉瘤患者,所有研究对象在腔内治疗术前均严格超选择性或选择性插管造影,了解患者假性动脉瘤体的滋养动脉特点和假性动脉瘤体所处的位置以及瘤体特征。依据不同影像学表现选用多方法治疗。结果;本次研究的13例患者,采用各种对症方法治疗后,患者的假性动脉瘤全部闭合。其中1例终末型臀上动脉假性动脉瘤伴巨大血肿,采用外科手术清除血肿后,恢复良好,没有引发特殊的并发症。结论;,假性动脉瘤患者采用介入技术治疗,能使各类外周血管假性动脉瘤得到良好的治疗,绝大多数情况下能有效代替外科手术治疗,安全性高。

  • 标签: 假性动脉瘤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管介入治疗急性肺栓塞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15年5月份—2016年4月份我院收支的3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血管介入治疗,对患者肺循环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加以分析。结果经临床治疗,30例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其中有3例患者改善不明显。治疗前患者平均肺动脉压为(35±5)mmHg,动脉血氧分别为(33±5)mmHg,溶栓治疗后分别为(21±4)mmHg、(65±5)mmHg,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给予急性肺栓塞患者行血管介入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荐。

  • 标签: 内管内介入治疗 急性肺栓塞 疗效
  • 简介:目的研究在心血管内科介入治疗的同时开展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从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来我院心血管内科开展介入治疗的患者中选出96例。在进行治疗的同时对其中一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作为对比组;对另外一组患者则采用优质化护理干预,作为研究组。分别评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和抑郁评分,同时记录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并发症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总满意度为95.83%(46/48),明显高于对比组72.92%(35/48);研究组患者并发症率为6.25%(3/48),明显低于对比组20.83%(10/48)。两组数据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优质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心血管内科介入治疗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并且改善其焦虑和抑郁心理,提升患者整体健康程度。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介入治疗 护理干预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脑血管造影(DSA)诊断及介入治疗情况。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09年6月-2013年6月接诊的5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的DSA诊断及治疗情况。结果50例患者中,出血性和出血前脑血管疾病27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19例,其他脑血管疾病4例。实施介入治疗的11例患者中,实施动脉瘤介入栓堵治疗5例,实施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3例,实施骨下动脉支架置入术2例,实施海绵窦动静脉瘘介入栓堵术1例。结论在脑血管疾病患者中使用脑血管造影诊断和介入治疗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病情的好转。

  • 标签: 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造影术 神经介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血管介入治疗后获得的疗效。方法选择在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临床选择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方法;对照组临床选择常规对症治疗的方法。对比两组冠心病患者在疗效以及治疗安全性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冠心病患者(P<0.05);在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患者临床并发症表现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冠心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冠心病患者,临床选择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方法,能够获得确切疗效,临床表现出较高的治疗安全性,能够显著将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凸显心血管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冠心病 心血管介入治疗 疗效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323-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介入治疗应用于冠心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评价。方法回顾我院自2012年3月~2015年4月收治90例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行心血管介入治疗,对照组行常规药物对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6%,高于对照组7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5.3±1.7)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0.2±2.2)d,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7%(3/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4%(11/4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心血管介入治疗冠心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少,缓解患者痛苦,具有较高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 标签: 心血管介入治疗 冠心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关于脑血管畸形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护理进行研究。方法将在我院接受介入栓塞治疗的脑血管畸形患者20例(时间为2014年9月-2016年3月)选为研究对象,经单双号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开展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血管畸形介入栓塞治疗中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实施。

  • 标签: 脑血管畸形 介入栓塞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肝脏肿瘤介入治疗中血管造影CT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5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肝脏肿瘤介入治疗的患者56例,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均进行血管造影CT检查,对比治疗前后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应用血管造影CT与肝脏肿瘤介入治疗后结果相比,具有一致性。VR重建图像的质量明显优于DSA常规图像,且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在肝脏肿瘤介入治疗中采用血管造影CT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正确性较高,值得在临床诊断中应用推广。

  • 标签: 血管造影CT 肝脏肿瘤 介入治疗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