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II刺激心肌细胞后SOD值及细胞凋亡率、并且探讨其机制。方法1、取SD乳鼠心肌细胞做原代培养,分为空白对照组、AngII刺激组(分为不同浓度组);2、空白对照组不加任何刺激物。3、AngII组用浓度分别为40、60、80、100umol/L的AngII刺激乳鼠心肌细胞48小时;4、用化学比色法测定SOD活力,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结果AngII刺激乳鼠心肌细胞48小时后细胞凋亡明显、SOD活性降低,且不同浓度AngII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管紧张素II可引起鼠心肌细胞损伤,并随浓度增加而加重。

  • 标签: 超氧化物歧化酶 血管紧张素II 心肌细胞
  • 简介:摘要心脑血管疾病是目前我国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很多人因中风或心梗而倒下。阿司匹林通过强大的、不可逆地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而发挥防止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进而在心绞痛、高血压、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中发挥很好的防治作用。

  • 标签: 阿司匹林 心脑血管疾病 防治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心血管病人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2010年7月-2014年7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90例急性心血管病人,针对病人的疾病类型给予其针对性的治疗,并对其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急性心血管病人经过有效的治疗之后,急性肺栓塞病人有效率为92.30%,急性心肌梗死93.33%,主动脉夹层的是70.00%,急性左心衰竭87.50%,急性心绞痛88.89%。各种类型病人的有效率都比较高,说明其治疗效果较好。结论对于急性心血管病人而言,其病情发展比较迅速,临床工作人员一定要给予病人足够的重视,进而才可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使病人的病情得到有效缓解,减少心血管疾病的致残率及死亡率,提升病人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急性心血管 临床治疗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科DIC的临床特点、发病诱因、早期诊断与及及时治疗。方法对我院自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住院治疗的30例产科DIC患者给予临床分析,从而探讨产科DIC的临床特点、与产科合并症的关系及DIC的预防、治疗。结果所有产科DIC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阴道出血及休克症状,30例产科DIC的产科合并症病因有胎盘早剥、羊水栓塞、产后大出血、重度子痫前期、重症肝炎、重症感染、死胎等。结论产科DIC与多种产科合并症有关,早期诊断、去除病因,适时补充全血、成分血、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不失时机的处理子宫是防治DIC的关键。

  • 标签: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产科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血管内科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探讨,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对策。方法对93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风险主要来源于患者自身不安全因素、护理人员不安全因素和医院管理不安全因素三方面,三者的比例依次为12.9%、7.5%、和2.2%。结论心血管内科的护理风险是多方面的,应该从加强对患者的安全教育、规范护理文书书写和增强医院管理等方面综合防范。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护理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血管瘤的价值。方法回顾近年来我院门诊收集的96例肝血管瘤的超声显像特征,同时进行分析。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及时准确地诊断肝血管瘤,根据声像图特征,可将肝血管瘤分为3型(1)高回声型;(2)低回声型;(3)混合回声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血管瘤的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肝血管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人工血管植入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总结尿毒症病人行人工血管植入术后的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102例患者或家属在出院一周随访时98例均能掌握健康教育知识,并能实现自我或家庭护理;3例因年纪较大耳聋并未有家属陪伴,自我护理及家庭护理较难实现;1例因出院后一周血压低入量不足出现人工血管堵塞。102例患者均对我区的护理工作100%满意。结论全面的健康教育提高了人工血管植入术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健康教育 人工血管植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策略。方法以学习为先导向病区护士进行护理安全管理的法律意识灌输;努力去除影响护理安全的重要因素;以有效的监控为手段,防患于未然。结果经过以上管理措施的实施,我院心血管内科近两年来没有发生1例因护理安全管理不当而导致患者生命安全、身心健康损害。结论护理安全是护理服务的重要指标。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护理安全 安全防范措施 维权意识
  • 简介:摘要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临床上多见,但瘤体较大有临床症状者少见,本例超声呈等回声,不易与肾癌及肾脏分叶畸形鉴别。

  • 标签: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肾脏 超声 诊断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0-20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0期
  • 机构:来自美国的华人科学家WeilanYe在国际著名期刊《自然》上发表了他们的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发现了影响内皮细胞迁移的一条新的信号通路,该发现对于调控肿瘤等疾病中病理性血管生成具有重要意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策略。方法以学习为先导向病区护士进行护理安全管理的法律意识灌输;努力去除影响护理安全的重要因素;以有效的监控为手段,防患于未然。结果经过以上管理措施的实施,我院心血管内科近两年来没有发生1例因护理安全管理不当而导致患者生命安全、身心健康损害。结论护理安全是护理服务的重要指标。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护理安全 安全防范措施 维权意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48例门静脉患者实施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的临床资料。结果48例患者术后体温均低于38.7℃,经动态观测血小板计数均低于500万/L,术后均无肝昏迷、发热等并发症,3d后腹腔引流液减少,拔管后均康复顺利出院。随访3年,无肝性脑病出现。结论采用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术中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可减少术后不必要的并发症发生。

  • 标签: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 预后 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脑血管患者康复期的临床观察,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规范护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减少后遗症。方法对92例脑血管康复期患者在配合医生进行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及康复功能锻炼指导。结果有效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结论脑血管病患者病情稳定后应及早进行早期锻炼,加强康复护理,可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将后遗症减少到最低程度。

  • 标签: 脑血管患者 康复期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胎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ulmonarymicrovesselendothelialcells,PMVECs)损伤的调节作用。方法组织块法培养胎大鼠PMVECs,鉴定。ELISA法检测不同时间和不同浓度LPS作用后PMVECs表达VEGF水平的变化。将胎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分为LPS组(加LPS)、VEGF组(加LPS和VEGF)和VEGF抗体组(加LPS和VEGF抗体)。MTT比色法测各组不同时间细胞存活率。ELISA法测各组不同时间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可溶性E-选择素(solubleE-selectin,sE-SLT)的浓度,分别测其与细胞存活率的比值。结果获得的细胞呈短梭形或多角形,铺路石样排列,第Ⅷ因子相关抗原检测阳性。在作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LPS浓度为0.1至1ug/ml时PMVECs表达的VEGF浓度最高;而不同浓度LPS诱导PMVECs表达的VEGF均在6至12小时达峰值。所有时间点VEGF组细胞存活率都高于VEGF抗体组,但只在24小时以后才有显著性差异。可溶性E-选择素浓度与细胞存活率比在LPS组、VEGF组和VEGF抗体组没有显著性差异,血栓调节蛋白浓度与细胞存活率比亦呈相似的变化。结论LPS作用后,胎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表达VEGF快速达峰然后缓慢下降,其峰值与LPS之间呈现出时间相关性和浓度相关性。VEGF能促进PMVECs增殖,但对血栓调节蛋白和E-选择素的表达没有明显影响。

  • 标签: 脂多糖 肺微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E-选择素 血栓调节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对椎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缺血性脑血管病实施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0月~2012年3月收治的椎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0例,采用血管内支架成形手术对其进行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均将60例患者的支架成功置入,无一例失败,并且支架均置入到了满意位置。结论对椎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实施血管内支架成形术,不仅安全有效,同时还缩短了患者的恢复时间,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缺血性脑血管病 重度狭窄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 简介:摘要近年来,小儿心血管疾病造成许多儿童的死亡,而且该病还表现出了上升的趋势,所以对于小儿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进展需要有一定的了解,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小儿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进展分析。具体论述的过程中主要是对几种常见的小儿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及其治疗进展做了具体的分析。

  • 标签: 小儿心血管疾病 临床诊断治疗 进展
  • 简介:摘要近几年来,有关于天然药物对脑溢血、脑缺血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成为中药研究领域被受关注的问题,其中药物中的活性成分对心血管系统作用机制也成为重要的研究动向。其中可靠性较高的药效有强心、调节血管舒缩、抗心律失常等,本文根据各种活性成分的作用进行分类讨论,明确各药物作用机理的形成,为临床上天然药物在心脑血管疾病范围内的应用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天然药物 心脑血管 活性成分 研究进展